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子文化诗句
1. 关于朱子文化的文章有哪些
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
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张建光漫谈朱子文化 再读朱熹新儒学,“新”在集大成朱子理学与孔孟之道一脉相承,是中国文化并峙的两座高峰。
圣贤们称朱子为“三代下的孔子”,与孔子的直系弟子们一起配祀孔庙。朱熹何以赢得如此高的赞誉?朱熹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是“照着讲”,而是“接着讲”,把孔子学说系统化、理论化,建立起“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新儒学,回应了价值理想(理崩乐坏)的挑战、外来文化(佛教文化)的挑战、理论转型(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挑战。
朱子理学不仅集理学之大成,而且集释、道等中国文化之大成,是那个时代精神的表征和主流思想。也正因如此,朱子学说被称之为“后孔子主义”“新儒学”。
学者陈寅恪评价说:“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朱子建构了以“理”为中心的学术思想体系,地位与西方哲学史中的康德相当。
可让张建光不解的是,这么伟大的人物,长期以来竟没有多少人深入研究他,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朱子理学蕴含自然科学有人认为南宋以降,中国科技发明走向式微,朱子理学更多的是社会科学内容,对自然科学毫无裨益,甚至是桎梏。
朱子文化阻碍科技进步吗?朱子不仅是社会学家,而且是自然科学家。他自制浑天仪,观测星象,提出了东方古典星云说,第一个辨出化石。
朱熹还发现了雪花六边形的事实,比西方天文学家开普勒早上四五百年。曾提出“李约瑟难题”的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对朱子也给予极高的评价,在其《科学思想史》上称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
值得一提的是,朱熹对周易研究的成果,特别是那张阴阳回互相抱的古太极图,极大地影响了波尔和莱布尼茨,引发了现代物理大师的创造发明的灵感。波尔公开宣称,他的量子理论的互补概念同东方古典文化的太极阴阳思想有惊人的一致。
莱布尼茨则受此启发发明了二进位制,于是有了电子计算机。朱子理学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自然科学思想,至少是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朱子可敬可亲自朱子理学形成以来,对朱子其人其学的评价就是冰火两重天。最客气的说法就是可敬不可亲。
事实果真如此吗?“朱子不是‘冬烘先生’,也不是‘伪道学家’,而是饮食男女,性情中人。”张建光说,朱子的可敬可亲之处体现在其为官、为人、为友、为文上。
为官,以民为本,注重教会。朱熹当了不到9年官,做了两件大事:化民成俗、救灾。
朱熹从政期间,整顿扩大了官学,修复了著名书院,并亲授儒道理学。为从根本解决救灾问题,朱熹结合五夫镇的实际,建议设社仓。
如今五夫社仓砖雕匾额仍安在,他亲自撰写的《建州崇安县五夫社仓记》,还是那样暖人心房。为人,与人为善,清理相待。
“鹅湖之辩”,朱熹与陆九渊各持己见,不欢而散。但是,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后,依然邀陆九渊前去讲学,自己在下听讲,说明朱熹心胸坦荡,不以学术观点分歧心存芥蒂。
为友,志同道合,情真意笃。陆游被贬回绍兴之时,同在病中的朱熹托人千里赠送武夷纸被,放翁为此赋诗两首,诗云“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如锦”。
朱子对朋友的情谊由此可知一二。为文,灵山秀水,生动活泼。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对朱子的理学而言,他的诗歌得到历代一致的认同。至于那脍炙人口的十首《九曲棹歌》,用民歌乐府写就,早已成为武夷山水的第一导游词。
朱子文化可以走出去朱熹创立的闽学,是闽台文化的核心、两岸交流的思想文化之本源。闽学于明清之际传入台湾,成为台湾地区的主流文化,对台湾人民影响深远。
台北孔庙每次祭孔之后便是祭朱,台湾地区形成了“紫阳儒宗、海隅仰止”的浓厚氛围。“朱子文化可以增进两岸认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在推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朱子文化是政要认同、专家首肯、民众信仰。”张建光说,朱子学说不仅极大影响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而且远播东亚诸国和欧美国家,具有走出去的价值和条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武夷山文化遗产时指出,“作为一种学说,后孔子主义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曾达很多世纪,并在哲学和政治方面影响了世界很大一部分”。朱子文化是朝鲜李朝500多年的官方哲学,日本江户时代、德川幕府近300年的官方意识形态,越南陈、黎、阮三朝600多年的官方指导思想。
日本思想史学会会长子安宣邦教授认为:“在近代东方哲学中,唯一能够与西方在体系规模上等量齐观的,只有朱熹的哲学体系。”。
2. 什么是朱子文化
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所创立的闽学体系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被称为朱子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学思想
理学又称道学,是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的学说,即所谓义理之学。
教育思想
朱熹的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科学思想
朱熹认为对天文、地理、生物、农业、气象等万事万物都应该研究。
美学思想
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含有艺术美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扩展资料
“理学”在中国古代又称义理之学或道学,其创始人为北宋的周敦颐、邵雍及张载。继后有程颢和程颐等人继续发展,最终由南宋朱熹集其大成,因此这种理学常被称为“程朱理学”,在元朝及其后的朝代中均为国家的官方思想。研究理学的学者称为“理学家”。
细分来讲,陆王与理学有所差异万不可混为一谈。 魏晋南北朝玄学盛行,在唐代道、佛思想盛行,儒家思想不再独尊於一家。但是南宋的朱熹却完成了新儒学的改革。
朱熹的深刻之处在于,把孔孟置于正宗,同时又把董仲舒阴阳五行,把张载、周敦颐、二程的观点,以及佛教的灭欲观和道家的哲学与思辨精神,加以整理,小心而细致地构造出内容精深的新儒学体系。
儒学在世界观、方法论上的短处被克服了。这使佛、道等学说再也不会动摇它了。宋以后七百年间,《近思录》、《四书或问》、《四书章句集注》一直被奉为正统,与宗法体制十分的适应。
许多人言之凿凿地指出,由于受到程朱理学的束缚,中国从宋代开始走向内向、保守、停滞。甚至有研究服饰史的学者宣称,因为程朱理学的影响,宋代女性的着装趋于拘谨、呆板,包裹严实。但实际上,如果你去看宋画中的宋朝女性,便会发现她们的着装性感得很,通常都是内衣外穿、酥胸微露。
宋代的思想流派也可谓百花齐放,理学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学派而已,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朱熹的学说受到朝廷的排斥。
3. 有关朱熹文化、莲的相关知识的对联及与之有关的信息
朱熹,南宋诗人、哲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理气一元论的体系。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莲的相关知识:
莲,又称荷、芙蕖、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等,溪客、玉环是其雅称,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睡莲科,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地下茎称藕,能食用,叶入药,莲子为上乘补品,花可供观赏。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是印度的国花。
对联:
移舟水溅差差绿
倚槛风摇柄柄香
风来香气远
日落盖阴移
浮香绕曲岸
圆影覆华池
相关信息,推荐参阅/view/150473.htm
4. 关于朱熹文化的作文800字
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秀丽,四面群山环绕,而且空气清鲜的地方。
这便是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朱熹的诞生地—尤溪。1130年9月15日,伴随着一阵稚嫩而响亮地哭啼声,朱熹诞生在尤溪“南溪书院”。
“南溪书院”位于尤溪县朱熹公园的东南方向。傍晚时分,步入朱熹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雕刻着十二生肖的石砖路,狡猾奸诈的老鼠、忠实憨厚的黄牛、威风凛凛的老虎……,一个个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好像要活了似的。
顺着小路,走进半亩方塘,池塘中央有一座小桥,站在桥上向下看,一条条红色的鲤鱼在池塘里快活地游着,忽隐忽现,时不时还跃出水面,为游人表演“鲤鱼跃龙门”。池塘的左侧有一只“乌龟”,背着一块石碑一动不动,仿佛在等待着游人的到来。
半亩方塘的右侧则是两只石鲤鱼,正源源不断地吐出水流。望着溪水不间断地流出,我仿佛看见了清澈的溪水边,诗人朱熹正在作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轻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顺着池塘,走进一扇小门,举目一望,便可看见两棵苍天古树。
树干既粗壮,又笔直。犹如两根通天柱一般挺立。
走出半亩方塘,不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音乐,走进一看,原来是音乐喷泉啊!柱子一般的水花冲上云霄,时而喷出又粗又直的水柱,时而又落下星星点点的水滴,伴随着音乐的弦律,喷泉忽高忽低,此起彼伏。宛如层峦叠翠的山峰,蜿蜒盘旋。
踏着石板路,依依不舍的走在回去的路上,我的心里不禁涌起一股诗情画意般的感触:家乡是爱的港湾;是幸福的源泉;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地方,我要好好学习,建设更美好的家乡,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5. 朱熹用来形容写作与生活关系的诗句
1、《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2、《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宋代: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扩展资料
《观书有感》是朱熹用比喻的手法谈观书感悟的理趣诗。宋诗受禅偈影响,说理者多多。但能把道理说好,又有文学趣味的不多。朱熹这两首《观书有感》算是理趣俱佳之作。
朱熹这个人,无论是非对错,都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极大。有一个对联,上联是: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
梁启超批评清代依附皇权的程朱派大儒,尊朱甚于尊孔,具体表现为:宁说周孔错,不说程朱非。
这些说法,看似奇怪,但都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虽然有陆王派与程朱对抗,但还是朱熹的影响。王阳明早年迷信朱熹,后来反对朱熹自成一宗,最后还免不了撰写《朱子晚年定论》。
且不说朱熹的学术成就如何,他这两首《观书有感》的确是佳作。
第一首以方塘比喻书本(圆者为池,方者为塘),映现万事万物。池水清澈,正是因为有源头活水。这活水,当然是源源不断的知识。
不过这首诗如果在云门宗的祖师那里,只能算不合格,正所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流进来的水终归不是自家宝藏。
第二首讲得是能量大小和时机的问题。春水方生,大船也变得像羽毛一样,轻轻地浮了起来;之前水小的时候,白费了许多推移的气力;水他了,能在水中自在地运行。
鲲鹏扶摇直上,需要凭借羊角大风的力量;艨艟自在中流,需要凭借春水的浮力。这是能量大小的问题,也是时机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观书有感二首
6. 和“文化”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和董传留别》
宋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译文: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2、《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3、《观书》
明代: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译文:书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无论清晨傍晚还是忧愁快乐总有它的陪伴。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心中再无半点尘世间的世俗杂念。
坚持经常读书,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勤奋攻读,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不相信我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4、《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5、《读书》
唐代:皮日休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译文:家中的财产是些什么,就是那满满一屋的书籍。在环境优美安静的书斋缓缓打开书卷,徜徉书海与圣贤心灵对话。德才兼备的人们虽然没有在同一时代,但自古以来他们却是互相赞许欣赏的。在书桌上看见书的欣喜,胜过与阔别已久的好友相见。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