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化常识题目及答案

高中关于诗句的常识题目

1. 求关于古诗的知识竞猜的题目

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的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的诗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春蚕到死丝方尽出自《 》。

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 )的诗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的《别董大》。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

“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 )的诗句

2. 诗歌常识题目

诗歌常识问题:

1.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2.楚辞的代表诗人是?

屈原,宋玉

3.乐府诗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乐府双壁指的是那两首诗歌?

秦朝;《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4.东晋末年诗歌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是?

陶渊明

5.初唐四杰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他们分别是?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6.绝句有哪两种形式?

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7.唐代的两位“七绝圣手”是谁?

李白和王昌龄

8.讲究平仄对仗的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

近体诗

9.唐代的大李杜,小李杜分别指的是谁?

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

10.李白和杜甫所擅长的诗体分别是什么?

李白擅长绝句和古体,杜甫擅长律诗

这道题目太麻烦了,如果上述基本满意的话加我的qq 806096613,我把剩下的再写给你。

3. 【高中古诗词鉴赏题要有答案的20篇以上】

2010年高考题(10年全国卷Ⅰ)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咏素蝶诗 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10年全国卷Ⅱ)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注】①本诗约作于皇佑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答: (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故答案为: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10年北京卷)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4分)这是李白诗“登高望四海①”(《古风》其三十九).这首诗与《行路难》是同时期的作品.诗中借景寓情,抨击统治者的昏庸腐败.“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就是对权贵当道、才能之士被压抑的混乱现象的揭露.①、四海,指天下.②、漫漫,广阔无边.③、被,覆盖.大荒,广阔的原野.两句意为:秋霜覆盖,万物凋零;北风飘拂,原野荒寒.④、两句意为:荣华富贵象东流水一样,转瞬消逝;人间万事如波浪起伏,变化多端.⑤、徂(cú)晖,夕阳的余辉.⑥、帜棘,有刺的灌木.鸳,通“鵷”.相传鵷雏非梧桐不栖.两句意为:梧桐本是鸳鸾栖息的树木,现在却被燕雀在上面作窠;帜棘本是燕雀集聚的地方,现在反成了鸳鸾栖身之处.⑦、归去来,回去吧.东晋诗人陶明渊明不愿逢迎权贵,弃官还乡,曾作《归去来辞》.《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两句意为:还是回家去吧,弹剑高歌《行路难》.参考答案:(1)(3分) A(2)(4分)要点: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10年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译文:据说在山间树林中有一种奇异的鸟,自己说是“凤凰”.清晨醒来喝的是甘甜的泉水,傍晚栖息在高高的山岗上.它一声高吭的鸣叫可以响彻九州大地,伸长脖子可以远望到最。

4. 关于高中古诗的选择题

1、阅读下列句子,完成⑴⑵题。

(1992高考) 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②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颠。

③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⑤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⑴以上名句全出自唐代人作品得一组是: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⑥ C ①②④⑤ D ③⑤⑥ ⑵对名句原作按“古体诗/绝句/词”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A ③④/①②/⑤⑥ B ③⑤/①②/④⑥ C ②⑤/①④/③⑥ D ②④/①③/⑤⑥ 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92`)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3、“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1995年高考)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1、对下列古诗句中加点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93')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斜”是拟人的手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手法 2、对下面《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94`)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恋忘返的情景。

C、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附:2001年高考第10题:对下面臧克家的《海》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B、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C、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哲理。 3、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95`)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的“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附:2000年春季高考第8题:对唐代虞世南的《蝉》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 垂绥,指蝉。蝉头部有伸出的触项,状似下垂的冠缨 A、首句写蝉的形状和食性,含有象征意义。

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和“清”统一在“垂绥饮清露”的形象中。 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

“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和力度。

C、三四句蕴涵深情,表明立身品格高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人热情赞美。 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

4、阅读下面一首元曲,选择解说错误的一项(96`) 问世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名成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的是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便名成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5、下面宋代赵师秀的《约客》一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000年高考)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6、阅读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完成下列两题。(98`)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

5. 古诗知识问答题竞赛题目

1.关于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关于送别好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表达对背井离乡的边塞军人深切同情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4.宋代诗人(苏轼)写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问题。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在当今广为流传,人们常引用来表达思想之情。

6.看见兄弟相残,我们就会想到(曹植)的《七步诗》中的诗句“(本子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7.人们常用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教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8.讽刺的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关于春天——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0.关于思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汉乐府• 长歌行》。 (1)悲伤 (2)伤悲 (3)忧伤 2.晏殊的《洗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 (1)似曾相识鸟归来 (2)似曾相识雁归来 (3)似曾相识燕归来 3. «七步诗》的作者是( )。 (1)曹植 (2)曹圣 (3)曹操 4.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 (1)阴山 (2)边关 (3)燕山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1)花重绵阳城 (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 6.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 (1) «游园不值». (2) «春望》 (3) «春夜喜雨》 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的诗句。 (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 8.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是文天祥的诗句。 (1)汉青 (2)汗青 (3)汗清 9.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 "坐"的意思是( )。 (1)因为 (2)坐下 (3)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 (1)多少楼台烟波中(2)多少楼台风雨中 (3)多少楼台烟雨中 1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 的诗句。 (1)王维 (2)王之涣 (3)王勃 12.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 (1)张养浩 (2)马致远 (3)元好问 1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 (1)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王昌龄《出塞» (3)杜牧《江南春》 1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 )。 (1)春色 (2)梨花 (3)雪景 1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 ) 的《无题》。 (1)李贺 (2)李清照 (3)李商隐 16.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 )。 (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登高》 (3) ((蜀相》 17.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 )的词句。 (1)岳飞 (2)辛弃疾 (3)陆游 18.龚自珍《飞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 (1)红色 (2)花 (3)树叶 19. "海上生明月, ( )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1)天地 (2)天下 (3)天涯 20.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 )的《别董大》。 (1)高适 (2)岑参 (3)王昌龄 21.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 是指( )。 (1)李延年 (2)李龟年 (3)崔九 22. "别时容易见时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 )的诗句。 (1)李煜、柳永 (2)柳永、李清照 (3)李煜、李商隐

6. 诗歌知识题及答案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

爷爷高兴地笑了。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2)”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1)悲伤 (2)伤悲 (3)忧伤 1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3)。 (1)似曾相识鸟归来 (2)似曾相识雁归来(3) 似曾相识燕归来 13.《七步诗》的作者是(1)。

(1)曹植 (2)曹丕 (3)曹操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1)”。 (1)阴山 (2)边关 (3)燕山 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2)。

(1)花重绵阳城 (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 1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 (1)《游园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 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1)的诗句。

(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2)”是文天祥的诗句。 (1)汉青 (2)汗青 (3)汗清 1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

(1)因为 (2)坐下 (3)座位 2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 (1)多少楼台烟波中 (2)多少楼台风雨中 (3)多少楼台烟雨中 2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1)的诗句。

(1)王维 (2)王之涣 (3)王勃 2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2)。 (1)张养浩 (2)马致远 (3)元好问 2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1)。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王昌龄《出塞》 (3)杜牧《江南春》 2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3)。 (1)春色 (2)梨花 (3)雪景 2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3)的《无题》。

(1)李贺 (2)李清照 (3)李商隐 2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2)。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登高》 (3)《蜀相》 2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2)的词句。

(1)岳飞 (2)辛弃疾 (3)陆游 2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2)。 (1)红色 (2)花 (3)树叶 29.“海上生明月,(3)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1)天地 (2)天下 (3)天涯 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1)的《别董大》。 (1)高适 (2)岑参 (3)王昌龄 3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2)。

(1)李延年 (2)李龟年 (3)崔九 32.“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3)的诗句。 (1)李煜、柳永 (2)柳永、李清照 (3)李煜、李商隐 填写诗句__________,忽见千帆隐映来。

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

__________,绿树无人昼梦余。 桐花万里丹山路,__________。

__________,贪看年少信船流。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

答案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船动湖光滟滟秋, 贪看年少信船流。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 古诗词选择题60道最好要高中的,必须有答案

请用你的细心,给下面的题目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0分,每小题2分).

1、《山行》是描绘了( C)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 B)的名句.

A、李白 B、王维 C、王昌龄 D、杜牧

3、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哪首诗?(C )

A、《忆江南》 B、《滁州西涧》 C、《咏柳》 D、《游园不值》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中写的名胜是( D).

A、泰山 B、华山 C、黄山 D、庐山

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写的是(B ).

A、花 B、风 C、竹 D、水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2)”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1)悲伤 (2)伤悲 (3)忧伤

1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3).

(1)似曾相识鸟归来 (2)似曾相识雁归来(3) 似曾相识燕归来

13.《七步诗》的作者是(1).

(1)曹植 (2)曹丕 (3)曹操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1)”.

(1)阴山 (2)边关 (3)燕山

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2).

(1)花重绵阳城 (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

1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

(1)《游园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

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1)的诗句.

(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2)”是文天祥的诗句.

(1)汉青 (2)汗青 (3)汗清

1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

(1)因为 (2)坐下 (3)座位

2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

(1)多少楼台烟波中 (2)多少楼台风雨中 (3)多少楼台烟雨中

2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1)的诗句.

(1)王维 (2)王之涣 (3)王勃

2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2).

(1)张养浩 (2)马致远 (3)元好问

2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1).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王昌龄《出塞》 (3)杜牧《江南春》

2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3).

(1)春色 (2)梨花 (3)雪景

2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3)的《无题》.

(1)李贺 (2)李清照 (3)李商隐

2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2).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登高》 (3)《蜀相》

2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2)的词句.

(1)岳飞 (2)辛弃疾 (3)陆游

2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2).

(1)红色 (2)花 (3)树叶

29.“海上生明月,(3)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1)天地 (2)天下 (3)天涯

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1)的《别董大》.

(1)高适 (2)岑参 (3)王昌龄

3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2).

(1)李延年 (2)李龟年 (3)崔九

32.“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3)的诗句.

(1)李煜、柳永 (2)柳永、李清照 (3)李煜、李商隐

仅供参考

8. 关于诗歌的知识题

诗歌百科名片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

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目录 一、概述 二、释义1、基本解释2、详细解释 三、起源 四、发展 五、特点 六、表现手法 七、分类1、古代诗歌2、现代诗歌 八、诗体概说 九、诗作赏析白朴《天净沙·秋》郭沫若《天上的街市》抗日战争时期诗歌 十、现代诗歌理论源流 十一、主要流派1、新国风2、“五四”诗歌3、新月派4、现代派5、九叶派6、朦胧诗7、中间代8、新生代9、湖畔派10、韵脚派 十二、古典诗歌语言的音乐美1、节奏2、音调3、声情 十三、同名诗作诗歌 十四、其他一、概述 二、释义 1、基本解释 2、详细解释 三、起源 四、发展 五、特点 六、表现手法 七、分类 1、古代诗歌 2、现代诗歌 八、诗体概说 九、诗作赏析 白朴《天净沙·秋》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抗日战争时期诗歌十、现代诗歌理论源流十一、主要流派 1、新国风 2、“五四”诗歌 3、新月派 4、现代派 5、九叶派 6、朦胧诗 7、中间代 8、新生代 9、湖畔派 10、韵脚派十二、古典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1、节奏 2、音调 3、声情十三、同名诗作 诗歌十四、其他展开 编辑本段一、概述 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形式较为多样化,可以吟咏、朗诵。在中国古代,区别“诗歌”与“非诗歌”之间的主要标准为“是否押韵”(不押韵者绝非诗歌)。

新文化运动之后,在西洋文学的影响下,部分作者创作了不押韵的新诗,从此“无韵诗”正式登上了中国文学的舞台,甚至一度成为了诗界主流。 诗歌主要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有鲜明的节奏感。

编辑本段二、释义 词目:诗歌 拼音:shī g 《诗经》ē1、基本解释 [poems and songs;Poetry] 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 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2、详细解释 中国 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钟石筦弦。”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作“诗謌”。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序:“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唐 宋 翰林,极为深严之地,见於诗歌者多矣。”

鲁迅 《书信集·致窦隐夫》:“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 编辑本段三、起源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

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编辑本段四、发展 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编辑本段五、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高中关于诗句的常识题目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高中文化常识题目及答案

诗句

关于的名言警句(关于母爱的名言名句)

阅读(4112)

1、不要执着,人生有很多不如意,世界不会迎合你,地球不是为你转的,所以不要执着于拥有,连我们都只是红尘的过客,生是赤条条的来,死又能带走什么呢。(学会放手) 2、人生要不断的超越自己,不断的接受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激发我们...

诗句

预录取有多大的几率录取(预录取有多大的几率录取浙江)

阅读(4161)

预录取是高校根据本身在各地的名额结合当地考生报考情况得出的,一般来说预录取分数线几乎就是实际分数线。当然也不是100%,有的学校名额分配有变动,例如2006年复旦大学文科在安徽没有招够,于是将剩余的名额给了理科,结果导致...

诗句

关于菊花的诗句有哪些(秋天菊花的古诗)

阅读(4086)

描写菊花诗句名句一瞥 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⑶ 待到...

诗句

表达心情的句子发朋友圈(发表心情的句子正能量)

阅读(3827)

1.晴天里有阳光,阳光总是充满温馨,相信有这么多朋友的厚爱和鼓励,晴天会永远阳光灿烂。2.天气挺好,阳光淡淡的,心情坏得正是时候。3.天气晴朗心情好一起出来赏花草。4.晴天的午后,夏日的阳光如水般音符一样灿烂的流动...

诗句

建筑工地质量标语大全(建筑工地质量标语大全 横幅)

阅读(3976)

文明工地宣传标语 1 1、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2、管理基础打得牢,安全大厦层层高。 3、打工在外不容易,安全首先放第一。 4、安全一万天,事故一瞬间。 5、防事故年年平安福满门,讲安全人人健康乐万家。 6、严格要求安全...

诗句

读书笔记摘抄10篇(读书笔记摘抄大全20篇100字)

阅读(4654)

下面是我整理的水浒传的 读书笔记 摘抄精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摘抄1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叫做《水浒传》,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

诗句

鼓励的话简短一句(鼓励的话简短一句英文)

阅读(4220)

9、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10、一齐走的兄弟姐妹是一种安慰,一齐走的兄弟姐妹忠告是一种激励,一齐走的兄弟姐妹鼓励是一种力量,一齐走的兄弟姐妹想念是一种愉悦。祝福你兄弟姐妹!11、贫穷是不需要计划的,致富才需要一...

诗句

生活图片 感悟人生(生活图片 感悟人生 壁纸)

阅读(2533)

说说2020心情说说感悟生活带图片 1、人生在世,短短几十朝,各人所经历的过程不同,则必然结果迥异。一辈子,一条路,一片天,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观点和心态也就随之改变。人最大的魅力,是永远保有一颗无功利的善心。善待他人,多一份...

诗句

表达思乡的古诗(关于思乡的诗句10句)

阅读(2419)

《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云梦故城秋望》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梦...

诗句

如何骂人气死对方(用原耽骂人气死对方的话)

阅读(2820)

二、怎么骂绿茶能把对方气死 1.你女朋友真的好容易生气呀 你一定很累吧 还好,要是和你这么丑的在一起才是真累 2.你的冰激凌没有我的甜耶 怪不得你有糖尿病 3.我不是为了拆散你们,我是为了融入你们 家里不缺...

诗句

中秋节古诗大全小学(小学中秋节的诗句)

阅读(2563)

中秋节的小学古诗1 《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

诗句

歌颂母爱的句子(托物言情三个歌颂母爱的句子)

阅读(2522)

8、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静,和雅清淡;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回味无穷;母爱就像一幅山水画,清幽秀丽,恬淡高雅。 9、母爱是温热心灵的太阳;母爱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母爱是灌溉心灵的沃土;母爱是美化心灵的彩虹。 10、母爱...

诗句

经典语录短句霸气(厚黑学经典语录短句霸气)

阅读(2927)

霸气经典语录汇总如下 1. 问天下谁与争锋唯我傲视苍穹。2. 霸气无双谁与谁,血染战甲凶魔煞,一人一刀仗天涯,凶名天下无与比,封刀种田清闲年,若有谁敢犯华夏,启刀穿甲灭满门。3. 一人若孤寂,灭掉业障气!昆仑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