古诗词之传统节令

1.一首描写我国传统节令及习俗的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描写我国传统节令及习俗的古诗,这个传统节令是( 重阳 ),习俗是(登高);《元日》是描写了我国传统节令及习俗的古诗,这个传统节令是(春节),习俗是(燃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和门神)……

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一首描写我国传统节令及习俗的古诗

1。《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节赏月

2。《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放鞭炮,贴对联

3。《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径落梅。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

----元宵节赏灯

4。《除日》:腊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拾樵供岁火,帖牖作春书。柳觉东风至,花疑小雪馀。忽逢双鲤赠,言是上冰鱼。

-----除夕贴春联

5。《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节登高

6。《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喧江雷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灵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沉魂在湘水。绿草斜烟日暮时,笛声幽远愁江鬼。

---端午节赛龙舟

3.含有节令内容的古诗词

中秋:

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徐凝的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历代诗人着力描写的重要内容。在这些诗章中,有记录各种传统习俗的,有抒发个人情怀的,有描写喜庆气象的,可谓五彩纷呈。

腊月廿五日,人们开始打扫卫生,以迎新春。清代诗人写道:“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

年末岁尾,百姓希望来年五谷丰登,有“祭灶”风俗。晚清诗人罗昭隐这样描述:“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

除夕守岁,一家人开怀畅饮,团圆取乐,共祝新年。宋代席振起在《守岁》诗中云:“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岁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岁尾年初,家家爆竹,户户焰火,不绝于耳,气势如虹。元代诗人赵孟頫在《岁月》中说:“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地落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

描写春节喜庆气氛者,王安石可算写到极致,他的《元日》诗脍炙人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文天祥:“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重阳:

刘长卿的一首诗云: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裹,山翠县楼西。

唐代诗人邵大震的一首诗云: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

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白居易在《重阳席上赋白菊)中写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

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王勃的“九月重阳节,开门见菊花”

陆游的《过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俭朴古风存。

从今若得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扣门。

(唐)杜牧 :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4.唐诗中的节令风俗

隋唐五代是中国节令风俗划时代的大变革时期。

节令的特性发生了重大变化,自汉魏以来的以禁忌、迷信、祓禊、禳除为主要特征的节令风俗,开始转变为娱乐型和礼仪型,成为名符其实的“佳节良辰”。随着这一特性的转变,节令风俗的许多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在元旦,爆竹的驱鬼之意渐趋淡漠,而成为人们除旧岁庆新年的娱乐喜庆活动。

击鼓驱鬼除瘟疫的祭祀形式——驱傩,虽然仍含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娱乐的成分大大加强,成为一种“娱神又娱人”的歌舞。元宵节祭神灯火变成了人们游观的花灯。

上巳节的祓禊已为踏青游春所替代。中秋节的拜月礼仪变成了文人墨客玩月、赏月的消遣。

每逢佳节,宫廷中大摆宴席,歌舞通宵彻夜,欢度良宵美景。民间则是“士女如云,车马塞路”。

《隋书·柳彧传》说:隋文帝时,京城及外州,每正月望夜,“高棚跨路,广幕陵云,袨服靓妆,车马填噎。肴醑肆陈,丝竹繁会,竭赀破产,竞此一时”。

这段文字反映了隋代长安元宵之夜的盛况,也体现了节令习俗在性质上的转变。这一时期,不仅节令风俗中原有的内容向娱乐型转变,而且产生出许多新的风俗,极大地丰富了古代节令风俗的内容。

比如,大量的娱乐活动出现在节令风俗中,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步打、拔河、射箭、走马、斗鸡、斗百草、乞巧等等,形式各种各样,内容绚丽多彩。这些娱乐活动在不同季节、不同的节日中进行,具有鲜明的季节性,极大地增加了当时节令习俗中的娱乐性因素。

唐代还产生了一些新的节日,如千秋节、中和节等。此外,将元宵赏灯的时间正式定为正月十五。

晦日送穷、清明扫墓、改“端五”为“端午”、中秋赏月、重阳正式定为节日等都始于隋唐时代。隋唐五代时期,有关节日的神话传说故事,不再笼罩在一片神秘的迷雾中,原来充满妖异、灾变、吉凶、忌讳、卜筮等迷信色彩的内容开始被具有人情味和浪漫气息的内容所代替,体现了节令的愈加生活化。

比如,唐代出现了钟馗捉鬼的传说故事,并迅速在民间广泛传播,于是到晚唐五代时,滑稽有趣的钟馗取代了汉魏时的凶神神荼、郁垒,成为家家户户驱鬼避邪的门神。再如,起源于自然崇拜的拜月习俗,演变为赏月、玩月等娱乐活动。

人们仰望皓洁的月亮,产生出无穷的憧憬和遐想,于是便产生了吴刚砍桂树、唐玄宗夜游月宫等美丽的传说。这都反映了这一时期中秋节赏月习俗的盛况,同时也反映了隋唐五代时期人们丰富的生活情趣和节令风俗的新面貌。

中国节令风俗的特点之一,就是礼俗与风俗紧密结合。这一特点在隋唐五代时期表现得很充分。

比如,清明祭扫本是民间习俗,到唐玄宗时列入礼典,就变成了礼俗。在隋唐两朝的礼典中,元旦时举行迎春、迎神之仪,社日的祭社神,上巳日的春禊,千秋节的庆典,改换年号,册立太子,公主出嫁及吉兆等国家大喜庆,举行的大酺等都是重要的礼俗,同时,这些又是节令风俗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下面就隋唐五代节令风俗中的新内容分别加以论述。门神钟馗 “门神”一词,始见于《礼记·丧大记》郑玄注:“君释菜,礼门神”。

古代祀典中有五祀之说,所谓“五祀”,即祭祀门、户、井、灶、土地等五神。门神就是其中之一。

周朝时,门神无名又无姓,虽然《礼记》中已有门神的记载,但此时门神并无具体物象可指。到战国、两汉时,才逐渐形象化,出现了图绘的司门之神——神荼和郁垒。

大约到晚唐及五代时候,门神由神荼、郁垒换成了钟馗。宋代沈括《补笔谈》卷三引吴道子的钟馗画上唐人题记及高承《事物纪原》说:开元年间,唐玄宗从骊山校场回来,忽然得了恶性疟疾,巫师们用尽了心计,忙活了一个多月也未能治好。

一天深夜,玄宗梦见一大一小两个鬼,小鬼身穿绛色衣,一脚着靴,一脚赤足,腰间挂着一靴,来盗窃杨贵妃的紫香囊和玄宗皇帝的玉笛。这时一大鬼“戴帽,衣蓝裳,袒一臂,鞹双足,乃捉其小者,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

唐玄宗惊问道:“你是谁?”大鬼回答:“臣钟馗氏,即武举不捷之进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大梦醒来,病一下好了。于是召大画家吴道子,告诉他梦中所见形象。

吴道子不愧为一代画坛大师,听完后挥洒丹青,一会便画成了。玄宗皇帝瞠视很久,说道:“真想不到与我梦里的形象一样!”赏给吴道子百金,并题诗一首。

这虽是一则传说故事,但它是有史实根据的。唐代吴道子确实画过钟馗像。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说:“吴道子有《十指钟旭》传于代”。“钟旭”当是“钟馗”。

宋人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记载,吴道子的钟馗图在唐亡以后,曾被蜀后主王衍所得。吴道子画钟馗图之后,唐玄宗下令将钟馗像“因图异状,颁显有司”,使钟馗开始成为辟邪驱鬼的门神。

这一点还可以从张说《谢赐钟馗及历日表》、刘禹锡《为李中丞谢赐钟馗历日表》、《为淮南杜相公谢赐钟馗历日表》等文中得到印证。当时,每逢新年,唐朝皇帝便将钟馗像和新历日赐给近臣,而赐予钟馗像的目的是“图写威神,驱除群厉,⋯⋯增门户之贵。”

可见,钟馗已经具有门神的职能了。唐代敦煌流行一种六言体歌谣,称作《儿郎伟驱傩》,是每年十二月民间。

5.本国古诗词中写传统节日、风俗的有哪些

元旦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

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

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

辛弃疾词《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

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

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

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之山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

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 阳历四月五日是清明节。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

杜牧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

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

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端午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

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朝廷有赏赐。

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七夕 七月七日。

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人主张将“中国的情人节”定为“七夕”。

杜甫《牵牛织女》诗:“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中秋 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

此时秋高气爽,月光最美,为赏月佳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 九月初九。

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

古人认为此日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于是便有了这一天登高饮酒的习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腊日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来驱逐瘟疫。

杜甫有《腊日》诗:“腊日年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风俗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古诗词之传统节令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古诗词之传统节令

诗句

手游的古诗词推广语

阅读(210)

1.能做游戏名的诗句,有什么诗句比较优美 空有人心遮半面.曾有容颜惑少年桃栀夭夭醉我心,灼灼其华捕芳华青衣白履.韶华倾负墨色沧桑.暮光薄凉白衣少年容颜改 朱颜少女发如雪乍见之欢 久处不厌安如少年初如梦 肆似流年终若雨南音雨阁 木槿

诗句

和鸿雁有关的古诗词

阅读(205)

1.关于鸿雁的古诗名句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

诗句

兆字的古诗词

阅读(204)

1.兆字有什么诗词《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李隆基 弧矢威天下,旌旗游近县。 一面施鸟罗,三驱教人战。 暮云成积雪,晓色开行殿。 皓然原隰同,不觉林野变。 北风勇士马,东日华组练。 触地银獐出,连山缟鹿见。 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

诗句

仿写古诗词励志

阅读(295)

1.写一首励志的古诗 励志的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宋 · 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劝学诗 / 偶成宋 · 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明日歌明 · 钱福明日复

诗句

五级小学古诗词诵读

阅读(231)

1.五年级经典诵读300篇古诗 1.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的山中,新雨刚刚下过。夜间的秋色更添几分凉爽。明朗的月光照在松竹间,清澈的泉 水从石头上

诗句

六级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

阅读(230)

1.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书第3课,古诗词三首 牧童<唐>吕岩字:【洞宾】草铺横野①六七里,笛弄②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③卧月明。舟过安仁【南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清平乐

诗句

古诗词和散文教学培训心得

阅读(210)

1.对现代散文教学认识、收获与体会 散文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是文学作品四大样式中在教材里出现最多的一种。随着近些年散文的大流行,那些贴近生活,歌颂人间大爱的作品的大量涌现,散文作品已悄然出现在中考试卷中,并有渐多之

诗句

古诗词答题技巧论文

阅读(361)

1.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 论文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宽泛的概念,从材料的选择、详略的处理、结构的安排到各种因素的配合变化都是广义的技巧问题。 (一)修辞方法: l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

诗句

怎样指导学生读古诗词

阅读(318)

1.如何指导学生古诗文的朗读 最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自然就会自主的学习了。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上古代诗文。可以向学生介绍些好的优秀的古诗文或者一些有很高成就的古代学者。让学生有一种崇拜的心理,应该有助于学生学

诗句

古诗词稿纸

阅读(212)

1.网上怎么下载古诗词想教小孩读些简单的古诗词 给你方法,在百度文库,有word版的诗集 在新浪资料共享里也有,在搜索里输入诗集,唐诗,古诗词等等都能出现。 电脑看还是pdf不错,如果有exe的也挺好,图文并茂,是别人整理好的,电脑也可以看chm的,网页版

诗句

新出的古诗词歌曲

阅读(165)

1.古诗词改编的歌曲有哪些 古诗词改编的歌曲有:《几多愁》、《满江红》、《枉凝眉》、《别亦难》、《满江红》、《离骚》、《琵琶行》、《知否知否》、《但愿人长久》。1、《几多愁》歌词为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邓丽君演唱。2、

诗句

7一8岁的古诗词

阅读(148)

1.儿童古诗三百首7到8岁 给您推荐几首:《春晓》作者: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相思》作者: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句

写灯火的古诗词

阅读(177)

1.描写灯火的古诗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劝学诗》唐·颜真卿3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宋·苏轼4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概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诗句

有关雨的古诗词

阅读(196)

1.带有雨字的古诗50首 带有雨字的古诗50首: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

诗句

手游的古诗词推广语

阅读(210)

1.能做游戏名的诗句,有什么诗句比较优美
空有人心遮半面.曾有容颜惑少年桃栀夭夭醉我心,灼灼其华捕芳华青衣白履.韶华倾负墨色沧桑.暮光薄凉白衣少年容颜改 朱颜少女发如雪乍见之欢 久处不厌安如少年初如梦 肆似流年终若雨南音雨阁 木槿

诗句

和鸿雁有关的古诗词

阅读(205)

1.关于鸿雁的古诗名句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

诗句

兆字的古诗词

阅读(204)

1.兆字有什么诗词《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李隆基 弧矢威天下,旌旗游近县。 一面施鸟罗,三驱教人战。 暮云成积雪,晓色开行殿。 皓然原隰同,不觉林野变。 北风勇士马,东日华组练。 触地银獐出,连山缟鹿见。 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

诗句

仿写古诗词励志

阅读(295)

1.写一首励志的古诗
励志的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宋 · 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劝学诗 / 偶成宋 · 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明日歌明 · 钱福明日复

诗句

五级小学古诗词诵读

阅读(231)

1.五年级经典诵读300篇古诗
1.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的山中,新雨刚刚下过。夜间的秋色更添几分凉爽。明朗的月光照在松竹间,清澈的泉 水从石头上

诗句

六级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

阅读(230)

1.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书第3课,古诗词三首
牧童<唐>吕岩字:【洞宾】草铺横野①六七里,笛弄②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③卧月明。舟过安仁【南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清平乐

诗句

古诗词和散文教学培训心得

阅读(210)

1.对现代散文教学认识、收获与体会
散文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是文学作品四大样式中在教材里出现最多的一种。随着近些年散文的大流行,那些贴近生活,歌颂人间大爱的作品的大量涌现,散文作品已悄然出现在中考试卷中,并有渐多之

诗句

赞美母爱的一句古诗词名句

阅读(283)

1.赞美母爱的诗词和名句
关于母爱的古诗 1、《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2、《慈母爱》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