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西津古渡在哪里

关于镇江西津古渡的诗句

1. 镇江西津古渡的文章

下面有镇江最大的娱乐门户网站《镇江吃玩网》告诉您:关于西津古渡资料,今年下半年在市政府的努力下,整体环境得到了全面的改造,因此由原来的免费参观,现在本地人收费10元,其他20元。

新增“小码头”遗址。欢迎您登陆《镇江吃玩网》查询更多景点信息。

西津古渡街座落在镇江市西边的云台山麓,是一条有著千年历史,令人称奇叫绝的古街,全长虽仅五百公尺,但有自唐宋以来的青石街道、元明的石塔、晚清时期的楼阁,都是别具风情的建筑,沿坡而建的几道石门古色古香,门楣上历代名人的题字清晰可见,西边的小码头街仍保持著唐宋风韵,漫步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似乎是在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内散步,可以领略当年古城地处要塞,商旅繁荣的风貌。 「西津古渡」原为古渡口,后因江面南涨北坍,原本是江水的位置,逐渐形成道路,古老的渡口边就再也看不到长江水,唐代镇江名金陵,故称为金陵渡,当时许多大诗人如李白、孟浩然等都曾在此候船待渡,宋熙宁元年春,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扬舟北去,船到瓜洲时,见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些历史的印记,无不向我们娓娓诉说著这「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沧桑,走在这条被车轮磨出深深印辙的青石板路上,使我们感受到无限的遐想和思古之幽情,但这却是再也不会重演的历史景像,「西津古渡」已在历史的洪流及动荡中走向衰落,千年古渡,已荒废残缺。

由于地处山麓,经济开发价值不如那些一马平川的开阔之地,于是幸运地躲过了近年来老城改造和旅游开发的破环…… 与镇江博物馆比邻而居,一座矮墙相隔,由数十级石阶沿坡而上,一道雕花砖砌的券门立于坡顶,上书“西津渡街”字样,穿过这道券门,展现眼前的便是经历了千年历史的“西津古道”。一道券门之隔,门里门外的建筑却恍若隔世,门外是大道通衢,两旁是高大、宏伟、瑰丽,或中或西或中西混体的建筑,门内却转瞬间化作小巧古朴的中式阁楼、亭台、塔庙,中间夹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弯曲小道。

整个西津渡街全长约1000米,从刻有“西津渡街”的头道券门至待渡亭大约500米,从待渡亭到长江边500米,而其中浓缩的历史遗存最多、建筑艺术最精的则是从头道券门至待渡亭的500米。如果从云台山脚下的蒜山石崖仰望的话,西津古街实际上是一条依附于云台山麓的栈道,雕檐翘角的亭台楼阁仿佛是以一颗颗古朴典雅的传统建筑为“珍珠”镶嵌在云台山麓上的精美“项链”。

古街上的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遗迹。靠近头道券门的木结构店铺已经适应了现代商业氛围,成为了当地古玩字画的交易场所,热闹的休息日,店铺连同券门外的阶梯都成了市场,平常日子里则人迹寥寥,惟有店铺门口的竹椅、木凳和时不时窜出的京吧狗透露出宁静中的生机。

走过两座香烟缭绕的亭状香炉,过第二道券门,虽建筑风格未变,体量却明显大了一号,砖木结构,雕花飞檐的窗栏和立柱一律被漆作朱红色,与二道券门上“飞阁流丹”一词呼应得恰到好处。然而更为引人注目的则是立于古街之上的一座过街石塔,白色的喇嘛塔矗立于通道的上方,让人顿生敬畏之感,塔基之下有修葺纪念碑,上书“西津渡过街塔又称昭关石塔、观音洞喇嘛塔、瓶塔,系元武宗海山皇帝命画塑元大都白塔寺工匠刘高仿京刹梵相而作的金山般若禅院的一部分。

竣工于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或稍前”。由此可见这一建于元代的过街塔至今已经历过600多年的风雨沧桑,且与北京老城中的白塔寺还有着嫡亲渊源。

穿过昭关石塔,是一座黑色铁质香炉,香炉正对的门洞上书有“观音洞”三字,观音洞临街而建,高大古朴,虽然风雨斑驳了立面,却依旧显示出宗教的肃穆庄严。在数百近千年的时间跨度中,当西津渡已经成为横渡长江的重要港口时,长江天堑之于当时的交通工具仍然意味着巨大的风险,面对难以卜测的风浪,人们只有祈求于宗教的护佑。

走出观音寺前的“共渡慈航”券门,西津古道开始沿阶而下,直至待渡亭,坡道上的青石板中间有一坡面,坡面当中留有深深的车辙,坡面一来作雨天快速排水之用,二来用于在西津渡上岸或离港的大宗货物运输之用,那些车辙痕迹则来自当年运货所用之独轮车,这些历史的印迹,令人遥想当年西津渡人来货往的繁盛景象。 沿观音洞一路下行,踏在青石板路上,一直到现在的长江路,当年的老街店面,诸如“吉瑞里西街·1914”、“民国元年春长安里”、“德安里”等匾额至今犹在。

据当地老人家说,在这短短几百米长的街道上当年有各式店铺150多家,从行业种类上看,有饮食方面的,有生活和文化方面的,当然,还有许是专门为船家服务的店铺,诸如木匠店、缆绳店等。解放前这里还专门设有一个警察分局,一条街俨然就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社会。

到了建于清朝的待渡亭,就走完了西津渡街现存最完美的部分。“待渡亭”顾名思义就相当于现在的港口码头的候客处,当年的商旅们想来曾在此俯视滚滚长江,怀着各式心情等待着一次难以预测的远行。

从待渡亭继续下行,穿过一片老式民居,约摸500米距。

2. 赞美镇江的诗句有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公元1068年,熙宁元年,4月,朗月之下,王安石乘着一艘小船行在京口瓜洲的长江水上,回望过去,他的家乡就在几重山以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北固山由此扬名天下,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xiè)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的一首《芙蓉楼送辛渐》而使芙蓉楼天下闻名)

《题金陵津渡》

张承吉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注:张承吉在镇江金陵渡(今西津古渡)过夜后所写)

《望鹤林寺》

李绅

鹤栖峰下青莲宇,花发江城世界春。

红照日高殷夺火,紫凌霞曙莹销尘。

每思载酒悲前事,欲问题诗想旧身。

自叹秋风劳物役,白头拘束一闲人。

(注:李绅回忆当初当初游南郊鹤林寺的时候,欣然命笔)

《夜归丁卯桥》

许浑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绿桥低水滥,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亩田。

(注:许浑迁居丁卯桥后十分眷恋那里的清幽环境而写)

《焦山望松寥山》

李白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宵。

安得五彩虹,架天作长桥。

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注:李白登焦山石壁望焦山东北两座小山(松寥山,夷山)后有感而发)

《水调歌头.多景楼》

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洲。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然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注:陆游登北固山多景楼酒酣耳热后写下爱国诗篇)

《再跋旧拓<;瘗鹤铭>;》

龚自珍

二王只合为奴仆,何况唐碑八百通。

欲与此铭风浩逸,北朝差许郑文公。

(注:龚自珍见镇江焦山瘗鹤铭,后觉得书法美 妙无比。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只能做奴仆了。)

《永王东巡歌(第六首)》

李白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千言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铙碧山。

(注:李白所描绘永王水师到达镇江时候的盛况)

《题润洲金山寺》

张承吉

一宿金山顶,微茫水国分。

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

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因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注:张承吉登金山寺后所著)

《无题》

佚名

长江好似砚池波,提起金焦作墨磨。

铁塔一支堪作笔,青天够写几行多。

(传说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所作,果有王者的气魄,金山焦山北固山都提到了)

3. 关于镇江的诗文

题金陵津渡

张承吉

金陵津渡小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注:张承吉在镇江金陵渡(今西津古渡)过夜后所写)

望鹤林寺

李绅

鹤栖峰下青莲宇,

花发江城世界春。

红照日高殷夺火,

紫凌霞曙莹销尘。

每思载酒悲前事,

欲问题诗想旧身。

自叹秋风劳物役,

白头拘束一闲人。

(注:李绅回忆当初当初游南郊鹤林寺的时候,欣然命笔)

夜归丁卯桥

许浑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绿桥低水滥,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亩田。

(注:许浑迁居丁卯桥后十分眷恋那里的清幽环境而写)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船到瓜州后留下的诗句)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洲?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末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辛弃疾二次登上北固楼所著的辉煌词章)

焦山望松寥山

李白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宵。

安得五彩虹,架天作长桥。

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注:李白登焦山石壁望焦山东北两座小山(松寥山,夷山)后有感而发)

水调歌头.多景楼

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洲。

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

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

遗恨黯然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注:陆游登北固山多景楼酒酣耳热后写下爱国诗篇)

再跋旧拓《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264663633瘗鹤铭》

龚自珍

二王只合为奴仆,

何况唐碑八百通。

欲与此铭风浩逸,

北朝差许郑文公。

(注:龚自珍见镇江焦山瘗鹤铭,后觉得书法美 妙无比。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只能做奴仆了。)

永王东巡歌(第六首)

李白

丹阳北固是吴关,

画出楼台云水间。

千言烽火连沧海,

两岸旌旗铙碧山。

(注:李白所描绘永王水师到达镇江时候的盛况)

题润洲金山寺

张承吉

一宿金山顶,微茫水国分。

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

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因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注:张承吉登金山寺后所著)

4. 与镇江有关的古诗

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描写扬州和镇江为长江阻隔的历史

----------------------------------------

<;题金陵津渡>; 张承吉

金陵津渡小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张承吉在镇江金陵渡(今西津古渡)过夜后所写

---------------------------------------------

游金山寺①

苏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②。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③。

中泠南畔石盘陀④,古来出没随波涛。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⑤,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⑥。

是时江月初生魄⑦,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中似有炬火明⑧,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⑨,有田不归如江水。

注释

①金山寺:在今江苏镇江西北的长江边的金山上,宋时山在江心。

②古人认为长江的源头是岷山,苏轼的家乡眉山正在岷江边。镇江一带的江面较宽,古称海门,所以说“直送江入海”。

③苏轼登寺在冬天,水位下降,所以他写曾听人说长江涨潮时潮头有一丈多高,而岸边沙滩上的浪痕,也令人想见那种情形。

④中泠:泉名,在金山西。石盘陀:形容石块巨大。

⑤归楫:从金山回去的船。楫原是船桨,这里以部分代整体。

⑥这两句的意思是:微风吹皱水面,泛起的波纹像靴子上的细纹,落霞映在水里,如金鱼重叠的红鳞。

⑦初生魄:新月初生。苏轼游金山在农历十一月初三,所以这么说。

⑧江中炬火:或指江中能发光的某些水生动物(古人亦曾有记载,如木华《海赋》:“阴火潜然。”曹唐《南游》:“涨海潮生阴火灭。”)或只是月光下诗人看到的幻象。原注:“是夜所见如此。”

⑨谢:告诉。如江水:古人发誓的一种方式。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公子重耳对子犯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晋书·祖逖传》载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苏轼认为江中的炬火是江神在向他示警,所以他说,自己如果有了田产而不归隐,就“有如江水”。由此可见,现在未能弃官还乡,实在是不得已的事。

5. 关于镇江的诗有哪些

镇江诗词 题金陵津渡 张承吉 金陵津渡小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注:张承吉在镇江金陵渡(今西津古渡)过夜后所写) 望鹤林寺 李绅 鹤栖峰下青莲宇, 花发江城世界春。

红照日高殷夺火, 紫凌霞曙莹销尘。 每思载酒悲前事, 欲问题诗想旧身。

自叹秋风劳物役, 白头拘束一闲人。 (注:李绅回忆当初当初游南郊鹤林寺的时候,欣然命笔) 夜归丁卯桥 许浑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绿桥低水滥,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亩田。 (注:许浑迁居丁卯桥后十分眷恋那里的清幽环境而写)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船到瓜州后留下的诗句)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洲?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末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辛弃疾二次登上北固楼所著的辉煌词章) 焦山望松寥山 李白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宵。

安得五彩虹,架天作长桥。 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注:李白登焦山石壁望焦山东北两座小山(松寥山,夷山)后有感而发) 水调歌头.多景楼 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洲。 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 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 遗恨黯然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注:陆游登北固山多景楼酒酣耳热后写下爱国诗篇) 再跋旧拓《瘗鹤铭》 龚自珍 二王只合为奴仆, 何况唐碑八百通。 欲与此铭风浩逸, 北朝差许郑文公。

(注:龚自珍见镇江焦山瘗鹤铭,后觉得书法美妙无比。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只能做奴仆了。)

永王东巡歌 (第六首) 李白 丹阳北固是吴关, 画出楼台云水间。 千言烽火连沧海, 两岸旌旗铙碧山。

(注:李白所描绘永王水师到达镇江时候的盛况) 题润洲金山寺 张承吉 一宿金山顶,微茫水国分。 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

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因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注:张承吉登金山寺后所著)。

6. 描写镇江三山悠久历史文化名城的语句

镇江是一座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悠久历史,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不仅是“甘露寺刘备招亲”,“白娘子水漫金山”等传说的发源地,也是《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等巨著的诞生地。“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历代文人墨客在镇江留下的名篇佳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

镇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具出土文物及史籍考证,古属禹贡九州之扬州,西周初期为宜候封地,北宋更名为镇江。 镇江风光旖旎多姿,具有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向以“天下第一江山”而名闻四方。金山之绮丽,焦山之雄秀,北固山之险峻,丰姿各异,人称“京口三山甲东南”;南郊的鹤林、竹林和招隐三寺,山岭环抱,林木幽深,又延伸入城,被誉为“城市山林”。 镇江不仅自然风景见长,而且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享誉千古的金山江天禅寺,久付盛名的焦山碑林,别具风情的宋元古街,精巧独绝的过街石塔,隐于苍松翠柏中的昭明太子读书台,雕塑珍品六朝陵墓石刻,风景名胜西津古渡等,记下了这座古老城市的漫长足迹,也吸引了无数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

古人以“天下第一江山”来形容镇江山水名胜之气势。镇江风光旖旎多姿,具有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著名风景区以沿江夹峙的京口“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及市区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最为著名。三山以“江、山、寺、洞、泉、林”景观俱全而著称,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和北固山“寺冠山”的精妙特色,堪称江南建筑艺术瑰宝。

镇江文物古迹星罗棋布,被誉为“文物之邦”。焦山碑林号称“江南第一碑林”。西津古渡街被誉为“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还有丹阳的南朝陵墓石刻。镇江还是有名的美食之乡,以维扬菜系为特色,兼收南北风味。有高档特色菜肴皇家食谱“乾隆御宴”,著名小吃“镇江三怪”中,镇江香醋更是驰名中外。镇江,古称“宜”“朱方”“丹徒”、“京口”、“润州”、“南徐州”。名字,有两种说法:一是因镇江北部沿江岸—带地势比较低洼,在古代常受水害,所以在水名之前加一吉祥词,以示祈望而得名。

二是在公元1113年宋代(宋徽宗改和三年)改润州为镇江府时才有的。据说,当时统治者认为镇江的地理位置优越,背山面江,形势雄险,为镇守江防之地,故取名镇江。

镇江之名至今已沿用了800多年。镇江名称的演变反映了镇江一直是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自l985年以来,镇江已被列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重点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镇江港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具有比较完整的海关、商检等口岸管理服务机构设施。从此,“镇江”之名更加声誉大振,蜚声四海、五洲。

历史文化名城镇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东汉末年,孙权从苏州迁到镇江建都,定名京城,不久又西迁南京,镇江改称京口。千百年来,历代名流大家纷至沓来,放歌题咏,挥毫泼墨,李白、白居易、苏轼、陆游、文天祥等人都留下了瑰丽的诗文。更有《白蛇传》-“水漫金山”、《三国演义》-“甘露寺招亲”、“梁红玉击鼓战金兵”等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给镇江增添了神奇美丽的色彩。

此外,镇江市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古时有八大名寺,香火旺盛,高僧辈出。千年古刹金山江天禅寺是水陆道场的首创之地,成为佛教圣地。焦山定慧寺已故主持茗山是全国十大高僧之一,佛学深湛,在华人世界中有着很高的宗教地位。宝华山为“律宗第一山”,是明清时期全国最大的传戒道场,全国70%以上的僧侣都在此受戒。茅山道院被誉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每到香期,上山香客达三、四十万人。宝华山每年也有全国乃至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僧尼慕名前来朝佛受戒。此外,还有圌山绍隆寺、镇江清真寺都展现着镇着浓厚的宗教文化。

关于镇江西津古渡的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镇江西津古渡在哪里

诗句

关于的名言警句(关于母爱的名言名句)

阅读(4135)

1、不要执着,人生有很多不如意,世界不会迎合你,地球不是为你转的,所以不要执着于拥有,连我们都只是红尘的过客,生是赤条条的来,死又能带走什么呢。(学会放手) 2、人生要不断的超越自己,不断的接受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激发我们...

诗句

预录取有多大的几率录取(预录取有多大的几率录取浙江)

阅读(4183)

预录取是高校根据本身在各地的名额结合当地考生报考情况得出的,一般来说预录取分数线几乎就是实际分数线。当然也不是100%,有的学校名额分配有变动,例如2006年复旦大学文科在安徽没有招够,于是将剩余的名额给了理科,结果导致...

诗句

关于菊花的诗句有哪些(秋天菊花的古诗)

阅读(4108)

描写菊花诗句名句一瞥 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⑶ 待到...

诗句

表达心情的句子发朋友圈(发表心情的句子正能量)

阅读(3849)

1.晴天里有阳光,阳光总是充满温馨,相信有这么多朋友的厚爱和鼓励,晴天会永远阳光灿烂。2.天气挺好,阳光淡淡的,心情坏得正是时候。3.天气晴朗心情好一起出来赏花草。4.晴天的午后,夏日的阳光如水般音符一样灿烂的流动...

诗句

建筑工地质量标语大全(建筑工地质量标语大全 横幅)

阅读(3998)

文明工地宣传标语 1 1、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2、管理基础打得牢,安全大厦层层高。 3、打工在外不容易,安全首先放第一。 4、安全一万天,事故一瞬间。 5、防事故年年平安福满门,讲安全人人健康乐万家。 6、严格要求安全...

诗句

读书笔记摘抄10篇(读书笔记摘抄大全20篇100字)

阅读(4676)

下面是我整理的水浒传的 读书笔记 摘抄精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摘抄1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叫做《水浒传》,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

诗句

鼓励的话简短一句(鼓励的话简短一句英文)

阅读(4242)

9、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10、一齐走的兄弟姐妹是一种安慰,一齐走的兄弟姐妹忠告是一种激励,一齐走的兄弟姐妹鼓励是一种力量,一齐走的兄弟姐妹想念是一种愉悦。祝福你兄弟姐妹!11、贫穷是不需要计划的,致富才需要一...

诗句

生活图片 感悟人生(生活图片 感悟人生 壁纸)

阅读(2534)

说说2020心情说说感悟生活带图片 1、人生在世,短短几十朝,各人所经历的过程不同,则必然结果迥异。一辈子,一条路,一片天,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观点和心态也就随之改变。人最大的魅力,是永远保有一颗无功利的善心。善待他人,多一份...

诗句

表达思乡的古诗(关于思乡的诗句10句)

阅读(2420)

《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云梦故城秋望》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梦...

诗句

如何骂人气死对方(用原耽骂人气死对方的话)

阅读(2821)

二、怎么骂绿茶能把对方气死 1.你女朋友真的好容易生气呀 你一定很累吧 还好,要是和你这么丑的在一起才是真累 2.你的冰激凌没有我的甜耶 怪不得你有糖尿病 3.我不是为了拆散你们,我是为了融入你们 家里不缺...

诗句

中秋节古诗大全小学(小学中秋节的诗句)

阅读(2564)

中秋节的小学古诗1 《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

诗句

歌颂母爱的句子(托物言情三个歌颂母爱的句子)

阅读(2524)

8、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静,和雅清淡;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回味无穷;母爱就像一幅山水画,清幽秀丽,恬淡高雅。 9、母爱是温热心灵的太阳;母爱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母爱是灌溉心灵的沃土;母爱是美化心灵的彩虹。 10、母爱...

诗句

经典语录短句霸气(厚黑学经典语录短句霸气)

阅读(2929)

霸气经典语录汇总如下 1. 问天下谁与争锋唯我傲视苍穹。2. 霸气无双谁与谁,血染战甲凶魔煞,一人一刀仗天涯,凶名天下无与比,封刀种田清闲年,若有谁敢犯华夏,启刀穿甲灭满门。3. 一人若孤寂,灭掉业障气!昆仑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