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关于儿童天真烂漫的诗句
1.形容儿童天真烂漫可爱的诗词
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7、《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8、《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9、《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0、《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参考资料:
2.求表现了儿童天真烂漫的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与小女》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池上 幼女词 白居易(唐) 施肩吾 (唐)
幼女才六岁, 小娃撑小艇,
未知巧与拙。 偷采白莲回。
向夜在堂前, 不解藏踪迹,
学人拜新月。 浮萍一道开。
3.反映儿童天真烂漫的古诗句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诗文解知释】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道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版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池 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权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4.描写童年的天真烂漫的诗句
现代:童年就像一支笔,用完了就没有了。童年就像一条彩虹,看完了就没有了。童年就像一盒糖吃完了就没有了。童年就像一本书,看完了就没有在新的内容。
如果说童年是矿泉水 那麽决不是——无味
如果说童年是幅画 那麽决不是——劣作
如果说童年是风筝 那麽决不是——束缚
童年 就像五彩缤纷的梦, 醒来还是那样清晰,让人回味无穷。 童年 就像五彩斑斓的珍珠, 串连起无尽的欢乐与稚嫩的梦想。 童年 就像放声歌唱的小鸟, 带着无限的希冀展翅高飞。
古代: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垂钓》胡令能
儿童急走追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高鼎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池上》白居易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李白
5.描写孩子天真可爱的古诗词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艇:船。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一道:一路。
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小娃:小孩儿。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开:分开。
[作者资料]: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
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译文]: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
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简析]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一“偷莲 ”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诗中最传神的当是“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 真情态。
风鸢图诗(其一) 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棉, 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 带将儿辈上青天。
一 作者简介 徐渭(公元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山人。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明代著名的艺术家。早年参加乡试,屡试不第;中年做过浙闵总督胡宗宪的幕客,曾为对抗倭寇的军事出谋划策。
但由於徐渭嫉恶如仇,鄙视权贵,导致他一生穷困潦倒,甚至一度发狂,到了晚年只能靠变卖书画度日。他在书法、绘画、诗文、戏曲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旨。
他的画自成一家,尤其擅长花鸟,据史料载,近代花鸟画中流行的润笔写意的泼墨画法,就是从他开始发展起来的。他的诗文不落窠臼,所作戏曲论著、杂剧,亦有不少超越前人见解和打破陈规之处。
二 背景资料 相传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二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墨翟制造的。他在鲁山(今山东省潍县境内)因为看到老鹰在空中盘旋,因而有了制造风筝的念头,但他制造风筝的过程并不顺利。
他研究试制了三年,终於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后来墨翟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
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风筝后来应用於军事上,用来探测敌方的阵地。
唐代以后它的用途开始向娱乐方面转化。到了明清,民间逐渐形成风俗,清明节这天人们把风筝放得高而远,然后将风筝线割断,让风筝随风飘去,意思是把一年来积下的「郁闷之气」彻底放出去,祈求在一年中消除疾病。
徐渭晚年穷困潦倒,主要以卖画为生。「风鸢」是他晚年常作的绘画题材之一,他曾画了大量的《风鸢图》,并有题诗。
这类《风鸢图诗》现存三十多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他通过对小孩子放风筝的描述,把未来的希望和寄托倾注到儿童身上,也寄寓自身的感慨。
三 注释 1. 风鸢:或称「纸鸢」。鸢:○粤[渊],[jyn1];○汉[yuān];老鹰。
纸鸢上常画老鹰,故名。严格来说,风筝和纸鸢还是有分别的。
所谓「风筝」,是指它在空中能发生像筝弦的声音;至於「纸鸢」,则为哑鸟,只飞不鸣。风筝是在纸鸢背上系上一条弓弦,或在纸鸢头部按一个风笛,当纸升空以后,强风通过笛,或者引起弓弦的颤动,就会奏出呜呜的声音。
普通纸鸢是不会发出声音的。不过,现在人们已不再将二者区分了。
2. 搓:○粤[磋], ;○汉[cuō]。两个手掌反复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的揉。
3. 絮:柳絮。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称为「柳絮」,也称「柳绵」。
4. 寻:古代的长度单位,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是极言其长。 5. 消得:消耗。
6.关于描写儿童天真可爱形象的诗句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1、采白莲: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唐·白居易《池上》) 2、呼牛归: “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
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唐·丘为《泛耶溪》) 3、不识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唐·李白《古朗月行》) 4、解方言: “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
(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 5、摘扁豆: “古巷少人行,新月弯弯瘦,藤萝满墙头,儿童摘扁豆。”(佚名) 6、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唐·骆宾王《咏鹅》) 7、学人拜新月: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施肩吾《幼女词》) 8、学小姑: “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明·毛铉《幼女词》) 9、骑黄牛: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袁枚《所见》) 10、折扬柳: “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
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清·许虬《折扬柳歌》) 11、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12、念牧童: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唐·王维《渭川田家》) 13、学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14、弄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唐·白居易《观游鱼》) 15、追黄蝶: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16、关柴门: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唐·崔道融《溪居即事》) 17、恋小车: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唐·韦庄《与小女》) 18、笑问客: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9、吹短笛: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雷震《村晚》) 20、开门: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唐·李商隐《忆匡一师》) 21、不识衣冠: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唐·王维《田园乐》) 22、指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23、挑促织: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夜书所见》) 24、吹曲: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唐·卢肇《牧童》) 25、载诗: “十岁载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绝句》) 26、拾花钿: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唐·刘禹锡《踏歌词》) 27、捉柳花: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 28、学种瓜: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范成大《田家》) 29、扫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宋·苏轼《花影》) 30、柳阴眠: “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著,一牛吃过柳阴西。”(宋·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31、吹笛: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宋·黄庭坚《牧童》) 32、出门望: “马啼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元·刘因《山家》) 33、放纸鸢: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明·徐渭《风鸢图诗》其一) 34、放纸鸢: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35、作钓钩: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唐·杜甫《江村》) 36、拈蛱蝶: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王禹偁《寒食》) 37、解吟: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
7.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古诗有哪些
1、采白莲:
“小娃复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唐·白居易《池上》)
2、呼牛归:
“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唐·丘为《泛耶溪》)
3、不识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唐·李白《古朗月行》)
4、解方言:
“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制绝句》)
5、摘扁豆:
“古巷少人行,新月弯弯瘦,藤萝满墙头,儿童摘扁豆.”(佚名)
6、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唐·骆宾王《咏鹅》)
7、学人拜新月: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施肩吾《幼女词》)
8、学小姑:
“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明·毛铉《幼女词》)
9、骑黄zhidao牛: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袁枚《所见》)
10、折扬柳:
“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清·许虬《折扬柳歌》)
关于儿童天真烂漫的诗句
1.形容儿童天真烂漫可爱的诗词
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7、《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8、《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9、《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0、《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参考资料:
2.描写童年的天真烂漫的诗句
现代:童年就像一支笔,用完了就没有了。童年就像一条彩虹,看完了就没有了。童年就像一盒糖吃完了就没有了。童年就像一本书,看完了就没有在新的内容。
如果说童年是矿泉水 那麽决不是——无味
如果说童年是幅画 那麽决不是——劣作
如果说童年是风筝 那麽决不是——束缚
童年 就像五彩缤纷的梦, 醒来还是那样清晰,让人回味无穷。 童年 就像五彩斑斓的珍珠, 串连起无尽的欢乐与稚嫩的梦想。 童年 就像放声歌唱的小鸟, 带着无限的希冀展翅高飞。
古代: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垂钓》胡令能
儿童急走追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高鼎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池上》白居易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李白
3.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古诗有哪些
1、采白莲:
“小娃复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唐·白居易《池上》)
2、呼牛归:
“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唐·丘为《泛耶溪》)
3、不识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唐·李白《古朗月行》)
4、解方言:
“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制绝句》)
5、摘扁豆:
“古巷少人行,新月弯弯瘦,藤萝满墙头,儿童摘扁豆.”(佚名)
6、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唐·骆宾王《咏鹅》)
7、学人拜新月: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施肩吾《幼女词》)
8、学小姑:
“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明·毛铉《幼女词》)
9、骑黄zhidao牛: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袁枚《所见》)
10、折扬柳:
“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清·许虬《折扬柳歌》)
4.求表现了儿童天真烂漫的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与小女》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池上 幼女词 白居易(唐) 施肩吾 (唐)
幼女才六岁, 小娃撑小艇,
未知巧与拙。 偷采白莲回。
向夜在堂前, 不解藏踪迹,
学人拜新月。 浮萍一道开。
5.关于描写儿童天真可爱形象的诗句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1、采白莲: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唐·白居易《池上》) 2、呼牛归: “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
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唐·丘为《泛耶溪》) 3、不识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唐·李白《古朗月行》) 4、解方言: “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
(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 5、摘扁豆: “古巷少人行,新月弯弯瘦,藤萝满墙头,儿童摘扁豆。”(佚名) 6、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唐·骆宾王《咏鹅》) 7、学人拜新月: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施肩吾《幼女词》) 8、学小姑: “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明·毛铉《幼女词》) 9、骑黄牛: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袁枚《所见》) 10、折扬柳: “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
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清·许虬《折扬柳歌》) 11、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12、念牧童: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唐·王维《渭川田家》) 13、学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14、弄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唐·白居易《观游鱼》) 15、追黄蝶: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16、关柴门: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唐·崔道融《溪居即事》) 17、恋小车: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唐·韦庄《与小女》) 18、笑问客: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9、吹短笛: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雷震《村晚》) 20、开门: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唐·李商隐《忆匡一师》) 21、不识衣冠: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唐·王维《田园乐》) 22、指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23、挑促织: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夜书所见》) 24、吹曲: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唐·卢肇《牧童》) 25、载诗: “十岁载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绝句》) 26、拾花钿: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唐·刘禹锡《踏歌词》) 27、捉柳花: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 28、学种瓜: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范成大《田家》) 29、扫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宋·苏轼《花影》) 30、柳阴眠: “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著,一牛吃过柳阴西。”(宋·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31、吹笛: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宋·黄庭坚《牧童》) 32、出门望: “马啼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元·刘因《山家》) 33、放纸鸢: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明·徐渭《风鸢图诗》其一) 34、放纸鸢: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35、作钓钩: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唐·杜甫《江村》) 36、拈蛱蝶: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王禹偁《寒食》) 37、解吟: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
6.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诗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艇:船。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一道:一路。
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小娃:小孩儿。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开:分开。
[作者资料]: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
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译文]: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
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简析]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一“偷莲 ”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诗中最传神的当是“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 真情态。
风鸢图诗(其一) 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棉, 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 带将儿辈上青天。
一 作者简介 徐渭(公元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山人。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明代著名的艺术家。早年参加乡试,屡试不第;中年做过浙闵总督胡宗宪的幕客,曾为对抗倭寇的军事出谋划策。
但由於徐渭嫉恶如仇,鄙视权贵,导致他一生穷困潦倒,甚至一度发狂,到了晚年只能靠变卖书画度日。他在书法、绘画、诗文、戏曲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旨。
他的画自成一家,尤其擅长花鸟,据史料载,近代花鸟画中流行的润笔写意的泼墨画法,就是从他开始发展起来的。他的诗文不落窠臼,所作戏曲论著、杂剧,亦有不少超越前人见解和打破陈规之处。
二 背景资料 相传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二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墨翟制造的。他在鲁山(今山东省潍县境内)因为看到老鹰在空中盘旋,因而有了制造风筝的念头,但他制造风筝的过程并不顺利。
他研究试制了三年,终於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后来墨翟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
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风筝后来应用於军事上,用来探测敌方的阵地。
唐代以后它的用途开始向娱乐方面转化。到了明清,民间逐渐形成风俗,清明节这天人们把风筝放得高而远,然后将风筝线割断,让风筝随风飘去,意思是把一年来积下的「郁闷之气」彻底放出去,祈求在一年中消除疾病。
徐渭晚年穷困潦倒,主要以卖画为生。「风鸢」是他晚年常作的绘画题材之一,他曾画了大量的《风鸢图》,并有题诗。
这类《风鸢图诗》现存三十多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他通过对小孩子放风筝的描述,把未来的希望和寄托倾注到儿童身上,也寄寓自身的感慨。
三 注释 1. 风鸢:或称「纸鸢」。鸢:○粤[渊],[jyn1];○汉[yuān];老鹰。
纸鸢上常画老鹰,故名。严格来说,风筝和纸鸢还是有分别的。
所谓「风筝」,是指它在空中能发生像筝弦的声音;至於「纸鸢」,则为哑鸟,只飞不鸣。风筝是在纸鸢背上系上一条弓弦,或在纸鸢头部按一个风笛,当纸升空以后,强风通过笛,或者引起弓弦的颤动,就会奏出呜呜的声音。
普通纸鸢是不会发出声音的。不过,现在人们已不再将二者区分了。
2. 搓:○粤[磋], ;○汉[cuō]。两个手掌反复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的揉。
3. 絮:柳絮。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称为「柳絮」,也称「柳绵」。
4. 寻:古代的长度单位,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是极言其长。 5. 消得:消耗。
7.反映儿童天真烂漫的古诗句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诗文解知释】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道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版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池 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权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关于儿童的天真烂漫的诗句
1.形容儿童天真烂漫可爱的诗词
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7、《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8、《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9、《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0、《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参考资料:
2.形容儿童天真烂漫可爱的诗词
1.《牧童》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2.《清平乐.村居》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稚子弄冰》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4. 《宿新市徐公店》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5. 《小儿垂钓》年代: 唐 作者: 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形容儿童天真烂漫可爱的诗词有哪些
1.《牧童》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2.《清平乐.村居》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稚子弄冰》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4. 《宿新市徐公店》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5. 《小儿垂钓》
年代: 唐 作者: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描写童年的天真烂漫的诗句
现代:童年就像一支笔,用完了就没有了。童年就像一条彩虹,看完了就没有了。童年就像一盒糖吃完了就没有了。童年就像一本书,看完了就没有在新的内容。
如果说童年是矿泉水 那麽决不是——无味
如果说童年是幅画 那麽决不是——劣作
如果说童年是风筝 那麽决不是——束缚
童年 就像五彩缤纷的梦, 醒来还是那样清晰,让人回味无穷。 童年 就像五彩斑斓的珍珠, 串连起无尽的欢乐与稚嫩的梦想。 童年 就像放声歌唱的小鸟, 带着无限的希冀展翅高飞。
古代: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垂钓》胡令能
儿童急走追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高鼎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池上》白居易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李白
5.求表现了儿童天真烂漫的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与小女》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池上 幼女词 白居易(唐) 施肩吾 (唐)
幼女才六岁, 小娃撑小艇,
未知巧与拙。 偷采白莲回。
向夜在堂前, 不解藏踪迹,
学人拜新月。 浮萍一道开。
6.反映儿童天真烂漫的古诗句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诗文解知释】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道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版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池 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权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7.关于描写儿童天真可爱形象的诗句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1、采白莲: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唐·白居易《池上》) 2、呼牛归: “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
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唐·丘为《泛耶溪》) 3、不识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唐·李白《古朗月行》) 4、解方言: “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
(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 5、摘扁豆: “古巷少人行,新月弯弯瘦,藤萝满墙头,儿童摘扁豆。”(佚名) 6、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唐·骆宾王《咏鹅》) 7、学人拜新月: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施肩吾《幼女词》) 8、学小姑: “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明·毛铉《幼女词》) 9、骑黄牛: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袁枚《所见》) 10、折扬柳: “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
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清·许虬《折扬柳歌》) 11、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12、念牧童: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唐·王维《渭川田家》) 13、学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14、弄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唐·白居易《观游鱼》) 15、追黄蝶: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16、关柴门: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唐·崔道融《溪居即事》) 17、恋小车: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唐·韦庄《与小女》) 18、笑问客: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9、吹短笛: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雷震《村晚》) 20、开门: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唐·李商隐《忆匡一师》) 21、不识衣冠: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唐·王维《田园乐》) 22、指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23、挑促织: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夜书所见》) 24、吹曲: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唐·卢肇《牧童》) 25、载诗: “十岁载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绝句》) 26、拾花钿: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唐·刘禹锡《踏歌词》) 27、捉柳花: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 28、学种瓜: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范成大《田家》) 29、扫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宋·苏轼《花影》) 30、柳阴眠: “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著,一牛吃过柳阴西。”(宋·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31、吹笛: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宋·黄庭坚《牧童》) 32、出门望: “马啼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元·刘因《山家》) 33、放纸鸢: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明·徐渭《风鸢图诗》其一) 34、放纸鸢: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35、作钓钩: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唐·杜甫《江村》) 36、拈蛱蝶: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王禹偁《寒食》) 37、解吟: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
关于表现儿童天真烂漫的诗句
1. 求表现了儿童天真烂漫的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与小女》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池上 幼女词 白居易(唐) 施肩吾 (唐)
幼女才六岁, 小娃撑小艇,
未知巧与拙。 偷采白莲回。
向夜在堂前, 不解藏踪迹,
学人拜新月。 浮萍一道开。
2. 反映儿童天真烂漫的古诗句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诗文解知释】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道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版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池 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权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3. 形容儿童天真烂漫可爱的诗词有哪些
1.《牧童》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2.《清平乐.村居》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稚子弄冰》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4. 《宿新市徐公店》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5. 《小儿垂钓》
年代: 唐 作者: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 描写童年的天真烂漫的诗句
现代:童年就像一支笔,用完了就没有了。童年就像一条彩虹,看完了就没有了。童年就像一盒糖吃完了就没有了。童年就像一本书,看完了就没有在新的内容。
如果说童年是矿泉水 那麽决不是——无味
如果说童年是幅画 那麽决不是——劣作
如果说童年是风筝 那麽决不是——束缚
童年 就像五彩缤纷的梦, 醒来还是那样清晰,让人回味无穷。 童年 就像五彩斑斓的珍珠, 串连起无尽的欢乐与稚嫩的梦想。 童年 就像放声歌唱的小鸟, 带着无限的希冀展翅高飞。
古代: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垂钓》胡令能
儿童急走追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高鼎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池上》白居易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李白
5. 关于描写儿童天真可爱形象的诗句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1、采白莲: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唐·白居易《池上》) 2、呼牛归: “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
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唐·丘为《泛耶溪》) 3、不识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唐·李白《古朗月行》) 4、解方言: “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
(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 5、摘扁豆: “古巷少人行,新月弯弯瘦,藤萝满墙头,儿童摘扁豆。”(佚名) 6、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唐·骆宾王《咏鹅》) 7、学人拜新月: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施肩吾《幼女词》) 8、学小姑: “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明·毛铉《幼女词》) 9、骑黄牛: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袁枚《所见》) 10、折扬柳: “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
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清·许虬《折扬柳歌》) 11、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12、念牧童: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唐·王维《渭川田家》) 13、学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14、弄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唐·白居易《观游鱼》) 15、追黄蝶: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16、关柴门: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唐·崔道融《溪居即事》) 17、恋小车: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唐·韦庄《与小女》) 18、笑问客: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9、吹短笛: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雷震《村晚》) 20、开门: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唐·李商隐《忆匡一师》) 21、不识衣冠: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唐·王维《田园乐》) 22、指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23、挑促织: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夜书所见》) 24、吹曲: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唐·卢肇《牧童》) 25、载诗: “十岁载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绝句》) 26、拾花钿: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唐·刘禹锡《踏歌词》) 27、捉柳花: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 28、学种瓜: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范成大《田家》) 29、扫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宋·苏轼《花影》) 30、柳阴眠: “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著,一牛吃过柳阴西。”(宋·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31、吹笛: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宋·黄庭坚《牧童》) 32、出门望: “马啼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元·刘因《山家》) 33、放纸鸢: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明·徐渭《风鸢图诗》其一) 34、放纸鸢: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35、作钓钩: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唐·杜甫《江村》) 36、拈蛱蝶: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王禹偁《寒食》) 37、解吟: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
6. 描写儿童天真的诗句
[作者资料]: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
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
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译文]: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
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简析]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一“偷莲 ”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诗中最传神的当是“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 真情态。 风鸢图诗(其一) 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棉, 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 带将儿辈上青天。 一 作者简介 徐渭(公元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山人。
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明代著名的艺术家。
早年参加乡试,屡试不第;中年做过浙闵总督胡宗宪的幕客,曾为对抗倭寇的军事出谋划策。但由於徐渭嫉恶如仇,鄙视权贵,导致他一生穷困潦倒,甚至一度发狂,到了晚年只能靠变卖书画度日。
他在书法、绘画、诗文、戏曲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旨。他的画自成一家,尤其擅长花鸟,据史料载,近代花鸟画中流行的润笔写意的泼墨画法,就是从他开始发展起来的。
他的诗文不落窠臼,所作戏曲论著、杂剧,亦有不少超越前人见解和打破陈规之处。 二 背景资料 相传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二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墨翟制造的。
他在鲁山(今山东省潍县境内)因为看到老鹰在空中盘旋,因而有了制造风筝的念头,但他制造风筝的过程并不顺利。他研究试制了三年,终於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
后来墨翟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
风筝后来应用於军事上,用来探测敌方的阵地。唐代以后它的用途开始向娱乐方面转化。
到了明清,民间逐渐形成风俗,清明节这天人们把风筝放得高而远,然后将风筝线割断,让风筝随风飘去,意思是把一年来积下的「郁闷之气」彻底放出去,祈求在一年中消除疾病。 徐渭晚年穷困潦倒,主要以卖画为生。
「风鸢」是他晚年常作的绘画题材之一,他曾画了大量的《风鸢图》,并有题诗。这类《风鸢图诗》现存三十多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
他通过对小孩子放风筝的描述,把未来的希望和寄托倾注到儿童身上,也寄寓自身的感慨。 三 注释 1. 风鸢:或称「纸鸢」。
鸢:○粤[渊],[jyn1];○汉[yuān];老鹰。纸鸢上常画老鹰,故名。
严格来说,风筝和纸鸢还是有分别的。所谓「风筝」,是指它在空中能发生像筝弦的声音;至於「纸鸢」,则为哑鸟,只飞不鸣。
风筝是在纸鸢背上系上一条弓弦,或在纸鸢头部按一个风笛,当纸升空以后,强风通过笛,或者引起弓弦的颤动,就会奏出呜呜的声音。普通纸鸢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不过,现在人们已不再将二者区分了。 2. 搓:○粤[磋], ;○汉[cuō]。
两个手掌反复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的揉。 3. 絮:柳絮。
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称为「柳絮」,也称「柳绵」。 4. 寻:古代的长度单位,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是极言其长。
5. 消得:消耗,耗费。 6. 带将:带领。
四 赏析重点 诗人以丰富的想像将诗与画有机地结合起来,诗与画互相补足,饶有生趣。这首诗写放纸鸢前的准备和纸鸢飞上天时的感想,没有直接铺叙放纸鸢的活动,那该是留给画面去交代了。
诗人告诉读者,一群孩子使劲地搓呀搓,等放纸鸢的线搓。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清平乐村居表现儿童天真烂漫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