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花的诗句及赏析

关于花诗句赏析

1.描写花的诗句和赏析,越多越好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古诗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写的。诗中的黄四娘家在四川的成都,诗中写到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五彩缤纷的鲜花,千万朵硕大的鲜花把枝条都压弯了,花丛中成千上万只蝴蝶在翩翩起舞、嬉闹玩耍,久久不愿离开,自由自在、漂亮娇美的黄莺唱着婉转动听的歌声,真是一幅美丽的春天图画。

大林寺桃花①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者在《游大林寺序》中,描绘大林寺的风景,曾说:“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村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这首小诗即是通过荒野小寺中,桃树开花时节的异常来显示此地春天的姗姗来迟。人们总是喜爱春天的。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给人以美的遐想。可是春光毕竟不能长驻,到四月份时花草都已凋零。这对喜爱春光的诗人来说,不能不说是极其遗憾的事。所以他“长恨春归无觅处”。然而在这大林寺中,,诗人竟意外地见到“山寺桃花始盛开”,不仅大喜过望,以为又找到了春天。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表达了诗人重新发现春光时的欢欣,传达出诗人重新发现美时的喜悦。小诗与游记浑然一体,风格隽永,耐人寻味。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他这首诗歌体现了他追求高洁、一尘不染的这样一种情怀。他不跟世俗相沾染、不同流合污,玉洁冰清。当然他这个完全的离开社会、离开人世隐居到孤山这一点我想我们现在生活中是做不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他追求那种高洁的情怀,追求那种在梅花的描写当中所寄托的那种人生的追求,这一点我们还是可以学习的。

2.关于花草的诗句和赏析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25 20:26 1.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 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 折得一枝香在手, 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 阳春二三月, 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 江南二月多芳草, 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 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 里《小池》

22.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 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3.有关花 古诗 赏析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诗人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这就抓住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一株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

其实,这“一株雪”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吗?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 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你看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

二、古诗词赏析方法 1、古诗分类: 绝句: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律诗: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2、方法指导: (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 4) 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3、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 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

(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 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

(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 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 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 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 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

志向、心愿,抒发对。

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 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

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 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

(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 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对。

的不满,或对。

寄予。

的愿望。

分析: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

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

4.唐诗宋词中的花诗句赏析

浣溪沙》)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一树梅花一放翁,岂是本来无嗜欲。(杜甫。

始峨峨兮复洋洋,但见山青兼水绿。 成连入海移人情,不卖毗陵负郭田。

水仙操 (唐)李咸用大波相拍流水鸣。花褪残红青杏小,何用慰远客,恼人偏在最高枝桃花:《春晓》)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5.晓看红湿处:《月下独酌》)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有时声足意不足:《渔歌子》)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关于花的诗句(带花字)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天地寂寥山再歇,几时修得到梅花。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琴兮琴兮在自然,不在徽金将轸玉。

.待到重阳日,蓬山鸟兽多奇形。车如流水马如龙:草色青青柳色黄, 常作去年花。

新栽梅 白居易池边新栽七株梅。欲为万里赠。

(孟浩然:《过故人庄》)2.花间一壶酒,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凡桃俗李争芬芳。

寒梅最堪恨,还来就菊花。 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

檿丝相纠成凄清,昨夜梦魂中,调和引得薰风生,花重锦官城,正是深夜浅暮时,似曾相识燕归来。探梅 杨万里山间幽步不胜奇,一夜芙蓉红泪多,杳杳山水隔,花月正春风写花的诗句咏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古风唐·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陆游 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 指底先王长养情,曲终天下称太平。

后人好事传其曲。 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 水仙缥缈来相迎。

还似旧时游上苑。多少恨。

(李白,人比黄花瘦。一枝梅花开一朵。

早梅 柳宗元早梅发高树,欲到花时点检来。寒英坐销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桃花尽日随流水,伯牙从此留嘉名,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柳绿更带春烟。

(王维《田园》)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此情无计可消除。

板桥晓别 (唐)李商隐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人面不知何处去。

红梅 苏轼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忆梅 李商隐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一种相思,两种闲愁,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桃花细逐杨花落:《春夜喜雨》)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8.无可奈何花落去,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桃红复含宿雨,独酌无相亲。

花自飘零水自流:<。何方可化身千亿,今年好为使君开。

(晏殊,雪堆遍满四山中。朔风飘夜香,回映楚天碧。

(明·王冕《题墨梅图》)水仙:送内弟袁德师 (唐)窦群南渡登舟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 因君相问为官意。

莫怕长洲桃李嫉,只有老梅心自常,繁霜滋晓白。

5.跪求关于花的古诗(带赏析)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解说]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菊花

唐朝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翻译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赏析

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

墨梅 【元】 王冕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1)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2)吾(wú):我,自己。 (3)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4)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5)池头:池边。头 :边上。 (6)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7)痕:痕迹。 (8)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9)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天地间。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中心思想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精神,实际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鄙视,也体现了作者坚贞自守的高尚情操。

暂时想不到了

6.唐诗宋词中的花诗句赏析

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一树梅花一放翁,岂是本来无嗜欲。(杜甫。 始峨峨兮复洋洋,但见山青兼水绿。 成连入海移人情,不卖毗陵负郭田。

水仙操 (唐)李咸用

大波相拍流水鸣。

花褪残红青杏小,何用慰远客,恼人偏在最高枝

桃花:《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有时声足意不足:《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关于花的诗句(带花字)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天地寂寥山再歇,几时修得到梅花。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琴兮琴兮在自然,不在徽金将轸玉。

.待到重阳日,蓬山鸟兽多奇形。车如流水马如龙:草色青青柳色黄, 常作去年花。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为万里赠。(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凡桃俗李争芬芳。

寒梅最堪恨,还来就菊花。 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 檿丝相纠成凄清,昨夜梦魂中,调和引得薰风生,花重锦官城,正是深夜浅暮时,似曾相识燕归来。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一夜芙蓉红泪多,杳杳山水隔,花月正春风写花的诗句

咏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陆游 梅花绝句

闻道梅花坼晓风。 指底先王长养情,曲终天下称太平。 后人好事传其曲。 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 水仙缥缈来相迎。还似旧时游上苑。

多少恨。(李白,人比黄花瘦。

一枝梅花开一朵。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欲到花时点检来。

寒英坐销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桃花尽日随流水,伯牙从此留嘉名,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此情无计可消除。

板桥晓别 (唐)李商隐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人面不知何处去。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一种相思,两种闲愁,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桃花细逐杨花落:《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桃红复含宿雨,独酌无相亲。

花自飘零水自流:<。

何方可化身千亿,今年好为使君开。(晏殊,雪堆遍满四山中。

朔风飘夜香,回映楚天碧。(明·王冕《题墨梅图》)

水仙:送内弟袁德师 (唐)窦群

南渡登舟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 因君相问为官意。

莫怕长洲桃李嫉,只有老梅心自常,繁霜滋晓白

7.关于花的古诗,还有赏析啊

(一)金缕衣

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据说元和时镇海节度使李锜酷爱此词,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见杜牧《杜秋娘诗》及自注)。歌词的作者已不可考。有的唐诗选本径题为杜秋娘作或李锜作,是不确的。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何以如此?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真不少呢。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殷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两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

三、四句则构成第二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二句差不多,还是 “莫负好时光”那个意思。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回旋反复。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是比义。于是重复中仍有变化。三、四没有一、二那样整饬的句式,但意义上彼此是对称得铢两悉称的。上句说“有花”应怎样,下句说“无花”会怎样;上句说“须”怎样,下句说“莫”怎样,也有肯定否定的对立。二句意义又紧紧关联:“有花堪折直须折”是从正面说“行乐须及春”意,“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从反面说“行乐须及春”意,似分实合,反复倾诉同一情愫,是“劝君”的继续,但语调节奏由徐缓变得峻急、热烈。“堪折——直须折”这句中节奏短促,力度极强,“直须”比前面的“须”更加强调。这是对青春与欢爱的放胆歌唱。这里的热情奔放,不但真率、大胆,而且形象、优美。“花”字两见,“折”字竟三见;“须——莫”云云与上联“莫——须”云云,又自然构成回文式的复叠美。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与字的反复、句与句的反复、联与联的反复,使诗句琅琅上口,语语可歌。除了形式美,其情绪由徐缓的回环到热烈的动荡,又构成此诗内在的韵律,诵读起来就更使人感到回肠荡气了。

有一种歌词,简单到一两句话,经高明作曲家配上优美的旋律,反复重唱,尚可获得动人的风韵;而《金缕衣》,其诗意单纯而不单调,有往复,有变化,一中有多,多中见一,作为独立的诗篇已摇曳多姿,更何况它在唐代是配乐演唱,难怪它那样使人心醉而被广泛流传了。

此诗另一显著特色在于修辞的别致新颖。一般情况下,旧诗中比兴手法往往合一,用在诗的发端;而绝句往往先景语后情语。此诗一反常例,它赋中有兴,先赋后比,先情语后景语,殊属别致。“劝君莫惜金缕衣”一句是赋,而以物起情,又有兴的作用。诗的下联是比喻,也是对上句“须惜少年时”诗意的继续生发。不用“人生几何”式直截的感慨,用花(青春、欢爱的象征)来比少年好时光,用折花来比莫负大好青春,既形象又优美,因此远远大于“及时行乐”这一庸俗思想本身,创造出一个意象世界。这就是艺术的表现,形象思维。错过青春便会导致无穷悔恨,这层意思,此诗本来可以用但却没有用“老大徒伤悲”一类成语来表达,而紧紧朝着折花的比喻向前走,继而造出“无花空折枝”这样闻所未闻的奇语。没有沾一个悔字恨字,而“空折枝”三字多耐人寻味,多有艺术说服力!

8.关于花的古诗(3首)要简单的赏析

南宋诗人 范成大《碧瓦》

碧瓦楼头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赏析 ——描写的是暮春景致:青色的瓦沿下,绣成的帘幕遮着此户人家的内堂,红色的栏杆一直延伸开来,往桥的那一方看去,溪水蜿蜒远去。此景生动地描绘了南宋的庭院人家的风物,可谓小桥流水,碧树清风。后两句一转前面的平和喜悦,杨柳无风便已花絮漫天,未曾下雨的梨树下却也满地落英。诗人借景抒情,饱含深情地暗喻当时朝廷已是风雨飘摇,危机四伏。希望南朝统治者不要再沉迷享乐,醉生梦死。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可见一斑。

9.求,关于花的诗句并赏析,紧急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草 (白居易) 离离园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涧底松 (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洞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乏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贤,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杨柳枝词(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买 花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写牡丹)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摊破浣溪沙(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写桂花) 鹧鸪天(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桂花) 西江月 梅(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水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浣溪沙 咏桔(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侧犯 咏芍药 姜夔 恨春易去, 甚春却向扬州住。 微雨, 正茧栗梢头弄诗句。

红桥二十四, 总是行云处。 无语, 渐半脱宫衣笑相顾。

金壶细叶, 千朵围歌舞。 谁念我、鬓成丝, 来此共尊俎。

后日西园,绿阴无数。 寂寞刘郎,自修花谱。

暗香疏影 姜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 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伎肄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 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 算几番照我, 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 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 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 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 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 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 几时见得? —— 暗香 苔枝缀玉, 有翠禽小小, 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 篱角黄昏, 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 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 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 那人正睡里, 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 不管盈盈, 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 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 已入小窗横幅。 —— 疏影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 夹道,依依可怜。

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 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 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 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 问春何在, 唯有池塘自碧。评论 | 给力1不给力1F.context('answers')['168166684'] = {uid:"69097258",imId:"",id:"168166684",userName:"童问澈澈",userNameEnc:"%CD%AF%CE%CA%B3%BA%B3%BA",user:{sex:"1",iconType:"6",gradeIndex:"8",grAnswerNum:"276",carefield: [{cid:"107",cname:"日韩明星"},{cid:"1004",cname:"日韩流行乐"},{cid:"953",cname:"韩语"}],isAuth:"0",authTitle:"",isUserAdmin:"0",userAdminLevel:"",userAdminTitle:"",isFamous:"0",isMaster:"0",goodRate:"48"},isAnonymous:"0",isCurrentUser:"0",mapUrl:"",refer:"",replyAskNum:"",threadId:"672666737",hasComment:"0",qid:"49330047",raid:"",recommendCanceled:"0"}; F.context('answers')['168166684']['c_timestamp'] = '1206445092'; F.context('user')['highQualityNum'] = '0';2008-03-25 19:38 童问澈澈 | 八级 红楼梦里的葬花词行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

10.唐诗宋词中的花诗句赏析

写花的诗句咏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古风唐·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陆游 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早梅 柳宗元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红梅 苏轼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忆梅 李商隐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新栽梅 白居易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探梅 杨万里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桃花: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王维《田园》)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明·王冕《题墨梅图》)水仙:送内弟袁德师 (唐)窦群南渡登舟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 因君相问为官意,不卖毗陵负郭田。

板桥晓别 (唐)李商隐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水仙操 (唐)李咸用大波相拍流水鸣,蓬山鸟兽多奇形。 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 水仙缥缈来相迎,伯牙从此留嘉名。

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 檿丝相纠成凄清,调和引得薰风生。

指底先王长养情,曲终天下称太平。 后人好事传其曲,有时声足意不足。

始峨峨兮复洋洋,但见山青兼水绿。 成连入海移人情,岂是本来无嗜欲! 琴兮琴兮在自然,不在徽金将轸玉。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关于花的诗句(带花字)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天地寂寥山再歇,几时修得到梅花。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种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关于花诗句赏析

关于花的诗句赏析

1.有关花 古诗 赏析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诗人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这就抓住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一株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

其实,这“一株雪”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吗?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 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你看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

二、古诗词赏析方法 1、古诗分类: 绝句: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律诗: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2、方法指导: (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 4) 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3、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 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

(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 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

(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 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 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 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 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

志向、心愿,抒发对。

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 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

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 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

(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 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对。

的不满,或对。

寄予。

的愿望。

分析: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

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

2.关于花草的诗句和赏析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25 20:26 1.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 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 折得一枝香在手, 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 阳春二三月, 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 江南二月多芳草, 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 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 里《小池》

22.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 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3.跪求关于花的古诗(带赏析)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解说]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菊花

唐朝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翻译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赏析

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

墨梅 【元】 王冕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1)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2)吾(wú):我,自己。 (3)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4)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5)池头:池边。头 :边上。 (6)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7)痕:痕迹。 (8)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9)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天地间。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中心思想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精神,实际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鄙视,也体现了作者坚贞自守的高尚情操。

暂时想不到了

4.描写花的诗句和赏析,越多越好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古诗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写的。诗中的黄四娘家在四川的成都,诗中写到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五彩缤纷的鲜花,千万朵硕大的鲜花把枝条都压弯了,花丛中成千上万只蝴蝶在翩翩起舞、嬉闹玩耍,久久不愿离开,自由自在、漂亮娇美的黄莺唱着婉转动听的歌声,真是一幅美丽的春天图画。

大林寺桃花①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者在《游大林寺序》中,描绘大林寺的风景,曾说:“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村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这首小诗即是通过荒野小寺中,桃树开花时节的异常来显示此地春天的姗姗来迟。人们总是喜爱春天的。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给人以美的遐想。可是春光毕竟不能长驻,到四月份时花草都已凋零。这对喜爱春光的诗人来说,不能不说是极其遗憾的事。所以他“长恨春归无觅处”。然而在这大林寺中,,诗人竟意外地见到“山寺桃花始盛开”,不仅大喜过望,以为又找到了春天。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表达了诗人重新发现春光时的欢欣,传达出诗人重新发现美时的喜悦。小诗与游记浑然一体,风格隽永,耐人寻味。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他这首诗歌体现了他追求高洁、一尘不染的这样一种情怀。他不跟世俗相沾染、不同流合污,玉洁冰清。当然他这个完全的离开社会、离开人世隐居到孤山这一点我想我们现在生活中是做不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他追求那种高洁的情怀,追求那种在梅花的描写当中所寄托的那种人生的追求,这一点我们还是可以学习的。

5.唐诗宋词中的花诗句赏析

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一树梅花一放翁,岂是本来无嗜欲。(杜甫。 始峨峨兮复洋洋,但见山青兼水绿。 成连入海移人情,不卖毗陵负郭田。

水仙操 (唐)李咸用

大波相拍流水鸣。

花褪残红青杏小,何用慰远客,恼人偏在最高枝

桃花:《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有时声足意不足:《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关于花的诗句(带花字)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天地寂寥山再歇,几时修得到梅花。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琴兮琴兮在自然,不在徽金将轸玉。

.待到重阳日,蓬山鸟兽多奇形。车如流水马如龙:草色青青柳色黄, 常作去年花。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为万里赠。(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凡桃俗李争芬芳。

寒梅最堪恨,还来就菊花。 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 檿丝相纠成凄清,昨夜梦魂中,调和引得薰风生,花重锦官城,正是深夜浅暮时,似曾相识燕归来。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一夜芙蓉红泪多,杳杳山水隔,花月正春风写花的诗句

咏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陆游 梅花绝句

闻道梅花坼晓风。 指底先王长养情,曲终天下称太平。 后人好事传其曲。 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 水仙缥缈来相迎。还似旧时游上苑。

多少恨。(李白,人比黄花瘦。

一枝梅花开一朵。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欲到花时点检来。

寒英坐销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桃花尽日随流水,伯牙从此留嘉名,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此情无计可消除。

板桥晓别 (唐)李商隐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人面不知何处去。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一种相思,两种闲愁,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桃花细逐杨花落:《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桃红复含宿雨,独酌无相亲。

花自飘零水自流:<。

何方可化身千亿,今年好为使君开。(晏殊,雪堆遍满四山中。

朔风飘夜香,回映楚天碧。(明·王冕《题墨梅图》)

水仙:送内弟袁德师 (唐)窦群

南渡登舟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 因君相问为官意。

莫怕长洲桃李嫉,只有老梅心自常,繁霜滋晓白

6.关于花的古诗,还有赏析啊

(一)金缕衣

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据说元和时镇海节度使李锜酷爱此词,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见杜牧《杜秋娘诗》及自注)。歌词的作者已不可考。有的唐诗选本径题为杜秋娘作或李锜作,是不确的。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何以如此?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真不少呢。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殷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两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

三、四句则构成第二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二句差不多,还是 “莫负好时光”那个意思。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回旋反复。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是比义。于是重复中仍有变化。三、四没有一、二那样整饬的句式,但意义上彼此是对称得铢两悉称的。上句说“有花”应怎样,下句说“无花”会怎样;上句说“须”怎样,下句说“莫”怎样,也有肯定否定的对立。二句意义又紧紧关联:“有花堪折直须折”是从正面说“行乐须及春”意,“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从反面说“行乐须及春”意,似分实合,反复倾诉同一情愫,是“劝君”的继续,但语调节奏由徐缓变得峻急、热烈。“堪折——直须折”这句中节奏短促,力度极强,“直须”比前面的“须”更加强调。这是对青春与欢爱的放胆歌唱。这里的热情奔放,不但真率、大胆,而且形象、优美。“花”字两见,“折”字竟三见;“须——莫”云云与上联“莫——须”云云,又自然构成回文式的复叠美。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与字的反复、句与句的反复、联与联的反复,使诗句琅琅上口,语语可歌。除了形式美,其情绪由徐缓的回环到热烈的动荡,又构成此诗内在的韵律,诵读起来就更使人感到回肠荡气了。

有一种歌词,简单到一两句话,经高明作曲家配上优美的旋律,反复重唱,尚可获得动人的风韵;而《金缕衣》,其诗意单纯而不单调,有往复,有变化,一中有多,多中见一,作为独立的诗篇已摇曳多姿,更何况它在唐代是配乐演唱,难怪它那样使人心醉而被广泛流传了。

此诗另一显著特色在于修辞的别致新颖。一般情况下,旧诗中比兴手法往往合一,用在诗的发端;而绝句往往先景语后情语。此诗一反常例,它赋中有兴,先赋后比,先情语后景语,殊属别致。“劝君莫惜金缕衣”一句是赋,而以物起情,又有兴的作用。诗的下联是比喻,也是对上句“须惜少年时”诗意的继续生发。不用“人生几何”式直截的感慨,用花(青春、欢爱的象征)来比少年好时光,用折花来比莫负大好青春,既形象又优美,因此远远大于“及时行乐”这一庸俗思想本身,创造出一个意象世界。这就是艺术的表现,形象思维。错过青春便会导致无穷悔恨,这层意思,此诗本来可以用但却没有用“老大徒伤悲”一类成语来表达,而紧紧朝着折花的比喻向前走,继而造出“无花空折枝”这样闻所未闻的奇语。没有沾一个悔字恨字,而“空折枝”三字多耐人寻味,多有艺术说服力!

7.唐诗宋词中的花诗句赏析

写花的诗句咏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古风唐·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陆游 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早梅 柳宗元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红梅 苏轼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忆梅 李商隐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新栽梅 白居易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探梅 杨万里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桃花: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王维《田园》)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明·王冕《题墨梅图》)水仙:送内弟袁德师 (唐)窦群南渡登舟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 因君相问为官意,不卖毗陵负郭田。

板桥晓别 (唐)李商隐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水仙操 (唐)李咸用大波相拍流水鸣,蓬山鸟兽多奇形。 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 水仙缥缈来相迎,伯牙从此留嘉名。

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 檿丝相纠成凄清,调和引得薰风生。

指底先王长养情,曲终天下称太平。 后人好事传其曲,有时声足意不足。

始峨峨兮复洋洋,但见山青兼水绿。 成连入海移人情,岂是本来无嗜欲! 琴兮琴兮在自然,不在徽金将轸玉。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关于花的诗句(带花字)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天地寂寥山再歇,几时修得到梅花。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种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8.5句带花唐诗的诗句鉴赏

1.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虞世南 《咏风》)

赏析:诗人通过写歌、影、香,巧妙地运用听觉、嗅觉和视觉,让人真正感觉到了风的存在。

2.解落三秋夜,能开二月花。 (李侨 《风》)

赏析:这首诗妙在句句写风,简直是呼之欲出,却又无一“风”字留在字里行间。

3.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张敬忠 《边词》)

赏析:写边地的荒冷,,流露出的感情却是对景色的欣赏,也蕴涵着对长安的怀念。

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春晓》)

赏析:诗人捕捉了生活中最平凡的一个镜头,而爱春、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全诗明朗自然,浑然一体,表现了一种超然的韵致。

5.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 《过故人庄》)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田园诗,描写了美丽、平静的田园生活和宾主之间的纯真友谊。

9.关于花的古诗(3首)要简单的赏析

南宋诗人 范成大《碧瓦》

碧瓦楼头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赏析 ——描写的是暮春景致:青色的瓦沿下,绣成的帘幕遮着此户人家的内堂,红色的栏杆一直延伸开来,往桥的那一方看去,溪水蜿蜒远去。此景生动地描绘了南宋的庭院人家的风物,可谓小桥流水,碧树清风。后两句一转前面的平和喜悦,杨柳无风便已花絮漫天,未曾下雨的梨树下却也满地落英。诗人借景抒情,饱含深情地暗喻当时朝廷已是风雨飘摇,危机四伏。希望南朝统治者不要再沉迷享乐,醉生梦死。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可见一斑。

关于花的诗句赏析

关于花的诗句和赏析

1.描写花的诗句和赏析,越多越好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古诗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写的。诗中的黄四娘家在四川的成都,诗中写到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五彩缤纷的鲜花,千万朵硕大的鲜花把枝条都压弯了,花丛中成千上万只蝴蝶在翩翩起舞、嬉闹玩耍,久久不愿离开,自由自在、漂亮娇美的黄莺唱着婉转动听的歌声,真是一幅美丽的春天图画。

大林寺桃花①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者在《游大林寺序》中,描绘大林寺的风景,曾说:“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村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这首小诗即是通过荒野小寺中,桃树开花时节的异常来显示此地春天的姗姗来迟。人们总是喜爱春天的。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给人以美的遐想。可是春光毕竟不能长驻,到四月份时花草都已凋零。这对喜爱春光的诗人来说,不能不说是极其遗憾的事。所以他“长恨春归无觅处”。然而在这大林寺中,,诗人竟意外地见到“山寺桃花始盛开”,不仅大喜过望,以为又找到了春天。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表达了诗人重新发现春光时的欢欣,传达出诗人重新发现美时的喜悦。小诗与游记浑然一体,风格隽永,耐人寻味。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他这首诗歌体现了他追求高洁、一尘不染的这样一种情怀。他不跟世俗相沾染、不同流合污,玉洁冰清。当然他这个完全的离开社会、离开人世隐居到孤山这一点我想我们现在生活中是做不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他追求那种高洁的情怀,追求那种在梅花的描写当中所寄托的那种人生的追求,这一点我们还是可以学习的。

2.关于花草的诗句和赏析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25 20:26 1.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 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 折得一枝香在手, 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 阳春二三月, 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 江南二月多芳草, 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 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 里《小池》

22.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 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3.跪求关于花的古诗(带赏析)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解说]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菊花

唐朝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翻译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赏析

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

墨梅 【元】 王冕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1)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2)吾(wú):我,自己。 (3)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4)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5)池头:池边。头 :边上。 (6)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7)痕:痕迹。 (8)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9)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天地间。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中心思想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精神,实际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鄙视,也体现了作者坚贞自守的高尚情操。

暂时想不到了

4.关于花的古诗,还有赏析啊

(一)金缕衣

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据说元和时镇海节度使李锜酷爱此词,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见杜牧《杜秋娘诗》及自注)。歌词的作者已不可考。有的唐诗选本径题为杜秋娘作或李锜作,是不确的。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何以如此?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真不少呢。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殷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两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

三、四句则构成第二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二句差不多,还是 “莫负好时光”那个意思。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回旋反复。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是比义。于是重复中仍有变化。三、四没有一、二那样整饬的句式,但意义上彼此是对称得铢两悉称的。上句说“有花”应怎样,下句说“无花”会怎样;上句说“须”怎样,下句说“莫”怎样,也有肯定否定的对立。二句意义又紧紧关联:“有花堪折直须折”是从正面说“行乐须及春”意,“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从反面说“行乐须及春”意,似分实合,反复倾诉同一情愫,是“劝君”的继续,但语调节奏由徐缓变得峻急、热烈。“堪折——直须折”这句中节奏短促,力度极强,“直须”比前面的“须”更加强调。这是对青春与欢爱的放胆歌唱。这里的热情奔放,不但真率、大胆,而且形象、优美。“花”字两见,“折”字竟三见;“须——莫”云云与上联“莫——须”云云,又自然构成回文式的复叠美。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与字的反复、句与句的反复、联与联的反复,使诗句琅琅上口,语语可歌。除了形式美,其情绪由徐缓的回环到热烈的动荡,又构成此诗内在的韵律,诵读起来就更使人感到回肠荡气了。

有一种歌词,简单到一两句话,经高明作曲家配上优美的旋律,反复重唱,尚可获得动人的风韵;而《金缕衣》,其诗意单纯而不单调,有往复,有变化,一中有多,多中见一,作为独立的诗篇已摇曳多姿,更何况它在唐代是配乐演唱,难怪它那样使人心醉而被广泛流传了。

此诗另一显著特色在于修辞的别致新颖。一般情况下,旧诗中比兴手法往往合一,用在诗的发端;而绝句往往先景语后情语。此诗一反常例,它赋中有兴,先赋后比,先情语后景语,殊属别致。“劝君莫惜金缕衣”一句是赋,而以物起情,又有兴的作用。诗的下联是比喻,也是对上句“须惜少年时”诗意的继续生发。不用“人生几何”式直截的感慨,用花(青春、欢爱的象征)来比少年好时光,用折花来比莫负大好青春,既形象又优美,因此远远大于“及时行乐”这一庸俗思想本身,创造出一个意象世界。这就是艺术的表现,形象思维。错过青春便会导致无穷悔恨,这层意思,此诗本来可以用但却没有用“老大徒伤悲”一类成语来表达,而紧紧朝着折花的比喻向前走,继而造出“无花空折枝”这样闻所未闻的奇语。没有沾一个悔字恨字,而“空折枝”三字多耐人寻味,多有艺术说服力!

5.关于花的诗词以及科类和赏析

梅花

qiáng jiǎo shù zhī méi

墙 角 树 枝 梅 ,

líng hán dú zì kāi

凌 寒 独 自 开 。

yáo zhī bù shì xuě

遥 知 不 是 雪 ,

wèi yǒu àn xiāng lái

为 有 暗 香 来 。

作者背景

见《元日》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凌寒:冒着寒冷气候。

遥知:距离很远就知道。

为:因为。

暗香:不易感觉到的清香。

古诗今译

墙角处有几枝洁白的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傲然盛开。远远看已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一阵阵清香飘来。

名句赏析——“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bū)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誉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以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6.关于花的古诗(3首)要简单的赏析

南宋诗人 范成大《碧瓦》

碧瓦楼头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赏析 ——描写的是暮春景致:青色的瓦沿下,绣成的帘幕遮着此户人家的内堂,红色的栏杆一直延伸开来,往桥的那一方看去,溪水蜿蜒远去。此景生动地描绘了南宋的庭院人家的风物,可谓小桥流水,碧树清风。后两句一转前面的平和喜悦,杨柳无风便已花絮漫天,未曾下雨的梨树下却也满地落英。诗人借景抒情,饱含深情地暗喻当时朝廷已是风雨飘摇,危机四伏。希望南朝统治者不要再沉迷享乐,醉生梦死。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可见一斑。

7.有关花 古诗 赏析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诗人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这就抓住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一株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

其实,这“一株雪”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吗?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 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你看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

二、古诗词赏析方法 1、古诗分类: 绝句: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律诗: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2、方法指导: (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 4) 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3、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 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

(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 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

(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 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 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 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 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

志向、心愿,抒发对。

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 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

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 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

(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 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对。

的不满,或对。

寄予。

的愿望。

分析: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

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

8.求,关于花的诗句并赏析,紧急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草 (白居易) 离离园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涧底松 (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洞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乏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贤,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杨柳枝词(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买 花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写牡丹)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摊破浣溪沙(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写桂花) 鹧鸪天(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桂花) 西江月 梅(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水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浣溪沙 咏桔(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侧犯 咏芍药 姜夔 恨春易去, 甚春却向扬州住。 微雨, 正茧栗梢头弄诗句。

红桥二十四, 总是行云处。 无语, 渐半脱宫衣笑相顾。

金壶细叶, 千朵围歌舞。 谁念我、鬓成丝, 来此共尊俎。

后日西园,绿阴无数。 寂寞刘郎,自修花谱。

暗香疏影 姜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 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伎肄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 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 算几番照我, 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 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 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 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 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 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 几时见得? —— 暗香 苔枝缀玉, 有翠禽小小, 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 篱角黄昏, 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 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 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 那人正睡里, 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 不管盈盈, 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 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 已入小窗横幅。 —— 疏影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 夹道,依依可怜。

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 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 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 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 问春何在, 唯有池塘自碧。评论 | 给力1不给力1F.context('answers')['168166684'] = {uid:"69097258",imId:"2a57cdafcecab3bab3ba1e04",id:"168166684",userName:"童问澈澈",userNameEnc:"%CD%AF%CE%CA%B3%BA%B3%BA",user:{sex:"1",iconType:"6",gradeIndex:"8",grAnswerNum:"276",carefield: [{cid:"107",cname:"日韩明星"},{cid:"1004",cname:"日韩流行乐"},{cid:"953",cname:"韩语"}],isAuth:"0",authTitle:"",isUserAdmin:"0",userAdminLevel:"",userAdminTitle:"",isFamous:"0",isMaster:"0",goodRate:"48"},isAnonymous:"0",isCurrentUser:"0",mapUrl:"",refer:"",replyAskNum:"",threadId:"672666737",hasComment:"0",qid:"49330047",raid:"",recommendCanceled:"0"}; F.context('answers')['168166684']['c_timestamp'] = '1206445092'; F.context('user')['highQualityNum'] = '0';2008-03-25 19:38 童问澈澈 | 八级 红楼梦里的葬花词行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

9.描写落花的诗句和赏析

白头吟 李白

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

闻王昌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少年行其二 李白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人胡姬酒肆中。

寄人 张泌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过元家履信宅 白居易

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春来频与李二宾客郭外同游因赠长句 白居易

朝踏落花相伴出,暮随飞鸟一时还。

金谷园 杜牧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鹭鸶 杜牧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春晓 孟浩然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题兴化寺园亭 贾岛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

北山 王安石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春暮 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浪淘沙 李煜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忆仙姿 李存朂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更漏子 韦庄

深院闭,小庭空,落花香露红。

归国谣 韦庄

春欲暮,满地落花红带雨。

谒金门 韦庄

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好事近 李清照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雪梅香 柳永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瑞鹧鸪 欧阳修

更被春风送惆怅,落花飞絮雨翩翩。

如梦令 秦观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

临江仙 晏几道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虞美人 叶梦得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

谒金门 朱淑真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春晚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梅花 王冕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葬花吟 曹雪芹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关于花的诗句和赏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花的诗句及赏析

诗句

关于的名言警句(关于母爱的名言名句)

阅读(4254)

1、不要执着,人生有很多不如意,世界不会迎合你,地球不是为你转的,所以不要执着于拥有,连我们都只是红尘的过客,生是赤条条的来,死又能带走什么呢。(学会放手) 2、人生要不断的超越自己,不断的接受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激发我们...

诗句

预录取有多大的几率录取(预录取有多大的几率录取浙江)

阅读(4303)

预录取是高校根据本身在各地的名额结合当地考生报考情况得出的,一般来说预录取分数线几乎就是实际分数线。当然也不是100%,有的学校名额分配有变动,例如2006年复旦大学文科在安徽没有招够,于是将剩余的名额给了理科,结果导致...

诗句

关于菊花的诗句有哪些(秋天菊花的古诗)

阅读(4228)

描写菊花诗句名句一瞥 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⑶ 待到...

诗句

表达心情的句子发朋友圈(发表心情的句子正能量)

阅读(3966)

1.晴天里有阳光,阳光总是充满温馨,相信有这么多朋友的厚爱和鼓励,晴天会永远阳光灿烂。2.天气挺好,阳光淡淡的,心情坏得正是时候。3.天气晴朗心情好一起出来赏花草。4.晴天的午后,夏日的阳光如水般音符一样灿烂的流动...

诗句

建筑工地质量标语大全(建筑工地质量标语大全 横幅)

阅读(4118)

文明工地宣传标语 1 1、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2、管理基础打得牢,安全大厦层层高。 3、打工在外不容易,安全首先放第一。 4、安全一万天,事故一瞬间。 5、防事故年年平安福满门,讲安全人人健康乐万家。 6、严格要求安全...

诗句

读书笔记摘抄10篇(读书笔记摘抄大全20篇100字)

阅读(4794)

下面是我整理的水浒传的 读书笔记 摘抄精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摘抄1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叫做《水浒传》,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

诗句

鼓励的话简短一句(鼓励的话简短一句英文)

阅读(4362)

9、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10、一齐走的兄弟姐妹是一种安慰,一齐走的兄弟姐妹忠告是一种激励,一齐走的兄弟姐妹鼓励是一种力量,一齐走的兄弟姐妹想念是一种愉悦。祝福你兄弟姐妹!11、贫穷是不需要计划的,致富才需要一...

诗句

生活图片 感悟人生(生活图片 感悟人生 壁纸)

阅读(2545)

说说2020心情说说感悟生活带图片 1、人生在世,短短几十朝,各人所经历的过程不同,则必然结果迥异。一辈子,一条路,一片天,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观点和心态也就随之改变。人最大的魅力,是永远保有一颗无功利的善心。善待他人,多一份...

诗句

表达思乡的古诗(关于思乡的诗句10句)

阅读(2428)

《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云梦故城秋望》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梦...

诗句

如何骂人气死对方(用原耽骂人气死对方的话)

阅读(2827)

二、怎么骂绿茶能把对方气死 1.你女朋友真的好容易生气呀 你一定很累吧 还好,要是和你这么丑的在一起才是真累 2.你的冰激凌没有我的甜耶 怪不得你有糖尿病 3.我不是为了拆散你们,我是为了融入你们 家里不缺...

诗句

中秋节古诗大全小学(小学中秋节的诗句)

阅读(2572)

中秋节的小学古诗1 《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

诗句

歌颂母爱的句子(托物言情三个歌颂母爱的句子)

阅读(2530)

8、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静,和雅清淡;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回味无穷;母爱就像一幅山水画,清幽秀丽,恬淡高雅。 9、母爱是温热心灵的太阳;母爱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母爱是灌溉心灵的沃土;母爱是美化心灵的彩虹。 10、母爱...

诗句

经典语录短句霸气(厚黑学经典语录短句霸气)

阅读(2933)

霸气经典语录汇总如下 1. 问天下谁与争锋唯我傲视苍穹。2. 霸气无双谁与谁,血染战甲凶魔煞,一人一刀仗天涯,凶名天下无与比,封刀种田清闲年,若有谁敢犯华夏,启刀穿甲灭满门。3. 一人若孤寂,灭掉业障气!昆仑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