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河的诗句
1. 五河好吗
五河县地处中国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物种丰富,物产丰饶。水资源是五河的第一大资源。境内淮、浍、漴、潼、沱五水汇流,沱湖、香涧湖、天井湖三湖相连。
五河县沱湖
五河是安徽省水产大县,沱湖是全国保护湿地、安徽省级自然保护区。盛产的中华绒螯蟹,以其体大、色青、味甜而享誉海内外,侧身“中国十大名蟹”之列,占据安徽省河蟹出口的三分之一。银鱼、千头鱼、大青虾,沱湖野鸭,汉白玉贡米等名优特产,早已成为大中城市超市的抢手货。五河独特的地质构造,形成丰富的矿藏。连绵起伏的大巩山藏金纳宝,掘金历史上溯于宋元时期,如今已经探明黄金储量10吨,重晶石储量40万吨,蛇蚊岩2万吨,初步展现了良好的开发前景。五河是华东电网重要枢纽,建有11万伏变电站,电力资源不受季节时段限制,满足全县工农业生产需要。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五河的一大财富,全县有2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县人才交流中心登记注册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有2万人之多。五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位于县城西郊的10万亩沱湖,如诗如画。这里可赏渔歌唱晚图,可登朱元璋品蟹亭,可尝中华绒螯蟹,还可体验别有风味的渔家生活。东距县城5公里的大巩山、浮山、樵子涧景区,绿草如茵,青山如黛,碧水如镜,是天然氧吧,人间仙境。吸引了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留连吟咏。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游浮山后留下来了“更无俗物当人眼,只有清泉洗客心。最爱晚庭东望好,大湖烟水绿沉沉”的美丽诗句。有待进一步开发提升的旅游资源魅力无穷。
因五河县处于淮河、浍河、漴河、潼河、沱河交汇地方,各种水产品非常丰富。
2. 关于琅琊的诗句
1、昔者琅琊子唐陈子昂 《赠赵六贞固》2、骋望琅琊台唐李白 《古风其三》3、耻学琅琊人唐李白 《邺中赠王大 (一作邺中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4、师友琅琊邴曼容唐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5、昔者琅琊子唐陈子昂 《赠赵六贞固二首》6、高高琅琊台唐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7、沂山北走琅琊县唐储光羲 《登戏马台作》8、琅琊山也宋黄庭坚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9、端不减、琅琊秀宋严仁 《水龙吟·翼然新榜高亭》10、卖琅琊产宋刘辰翁 《沁园春·笑贡生狂》11、临波似染琅琊草唐刘禹锡 《吐绶鸟词》12、物外琅琊溪唐孟郊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13、琅琊得稻租唐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14、琅琊冷落存遗迹唐李建勋 《游栖霞寺》15、琅琊山色最清雄元高士谈 《朝中措·琅琊山色最清雄》16、梦到琅琊台上元元好问 《木兰花慢·赋召魂九辩》17、有个琅琊唤元马钰 《苏幕遮 别子》18、一似琅琊树元燕公楠 《摸鱼儿 答程雪楼见寄 附见雪楼乐府内》19、东限琅琊南北朝谢朓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诗》20、行藏谩似琅琊客宋陈普 《呈江主簿及茗源诸公》21、何但琅琊不是亲宋陈普 《咏史下·王导》22、琅琊山亭酿泉酒宋方回 《醉翁亭图引为赵达夫作》23、深蔚似琅琊宋洪咨夔 《九州山僧房》24、琅琊失孤岫宋胡融 《琼台》25、君看琅琊酿泉上宋晃冲之 《送一上人还滁州琅琊山》26、琅琊失遗迹宋蒋堂 《飞来山》27、勿嗟已卖琅琊田宋毛滂 《刘秀才明仲当赴礼部试从县令毛某乞诗聊作一》28、琅琊谷口泉宋梅尧臣 《寄题滁州醉翁亭》29、乃至琅琊闻醉翁宋梅尧臣 《重赋白兔》30、回首琅琊山不见宋潘柽 《自滁阳回至乌衣镇》31、不是琅琊宋释法薰 《偈颂六十八首》32、琅琊令不虚行宋释法薰 《偈颂六十八首》33、琅琊之伯宋宋高宗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34、邑录古琅琊宋陶弼 《宾州二首》35、琅琊山青让泉白宋王洋 《和张文潜输麦行寄滁守魏彦成》36、琅琊山下醉翁吟宋王洋 《听琴赠远师》37、琅琊世谱今乃识宋薛绍彭 《秘阁观书》38、秀拔独琅琊宋叶甲 《句》39、琅琊石篆新有名宋曾巩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琅琊泉石篆》40、琅琊石泉清照人宋曾巩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庶子泉》41、远自琅琊台唐徐浩 《宝林寺作》42、琅琊倚天色苍翠宋富弼 《寄题醉翁亭》43、往年客遗来琅琊宋梅尧臣 《蔡君谟示古大弩牙》44、琅琊筑城穿厚壤宋梅尧臣 《蔡君谟示古大弩牙》45、琅琊名父子宋王禹偁 《五哀诗故尚书兵部侍郎琅琊王公》46、知是琅琊幕府山宋杨备 《幕府山》47、琅琊初址未完牢宋叶适 《寄吕巽伯换酒亭》48、琅琊自此添颜色宋虞俦 《同舍饯新滁阳使群范子由寺丞于成均芳润轩分》49、虽未及琅琊宋赵孟坚 《尤美亭》50、老奴谩泣琅琊柳元高明 《题支离叟》51、廓落正类颜琅琊明黎民表 《肖甫送至天雄故城因观宋大观五礼碑同赋》52、何曾得葬琅琊草明李东阳 《九折阪》53、有客从琅琊明汤显祖 《答丁右武稍迁南仆丞怀仙作》54、秘诀乃授琅琊君明王叔承 《东海游仙歌简王学士元驭王中丞元美》55、笑倩琅琊问南斗明王叔承 《东海游仙歌简王学士元驭王中丞元美》56、琅琊山在乱云中明吴宽 《分题丰乐亭送文宗儒太仆》57、琅琊奈可栖明姚旅 《琅琊道上》58、琅琊遂东来明袁凯 《题葛洪移家图》。
3. 关于奈何桥的优美诗句有哪些
关于奈何桥的优美诗句有以下一些:
1、《黄泉路》
奈何桥上道奈何,是非不渡忘川河。
三生石前无对错,望乡台边会孟婆。
2、《此生》
步及黄泉路,踏上奈何桥;
又见忘川河,相聚望乡台。
颤刻三生石,一碗孟婆汤;
前世未厮守,今生亦无缘。
奈何桥上奈何魂,忆思前尘奈何生。
孟婆汤下红尘忘,唯盼来世不逢君。
3、《此生》
步入黄泉头不转,近闻忘川心无涟。
踏破奈何欲回首,及至望乡空悲叹。
回顾三生泪难断,怎奈忘情至眼前。
仰首饮尽此世泪,祈及下生不茫然。
4、《藤缠树》
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
谁若97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
相恋只盼长相守,奈何桥上等千年
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
不怕永世堕轮回,只愿世世长相恋
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
不羡西天乐无穷,只羡鸳鸯不羡仙
这些都是关于描写奈何桥的优美诗句,大部分都是描写爱情这方面的。
4. 五河有哪些名胜古迹
【龙子河】 在安徽蚌埠市东郊曹山脚下。河面宽阔为湖,津浦铁路横穿其上。相传明大祖少年时在此撑船,落竹篙于河中,不久竹篙化为巨龙,因而名龙子河。河南有明代信国公汤和墓,河上建有双龙桥、珍珠桥。今蚌埠市在此依山傍水辟为公园,供游人游览。
【汤和墓】 在安徽蚌埠市东郊曹山。汤和(1326—1395),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与明太祖朱元璋为同乡好友,元末随朱起义,屡建战功,封信国公,死后追封东瓯王。墓面对龙子河,背负曹山峰。墓室是一座依山构筑的大型砖石单券式建筑,高3.6米,宽3.96米,面积约40平方米。墓南神道,长225米,有大型神道碑和石雕马、羊、狮、武士,雕刻线条流畅粗犷,为明初石刻中的精品。现已划入蚌埠市的龙湖公园。
【卞和洞】 亦名抱璞岩、抱玉岩。在安徽怀远县荆山东。相传为春秋时楚国人卞和采玉处,故名。洞由巨岩天然巧成,石型圆润,石表青翠。洞上方有玉坑、濯玉涧、凤凰池等多处胜迹。洞中可容数十人,岩壁有“青螺石帐”镌字,置身其中,仿佛人玉珠帐里。古人“白壁连城无双产。古洞青螺有旧题”诗句,正是此间写照。夏日暑气不侵,冬季温暖如春。唐宋以来游人不绝,留下不少题咏。宋苏拭《上已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诗中:“刚人有余坑,美石肖温瓒”即指此。洞内原有唐胡曾《荆山诗》碑,已毁。
【白乳泉】
在安徽怀远县城南郊,背依荆山,面临淮河,东和禹王庙隔河相望,西邻卞和洞。因泉水甘白如乳,故名。泉左有望淮楼,登临远眺,意趣盎然,正如楼联所云:“片帆从天外飞来劈开两岸青山好趁长风冲巨浪,乱石自云中错落酿得一匝白乳合邀明月饮高楼。”泉右有双烈祠,为纪念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怀远籍烈士宋玉琳、程良而建。祠上有亭,曰半山亭,可俯瞰怀远全城。这里群峦迭翠,芳草如茵,古榆参天,柏林似海,景色迷离,清幽宜人,实为天然佳境。泉水内多含矿物质,烹茶煮茗,芬芳清洌,甘美可口。表面张力强,水倾注杯中,能突出杯面一米粒厚而不外溢,且能浮起硬币,游人观之,无不称奇。宋苏轼游此,赋诗留念,将此泉誉为“天下第七名泉”。1965年郭沫若亲笔为白乳泉、望淮楼题名。
【禹墟】 又名禹会村,禹村冈。在安徽怀远县涂山南2.5公里。传为大禹会诸侯计议治水的地方。原有祠庙名禹帝行祠。《康熙凤阳府志》载:“唐彭晁作庙记,略云,禹会诸侯于此,故村名曰禹会,有夏家,禹家之裔。”清嘉庆《怀远县志》云,“禹会村,亦名禹帝行祠。”今祠已毁。宋苏轼《濠州七绝·涂山》诗:“樵苏已入黄熊庙,乌鹊犹朝禹会村。”即指此。
【禹王宫】 别称禹王庙、涂山词。在安徽怀远县东南涂山之顶。《左传·哀公七年》:“禹会诸侯于涂山”,一般即指此。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在此立庙。庙始建于唐之前,具体年代不详。原有三进,现尚存二进,院内有千年银杏两株,大可数围,拔地而起。西北有瞭望台,登临其上,涡、淮波涌,荆、涂翠峰,尽收眼底。西南有启母石(又名望夫石),正襟危坐如妇人远望,传为禹妻涂山氏望夫所化。西有圣泉、灵泉,清澈澄碧,四季不竭。历代文人名宦如狄仁杰、柳宗元、吴文魁、苏轼、苏辙、宋濂、邓石如等,均来此游览并留下大量诗文铭刻。苏轼《濠州七绝·涂山》诗碑刻,今珍藏庙壁,邓石如“旷览平城”摩岩题字,仍清晰可见。
【铣锁岭】 在安徽五河县城东15公里淮河出县境处。与浮山(一名临淮山)隔河相望,为淮河下游要隘,南朝粱天监中,为求壅塞淮水淹灌北魏的寿阳城(今寿县),发军民20万筑浮山堰,南镇浮山,北接铁锁岭,中间压相邻五县边境。五代周显德四年(公元957年)于此处大破南唐兵。宋代秦观有《浮山堰赋》记其事。今岭南北方向,宽50米,长约2.5公里,常有古代箭头出土。
5. 关于从容的诗句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苏轼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苏洵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
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李远
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司空图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陈继儒
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陶渊明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家偈语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
行到山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
6. 关于五河县的风景的作文,600字左右
供参考文章 : 美丽五河传说 山主刚毅,水钟灵秀。
在那淮、浍、崇、沱五条河流交汇的地方,有一方钟灵秀、人杰地灵的水土,这,就是五河县了。 相传远古时代,天空五条蛟龙争夺一块玉壁,那玉壁坠落人间,摔成三瓣,化做沱糊、香涧湖、天井湖三大湖泊。
五条蛟龙降落,化做淮、浍、崇、潼、沱、五条河流,与三大湖泊长相厮守。 在交通几乎全靠水陆的古代,这片河湖沟汊纵横交错的地方,自然备受青睐。
早在西汉年间,就曾经在这里设立过洪县。不难想象,雨后天晴,水气氲氤。
美丽的彩虹如龙飞腾,是这里常的景观。 古人临水而居,这方美丽的水土,人文历史大都与水紧密相连。
在浍河、沱河沿岸,曾经出土过一批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其中有新时器时代的玉环、玉、石铲,商周时期的青铜鼎、青铜戈春秋战国时代的郢爰等。如今,小张庄、韩庄、泗河、台子山等新石器时期古人类遗址犹存,公元1998年,天井湖的双忠庙镇西尤村窑厂,从地下8米深的地方,发掘出当今全国最完整的古菱齿化石。
古菱齿象高5米,长8米,其巨大的骨骼令人叹为观止。同时出土的,还有旧石器时代古人类使用过的石器8件,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在淮北地区旧时器考古的空白。
“依稀当年古战场,儿童拾得旧刀枪。”楚汉相争,这里是征战频仍的古战场。
当年水之战,项羽把汉军20万人赶入水,就在天井湖上游。相传刘邦兵败后,逃到湖畔,天不灭刘,地下生井,刘邦入井躲藏,他的战马则藏入湖畔的芦苇荡中。
天井湖因此而得名,垂缰井、马藏港、龙井等传说之地至今尤在。 在香涧湖上,有一片高地,那就是赫赫有名的霸王城。
湖的北岸,有两个土山,那便是汗王台了。霸王城的土地上偏地砾,当地人在洪水过后,往往从上面拾得色黑形古的瓶罐。
而今差一点站其上,满目芦荻萧萧,令人神飞扬,耳畔犹闻人喊马嘶,刀击戈鸣,神惊鬼泣。昔日那场震撼古今的激战,历历如眼前。
当年的西楚霸王,就是从这里突围渡过淮河,悲壮地走上乌江末路的。 滔滔淮河,蜿蜒百里,贯穿五河县全境。
多少故事在这里发生。昔日郭兴、郭英、耿再成追随朱元璋起兵反元,屡建功勋,这三人后来皆被封侯,并切被追溢为国公。
五河与朱元璋的家乡凤阳仅一条淮水之隔。因此经历三洗濠城、七洗凤阳之兵灾,五河也是生灵涂炭,路断人稀。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曾经先后从苏州、扬州等地多次移民过来,据史册记载,其中在明朝初年,一次就从苏州移民8000余人。尽管人们常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但是那藏在人们心中的乡情总是割舍不断的。每年在收完庄稼之后,这里的人就会打起包袱,南下苏州、扬州,去探亲、去寻旧。
这种渊源决定了五河人即具有淮北人的朴实,又兼有江南人的聪慧灵秀。历史久远,亲缘只能在发黄的家谱中寻找,可是这种亲缘情节并没有淡化,却又化做明快的五河民歌,传唱不衰,20世纪80年代,五河县的文化工作者对当地的民歌重新整理,使其焕发新生。
一曲《摘石榴》,更是驰名全国和东南亚地区。2001年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五河的业余歌手又以这一曲《摘石榴》,摘取了艺术节民歌大赛的金奖。
2003年,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五河临北回族乡的狮子舞在开幕式上表演,并且喜获第一名。 围绕多水的地理环境,五河人积极做好水文章。
安徽省省级自然保护区——8万亩沱湖,四周无污染,水草丰茂,水质清纯,鱼虾旺,鸭蟹肥。所产沱湖螃蟹肉白嫩甜,膏肥脂香,味道之独特,别处无可比拟。
因此,沱湖螃蟹、沱湖大青虾率先进入香港和东南亚市场,早已成为知名品牌。天井湖、香涧湖等湖泊也都风光旖旎。
在人们日益重视公共食品安全的当今,五河人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长淮乡取得省级生态乡的基础上,全县致力于生态县推进和发展。
如今的五河,沟渠相连,河湖相通,林成网,田成方,湿地有水,水畔有田,田边有树,树藏野鸟,鸟飞蓝天。围绕水资源的大块文章在这里刚刚开始,却已向人们展示出广阔的前景。
用清醇的河水浇灌出的汉白玉贡米、大新毛豆等产品也是远近闻名,享誉遐迩,它们坐火车,乘飞机南下上海、苏杭,北过天津、北京;淮五村的脱水蔬菜早已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展现身姿。 站浮山,观五河,五河五条河,淮、浍、崇、潼、沱。
——滔滔淮水,流淌着古代五河一位才女对联招亲的美丽故事。这里所说的浮山,是淮河三峡的最后一峡,坐落在五河最下游与江苏交界处。
那浮山是淮河上的一道奇观。浮山突兀于淮河中流,对面的土地偏偏也不退让,反而紧紧逼将过来。
淮水到了这里,避开对面逼仄过来的土地,不退不让,径直冲向浮山。山似嵌于水中,更似浮于水上。
至刚的山,至柔的水,不刚也不柔的土,就这么对峙着,共存着,形成山不让土,土不让水,水不让山的淮上雄关。如果不来到这里,谁能相信:这天地之间竟会有如此独特之景、千古之谜。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描写五河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