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扬的诗句
1. 形容进士扬名的古诗词有哪些
1. 唐·孟郊《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 元·王冕《送王克敏之安丰录事》
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
圣上喜迎新进士,民间应得好官人。
江花绕屋厅事近,烟树连城野趣真。
所愿堂堂尽忠孝,毋劳滚滚役风尘。
3. 唐·郑谷《贺进士骆用锡登第》
苦辛垂二纪,擢第却沾裳。
春榜到春晚,一家荣一乡。
题名登塔喜,醵宴为花忙。
好是东归日,高槐蕊半黄。
4. 元·高明《琵琶记》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5. 唐·孟郊《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 谁知道100条名扬警句(急)
1.岁去弦吐箭 --孟效
2.光阴易逝,岂容我待
关于读书的:
3.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 伏尔泰
4.书到用时方恨少
5.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7.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8.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关于学习的:
9.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10.不怕路远,就怕志短
11.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1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 李白第一首名扬天下的诗是什么,背景又是什么
李白第一首名扬天下的诗赋是《大鹏遇希有鸟赋》。
背景: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让李白想不到的是,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皇帝恩宠的道士,自然十分开心。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承祯一见非常欣赏,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也就是说他有“仙根”。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体印象。
李白为司马承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 兴奋之余,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这是李白最早扬名天下的诗赋。
4. 名扬中外的古诗
李 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注释]1.白帝: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处长江上游。
2.江陵:湖北省江陵县,处长江中游。3. 啼:叫。
--------------------------------------------------------------------------------[简析]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七言绝句。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
在 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
“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
“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
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
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别董大高 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简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作者简介]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
渤海蓨(xiu)(今河北沧县)人,曾做过散骑常侍。有《高常侍集》。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1. 泊:停船靠岸。
2. 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5. 数重:几层。
6. 绿:吹绿了。7. 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简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
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
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本诗是“文字频改,工夫自出”(《童蒙诗训》)的著名例证。--------------------------------------------------------------------------------[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有《临川先生文集》。
塞下曲卢纶月 黑 雁 飞 高,单 于 夜 遁 逃。欲 将 轻 骑 逐,大 雪 满 弓 刀。
[注释]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远名扬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