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望山的诗句
1. 望天门山古诗名句
全诗: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赏析: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3.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4.开:劈开,断开。
5.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
6.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7.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8.出:突出,出现。
9.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2. 描写山的诗句
山行--- 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风----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陆游《后赤壁赋》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
(一个对联)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百川沸腾,山冢碎甭。高谷为岸,深谷为陵。
(《诗经》)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 (王维 《汉江临泛》) 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唐·司空图: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王维: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韩愈: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唐·张锡: 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唐·李白: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元·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毛主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杜甫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 李白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李白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山行--- 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风----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陆游《后赤壁赋》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
(一个对联)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百川沸腾,山冢碎甭。高谷为岸,深谷为陵。
(《诗经》)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 (王维 《汉江临泛》) 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唐·司空图: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王维: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韩愈: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唐·张锡: 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唐·李白: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元·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回。
3. 望山天门的诗句是什么
《望天门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
诗句如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4. 关于有山的诗句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4、《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6、《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7、《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
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
口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
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
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
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
投迹归此地。 8、《咏江郎山》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9、《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1、《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3、《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5、《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6、《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7、《登峨眉山》 唐·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18、《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4、《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5、《长相思》 满·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6、《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7、《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8、《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9、《泊船瓜州》 宋·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2、《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14、《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1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6、《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
5. 望天门山诗句诗意
望天门山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注释
⑴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⑵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⑶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⑷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⑸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6. 关于山的诗句古诗大全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其一》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短歌行》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卜算子》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过松源晨》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
7. 望天门山 古诗千古名句
望天门山古诗中的千古名句是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唐代: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注释⑴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⑵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
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⑶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
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⑷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⑸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鉴赏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
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峙,江水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
第一句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
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可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但作为一首七言古诗,写得淋漓尽致。
从比较中就可以看出《望天门山》作为绝句的崇尚简省含蓄的特点。“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
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
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
“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
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
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创作背景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是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古人正在望山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