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兴手法的诗句
1. 诗经中采用兴手法的诗句
《诗经》中诗句常采用“兴”的手法,即先从别的事物引起所咏之物,用以寄托.
第一首诗《关雎》表现手法属于《诗经》咏物言志三法案——“赋、比、兴”之一的“兴”,即从一个看似与主题无关的事物入手,引出心声,抒泄胸臆.本诗语汇丰富,如使用“流”、“求”、“采”、“友”等动词,“窈窕”、“参差”等形容词,表明了诗人的文学技巧.全诗朗朗上口,韵律和谐悦耳.其中有双声,有叠韵,有“之”字脚的富韵,加上对后世七律、七绝影响最大的首句韵式,使得本篇堪称中国古代韵律诗的开山之作.
2. 诗经中开用了“兴”的表现手法的经典诗句
兴即是起兴,触景生情,引以高歌。
《关雎》是《诗经》中的一首情诗。《诗经》的开篇就把《关雎》作为第一篇,可见《关雎》诗经中地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一章起兴之词,从水鸟伫立在沙洲之中而引入那苗条贞静的姑娘,就是青年所追求的对象。
用水鸟和谐统一的爱情,比喻那苗条的淑女正是男子朝思暮想的好对象,好佳偶。第二章用打捞荇菜的动作起兴来暗指对姑娘的追求不止,从而求得之心更加迫切,以致“辗转反侧”,寝食难安。
第三章朝思暮想的姑娘终于如愿以偿,取得了这样苗条贞淑的女子,则用琴瑟之音钟鼓之乐以示欣喜和爱慕之情。
3. 运用比兴手法的诗句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句把 白雪 比作 梨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曹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青玉案》贺铸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马诗》李贺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出处:贺知章《咏柳》) 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忆江南》)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大似翻鹅毛,密如飘玉屑。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 体现兴修辞手法的诗句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直接起兴:《孔雀东南飞》的首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兴中含比:《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其宜室家!桃之夭夭,有贲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全诗都是以植物起兴,兼做比(喻).兴起兴结:杜甫的《新婚别》:“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水相望!”以植物起兴,以动物结兴.。
5. 古诗兴的手法是不是比兴
“比兴”是一个含义丰富而又歧义颇多的概念。
西汉毛亨所谓“兴”,包括两种情况。一个意义是指“发端”作用。
《毛诗训诂传》说“兴,起也。”就是由物象引发情思的作用,物象与情思不一定由内容上的联系,有时仅是音韵上的联系。
《毛传》所说的“兴”,还有另一意义,是指一种复杂而隐晦的比喻。朱熹在《诗集传》中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浅显而准确地解释了比兴的含义。“比”便是通过类比联想或反正联想,引进比喻客体,“写物以附意”;“兴”则是“触物以起情”,“它物”为诗歌所描写的景物,而这种景物必然蕴涵着诗人触物所起的情。
“兴”是一种比“比”更为含蓄委婉的表现手法。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6. 帮找诗经中一首诗歌,要求有兴的手法,而且兴的句子和后面的内容是
诗词曲中的赋比兴,一般来说,诗中赋比兴兼用,词中比兴多于赋,曲中赋比多于兴。
以下分别论述。一、《诗经》中的赋 《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朱熹《诗集传》:赋也。
方玉润《诗经原始》:殊知此诗之妙,正在其无所指实而愈佳也。夫佳诗不必尽皆征实,自鸣天籁,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无限。
若实而按之,兴会索然矣。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今世南方妇女登山采茶,结伴讴歌,犹有此遗风云。二、《诗经》中的比兴 《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郑玄《毛诗笺》:蒲以喻所说(悦)男之性,荷以喻所说(悦)女之容体也。
三,赋比兴表现手法的作用 赋是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特点就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
比分为比喻和比拟。比体诗的特点是以彼物写此物,诗中所描写的事物并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而是借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如,《硕鼠》一诗中,就是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令人憎恶的老鼠,将奴隶主贪婪残忍的本性表现的淋漓尽致。为什么不直接表达而要用比呢?运用比拟表达喜爱的事物,可以使它栩栩如生,给人亲切之感;用它表现丑恶的事物,可以使它原形毕露,给人厌恶之感。
兴,即起兴,在一首诗的开头,或一章诗的开头。先让我们来看一首诗。
《风雨》中运用兴的表现手法的句子是“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萧萧,鸡鸣胶胶;风雨如悔,鸡鸣不已。”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要写的内容,而要先言他物呢?通过对《诗经》的研究,有些诗中的兴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例如,《风雨》写的是在傍晚时节,外面下班着小雨,刮着风,女主人公正在思念着自己的夫君,此时,听见了外面的鸡鸣声。
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相思、愁怅之情。兴在这里就起到了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加深抒情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些诗中的兴没有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与下文也没有什么联系。例如,《黄鸟》的“交交黄鸟,止于棘,止于楚,止于桑。
与下文的子车家的三个儿子为秦穆公殉葬没有联系,兴就起到了提示、渲染一种气氛,帮我们完成从日常生活到诗歌欣赏的过度作用。人们常常把比、兴两种表现手法截然分开,在研究中我们认为,比兴两种表现手法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诗中是有一定联系的,例如,《氓》中,就是用自然现象来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由叶子的鲜嫩而至的枯黄,来比喻感情生活的幸福而至的痛苦,这里的兴就具有了比的作用。
兴在诗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失去它,诗歌也就失去了美学价值,失去了感染力。赋是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它的特点就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比分为比喻和比拟。
比体诗的特点是以彼物写此物,诗中所描写的事物并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而是借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硕鼠》一诗中,就是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令人憎恶的老鼠,将奴隶主贪婪残忍的本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为什么不直接表达而要用比呢?运用比拟表达喜爱的事物,可以使它栩栩如生,给人亲切之感;用它表现丑恶的事物,可以使它原形毕露,给人厌恶之感。兴,即起兴,在一首诗的开头,或一章诗的开头。
先让我们来看一首诗。《风雨》中运用兴的表现手法的句子是“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萧萧,鸡鸣胶胶;风雨如悔,鸡鸣不已。”
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要写的内容,而要先言他物呢?通过对《诗经》的研究,有些诗中的兴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例如,《风雨》写的是在傍晚时节,外面下班着小雨,刮着风,女主人公正在思念着自己的夫君,此时,听见了外面的鸡鸣声。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相思、愁怅之情。
兴在这里就起到了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加深抒情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些诗中的兴没有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与下文也没有什么联系。
例如,《黄鸟》的“交交黄鸟,止于棘,止于楚,止于桑。与下文的子车家的三个儿子为秦穆公殉葬没有联系,兴就起到了提示、渲染一种气氛,帮我们完成从日常生活到诗歌欣赏的过度作用。
人们常常把比、兴两种表现手法截然分开,在研究中我们认为,比兴两种表现手法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诗中是有一定联系的,例如,《氓》中,就是用自然现象来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由叶子的鲜嫩而至的枯黄,来比喻感情生活的幸福而至的痛苦,这里的兴就具有了比的作用。兴在诗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失去它,诗歌也就失去了美学价值,失去了感染力。
2005。
7. 例举诗经中赋比兴手法的句子各三个
赋比兴的手法 后人曾经把《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概括为赋、比、兴三种,这三者也确实是《诗经》最基本的艺术手法。关于赋比兴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宋代朱熹的解释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他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是《诗经》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之一,这种直接叙写的例子多不胜举,《豳风·七月》就集中运用了赋的手法,按照季节物候变化的顺序,铺叙了农家一年四季的生活。其他如《氓》中弃妇的不幸遭遇、《君子于役》中黄昏时分农家小院的情景、《击鼓》中对家乡妻子的深挚思念以及《溱洧》中男女相约游春的欢乐等,也都是用赋的手法直接叙写出来的。
“兴”一般用于诗歌的开头,《诗经》民歌中借以起兴的物象大都是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如烂漫的桃花(《桃夭》)、和鸣的雎鸠(《关雎》)、猗猗的绿竹(《淇奥》)、皎洁的月亮(《月出》)等。这些物象本身就使人感觉优美的诗意。而兴的妙处更在于借以起兴的物象和下文之间有着一种若有若无的关联,它或衬托,或暗喻,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粗犷尚武的《秦风》中有一首荡气回肠的恋曲《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一唱三叹,诉说着对可望而不可及的“伊人”的向往,而那用来起兴的苍苍蒹葭、清清白露,和主人公忧伤怅惘的心情互相映衬,使全诗都笼着一层淡淡的哀伤。王国维曾经赞誉它“最得风人深致”,而这正得力于“兴”的妙用。
“比”在民歌中也俯拾皆是,比的运用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传神,如《硕人》连用了六个比喻来夸写女子的美貌: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些比喻把女子的美丽描画地鲜活灵动,使人几乎有耳闻目睹之感,而这些比喻也因此被后世不断沿用,成为描写女子美丽的习语。其他如用癞蛤蟆比喻荒淫好色的卫庄公(《新台》)、用美丽的蕣华比喻女子的容颜(《有女同车》)等,也同样贴切逼真。
《国风》民歌中还经常用比喻把抽象的心情甚至品德具象化,像下面这样的句子: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邶风·柏舟》
未见君子,惄如朝饥。《周南·汝坟》)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卫风·淇奥》)
彼其之子,美如英。……彼其之子,美如玉。(《魏风·汾沮洳》)
这些新颖活泼的比喻,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回环复沓的章法 《诗经》民歌一般由若干章组成,每章之间常常只更换一两个字,例如《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首诗三章之间只变换了六个字,其他的语言全都一样。这就是回环复沓的结构形式。这种形式是民歌中独有的。民歌大多是即兴抒情之作,它全部的目的只在抒情。而《诗经》民歌的语言是洗练的,往往寥寥几句就能表明主题
8. 急求现当代诗歌中“兴”的运用的诗句
兴是古体诗常用的一种手法,如“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是通过先言他物再引起要咏之物,或者通过言他物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意思。我曾在回答一匿名网友求诗歌问题时写了一首,其中两句是:“君爱莲池接天素,碧波无痕水无声。美人如莲水如镜,照水相映两横波。”虽是古体,但是因为我是现代人,我也就拿来说明一下,我也是用了“兴”这样一种手法。本来是可以直接说下面那个“美人”,但我不先说这个,而是先说君爱莲池,营造出这样一种气氛之后,再说“美人”。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都皆可抛。”也是先言他物再言自由,将自由的重要表达得极为突出。也是“兴”的用法。臧克家《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之前的“有的人”是为了更好地反衬之后的”有的人,整篇都是用了兴的手法,对比极为强烈。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下列不属于兴手法的诗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