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古代书信来往的诗句

古代写关于书信的诗句

1.描写古人书信往来的诗句

1、《寄外征衣》唐代: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释义:

你守卫在边关,我却在吴地,凉飕飕的西风吹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正在为你而担忧。

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2、《寄令狐郎中》唐代: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释义:

你是嵩山云我是秦川树,长久离居;

千里迢迢,你寄来一封慰问的书信。

请别问我这个梁园旧客生活的甘苦;

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马相如。

3、《寄王琳》南北朝:庾信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释义:

身在玉门关外道路竟如此遥远,翘望故都金陵音信又何等稀疏。

我现在激动地流下千行热泪,只因为拜读了您万里寄来的手书。

4、《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唐代:柳宗元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释义:

柴门多日紧闭不开,

门前石阶铺满了白雪皑皑。

如今有人把琼玉般的积雪踏碎,

是友人从京城给我寄了诗来。

5、《钟陵禁烟寄从弟》唐代:李中

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侣草萋萋。

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宇啼。

释义:

(柳)落絮纷飞如花般的飘落,日头又已西偏,独自外出踏青,只有草长得密密稠稠。

寄给(近亲、好朋友)亲戚朋友们的书信竟也音信全无,我又怎么敢在黄昏的时候听那杜绝的啼鸣呢。

2.描写古人书信来往的诗句

鱼传尺素出处:

用“鱼”来传递书信的典故,最早出现在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的乐府诗集里,说的是离别的亲人之间的书信往来的思念情感。

《饮马长城窟行》全文:“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他乡各异性。展转不可见,忽觉在他乡。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宋代秦观的《踏莎行》词也有对“鱼传尺素”的描述。

词的全文:“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翻译成现代文意思是:“漫雾遮没楼台,暗淡的月色蒙住津渡,桃源美境任你怎样盼望都是无法找到之处。怎能忍受这孤独的馆舍正紧紧关住春天的冷寒,特别是在杜鹃悲啼不停夕阳将暮。驿站寄来了梅花,鱼雁传送到书素,堆砌起来的怨恨重重叠叠无法指数。郴江幸运而又悠然自得地环绕着郴山,为了何人又要流向潇湘去。”

鸿雁传书的出处:

《周易 渐》曰:初六鸿渐于干,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威仪吉;《礼记 月令》曰: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鸿雁来,是月也,以立春……盲风至,鸿雁来……是月也,日夜分……鸿雁来宾,爵入大水为蛤……是月也;《仪礼》曰:大夫执雁取其候时而行也。婚礼下达,纳采用雁;《周书》曰:白露之日鸿雁来,鸿雁不来,远人背畔。小寒之日雁北方,雁不北方,民不怀至;《春秋繁露》曰,凡贽大夫用雁,雁有类。长者在民上,必有先后,雁有行列,故以为贽。

3.关于书信的诗句

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

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

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

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李白。

4.形容书信的诗句

古代书信的“美称”

河北 张木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

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5.有关“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出自:唐代·杜甫《春望》

释义: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2、诗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出自: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释义: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3、诗句: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出自:宋代·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释义: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4、诗句: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出自:两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释义: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5、诗句: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出自:唐代·张籍《秋思》

释义: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翻涌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

古代写关于书信的诗句

古代关于书信的诗句

1.描写古人书信往来的诗句

1、《寄外征衣》唐代: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释义:

你守卫在边关,我却在吴地,凉飕飕的西风吹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正在为你而担忧。

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2、《寄令狐郎中》唐代: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释义:

你是嵩山云我是秦川树,长久离居;

千里迢迢,你寄来一封慰问的书信。

请别问我这个梁园旧客生活的甘苦;

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马相如。

3、《寄王琳》南北朝:庾信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释义:

身在玉门关外道路竟如此遥远,翘望故都金陵音信又何等稀疏。

我现在激动地流下千行热泪,只因为拜读了您万里寄来的手书。

4、《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唐代:柳宗元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释义:

柴门多日紧闭不开,

门前石阶铺满了白雪皑皑。

如今有人把琼玉般的积雪踏碎,

是友人从京城给我寄了诗来。

5、《钟陵禁烟寄从弟》唐代:李中

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侣草萋萋。

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宇啼。

释义:

(柳)落絮纷飞如花般的飘落,日头又已西偏,独自外出踏青,只有草长得密密稠稠。

寄给(近亲、好朋友)亲戚朋友们的书信竟也音信全无,我又怎么敢在黄昏的时候听那杜绝的啼鸣呢。

2.与书信有关的诗句

古代书信的“美称”

河北 张木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

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3.有关“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出自:唐代·杜甫《春望》

释义: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2、诗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出自: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释义: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3、诗句: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出自:宋代·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释义: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4、诗句: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出自:两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释义: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5、诗句: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出自:唐代·张籍《秋思》

释义: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翻涌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

4.描写古人书信来往的诗句

鱼传尺素出处:

用“鱼”来传递书信的典故,最早出现在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的乐府诗集里,说的是离别的亲人之间的书信往来的思念情感。

《饮马长城窟行》全文:“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他乡各异性。展转不可见,忽觉在他乡。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宋代秦观的《踏莎行》词也有对“鱼传尺素”的描述。

词的全文:“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翻译成现代文意思是:“漫雾遮没楼台,暗淡的月色蒙住津渡,桃源美境任你怎样盼望都是无法找到之处。怎能忍受这孤独的馆舍正紧紧关住春天的冷寒,特别是在杜鹃悲啼不停夕阳将暮。驿站寄来了梅花,鱼雁传送到书素,堆砌起来的怨恨重重叠叠无法指数。郴江幸运而又悠然自得地环绕着郴山,为了何人又要流向潇湘去。”

鸿雁传书的出处:

《周易 渐》曰:初六鸿渐于干,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威仪吉;《礼记 月令》曰: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鸿雁来,是月也,以立春……盲风至,鸿雁来……是月也,日夜分……鸿雁来宾,爵入大水为蛤……是月也;《仪礼》曰:大夫执雁取其候时而行也。婚礼下达,纳采用雁;《周书》曰:白露之日鸿雁来,鸿雁不来,远人背畔。小寒之日雁北方,雁不北方,民不怀至;《春秋繁露》曰,凡贽大夫用雁,雁有类。长者在民上,必有先后,雁有行列,故以为贽。

5.描写书信的诗句

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李白

古代关于书信的诗句

关于描写古人书信来往的诗句

1.描写古人书信往来的诗句

1、《寄外征衣》唐代: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释义:

你守卫在边关,我却在吴地,凉飕飕的西风吹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正在为你而担忧。

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2、《寄令狐郎中》唐代: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释义:

你是嵩山云我是秦川树,长久离居;

千里迢迢,你寄来一封慰问的书信。

请别问我这个梁园旧客生活的甘苦;

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马相如。

3、《寄王琳》南北朝:庾信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释义:

身在玉门关外道路竟如此遥远,翘望故都金陵音信又何等稀疏。

我现在激动地流下千行热泪,只因为拜读了您万里寄来的手书。

4、《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唐代:柳宗元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释义:

柴门多日紧闭不开,

门前石阶铺满了白雪皑皑。

如今有人把琼玉般的积雪踏碎,

是友人从京城给我寄了诗来。

5、《钟陵禁烟寄从弟》唐代:李中

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侣草萋萋。

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宇啼。

释义:

(柳)落絮纷飞如花般的飘落,日头又已西偏,独自外出踏青,只有草长得密密稠稠。

寄给(近亲、好朋友)亲戚朋友们的书信竟也音信全无,我又怎么敢在黄昏的时候听那杜绝的啼鸣呢。

2.描写古人书信来往的诗句

鱼传尺素出处:

用“鱼”来传递书信的典故,最早出现在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的乐府诗集里,说的是离别的亲人之间的书信往来的思念情感。

《饮马长城窟行》全文:“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他乡各异性。展转不可见,忽觉在他乡。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宋代秦观的《踏莎行》词也有对“鱼传尺素”的描述。

词的全文:“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翻译成现代文意思是:“漫雾遮没楼台,暗淡的月色蒙住津渡,桃源美境任你怎样盼望都是无法找到之处。怎能忍受这孤独的馆舍正紧紧关住春天的冷寒,特别是在杜鹃悲啼不停夕阳将暮。驿站寄来了梅花,鱼雁传送到书素,堆砌起来的怨恨重重叠叠无法指数。郴江幸运而又悠然自得地环绕着郴山,为了何人又要流向潇湘去。”

鸿雁传书的出处:

《周易 渐》曰:初六鸿渐于干,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威仪吉;《礼记 月令》曰: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鸿雁来,是月也,以立春……盲风至,鸿雁来……是月也,日夜分……鸿雁来宾,爵入大水为蛤……是月也;《仪礼》曰:大夫执雁取其候时而行也。婚礼下达,纳采用雁;《周书》曰:白露之日鸿雁来,鸿雁不来,远人背畔。小寒之日雁北方,雁不北方,民不怀至;《春秋繁露》曰,凡贽大夫用雁,雁有类。长者在民上,必有先后,雁有行列,故以为贽。

3.关于古人信息来往的诗句10首

1,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译文】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2,初闻征雁已蝉,百尺楼高水接。青素娥俱耐冷,月霜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译文】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3,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译文】大雁都已飞走了,书信再难寄出。愁绪多得让人难以入眠。

多希望能追随那无处不在的月影,将光辉照射到你的军营。4, 《瑶瑟怨》温庭筠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译文】秋夜床席冰冷梦也难以做成,长空澄碧如水,夜里云絮轻轻地飘荡。

雁声凄厉远远地飞过潇湘去,十二楼中夜已深,唯有明月洒着寒光。5, 《清平乐·红笺小字》[宋]晏殊红笺小字。

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

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

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译文】精美的红格信笺写满密密小字,说的都是我平生对你的爱慕之情。鸿雁飞翔云端且鱼儿游戏水里,这番满腹惆怅的情意难以传寄。

在斜阳里我独自一人倚着西楼,遥远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桃花般的人面不知到何处去了,唯有碧波绿水依旧向东方流去。

6,《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唐]柳宗元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译文】柴门多日紧闭不开,门前石阶铺满了白雪皑皑。如今有人把琼玉般的积雪踏碎,是友人从京城给我寄了诗来。

7, 《寄令狐郎中》[唐]李商隐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译文】你是嵩山云我是秦川树,长久离居;千里迢迢,你寄来一封慰问的书信。请别问我这个梁园旧客生活的甘苦;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马相如。

8,《钟陵禁烟寄从弟》 [唐]李中 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侣草萋萋。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宇啼。

【译文】(柳)落絮纷飞如花般的飘落,日头又已西偏,独自外出踏青,只有草长得密密稠稠。寄给(近亲、好朋友)亲戚朋友们的书信竟也音信全无,我又怎么敢在黄昏的时候听那杜绝的啼鸣呢9, 《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译文】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10, 《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译文】洛阳城又开始刮秋风了,凉风阵阵吹起了我埋藏在心底的万千思绪,便想写封书信以表对家人思恋。

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有再次打开信封检查。扩展资料:古代交通不发达,书信往来往往是用鸿雁传书什么的,大雁是最具代表性的。

古人代表书信的还有很多:鸿雁:古代传说鸿雁能传书,这个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所以,后来用鸿雁代称书信。

鲤鱼: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以鲤鱼代称书信有几种说法,有“双鱼”“双鲤”“鱼书”等。

而且古代人还常常把书信结成鲤鱼形状。书简:书简原指盛书信的邮筒,古代书信写好后常找一个竹筒或木筒装好再捎寄。

后来书筒也成了书信的代称。 风筝:相传,中国古人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传信。

青鸟:传说中受西王母役使的神鸟,后借指传递信息的使者。比喻使者传递信息。

4.古人朋友之间书信往来的诗词分析

书信大行天下与造纸术的发明有关。

一管狼毫(无狼羊亦可)、一纸素笺,写不尽上下古今多少事;一声问候、一声呼唤,寄不尽山长水远相思情。古代关山阻隔,交通不便,通信便成为亲人与亲人之间、朋友与朋友之间联络的重要方式。

即使是近在咫尺,古代闺训也不允许怀春少女踏出闺门半步。粉墙高阁,雕栏重帘,遮断了多少佳人梦;书生寄语,小姐题诗,演绎了多少传奇事。

“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这些寄托古人美好愿望的大团圆式的结局,其中的反反复复,曲曲折折,还不是书信为双方连起了红线。 山高地远,鸿雁传书;江头河尾,鱼传尺素,在浩如烟海的古人书札中,蕴涵着多少浓浓的亲情和厚谊。

“大人尊前,叩请金安”,“惠书敬悉,思意绵绵”这是游子对父母的思念;“接获手书,快慰莫名”,“别来良久,甚以为怀”,这是长辈对晚辈的牵挂;“海天在望,不尽依依”,“纸短心长,甚为至念”,这是友人对友人之间的关切;“别后萦思,愁肠日转”,“春寒料峭,善自珍重”,这是怨女对旷夫的企盼。即使是革命领袖,在书信中也念念不忘敬师之情。

“诲谕勤勤,感且不尽”,“世局多故,为国自珍”,便是毛泽东信中致师之语。 古代不比当今,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狗屁文章,只要花点钱便可以出书。

无论是高人学士,迁客骚人,诗稿文稿大都是在友人之间诗酒唱和中保存下来的。古人出一本书,,出一本诗集,那是十分奢侈的事情,面壁十年,皓首穷经,不闹出个名气,那是出不起书的,李白、杜甫莫不是晚年出书。

即使是李贺,可说得上是千古留名的大诗人,因为他死得太早,诗集还是后代的“粉丝”们刊印出来的。因此古代诗词文赋的流传形式,往往靠书信,而且有的本身就是书信。

例如李白的“送友人”、“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金陵酒肆留别”、“赠孟浩然”、“渡荆门送别”。杜甫的“寄韩谏议”、“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白居易的“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 弟妹”,这是一首七律,仅标题就有四十九字,大意是说在战乱的时期,白居易从河南到关内,饥餐渴饮、兄弟离散,望月而引发思念之情,接着就列出一串人名,这不是书信又是什么。因是文言,人们大都能看懂或记住诗,而这些有点拗口的标题,往往不被人所记忆了。

再看诗内四句:“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这不是诗化的书信语言吗? “往事高低半枕梦,故人南北数行书”,这是安定环境中往事萦怀的一种心境,挂念而不担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寥寥十字,身处战乱,怎一个思念了得;“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泪痕”,这是有情人之间的无奈感叹。最感人的,莫过于陆游与前妻唐婉不期而遇而在沈园影壁上题诗(词)相寄的“钗头凤”。

陆游说:“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唐婉说:“小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

一个是“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一个是“欲笺心事,独倚斜栏”,两情相悦,却不能所属,连互相寄封信都那样难,不得已发出了“难!难!难!”、“莫!莫!莫!”的感叹,这是多么深挚无比,令人窒息的爱情啊!一张尺素、一纸红笺,承载着古来多少深挚的情感啊!记得上中学时,本人尚是个不知爱情为何物的愣头青的时候,看了陆游和唐婉的故事以及他们的题壁诗词,沉沉焉以感胸内憋闷潸然而泪下。绵绵真情,一字一泪,已使红笺尽湿,这些诗句把书信在人生中的重要价值已表现殆尽,它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况且还有那么多关于书信的传说呢,《柳毅传书》、《红叶题诗》,使书信更是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朦胧而美丽。那传递书信驿路上来去匆匆的马蹄,在黄尘中踏下的是平仄交互、纸短情长的诗句;我们似乎已经看到撩起帘幕遥望天际征鸿的少妇了,那是一幅望眼欲穿的哀艳的图画,给后人以不尽的幽思。

而太史公的《报任安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清代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等,不仅内容丰富,且篇篇都是美文,感今怀旧,多少情思留在纸上!至于曾国藩家书、鲁迅书信、傅雷家书已成为经典.那是他们内心的剖白,是经风历雨后的大彻大悟,也是智者对同辈以及后代的谆谆叮嘱,说它们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毫不过分。 当今已是信息时代,通讯从来也没有现在这般快捷。

网络覆盖着整个世界,偌大的地球似乎已变成了弹丸之地,不要说天涯海角可以朝发夕至,就是天上人间也可以瞬息相通。这固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人与人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似乎已没有了时间和空间距离,总使人感到在生活中少了些情思和诗意。

在今天能够认真写一封信的人已经不多了。令人望眼欲穿的时间距离缩短了,空间拉近了,成了零距离,这边一句短信,那边一句调侃;这边一声“哈罗”,那边一声“OK”,在电话(手机)两端,复杂的感情简化了,两人之间感情的细节被电波删节了。

即便有书信往来,也是形同公文,没有感情,没有诗意,更不会有故事和传说。这对于当代人来说,究竟是幸呢还是不幸?我总。

5.古人朋友之间书信往来的诗词分析

书信大行天下与造纸术的发明有关。

一管狼毫(无狼羊亦可)、一纸素笺,写不尽上下古今多少事;一声问候、一声呼唤,寄不尽山长水远相思情。古代关山阻隔,交通不便,通信便成为亲人与亲人之间、朋友与朋友之间联络的重要方式。

即使是近在咫尺,古代闺训也不允许怀春少女踏出闺门半步。粉墙高阁,雕栏重帘,遮断了多少佳人梦;书生寄语,小姐题诗,演绎了多少传奇事。

“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这些寄托古人美好愿望的大团圆式的结局,其中的反反复复,曲曲折折,还不是书信为双方连起了红线。 山高地远,鸿雁传书;江头河尾,鱼传尺素,在浩如烟海的古人书札中,蕴涵着多少浓浓的亲情和厚谊。

“大人尊前,叩请金安”,“惠书敬悉,思意绵绵”这是游子对父母的思念;“接获手书,快慰莫名”,“别来良久,甚以为怀”,这是长辈对晚辈的牵挂;“海天在望,不尽依依”,“纸短心长,甚为至念”,这是友人对友人之间的关切;“别后萦思,愁肠日转”,“春寒料峭,善自珍重”,这是怨女对旷夫的企盼。即使是革命领袖,在书信中也念念不忘敬师之情。

“诲谕勤勤,感且不尽”,“世局多故,为国自珍”,便是毛泽东信中致师之语。 古代不比当今,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狗屁文章,只要花点钱便可以出书。

无论是高人学士,迁客骚人,诗稿文稿大都是在友人之间诗酒唱和中保存下来的。古人出一本书,,出一本诗集,那是十分奢侈的事情,面壁十年,皓首穷经,不闹出个名气,那是出不起书的,李白、杜甫莫不是晚年出书。

即使是李贺,可说得上是千古留名的大诗人,因为他死得太早,诗集还是后代的“粉丝”们刊印出来的。因此古代诗词文赋的流传形式,往往靠书信,而且有的本身就是书信。

例如李白的“送友人”、“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金陵酒肆留别”、“赠孟浩然”、“渡荆门送别”。杜甫的“寄韩谏议”、“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白居易的“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 弟妹”,这是一首七律,仅标题就有四十九字,大意是说在战乱的时期,白居易从河南到关内,饥餐渴饮、兄弟离散,望月而引发思念之情,接着就列出一串人名,这不是书信又是什么。因是文言,人们大都能看懂或记住诗,而这些有点拗口的标题,往往不被人所记忆了。

再看诗内四句:“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这不是诗化的书信语言吗? “往事高低半枕梦,故人南北数行书”,这是安定环境中往事萦怀的一种心境,挂念而不担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寥寥十字,身处战乱,怎一个思念了得;“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泪痕”,这是有情人之间的无奈感叹。最感人的,莫过于陆游与前妻唐婉不期而遇而在沈园影壁上题诗(词)相寄的“钗头凤”。

陆游说:“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唐婉说:“小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

一个是“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一个是“欲笺心事,独倚斜栏”,两情相悦,却不能所属,连互相寄封信都那样难,不得已发出了“难!难!难!”、“莫!莫!莫!”的感叹,这是多么深挚无比,令人窒息的爱情啊!一张尺素、一纸红笺,承载着古来多少深挚的情感啊!记得上中学时,本人尚是个不知爱情为何物的愣头青的时候,看了陆游和唐婉的故事以及他们的题壁诗词,沉沉焉以感胸内憋闷潸然而泪下。绵绵真情,一字一泪,已使红笺尽湿,这些诗句把书信在人生中的重要价值已表现殆尽,它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况且还有那么多关于书信的传说呢,《柳毅传书》、《红叶题诗》,使书信更是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朦胧而美丽。那传递书信驿路上来去匆匆的马蹄,在黄尘中踏下的是平仄交互、纸短情长的诗句;我们似乎已经看到撩起帘幕遥望天际征鸿的少妇了,那是一幅望眼欲穿的哀艳的图画,给后人以不尽的幽思。

而太史公的《报任安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清代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等,不仅内容丰富,且篇篇都是美文,感今怀旧,多少情思留在纸上!至于曾国藩家书、鲁迅书信、傅雷家书已成为经典.那是他们内心的剖白,是经风历雨后的大彻大悟,也是智者对同辈以及后代的谆谆叮嘱,说它们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毫不过分。 当今已是信息时代,通讯从来也没有现在这般快捷。

网络覆盖着整个世界,偌大的地球似乎已变成了弹丸之地,不要说天涯海角可以朝发夕至,就是天上人间也可以瞬息相通。这固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人与人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似乎已没有了时间和空间距离,总使人感到在生活中少了些情思和诗意。

在今天能够认真写一封信的人已经不多了。令人望眼欲穿的时间距离缩短了,空间拉近了,成了零距离,这边一句短信,那边一句调侃;这边一声“哈罗”,那边一声“OK”,在电话(手机)两端,复杂的感情简化了,两人之间感情的细节被电波删节了。

即便有书信往来,也是形同公文,没有感情,没有诗意,更不会有故事和传说。这对于当代人来说,究竟是幸呢还是不幸?我总。

关于描写古人书信来往的诗句

关于描写书信来往的诗句

1.描写古人书信往来的诗句

1、《寄外征衣》唐代: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释义:

你守卫在边关,我却在吴地,凉飕飕的西风吹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正在为你而担忧。

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2、《寄令狐郎中》唐代: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释义:

你是嵩山云我是秦川树,长久离居;

千里迢迢,你寄来一封慰问的书信。

请别问我这个梁园旧客生活的甘苦;

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马相如。

3、《寄王琳》南北朝:庾信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释义:

身在玉门关外道路竟如此遥远,翘望故都金陵音信又何等稀疏。

我现在激动地流下千行热泪,只因为拜读了您万里寄来的手书。

4、《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唐代:柳宗元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释义:

柴门多日紧闭不开,

门前石阶铺满了白雪皑皑。

如今有人把琼玉般的积雪踏碎,

是友人从京城给我寄了诗来。

5、《钟陵禁烟寄从弟》唐代:李中

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侣草萋萋。

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宇啼。

释义:

(柳)落絮纷飞如花般的飘落,日头又已西偏,独自外出踏青,只有草长得密密稠稠。

寄给(近亲、好朋友)亲戚朋友们的书信竟也音信全无,我又怎么敢在黄昏的时候听那杜绝的啼鸣呢。

2.关于书信的诗句

《饮马长城窟行》

——汉·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佩玉采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物会见郎人永弃.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3.描写古人书信来往的诗句

鱼传尺素出处:

用“鱼”来传递书信的典故,最早出现在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的乐府诗集里,说的是离别的亲人之间的书信往来的思念情感。

《饮马长城窟行》全文:“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他乡各异性。展转不可见,忽觉在他乡。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宋代秦观的《踏莎行》词也有对“鱼传尺素”的描述。

词的全文:“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翻译成现代文意思是:“漫雾遮没楼台,暗淡的月色蒙住津渡,桃源美境任你怎样盼望都是无法找到之处。怎能忍受这孤独的馆舍正紧紧关住春天的冷寒,特别是在杜鹃悲啼不停夕阳将暮。驿站寄来了梅花,鱼雁传送到书素,堆砌起来的怨恨重重叠叠无法指数。郴江幸运而又悠然自得地环绕着郴山,为了何人又要流向潇湘去。”

鸿雁传书的出处:

《周易 渐》曰:初六鸿渐于干,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威仪吉;《礼记 月令》曰: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鸿雁来,是月也,以立春……盲风至,鸿雁来……是月也,日夜分……鸿雁来宾,爵入大水为蛤……是月也;《仪礼》曰:大夫执雁取其候时而行也。婚礼下达,纳采用雁;《周书》曰:白露之日鸿雁来,鸿雁不来,远人背畔。小寒之日雁北方,雁不北方,民不怀至;《春秋繁露》曰,凡贽大夫用雁,雁有类。长者在民上,必有先后,雁有行列,故以为贽。

4.与书信有关的诗句

古代书信的“美称”

河北 张木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

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5.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京师得家书》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释义: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2、《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释义: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3、《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释义: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释义: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6.古人朋友之间书信往来的诗词分析

书信大行天下与造纸术的发明有关。

一管狼毫(无狼羊亦可)、一纸素笺,写不尽上下古今多少事;一声问候、一声呼唤,寄不尽山长水远相思情。古代关山阻隔,交通不便,通信便成为亲人与亲人之间、朋友与朋友之间联络的重要方式。

即使是近在咫尺,古代闺训也不允许怀春少女踏出闺门半步。粉墙高阁,雕栏重帘,遮断了多少佳人梦;书生寄语,小姐题诗,演绎了多少传奇事。

“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这些寄托古人美好愿望的大团圆式的结局,其中的反反复复,曲曲折折,还不是书信为双方连起了红线。 山高地远,鸿雁传书;江头河尾,鱼传尺素,在浩如烟海的古人书札中,蕴涵着多少浓浓的亲情和厚谊。

“大人尊前,叩请金安”,“惠书敬悉,思意绵绵”这是游子对父母的思念;“接获手书,快慰莫名”,“别来良久,甚以为怀”,这是长辈对晚辈的牵挂;“海天在望,不尽依依”,“纸短心长,甚为至念”,这是友人对友人之间的关切;“别后萦思,愁肠日转”,“春寒料峭,善自珍重”,这是怨女对旷夫的企盼。即使是革命领袖,在书信中也念念不忘敬师之情。

“诲谕勤勤,感且不尽”,“世局多故,为国自珍”,便是毛泽东信中致师之语。 古代不比当今,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狗屁文章,只要花点钱便可以出书。

无论是高人学士,迁客骚人,诗稿文稿大都是在友人之间诗酒唱和中保存下来的。古人出一本书,,出一本诗集,那是十分奢侈的事情,面壁十年,皓首穷经,不闹出个名气,那是出不起书的,李白、杜甫莫不是晚年出书。

即使是李贺,可说得上是千古留名的大诗人,因为他死得太早,诗集还是后代的“粉丝”们刊印出来的。因此古代诗词文赋的流传形式,往往靠书信,而且有的本身就是书信。

例如李白的“送友人”、“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金陵酒肆留别”、“赠孟浩然”、“渡荆门送别”。杜甫的“寄韩谏议”、“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白居易的“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 弟妹”,这是一首七律,仅标题就有四十九字,大意是说在战乱的时期,白居易从河南到关内,饥餐渴饮、兄弟离散,望月而引发思念之情,接着就列出一串人名,这不是书信又是什么。因是文言,人们大都能看懂或记住诗,而这些有点拗口的标题,往往不被人所记忆了。

再看诗内四句:“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这不是诗化的书信语言吗? “往事高低半枕梦,故人南北数行书”,这是安定环境中往事萦怀的一种心境,挂念而不担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寥寥十字,身处战乱,怎一个思念了得;“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泪痕”,这是有情人之间的无奈感叹。最感人的,莫过于陆游与前妻唐婉不期而遇而在沈园影壁上题诗(词)相寄的“钗头凤”。

陆游说:“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唐婉说:“小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

一个是“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一个是“欲笺心事,独倚斜栏”,两情相悦,却不能所属,连互相寄封信都那样难,不得已发出了“难!难!难!”、“莫!莫!莫!”的感叹,这是多么深挚无比,令人窒息的爱情啊!一张尺素、一纸红笺,承载着古来多少深挚的情感啊!记得上中学时,本人尚是个不知爱情为何物的愣头青的时候,看了陆游和唐婉的故事以及他们的题壁诗词,沉沉焉以感胸内憋闷潸然而泪下。绵绵真情,一字一泪,已使红笺尽湿,这些诗句把书信在人生中的重要价值已表现殆尽,它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况且还有那么多关于书信的传说呢,《柳毅传书》、《红叶题诗》,使书信更是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朦胧而美丽。那传递书信驿路上来去匆匆的马蹄,在黄尘中踏下的是平仄交互、纸短情长的诗句;我们似乎已经看到撩起帘幕遥望天际征鸿的少妇了,那是一幅望眼欲穿的哀艳的图画,给后人以不尽的幽思。

而太史公的《报任安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清代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等,不仅内容丰富,且篇篇都是美文,感今怀旧,多少情思留在纸上!至于曾国藩家书、鲁迅书信、傅雷家书已成为经典.那是他们内心的剖白,是经风历雨后的大彻大悟,也是智者对同辈以及后代的谆谆叮嘱,说它们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毫不过分。 当今已是信息时代,通讯从来也没有现在这般快捷。

网络覆盖着整个世界,偌大的地球似乎已变成了弹丸之地,不要说天涯海角可以朝发夕至,就是天上人间也可以瞬息相通。这固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人与人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似乎已没有了时间和空间距离,总使人感到在生活中少了些情思和诗意。

在今天能够认真写一封信的人已经不多了。令人望眼欲穿的时间距离缩短了,空间拉近了,成了零距离,这边一句短信,那边一句调侃;这边一声“哈罗”,那边一声“OK”,在电话(手机)两端,复杂的感情简化了,两人之间感情的细节被电波删节了。

即便有书信往来,也是形同公文,没有感情,没有诗意,更不会有故事和传说。这对于当代人来说,究竟是幸呢还是不幸?我总。

关于描写书信来往的诗句

关于古代书信传递的诗句

1.古代有关用信件传递爱情的诗句

古代用信件传递爱情诗句如下:

《饮马长城窟行》 汉 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 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 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 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 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

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

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

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

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

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

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

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 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 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的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 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 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

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

佩玉采丝文竹器。

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

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

物会见郎人永弃。

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 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2.古代书信传递的古典有哪些

烽火传军情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弄盏传杯】:弄:酒宴中戏弄;盏:浅而小的杯子;传:传递,传送。指酒宴中互相斟酒。【青鸟传信】:青鸟:传说中受西王母役使的神鸟,后借指传递信息的使者。比喻使者传递信息。

【鱼传尺素】: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风筝通信 汉初楚汉相争时,刘邦围困项羽于垓下,韩信向汉王刘邦建议用绢帛竹木制作大型风筝,在上面装上竹哨,于晚间放到楚营上空,发出呜呜的声响,同时汉军在地面上高唱楚歌,引发楚军的思乡之情,从而瓦解了楚军的士气,赢得了战事的胜利。

竹筒传书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用竹筒传书的故事。

竹筒传书的故事,得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0年)说起,那年十一月,南方各地纷纷发生叛乱,为了平定叛乱,稳定江山,隋文帝紧急下诏,任命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军前去讨伐。

杨素率领水军渡江进入江南,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收复了京口、无锡等地,士气非常旺盛。于是,杨素一鼓作气,率领主力部队追踪叛军,一直追到了海边。面对绵延的山脉和茫茫的大海,杨素一面命令大部队就地驻扎,一面指派行军总管史万岁率领军队两千人,翻山越岭穿插到叛军的背后发动进攻。

史万岁率部猛进,转战于山林溪流之间,前后打了许多胜仗,收复了大片的失地。当他想把胜利的战况向上级汇报时,却因交通的阻绝和信息的不畅而无法与大部队取得联系。一日,他站在山顶临风而望,看到前面茂密的竹林正波浪状随风而舞,忽有所悟,立即派人截了一节竹子,把写好的战事报告装了进去,封好后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而下。几天后,有一个挑水的乡人看到了这个竹筒,便打捞起来打开一看,发现了史万岁封在里面的报告,便按报告上的提示将它送到了杨素手中。史万岁一去无音讯,不知生死,为此杨素正焦急不安,忽见乡人送来报告,大喜过望,立即把史万岁部队接连取得胜利的战况向朝廷作了报告。隋文帝听到喜报,龙颜大悦,立即提拔史万岁为左领军将军。然后,杨素率领大部队,继续乘胜追击反隋散兵,没用多久,就彻底平定了叛乱。

3.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

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多中选优,择优如下: 一、烽火传军情 1994年11月7日,原邮电部发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小型张一枚,邮票图案为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的汉代烽火台遗址,边纸上的文字为1974年在甘肃居延地区破城子烽塞遗址出土的东汉初年《塞上烽火品约》木简上的部分内容,再现了距今2000多年前我国西北边陲“谨侯望,通烽火”的历史遗迹。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

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为了讨得美人欢心而随意点燃烽火,最终导致亡国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灭商后建都镐京,历史上称作西周。

初期,周王为巩固国家政权,先后把自己的兄弟、亲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还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二、鱼传尺素 1990年11月28日,原邮电部发行了J174M《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小型张一枚,邮票图案为姑苏驿,边纸图案为古代铜器上的鱼形铭文,这些鱼形铭文,用的是“鱼传尺素”的说法来象征邮政通信。

在我国古诗文中,鱼被看作传递书信的使者,并用“鱼素”、“鱼书”、“鲤鱼”、“双鲤”等作为书信的代称。唐代李商隐在《寄令狐郎中》一诗中写道:“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古时候,人们常用绢帛书写书信,到了唐代,进一步流行用织成界道的绢帛来写信,由于唐人常用一尺长的绢帛写信,故书信又被称为“尺素”(“素”指白色的生绢)。因捎带书信时,人们常将尺素结成双鲤之形,所以就有了李商隐“双鲤迢迢一纸书”的说法。

显然,这里的“双鲤”并非真正的两条鲤鱼,而只是结成双鲤之形的尺素罢了。 书信和“鱼”的关系,其实在唐以前早就有了。

秦汉时期,有一部乐府诗集叫《饮马长城窟行》, 主要记载了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离子散之情,且多为妻子思念丈夫的离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

这首诗中的“双鲤鱼”,也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没有现在的信封,写有书信的竹简、木牍或尺素是夹在两块木板里的,而这两块木板被刻成了鲤鱼的形状,便成了诗中的“双鲤鱼”了。

两块鲤鱼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捆绕三圈,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粘土封好,然后在粘土上盖上玺印,就成了“封泥”,这样可以防止在送信途中信件被私拆。至于诗中所用的“烹”字,也不是去真正去“烹饪”,而只是一个风趣的用字罢了。

三、青鸟传书 1998年10月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JP72《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1999北京(二)》纪念邮资片1套4枚,其中第三枚“情绿东方”,主图和邮资图内容一致,均为一只色彩斑斓的飞鸟,背景为驿站和长城,表现了我国古代青鸟传书的传说。 据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名曰诏兰、紫燕(还有一只青鸟的名字笔者没有查阅到),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将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传递给人间。

据说,西王母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书信,西王母派青鸟前去传书,而青鸟则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汉宫承华殿前。在以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变成为百鸟之王——凤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商隐有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崔国辅有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借用的均是“青鸟传书”的典故。 四、黄耳传书 信鸽传书,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现在还有信鸽协会,并常常举办长距离的信鸽飞行比赛。

信鸽在长途飞行中不会迷路,源于它所特有的一种功能,即可以通过感受磁力与纬度来辨别方向。 信鸽传书确切的开始时间,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早在唐代,信鸽传书就已经很普遍了。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有“传书鸽”的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

九龄目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张九龄是唐朝政治家和诗人,他不但用信鸽来传递书信,还给信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飞奴”。

此后的宋、元、明、清诸朝,信鸽传书一直在人们的通信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的历史记载上,信鸽主要被用于军事通信的目的。

譬如在公元1128年,南宋大将张浚视察部下曲端的军队。张浚来到军营后,竟见空荡荡的没有人影,他非常惊奇,要曲端把他的部。

4.古代书信传递的故事

鸿雁传书: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凶奴被鞮侯单于扣留,他英勇不屈,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凶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凶,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凶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凶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

5.描写古人书信来往的诗句

鱼传尺素出处:

用“鱼”来传递书信的典故,最早出现在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的乐府诗集里,说的是离别的亲人之间的书信往来的思念情感。

《饮马长城窟行》全文:“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他乡各异性。展转不可见,忽觉在他乡。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宋代秦观的《踏莎行》词也有对“鱼传尺素”的描述。

词的全文:“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翻译成现代文意思是:“漫雾遮没楼台,暗淡的月色蒙住津渡,桃源美境任你怎样盼望都是无法找到之处。怎能忍受这孤独的馆舍正紧紧关住春天的冷寒,特别是在杜鹃悲啼不停夕阳将暮。驿站寄来了梅花,鱼雁传送到书素,堆砌起来的怨恨重重叠叠无法指数。郴江幸运而又悠然自得地环绕着郴山,为了何人又要流向潇湘去。”

鸿雁传书的出处:

《周易 渐》曰:初六鸿渐于干,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威仪吉;《礼记 月令》曰: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鸿雁来,是月也,以立春……盲风至,鸿雁来……是月也,日夜分……鸿雁来宾,爵入大水为蛤……是月也;《仪礼》曰:大夫执雁取其候时而行也。婚礼下达,纳采用雁;《周书》曰:白露之日鸿雁来,鸿雁不来,远人背畔。小寒之日雁北方,雁不北方,民不怀至;《春秋繁露》曰,凡贽大夫用雁,雁有类。长者在民上,必有先后,雁有行列,故以为贽。

6.关于书信的诗句

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

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

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

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李白。

7.描写古人书信往来的诗句

1、《寄外征衣》唐代: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释义:

你守卫在边关,我却在吴地,凉飕飕的西风吹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正在为你而担忧。

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2、《寄令狐郎中》唐代: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释义:

你是嵩山云我是秦川树,长久离居;

千里迢迢,你寄来一封慰问的书信。

请别问我这个梁园旧客生活的甘苦;

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马相如。

3、《寄王琳》南北朝:庾信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释义:

身在玉门关外道路竟如此遥远,翘望故都金陵音信又何等稀疏。

我现在激动地流下千行热泪,只因为拜读了您万里寄来的手书。

4、《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唐代:柳宗元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释义:

柴门多日紧闭不开,

门前石阶铺满了白雪皑皑。

如今有人把琼玉般的积雪踏碎,

是友人从京城给我寄了诗来。

5、《钟陵禁烟寄从弟》唐代:李中

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侣草萋萋。

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宇啼。

释义:

(柳)落絮纷飞如花般的飘落,日头又已西偏,独自外出踏青,只有草长得密密稠稠。

寄给(近亲、好朋友)亲戚朋友们的书信竟也音信全无,我又怎么敢在黄昏的时候听那杜绝的啼鸣呢。

关于古代书信传递的诗句

关于古代书信的诗句

1. 描写古人书信往来的诗句

1、《寄外征衣》唐代: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释义:

你守卫在边关,我却在吴地,凉飕飕的西风吹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正在为你而担忧。

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2、《寄令狐郎中》唐代: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释义:

你是嵩山云我是秦川树,长久离居;

千里迢迢,你寄来一封慰问的书信。

请别问我这个梁园旧客生活的甘苦;

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马相如。

3、《寄王琳》南北朝:庾信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释义:

身在玉门关外道路竟如此遥远,翘望故都金陵音信又何等稀疏。

我现在激动地流下千行热泪,只因为拜读了您万里寄来的手书。

4、《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唐代:柳宗元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释义:

柴门多日紧闭不开,

门前石阶铺满了白雪皑皑。

如今有人把琼玉般的积雪踏碎,

是友人从京城给我寄了诗来。

5、《钟陵禁烟寄从弟》唐代:李中

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侣草萋萋。

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宇啼。

释义:

(柳)落絮纷飞如花般的飘落,日头又已西偏,独自外出踏青,只有草长得密密稠稠。

寄给(近亲、好朋友)亲戚朋友们的书信竟也音信全无,我又怎么敢在黄昏的时候听那杜绝的啼鸣呢。

2. 与书信有关的诗句

古代书信的“美称”河北 张木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

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

3. 关于书信的诗句

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

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

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

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李白。

4. 谁有关于书信的诗句

古代书信的“美称”

河北 张木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

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参考资料:语文专页报

5. 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京师得家书》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释义: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2、《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释义: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3、《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释义: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释义: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

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6. 急

《饮马长城窟行》

——汉·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佩玉采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物会见郎人永弃。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7. 形容书信的诗句

古代书信的“美称”河北 张木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关于古代书信的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描写古代书信来往的诗句

诗句

关于的名言警句(关于母爱的名言名句)

阅读(4302)

1、不要执着,人生有很多不如意,世界不会迎合你,地球不是为你转的,所以不要执着于拥有,连我们都只是红尘的过客,生是赤条条的来,死又能带走什么呢。(学会放手) 2、人生要不断的超越自己,不断的接受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激发我们...

诗句

预录取有多大的几率录取(预录取有多大的几率录取浙江)

阅读(4351)

预录取是高校根据本身在各地的名额结合当地考生报考情况得出的,一般来说预录取分数线几乎就是实际分数线。当然也不是100%,有的学校名额分配有变动,例如2006年复旦大学文科在安徽没有招够,于是将剩余的名额给了理科,结果导致...

诗句

关于菊花的诗句有哪些(秋天菊花的古诗)

阅读(4273)

描写菊花诗句名句一瞥 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⑶ 待到...

诗句

表达心情的句子发朋友圈(发表心情的句子正能量)

阅读(4013)

1.晴天里有阳光,阳光总是充满温馨,相信有这么多朋友的厚爱和鼓励,晴天会永远阳光灿烂。2.天气挺好,阳光淡淡的,心情坏得正是时候。3.天气晴朗心情好一起出来赏花草。4.晴天的午后,夏日的阳光如水般音符一样灿烂的流动...

诗句

建筑工地质量标语大全(建筑工地质量标语大全 横幅)

阅读(4166)

文明工地宣传标语 1 1、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2、管理基础打得牢,安全大厦层层高。 3、打工在外不容易,安全首先放第一。 4、安全一万天,事故一瞬间。 5、防事故年年平安福满门,讲安全人人健康乐万家。 6、严格要求安全...

诗句

读书笔记摘抄10篇(读书笔记摘抄大全20篇100字)

阅读(4841)

下面是我整理的水浒传的 读书笔记 摘抄精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摘抄1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叫做《水浒传》,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

诗句

鼓励的话简短一句(鼓励的话简短一句英文)

阅读(4407)

9、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10、一齐走的兄弟姐妹是一种安慰,一齐走的兄弟姐妹忠告是一种激励,一齐走的兄弟姐妹鼓励是一种力量,一齐走的兄弟姐妹想念是一种愉悦。祝福你兄弟姐妹!11、贫穷是不需要计划的,致富才需要一...

诗句

生活图片 感悟人生(生活图片 感悟人生 壁纸)

阅读(2551)

说说2020心情说说感悟生活带图片 1、人生在世,短短几十朝,各人所经历的过程不同,则必然结果迥异。一辈子,一条路,一片天,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观点和心态也就随之改变。人最大的魅力,是永远保有一颗无功利的善心。善待他人,多一份...

诗句

表达思乡的古诗(关于思乡的诗句10句)

阅读(2433)

《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云梦故城秋望》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梦...

诗句

如何骂人气死对方(用原耽骂人气死对方的话)

阅读(2833)

二、怎么骂绿茶能把对方气死 1.你女朋友真的好容易生气呀 你一定很累吧 还好,要是和你这么丑的在一起才是真累 2.你的冰激凌没有我的甜耶 怪不得你有糖尿病 3.我不是为了拆散你们,我是为了融入你们 家里不缺...

诗句

中秋节古诗大全小学(小学中秋节的诗句)

阅读(2578)

中秋节的小学古诗1 《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

诗句

歌颂母爱的句子(托物言情三个歌颂母爱的句子)

阅读(2536)

8、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静,和雅清淡;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回味无穷;母爱就像一幅山水画,清幽秀丽,恬淡高雅。 9、母爱是温热心灵的太阳;母爱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母爱是灌溉心灵的沃土;母爱是美化心灵的彩虹。 10、母爱...

诗句

经典语录短句霸气(厚黑学经典语录短句霸气)

阅读(2937)

霸气经典语录汇总如下 1. 问天下谁与争锋唯我傲视苍穹。2. 霸气无双谁与谁,血染战甲凶魔煞,一人一刀仗天涯,凶名天下无与比,封刀种田清闲年,若有谁敢犯华夏,启刀穿甲灭满门。3. 一人若孤寂,灭掉业障气!昆仑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