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的诗句蒙古族
1. 关于“蒙古族”的诗句有哪些
1、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2、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3、三月蓝青腊月黄,无边草色沐秋光。
牧歌声里雄鹰叫,风拂葱茏现牛羊。4、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5、一碧无垠骏马翔,少年鞭响牧歌扬。
姑娘舞动裙欢悦,篝火星燃醉晚阳。6、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7、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8、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9、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
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10、西岫烧红百丈霞,飞鸦结队急归家。
平川渐渐蒙蒙色,草野匆匆淡淡纱。
2. 有没有关于蒙古的诗句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北朝民歌,虽然仅有二十七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水土,对游牧生活无限热爱之情。
“敕勒川,阴山下”,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从中我们也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那不可抑制的由衷赞美之情。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野”两句承上,且描绘笔法上略有叠沓,蕴涵着咏叹抒情的情调。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这两句显现出敕勒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首民歌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敕勒人的豪情。
《赋得古草原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
译文:
平原上的野草一片葱茏茂盛,年年一枯一生,野火也烧不尽它,等来年春风一吹,又纷纷萌生出来。野草远远地一直延伸到古道,青翠的山峦将荒城连接在一起。又要送朋友远行了,满目的青草也充满了离别之情。
下面的是网友原创诗句:
卜算子·青海湖草原
半绿草秋黄,遥望铺天际。
风送牛羊时几声,蝶度幽丛里。
千秋岁·塞外草原
塞烟边外。驱马跑无际。天极处,山峦叠,闲云行几朵。毡幄联鳞次。青翠遍、道弯指帐蹄痕碎。
广阔胸怀事。悠久英雄地。峰火熄。胡笳起。茹毛逐水草。衣皮寒流徙。过去也、眨眸复看容颜改。
评论
23
11
悦昶博荣
采纳率:71%
来自团队:大中小教育解答
擅长:
聊天软件
英语考试
英语翻译
文学
其他回答
南北朝.民歌.(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草
作者: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春山游骥图
人人说道,
牧童尚小。
那是我,
独享最好。
多梦季节,
知音非少。
看:
鸟儿唱,
鱼儿游,
马儿跑。
春光依旧,
红颜已老。
只可惜,
旧情未了。
朝思夜盼,
问君知否?
有:
片片云,
淡淡风,
青青草。
3. 求2首关于蒙古族民风民俗的古诗
蒙古民族对马的特殊感情是其他民族无法理解和比拟的,史诗《江格尔》中的人与马的情感、战马的人格化,表现出了蒙古人对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新疆蒙古族的“江格尔齐”说唱《江格尔》时,刻画、描绘最多的是马的形象。例如对英雄江格尔的坐骑“神马阿兰扎拉”的介绍,对洪格尔的铁青马、阿拉坦策吉的大红马、萨布尔德栗色马的描述中,都有真诚的赞美,表现出了浓郁的草原游牧文化。如对“阿兰扎拉神马”听觉形象的描述:
如同离弦的箭一样快,
像火花似的闪耀,
气势磅礴。
像万马奔腾,
像万牛怒吼。
让那公牛和大象吓得心惊胆战。
人们一看那漫天的红尘,
就知道是阿兰扎尔神驹来临。
对洪格尔铁青马听觉形象的描述:
铁青马听了洪格尔的话语,
放开四蹄疾驰如飞。
两条前腿一跳,
跳过三座高山。
两条后腿一蹿,
蹿过无数的丘陵和平原。
对阿拉坦策吉大红马的听觉形象的描述:
在魔王的国土上,
这骏马是驰名的千里驹,
它的毛色如火炭。
四腿脚间,
臀肉滚圆。
蒙古地区普遍传唱的一首《蒙古马之歌》,生动地讴歌马与人的关系以及战马在战场上如何保护受伤的主人的情景。歌中唱到:
护着受伤的主人,不让敌人靠近;
望着牺牲的主人,两眼泪雨倾盆。
仁慈的蒙古马呦,英雄的蒙古马呦。
4. 描写蒙古草原的诗句
1、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2、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3、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4、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5、三月蓝青腊月黄,无边草色沐秋光。牧歌声里雄鹰叫,风拂葱茏现牛羊。
6、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7、一碧无垠骏马翔,少年鞭响牧歌扬。姑娘舞动裙欢悦,篝火星燃醉晚阳。
8、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9、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10、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11、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12、西岫烧红百丈霞,飞鸦结队急归家。平川渐渐蒙蒙色,草野匆匆淡淡纱。
13、出语真实惹众嫌,一身乌色更招谗。预知福祸殷勤报,反被智愚颠倒冤。衔肉唱歌留笑柄,投石喝水作佳传。抑扬褒贬由他去,依旧枝头畅所言。
14、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俗清风雅本难定,大智如愚乃巨贤。
1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6、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
17、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9、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20、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 蒙古有那些马
蒙古马与蒙古人的缘分深厚。
俗称蒙古族为马背民族。十三世纪初叶,蒙古民族从大分裂走向大统一。
史称那是“蒙古马的时代”。蒙古马堪称蒙古人的朋友伙伴。
蒙古马产生于蒙古大草原和蒙古高原。三五百为一群,每隔三四年分一次群。
强健的公马带领众多母马繁衍生息。每到夏季,成群结队的马群,在绿浪翻滚的草原上奔驰起来如同海潮汹涌。
每到冬季,在寒风凛冽中成批蒙古马仰天长嘶其声如惊雷震天动地。 蒙古马与蒙古人一样,生活在冬季高寒夏季高温地带。
它在暴风雪中驰骋如飞,烈日炎炎中行走如流。它有耐寒耐热的奇特本领,因而具有强大的环境适应性。
蒙古马体小而又灵活,眼疾而能避险,矫健而有力量,敏锐而又迅捷。在蒙古族著名英雄史诗(江格尔)中,有段描写英雄战马的诗句:“如同离弦的箭一样快/像火花似的闪耀忾势磅礴/像万马奔腾/像万牛怒吼/让那公牛和大象吓得心惊胆战/人们一看那漫天红尘就可知道阿兰扎尔神驹来临。”
在占代,成吉思汗统率的蒙古军进攻或退守中,只要蒙古马一马当先便万夫难挡。蒙古马为蒙古大军赢得了时间,占据了有利的地形地物,使得成吉思汗的战事经常处于主动地位。
在激烈的战斗中,蒙占马食宿简便易行,围追防范能力特强。它吃下任何一地牧草后,便不分昼夜冷热立着睡眠。
它这特殊性能,体力恢复极快,在战争中始终保持健壮的体魄和充沛的力量。蒙古大军每次出征时,每个战士除乘马外还挎少则一匹多则三匹马。
乘马跑下一段路程后,便丢给战争途中的专门养马人,换上另一匹膘肥体壮的战马继续前进。 古代的驿站,亦称“站赤”(蒙古语意为掌驿站者)。
驿站是“通达边情,布宣号令。”“驿传玺书谓之铺马圣旨,遇军务之急,则以金字、银字圆符为信。”
可见驿传任务非常艰巨。这种艰巨任务,主要是靠蒙古马来完成。
每个驿站均备有蒙古马群,一旦驿传号令或圣旨下来,驿传者不分昼夜飞身上马。蒙古马将驿传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准时送到下一个驿站。
有时恶劣气候使驿传者在破云除雾爬山涉水中迷失了方向。但驿站传者只要暗示好乘马,任马由缰,乘马便会不失时机地将驿传者带到目的地。
围猎是蒙古人老少娴熟的一项活动。古代蒙古大汗、王公贵族都喜欢围猎,如今许多地区仍保持着围猎习惯。
围猎中经常上上下下一齐出动,是全民性活动。古代的围猎分为虎围、狼围、鹿围和鸡兔围。
这实际上是一场蒙古马竞技表演和准军事演习。凡参加围猎者均要骑一匹精良的蒙古马。
在围、赶、追、吓、堵、埋伏等围猎中,需要蒙古马与主人卓越的配合,否则不仅不能获取猎物,主人稍有不慎或乘马有所闪失,便有中枪弹、箭、布鲁(打猎工具)和野兽反扑的危险性。围猎者要想尽情发挥围猎的真正本领,那是绝对地少不了蒙古马的智慧和机敏。
蒙古马不仅善解主人用意,更懂得围猎的奥秘与要领。在这一点上,蒙古马有惊人的记忆和超常的灵活性。
主人在瞬息万变的围猎场上,有些难以精确预料的东西,这时便由蒙古马替主人加以补救而化险为夷。古代围猎者将自己的猎马视如生命视如神灵。
蒙古马通人性,对主人竭尽忠诚。它最有忘我的情感,遇事主动承担风险。
这在蒙古民间有许多生动故事流传。十三或十四世纪的叙事诗<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在蒙古族中几乎是家喻户晓。
叙事诗中描述的两匹骏马在参加成吉思汗围猎中超群出众,贡献巨大。但这样辉煌的业绩没有得到主人应有的赞扬,因而两匹骏马遁逃而去。
在遁逃中,两匹骏马对成吉思汗的不同看法终于暴露出来。一个是倔强自信、桀骜不驯,追求自由;一个是愿意忍受役使而眷恋主人。
最终在“恩君”的感召下,重又回到原来的马群,受到成吉思汗的欢迎、问安和封奖。这一寓言诗以两匹骏马的人格化,反映出蒙古人与蒙古马的美好关系和蒙古马对蒙古人的笃实心态。
蒙古民族对其后代进行爱马教育中,经常引用<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作为教材。 蒙古民族英雄嘎达梅林义军与军阀和王爷军队激战中,嘎达梅林被冷弹击中落马。
在敌军就要追上的千钧一发之际,嘎达梅林的乘马咬紧嘎达梅林衣角,将嘎达梅林拖到河畔密林中,使嘎达梅林死里逃生。 十九世纪的蒙古族大作家尹湛纳希从外地返回家乡的原野上,不慎落马昏厥过去,这时有两条狼扑了过来。
尹湛纳希的乘马高扬四蹄和鬃尾与两条狼展开了殊死搏斗。尽管狡猾的两条狼轮番进攻,乘马一对二出一身大汗,但它仍然寸步不离主人。
最终挡住了两条狼,迎来了尹湛纳希的家人。 蒙古马亲情很重,它多年乃至到死能准确认出父马母马与兄妹马并保持亲密的家族关系,有的马离群多日回到家族中间,以互咬鬃毛来表示亲热。
蒙古马从不与生身母马交媾,因而蒙古人称马为义畜。蒙古马在动物中是最洁净的,它喝的是河水、湖水、井水,从不喝死水和脏水。
吃的草也是找新鲜的,有时宁肯挨饿,不吃腐烂变质的草。在家畜中马的寿命最长,最高能活六十岁。
蒙古人对马的年龄计算以双岁为一岁,如三十三岁马实际已是六十六岁。 蒙古牧人忌食马肉。
马死亡后都将埋葬,以示报答马对主人的一片深情。生过十个马驹的母马和年久的种公马,蒙古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赞美蒙古族文化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