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超弃笔从戎的诗句
1. 那首诗运用了班超弃笔从戎.的典故
1.宋 邹浩《班超》
功名从古病难成,况作天西绝域行。纵有平陵同落落,其如卫候尚营营。杀妻吴起终遭逐,上疏鸿卿不免刑。定远独能逢圣主,千年万岁蔼嘉声。
2.宋 辛弃疾《水调歌头》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
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3.唐 李益《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4.宋 徐钧《班超》
人生适意在家山,万里封侯老未还。
燕颔虎头成底事,但求生入玉门关。
5.宋 黄庭坚《次韵奉答廖袁州怀旧隐之诗》
诗题怨鹤与惊猿,一幅溪藤照麝烟。 闻道省郎方结绶,可容名士乞归田。
严安召见天嗟晚,贾谊归来席更前。 何况班家有超固,应封定远勒燕然。
6.宋 陈普《咏史上·班超》
三十六人抚西域,六头火炬走匈奴。
古今参合坡头骨,尽是离披见鹘乌。
7.明 皇甫冲《闰三月十日将别王甥与之痛饮醉后作将进酒》
。。遂使班超奋投笔,恐负人生七尺躯。
迩来投笔何所从,不如黄白能为功。
8.清 黄遵宪《过安南西贡有感》
班超投笔气如山,万里封侯出玉关。
9.民国 罗家伦《玉门出塞》
10.宋 晁补之《摸鱼儿》
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2. 弃笔从戎的诗句
从军行 唐 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一句) 望蓟门 唐 祖咏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这句话的意思是:少年时虽不象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 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意思是: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吴钩,去收取那被藩镇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 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男儿应是重危行,其让儒冠误此生。-----这句话出自 国民革命军的从军歌,算不上是古诗词。
3. 弃笔从戎的古代诗人有
班超(32—102年)出生于文学世家,他的父亲班彪是东汉著名大文豪、史学家,他的哥哥班固是《汉书》作者,他的妹妹班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在班固死后,班昭继承班固事业,完成了《汉书》。
然而班超对文学不感兴趣,书香门第竟然出了一位名将,也算罕见了。在班固入洛阳为官的时候,班超和母亲也都到了洛阳,当时他们家里很穷,班超靠替人抄写文字赚点钱贴补家用,很是辛苦。
落魄的名将大都是不安分的家伙。班超曾经弃笔感叹:“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当时在一旁抄书的人都嘲笑他,班超感叹道:“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这句话和陈胜吴广的“燕雀焉知鸿鹄志哉”同样嚣张了。
这便是弃笔从戎的典故。
4. 弃笔从戎的古代诗人有
班超(32—102年)出生于文学世家,他的父亲班彪是东汉著名大文豪、史学家,他的哥哥班固是《汉书》作者,他的妹妹班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在班固死后,班昭继承班固事业,完成了《汉书》。
然而班超对文学不感兴趣,书香门第竟然出了一位名将,也算罕见了。在班固入洛阳为官的时候,班超和母亲也都到了洛阳,当时他们家里很穷,班超靠替人抄写文字赚点钱贴补家用,很是辛苦。
落魄的名将大都是不安分的家伙。班超曾经弃笔感叹:“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当时在一旁抄书的人都嘲笑他,班超感叹道:“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这句话和陈胜吴广的“燕雀焉知鸿鹄志哉”同样嚣张了。
这便是弃笔从戎的典故。
5. 对班超“弃笔从戎”的看法
源于《后汉书·班超传》。班超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的弟弟。公元62年,他的哥哥班固到洛阳去做教书郎,他和母亲也跟随而去。由于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他只好到府中帮助人们做些抄写工作,用来维持生计。但他认为这样下去实在没有出息。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书,突然把笔向地上一投,长叹一口气说:“大丈夫纵然没有其他大志,也应当学习张骞和傅介子,为国家建功立业,怎么能这样长久地耍笔杆子呢!”随后,他就投笔从军去了。
班超投军以后,跟随在大将军窦固的麾下,屡建奇功。他奉命出使西域,克服了种种艰难困苦,为汉朝和好了50多个国家,巩固了汉朝的政权,维护了边疆的安宁。后被封为定远侯。后来,人们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用来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23
6. 班超出使西域的故事和班超弃笔从戎的故事
1、出使西域
汉明帝初年,北匈奴一再胁迫西域各国出兵,寇掠东汉的河西等地。永平十六年(73年),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镇抚西域各国,西域与汉断绝65年的关系至此恢复。直到永元十四年(102年),班超才从西域返回洛阳。
2、投笔从戎
班超在为官府抄写文书时,每日伏案挥毫,常停下来扔下笔叹息说:“我身为大丈夫,尽管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学学在国外建功立业的傅介子和张骞来封侯晋爵,怎么能够老是干这笔墨营生呢?”旁人都嘲笑他,班超却说:“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
扩展资料:
1、班超出使西域的历史背景:
自汉武帝时张骞始通西域,经过西汉王朝的长期经营,至汉宣帝时期,西域诸国已经臣服汉朝,西汉朝廷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汉之号令颁行于西域。但到西汉末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朝政混乱,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经营已经无暇顾及。王莽政权被推翻后,李崇被杀,西域从此与中央政府终止联系。
2、班超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
班超在西域30年,对巩固我国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东汉恢复对西域的统治,保卫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班超出使西域
百度百科-班超
7. 古时弃笔从戎的文人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
汉族,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
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
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永元十二年(100年),因年迈请求回国。永元十四年(102年)八月,抵达洛阳,被拜为射声校尉。
同年九月,班超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葬于洛阳邙山之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班超弃笔从戎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