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侯阁的诗句
1.关于武侯祠的诗词
1.诸葛丞相庙(《蜀志》一作武侯祠)
唐代:武少仪
执简焚香入庙门,武侯神象俨如存。因机定蜀延衰汉,
以计连吴振弱孙。欲尽智能倾僭盗,善持忠节转庸昏。
宣王请战贻巾帼,始见才吞亦气吞。
2.诸葛庙
唐代:杜甫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
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
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3.喻东军
唐代:韦庄
四年龙驭守峨嵋,铁马西来步步迟。
五运未教移汉鼎, 六韬何必待秦师。
几时鸾凤归丹阙,到处乌鸢从白旗。
独把一樽和泪酒,隔云遥奠武侯祠。
4.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唐代: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5.古柏行
唐代: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工。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6.武侯庙古柏
唐代:李商隐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
2.关于武侯祠的古诗
《题筹笔驿武侯祠》
年代: 宋 作者: 孙应时
北出当年此运筹,悠然欹卧与神谋。
三军节制驯貔虎,千里餱粮捷马牛。
汉业兴亡惟我在,蜀山重复遣人愁。
驿前风景应如旧,江水无情日夜流。
《和宗人尚书嗣复祠祭武侯毕,题临淮公旧碑》
年代: 唐 作者: 杨汝士
古柏森然地,修严蜀相祠。一过荣异代,三顾盛当时。
功德流何远,馨香荐未衰。敬名探国志,饰像慰甿思。
昔谒从征盖,今闻拥信旗。固宜光宠下,有泪刻前碑。
《沔县谒武侯祠》
年代: 现代 作者: 老舍
淡泊于今尚若斯,清流疏柏武侯祠。
三分未竟贤臣志,一表应怜庸主师!
大汉衣冠余百劫,中原烽火似当时;
死而后已同肝胆,海内飞传荡寇旗!
《侍饮宝子山游忠武侯祠》
年代: 宋 作者: 程公许
一郡最高处,元戎领客游。
云根栖万井,城角带双流。
日薄楼台暝,风悲鼓角秋。
卧龙千古恨,烟霭隔神州。
《武侯祠》
年代: 宋 作者: 李石
风弄波涛鼓角喧,蜀江犹有阵图存。
纶巾羽扇人何在,眼看群儿戯棘门。
《武侯祠》
年代: 宋 作者: 张瓒
帝城谁送应商金,故垒萧萧岁月深。
山势北来连鸟道,水声东去作龙吟。
西风老树惟寒鹊,落日荒郊只暮砧。
不有少陵诗句在,草堂何处共追寻。
《沔县武侯祠》
年代: 明 作者: 赵贞吉
定军山前逢故老,百年谁识荒山道。
青驺结盖重问津,一来吊古一伤神。
时乖不动蛟龙气,野旷空令鸟鹊驯。
白马纶巾堕清汉,星光夜入银河烂。
玉立乌桥一羽毛,缔观尘世如秋毫。
向时聚沙聊戏剧,今古悠悠俱辟易。
玄菟长护战旗翻,山鬼深藏马行跖。
襄阳耆旧尽凋残,蔡水东流不忍观。
椒浆若下云中奠,应记从军旧乡县。
僰雨羌云满笛风,三声猿落郁林东。
苍凉薄暮无所见,遥想当时庞德公。
《诸葛庙》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
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
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蜀相庙》
年代: 宋 作者: 汪元量
我谒武侯祠,阴郎草凄凄。
当时南阳结庐学龙卧,深山大泽无人知。
胡为蜀先主,三顾前致辞。
欲烦恢复天下计,先生筹策天下奇。
浩然出山来,凛凛虎豹姿。
乘时既得人,上曰真吾师。
已晓关与张,二子不复疑。
孤有孔明在军中,如龙有水相因依。
历数既有归,破贼当自兹。
可怜复汉社稷心未已,当时三峡图垒空巍巍。
先生有才过曹丕,中原恢复未可知。
惜哉军务劳,一心死无私。
出师一表如皎日,千古万古鸿名垂。
3.武侯庙完整诗句
武 侯 庙 杜 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题解〕 武侯:指诸葛亮。
诸葛亮于后主建兴元年(223年),封为武乡侯,省称武侯。武侯庙:指祭祀诸葛亮的庙。
其庙有多处,如襄阳、成都、南阳、夔州等地都有武侯庙。这里指夔州武侯庙,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西。
张震《武侯祠堂记》:“唐夔州治白帝,武侯祠在西郊。” 这首诗作于唐大历元年,当时诗人流寓夔州。
这首是诗人瞻拜武侯祠而抒发的感慨,高度赞颂了诸葛亮衷心辅佐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生精神。 〔作者〕杜甫:七一二-七七○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三十五岁以前主要是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759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大历三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全唐诗》卷216-234,编诗19卷;《旧唐书》卷190、《新唐书》卷201有传。
〔品析〕杜甫的晚年穷途潦倒,在成都住了几年后,便扶老携幼,举家东迁,到哪儿去,没有明确的目的,“漂泊西南天地间”。途中在夔州滞留。
诗人无所事事,一天来到武侯祠,看到一片破败荒凉的景象,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咏怀五绝诗。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这两句写诗人瞻仰武侯庙所看到的一片萧条破败的景象。上句写庙。
诗中“丹青”,指庙中的壁画;“落”,剥落、脱落。从“遗”字和“落”字可想而知,前来祭拜的人很少。
想当年诸葛亮为蜀汉的创建和巩固,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而诸葛亮的遗庙竟是这样的景象,诗人顿生感慨。再看下句,诗人站在武侯庙放眼四望,周遭环境也是如此的空寂和荒凉。
“空山”,指白帝山。诗人用一个“空”字,似乎是说这山上什么也没有,空空如也,说明人迹稀少;一个“长”字,说明草木无忧无顾地生长,倒很茂盛,进一步反衬出武侯庙位于一片荒山野草之中,是多么的令人感伤!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这两句由武侯庙写到诸葛亮,对诸葛亮的出山辅佐刘备以及后主,赞叹有加。诗人似乎还能听到诸葛亮作《出师表》辞别后主的声音,可他壮志未酬,病死军中,在也无法功成身退,回到故地南阳啊!上句“犹闻辞后主”,“后主”,指刘禅,刘备之子,小名“阿斗”,刘备去世后接任蜀帝,在位41年(223-263年),诸葛亮死后,他任用宦官黄皓、佞臣谯周而亡国。
“犹闻”二字,写出诗人瞻仰诸葛亮遗庙,思绪万千,诸葛亮的所行所为,在诗人的脑海里翻腾,一下子拉近了诗人与诸葛亮的时空距离。诗人感到,诸葛亮真是伟大,走出南阳,辅佐了先帝,又辅佐后主;一生操劳,最后病死北伐军中。
于是诗人认为诸葛亮衷心辅佐后主,是最值得大树特树的,于是写下了这两句千古名句。“辞后主”,蜀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出兵汉中,实行伐魏,临行上《出师表》,向后主刘禅辞行,告诫后主要亲君子,远小人,表明自己的一片忠贞之心。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在《后出师表》中说:“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忠义之心,溢于言表。
下句“不复卧南阳”是上句的继续,由于诸葛亮将一生献给蜀汉事业,在也不能回到他的躬耕之地南阳了。“南阳”,郡名,在今湖北省南阳市,市西有卧龙岗,诸葛亮曾躬耕于此。
“不复”二字,既写出了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之情,将一生献给蜀汉事业的伟大功业和奋斗精神;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赞叹之情和无法功成身退返故乡的惋惜之情。 这首诗虚实相生,融情于景。
诗的前两句写武侯庙的荒凉破败,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也为后两句的抒怀作铺垫;后两句触景生情,感叹诸葛亮大业未成,而长眠他乡,诚如诗人在《蜀相》诗中所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
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
4.历朝历代咏武侯诗词 全一点
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杨慎所引的武侯庙·杨慎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曰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陈]陆琼
《梁甫吟》
临淄佳丽地,年少习名倡.
似笑唇朱动,非愁眉翠扬.
掩映随竿转,和柔会瑟张.
轻扇屡回指,飞尘亟绕梁.
寄言诸葛相,此曲作难忘.
[晋]桓温
《八阵图》
望古识其真,临源爱往迹.
恐君遗事节,聊下南山石.
[唐]李白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咏怀古迹五首》之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松柏巢水鹤,岁时伏蜡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唐]李商隐
《筹笔驿》
猿鸟犹疑未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如何?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武侯庙古柏》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
[唐]温庭筠
《经五丈原》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阴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唐]白居易
《(尚不明)》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贤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外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更多这里有:
/f?kz=86876333
5.描写楼阁的诗句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作者】李煜 【朝代】五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注释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6.关于楼阁的诗词
览亭台楼阁阅千古诗文 ———楼阁诗赋遥想 亭台楼阁,或耸立于青山之上,依附于江河之畔,或点缀于园林之中,生落于繁华之地,似一种装饰依一分山水,亮一道风景,星移斗转它们又成为历史遗迩,文化名胜,著名的亭台楼阁往往融历史文化,逸闻故事,自然景物于一体,众多文人雅士被其吸引。
他们登高远望,追右探胜,有所惑,遂凝化为诗文„„ 爱晚亭 青砖青瓦,石基飞檐,古色古香。四角微微翘起,似大鹏展翅,即将凌空凹曲的屋面,避免了造型的冷峻,优美的镶嵌在大自然的山水中,仿佛自己成了天地的一部分,寄于了人对自然的无限留恋,停车漫步,枫叶红满天,二月花开,寄情与爱晚,一语中的,品味这飞不起的“翼然”。
八镜台 气势磅礴,光彩夺目,登台远眺可“南望五岭,东关七闽”蓝群山之参差,俯之奔流,云烟出没,草木暮雨,邑屋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桃源世外!如此赣州城明文遐迩的楼阁文化,红色圆柱,翠绿碧瓦,飞檐层层,四面如一,台形长分,安置“双龙之护栏,又似浪花翻卷。大气复然”!【关于亭台楼阁的诗句】 黄鹤楼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尊,看洲诸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落红城五月梅花!心远地宽,把酒凭楼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我辞江去,推窗寄概,问仙人黄鹤,何曰归来?天下江山第一楼,的文量书香谁堪比拟?的一句崔颢的一句“苟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让其声名始盛家喻户晓,千百年来,无数文个量客在此登览圣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是黄鹤楼成为久写不衰的主题。滕王阁 帝子长洲,仙人归馆,将军武库,学士词宗,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剧怜画栋株连,都化作空潭云影,阎公能传,仗书生一序寄于东南宾主,莫轻看过路才人——王勃,落一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风月无边,坐落在自然之中的滕王阁,好似永远表示着“我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的荡气回肠。
亭台楼阁,集数千年来诗词文化,聚了世中文人墨客,共赏其建筑之伟岸,意境之深幽。关于亭台楼阁的诗句(二):亭台诗词赏析 中国传统亭台楼阁的造型多种多样,其审美价值主要并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在于通过这些建筑物欣赏到四周广阔空间中的自然景象而那些著名的亭台楼阁往往融历史文化、轶闻故事、自然景物于一体,众多文人雅士被其吸引。
他们登高望远,追古探胜,心有所感,形成了大量诗文,这些文学作品往往寄寓了相思送别,游子怀乡、思妇怀人、壮士悲歌、文士不遇等情感,而且许多名篇对后人产生了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相思送别。
陶潜有“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戊申岁六月中遇火》)。李白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菩萨蛮》);“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灞陵行送别》)。林景熙有“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溪亭》)。
王实甫《西厢记》里有“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现代人最为熟悉的当数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等等。
从这些诗词里可以看出,大多数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亭”,已然成了离别相思的象征。孤亭幽思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菩萨蛮》中写道:“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螟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北宋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清人廖鸿还为此亭赋诗一首:“天涯沦落孤亭在,本是浮生作是观。观尽凄清西湖月,水光尤为美人寒,壮士悲歌,文士不遇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孤独于幽州台上,放眼山河,思绪万千。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
这种悲哀常常为封建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仰观宇宙之大,俯 察品类之胜”,游目骋怀之后感受到“情随事迁”,“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种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拨响了古今文人墨客的心弦,引起了长久的共鸣。
【关于亭台楼阁的诗句】 游子怀乡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杜甫的《登岳阳楼》,作者在迟暮之年登上了慕名已久的岳阳楼,既看到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气象,又感慨“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凄凉落寞,但更为可贵的是作者面对“戎马关山北”,而“凭轩涕泗流”的忧国情怀,深深地感染着后人南宋词人柳永由于游宦他乡,事业难成,而思乡、惜生,在登临之际对生命意义和反思比谁都多。“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带武侯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