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谚诗句
1.有关农谚的诗句
1、“云”农谚
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衣
2、“风”农谚
东风急,备斗笠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3、“雷、电” 农谚
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气
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4、“雾、露、霜” 农谚
早晨地罩雾,尽管洗衣裤
雾起不收,细雨不休;雾起即收,旭日可求
大雾不过三;重雾三日必有大雨
春雾晴,夏雾雨,秋雾茫茫晒死鬼
五月雾大水淹路,如果不淹路,井底栽葫芦
2.还有几个关于农谚的句子
1、七月半,种早蒜。
2、深栽茄子浅栽葱。
3、葱怕雨淋韭怕晒。
4、深栽洋芋浅栽姜。
5、不是肥土不栽姜。
6、茄子栽花烟栽芽。
7、春分栽菜。
8、大暑摘瓜。
9、种葫芦靠墙。
10、水葫芦,旱西瓜。
11、瓜茬瓜,不结瓜。
12、风凉茄子自在瓜。
13、枇杷枇杷,隔年开花。
14、向阳荔枝,背阳龙眼。
15、麦子上场,核桃半瓤。
16、人靠吃饭,菜靠喝水。
17、立秋栽葱,白露栽蒜。
18、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19、黄瓜爱水,丝瓜爱藤。
20、种姜养羊,本短利长。
21、夏至起蒜,必定散了瓣。
22、萝卜白菜葱,多用大粪攻。
23、三斤子姜,不如一斤老姜。
24、牛眠落苏狗眠豆(稀植)。
25、秋分不收葱,霜降必定空。
26、冻不死的葱,旱不死的蒜。
27、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28、春天多种菜,能吃也能卖。
29、多种一园菜,等于一仓粮。
30、有菜五分粮,不怕饿断肠。
3.关于农谚的一些句子
1、冷收麦,热进仓。
2、小满种棉花,光长柴禾架。
3、麦前治住蜜,过麦沉着气。
4、苗子长得壮,桃多有希望。
5、蜂找蜜源,平地五千(米,升高一千,在此范围,奔波往返。
6、蚕老不宜留,留下断丝头。
7、若要母畜把胎保,千万莫喂霉烂草。
8、蚕老一个闪,麦熟一眨眼。
9、挖得深,盖得薄,结得棒子像牛角。
10、苹果梨子早疏果,免得日后舍不得。
11、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12、小满玉米芒种黍。
13、去杂去了,深挖细找,无一漏网,质量提高。
14、受螫痛难忍,迅速拔螫针,氨水来点涂,效果挺灵敏。
15、小满桑葚黑,芒种小麦割。
16、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
17、小满十日见白面。
18、杈子擗得早,养分跑不了。
19、麦套棉两亲家,收了麦子又摘花。
20、串种技术严,苗足苗齐是关键。
4.包含农谚的古诗
农谚和诗句不是一个范畴的,所以不可能有关于农谚的诗句,但是有很多关于物候的诗句,诗句和农谚都反映了物候知识。
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早春天气,鸭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戏水中。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
(秦观《还自广陵》)晚冬时节,水鸟相依,一声冰响,群鸟惊飞。鸭子与小鸟同是春天的使者。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水槛遣心》)诗中出现的三种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的节令特点。
黄巢《题菊花》说:“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菊花凋零,蝴蝶敛迹,虽不着一“秋”字,秋令的阵阵凉意却扑面而来。
至于李白的《塞下曲》,则把读者引向另一个世界:“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内地早已是百花凋谢之日,而地处西北边塞的天山(祁连山)仍旧积雪覆盖,无杨柳与花草,表明在黄河流域海拔超过四千多米的地方,既无夏季又无春秋的特点。
由此不难看出内地跟塞外气候的差异之大。 涉笔物候的古诗中往往会看到前人的农事和军事活动。
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这两句写江南晚春乡村的诗,藉蝴蝶入菜花的描述衬托农夫农妇农事忙碌。
再看文同的《早晴至报恩山寺》:“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独卧斫桑稀。”
上联描绘了一幅远山高林、野鸟飞翔的生动画图;下联写了春夏之交农夫农妇收麦、整菜、采桑、喂蚕,忙碌不堪的情景,亲切动人。而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其三)则是写行军打仗:敌人夜逃,雁群惊飞,由此引起我军大将的警惕,遂率领士兵追赶敌骑,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
5.还有几个关于农谚的句子
1、七月半,种早蒜。
2、深栽茄子浅栽葱。3、葱怕雨淋韭怕晒。
4、深栽洋芋浅栽姜。5、不是肥土不栽姜。
6、茄子栽花烟栽芽。7、春分栽菜。
8、大暑摘瓜。9、种葫芦靠墙。
10、水葫芦,旱西瓜。11、瓜茬瓜,不结瓜。
12、风凉茄子自在瓜。13、枇杷枇杷,隔年开花。
14、向阳荔枝,背阳龙眼。15、麦子上场,核桃半瓤。
16、人靠吃饭,菜靠喝水。17、立秋栽葱,白露栽蒜。
18、谷雨前后,种瓜点豆。19、黄瓜爱水,丝瓜爱藤。
20、种姜养羊,本短利长。21、夏至起蒜,必定散了瓣。
22、萝卜白菜葱,多用大粪攻。23、三斤子姜,不如一斤老姜。
24、牛眠落苏狗眠豆(稀植)。25、秋分不收葱,霜降必定空。
26、冻不死的葱,旱不死的蒜。27、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28、春天多种菜,能吃也能卖。29、多种一园菜,等于一仓粮。
30、有菜五分粮,不怕饿断肠。
6.有关农谚的句子
1、晚霜伤棉苗,早霜伤棉桃。
2、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
3、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4、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
5、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
6、荞麦见霜,粒粒脱光。
7、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8、圩田隔夜是荒年。
9、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10、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
11、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
12、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13、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
14、水荒头,旱荒尾。
15、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16、大雪下成堆,小麦装满屋。
17、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18、桑叶逢晚霜,愁煞养蚕郎。
19、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
20、大雪兆丰年。
7.农谚谚语
夏至三朝雾,出门要摸路。
(多雨)半夜无星,大雨快临。雨前麻花(小雨)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停。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雨打黄梅脚,车水车断黄牛脚。
端午落雨还好熬,初六落雨烂脱瓦。月着蓑衣,天要下雨。
虹高日头低,明朝着蓑衣;虹低日头高,明日晒得背皮焦。东风急溜溜,半夜雨稠稠。
早晨落雨饭后停,饭后下雨不得晴。小暑起燥风,日日夜夜好天公。
八月南风二日半,九月南风当日转,十月南风转一轮。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天上起了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东南风,干松松;东北风,雨祖宗。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拓展资料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
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
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节、气象、气候条件,这些方面在农谚中占有大量内容。农业生产又是由人在进行的,因此农谚中还有很多内容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经营管理的经验等。
农谚的句子比较精炼朴素,但是把大量的农谚加以排以分析,就可以发现农谚的句子也相当错综复杂。先就每句的字数看,据笔者就全国农谚15823条(约36万字)的分类统计, 最少的是3字一条,最多的是196字一条。
农谚的地域性,实际上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例如不同地区作物种类不同,播种、收获季节不同等等。
浙江农谚:“麦黄种麻,麻黄种麦”,陕西农谚则为“麦黄种糜,糜黄种麦”,这是作物因地域而不同。华北农谚“七金、八银、九铜、十铁”,“秋收不耕地,来年不能定主意”,这是反映北方冬季休闲、一年一熟耕作制的,在南方就不是这样,浙江农谚“草子种三年,坏田变好田”,“烂冬油菜旱冬麦”,反映浙江地区冬季不是种绿肥,就是种大小麦、油菜以及蚕豆、豌豆等,很少休闲,更没有七月八月就耕地准备过冬的。
8.关于谚语的诗句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 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 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败家子挥金如粪,兴家人惜粪如金。 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爆饮爆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宁。 背后不商量,当面无主张。
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病从口入,寒从脚起。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不到江边不脱鞋,不到火候不揭锅。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不给规矩,不成方圆。 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讲话得罪人。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不见兔子不撒鹰。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可不算,不可全算。 不磨不炼,不成好汗。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不怕穿得迟,就怕脱得早。
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汉。 不怕路长,只怕心老。
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不怕年老,就怕躺倒。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精。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来穷。 不怕事难,就怕手懒。
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不笑补,不笑破,只笑日子不会过。 槽里无食猪拱猪,分脏不均狗咬狗。
草若无心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 馋人家里没饭吃,懒人家里没柴烧。
常赌无赢家。 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想有时。
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 长五月,短十月,不长不短二八月。
长兄如父,老嫂比母。 朝里有人好做官,家里有狗好看门。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车有车道,马有马路。
撑痢疾,饿伤寒。 撑死胆大的人,饿死胆小的鬼。
秤能称轻重,话能量人心。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
吃不言,睡不语。 吃吃喝喝,人走下坡。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饭打湿口,洗脸打湿手。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吃一堑,长一智。 迟干不如早干,蛮干不如巧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宠狗上灶,宠子不孝。
出汗不迎风,走路不凹胸。 出家三天,佛在面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出门问路,入乡问俗。 船头坐得稳,不怕风来颠。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疮怕有名,病怕没名。
创业百年,败家一天。 吹嘘自己的人,等于在宣传他的无知。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从小差一岁,到老不同年。 粗茶淡饭能养人,破衣破裤能遮寒。
粗饭养人,粗活益身。 粗丝难织细绢,粗人难做细活。
寸草铡三刀,料少也长膘。 打不干的井水,使不完的力气。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打虎要力,捉猴要智。 打架不能劝一边,看人不能看一面。
打蛇打七寸,挖树先挖根。 打铁看火候,庄稼赶时候。
打鱼的不离水边,打柴的不离山边。 打鱼靠网,打狼靠棒。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路不走草成窝,好歌不唱忘记多。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大王好见,小鬼难求。
大意失荆州,骄傲失街亭。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胆大走遍天下,胆小寸步难行 弹琴知音,谈话知心。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用时万金不惜,不当用时一文不费。
当着矮人,别说矮话。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到什么山上砍什么柴,到什么火候使什么锤。道儿是人走出来的,辙尔是车轧出来的。
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 点灯爱油,耕田爱牛。
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老医生开药方。
冬天既然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豆腐多了一泡水,空话多了无人信。 痘要结,麻要泄。
读书不想,隔靴挠痒。 读书须用心,一字值千金。
赌钱众人骂,读书众人夸。 端人家碗,服人家管。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多行不义必自毖。
恶人心,海底针。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 儿大分家,树大分杈。
耳不听不烦,眼不见不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蜂多出王,人多出将。 逢恶不怕,逢善不欺。
富人过年,穷人过关。 隔行如隔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需要一些关于农谚的语句
农谚语句:
1、稻田水多是糖浆,麦田水多是砒霜。
2、五月端午晴,烂稻刮田膛。
3、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老。
4。有水才有谷,无水守着哭。
5、麦秀寒,冻煞看牛囝。
6、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7、不行春风,难得秋雨。
8、欲知五谷,但视五木。
9、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
10、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
11、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12、桃花落在尘土里,打麦打在泥浆里;桃花落在泥浆里,打麦打在尘土里。
13、腊雪不烊,种田人饭粮;春雪不烊,断脱人肚肠。
14、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15、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16、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17、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
18、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
19、秧苗起身,还要点心。
20、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
农谚解释:
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
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
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节、气象、气候条件,这些方面在农谚中占有大量内容。农业生产又是由人在进行的,因此农谚中还有很多内容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经营管理的经验等。
农谚是指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农业谚语是广大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对天时气象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升华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虽寥寥几字,却是对农业生产与天时气象关系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可谓道理深刻。它产生于农业生产实践,又指导和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
不但在气象科学不发达的过去,对促进农业生产丰产丰收有重要意义,而且在科学种田较普及的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难怪农民伯伯十分在意它,乃至铭心不忘。现就嘉定江桥、南翔、马陆一方,对水稻从种到收的谚语与读者共享。亦望对外地来沪新农民有所帮助。
“种到老学到老,不要忘记河泥稻”:即种稻的最好基肥是草河泥,亦就是农家自造的塘草泥。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或者是农谚
1.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或谚语
描写清明节的诗词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为后人留下了描写清明节的著名诗句: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宋】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 人倚秋千笑,。
2. 有关清明节的诗、词、句、谚语
诗:1、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知,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谚语:
1、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道风多。
2、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3、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4、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5、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扩展资料: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回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答祭活动,春秋二祭,古已有之。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
3. 关于清明节的谚语
1、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2、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3、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4、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5、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6、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7、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8、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9、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10、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11、清明有霜梅雨少。
12、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13、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14、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15、清明响雷头个梅,清明下雨雨绵绵。
16、清明冷,好年景。
17、清明暖,寒露寒。
18、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19、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20、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21、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23、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田禾大有收。
24、交春落雨到清明,清明落雨无日晴。
25、清明种瓜,立夏开花。
26、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27、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28、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29、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30、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31、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32、春雷日日阴,半晴半雨到清明。
33、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34、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35、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
36、清明前挂金钱,清明后挂铜钱。
37、清明晴鱼上高坪,清明雨鱼埤下死。
38、清明雨渐增,天天好刮风。
39、清明不拆絮,到老没成器。
40、、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满立夏,寒死老郎爸。
41、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42、清明晒得杨柳枯,十只粪缸九只浮。
43、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4. 关于清明节的谚语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清明节气的霜、雾、雷及寒暖与未来天气均有一定预示,相关谚语有:◇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 清明有霜梅雨少(苏)◇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苏、鄂)◇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豫)◇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晋、内蒙古)◇ 清明响雷头个梅(浙)◇ 清明冷,好年景(辽、冀)◇ 清明暖,寒露寒(湘)清明节气的风对未来天气及年成好坏也有一定预示,农民极为关心,因此,在民间流传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谚语.比如:◇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
5. 关于清明的诗或者词
清明日忆诸弟 朝代:唐朝 作者: 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 朝代:唐朝 作者: 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清明日 朝代:唐朝 作者: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朝代:唐朝 作者:张籍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
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朝代:唐朝 作者: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江南清明 朝代:唐朝 作者: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清明 朝代:宋朝 作者: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朝代:宋朝 作者: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怀 朝代:唐朝 作者: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清明后登城眺望 朝代:唐朝 作者: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江南清明 朝代:唐朝 作者: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清明 朝代:宋朝 作者: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朝代:宋朝 作者: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怀 朝代:唐朝 作者: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清明后登城眺望 朝代:唐朝 作者: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6. 写关于清明节诗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为后人留下了描写清明节的著名诗句: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宋】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 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英文标准译名:Tomb-sweeping Day或者Pure Brightness。
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此节日现已列入国假3天). 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201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通知指出,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清明节放假三天。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 杜牧的《清明》 人民用它安排进行农事活动。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7. 有关清明的谚语俗语成语资料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元宵节)、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
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说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清明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
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
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
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
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插柳戴柳。因为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
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
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
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寒食究竟在清明的前几日?有几种说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称寒食节,这样正好是清明节的前二天。
唐代元稹的诗云:“初过寒食一百六”,认为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清明节与冬至本身所处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异。因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
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区分了。 清明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
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活动随着岁月的赓续交替,社会的嬗递变化,有的习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
8. 清明节的诗句
1、《风入松》
宋丨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2、《清明夜》
唐丨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3、《苏堤清明即事》
宋丨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4、《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丨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5、《采桑子》
宋丨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6、《破阵子》
宋丨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7、《清明日狸渡道中》
宋丨范成大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8、《浣溪沙》
宋丨朱敦儒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
日长独自倚阑干。脱箨修篁初散绿,
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9. 关于清明节的谚语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清明节气的霜、雾、雷及寒暖与未来天气均有一定预示,相关谚语有:◇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 清明有霜梅雨少(苏)◇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苏、鄂)◇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豫)◇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晋、内蒙古)◇ 清明响雷头个梅(浙)◇ 清明冷,好年景(辽、冀)◇ 清明暖,寒露寒(湘)清明节气的风对未来天气及年成好坏也有一定预示,农民极为关心,因此,在民间流传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谚语。
比如:◇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或农谚
1.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或谚语
描写清明节的诗词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为后人留下了描写清明节的著名诗句: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宋】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 人倚秋千笑,。
2.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谚语,习俗
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谚语: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清明蒜不在家,数伏蒜不在地。
清明前后一场雨,好似秀才中了举。
稻怕寒露一夜霜,麦怕清明连放雨。
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祭祖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清明节扫墓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3. 有关清明节的诗、词、句、谚语
诗:1、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知,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谚语:
1、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道风多。
2、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3、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4、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5、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扩展资料: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回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答祭活动,春秋二祭,古已有之。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
4. 关于清明节的谚语
1、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2、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3、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4、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5、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6、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7、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8、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9、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10、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11、清明有霜梅雨少。
12、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13、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14、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15、清明响雷头个梅,清明下雨雨绵绵。
16、清明冷,好年景。
17、清明暖,寒露寒。
18、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19、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20、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21、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23、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田禾大有收。
24、交春落雨到清明,清明落雨无日晴。
25、清明种瓜,立夏开花。
26、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27、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28、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29、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30、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31、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32、春雷日日阴,半晴半雨到清明。
33、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34、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35、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
36、清明前挂金钱,清明后挂铜钱。
37、清明晴鱼上高坪,清明雨鱼埤下死。
38、清明雨渐增,天天好刮风。
39、清明不拆絮,到老没成器。
40、、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满立夏,寒死老郎爸。
41、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42、清明晒得杨柳枯,十只粪缸九只浮。
43、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5. 有关清明节的谚语
◆ 清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的谚语有:
◇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
◇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
◇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
◇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
◆清明节气的霜、雾、雷及寒暖与未来天气均有一定预示,相关谚语有:
◇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
◇ 清明有霜梅雨少(苏)
◇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苏、鄂)
◇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豫)
◇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晋、内蒙古)
◇ 清明响雷头个梅(浙)
◇ 清明冷,好年景(辽、冀)
◇ 清明暖,寒露寒(湘)
◆ 清明节气的风对未来天气及年成好坏也有一定预示,农民极为关心,因此,在民间流传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谚语。比如:
◇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 清明节的谚语都有什么
1, 清明不拆絮,到老没成器。
这个谚语出自清人王有光的《吴下谚语》卷二。它的意思是说,到了清明,春这个季节已经过了一半,夏天在逐渐的来到,棉被、裤需要拆洗了,让太阳晒掉里面一个冬天的阴气。
春天是个很让人困顿的季节,很容易使人养成娇惰的性情,这些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晏安鸩毒”,不振作起来是成不了大器的,到老也没什么出息。 2, 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
出自清人潘荣升《帝京岁时纪胜》。到了清明的这一天,人人都会佩戴新折的柳条出门踏青、扫墓。
妇女们会把这些柳条插在头发上,而男人们又总是把柳戴在衣襟上或用柳圈戴在头上,唐玄宗曾经说过这一天戴柳“可免虿毒”。这个谚语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当时没有一个人不配戴的柳条的,因为不配戴,来生是要变成黄狗的,很戏谑的说明了事实。
3,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这条谚语与上一条意思相近,但有点儿雅了,像是经过了文人的改造,所以在一些著作中流传更广,出于明代田汝成的《熙朝乐事》,清明这一天,谁要是不戴柳的话,小孩子也会变成老头了。
如在清人顾铁卿的《清嘉录》卷三,“三月,插杨柳”条目下,这条言语被增加了一个字,成了“清明不戴杨柳,红颜成皓首”。 4, 清明前挂金钱,清明后挂铜钱。
出自清人李光庭的《乡言解颐》,李光庭这样解释,他说,清明前后半月,吴俗都有“标插坟墓”的习俗,用纸钱配挂在上面,称为“寓钱”。它既不是金的也不是铜的,为什么却称为金钱、铜钱呢,这主要是用来表达哀思者的孝心。
挂在清明之前,说明孝思深厚是最可珍贵的,其钱虽不是真的金钱却胜似金钱;挂在清明之后,说明孝薄而不值得提倡,这钱不是金的而是铜的了。 明代的徐光启在其《农政全书》里引用了有关清明的三点谚语: 5,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这条在卷十一“农事,占候”条目下。徐光启说道,二月最怕夜雨,如果晚上是晴的,即使雨多,也没有什么妨碍,如果有十个夜晚以上下雨,乡下人都会叫苦连天了。
初四下雨,叫做春水。初八前后,一定有风雨。
因此他引用了这条谚语,意在说明天气的自然规律,天气是逐渐暖和起来了。这条谚语还出现在清人梁章钜的《农候杂占》、明人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荟》里。
6, 清明晒得杨柳枯,十只粪缸九只浮。 7, 清明无雨少黄梅。
这条谚语,在梁章钜的《农候杂占》里给改动了一个字,“少”换成了“旱”。是说如果清明的前一天寒食的时候下雨的话,那么“必多梅雨”,这是农民们熟悉的一个气象谚语。
8, 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满立夏,寒死老郎爸。 出自梁章钜的《农候杂占》,他注为“闽谚”,由这条谚语可以看到,在农历四月份之前大都是很寒冷的,所谓“春寒”,此之谓也。
9, 清明嫁九娘,一去不还乡。 出自清人翟灏的《通俗编》卷三“时序”条下。
他在里面引用了田汝成《游览志余》里的一个说明,说是把这条谚语写好后,贴在堂屋前面的柱子上,到了夏天就不会有“青虫扑灯之忧”。呵呵,一个美好而幽默的想法罢了。
10, 清明螺,抵只鹅。 出自清人范寅《越谚》卷上。
很好理解,是说螺蛳是随着季节而长大的,到了清明是最肥的时候。并不是说真的与鹅一般大,只是个比喻而已。
要做一下说明的是,这里的“螺”,不是田螺,是螺蛳。 好了,还有许多有关清明的谚语,比如:“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等,都很有意思,留待以后再说吧。
7. 有关清明节的诗、词、句、谚语
清明日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怀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妫┗ǚ⒐手Α?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唐】张籍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
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唐】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江南清明
【唐】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写一句与清明节有关的诗句农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