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诗句书法
1. 与端午有关的书画文字描述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剪纸了。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
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鸟,虫,鱼,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
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爱的自然景观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喜”、“寿”等贴在窗户上,门上来表示庆贺。
瞧,这幅剪纸作品多有趣呀。一只穿着彩衣的小老鼠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着四面八方,生怕被人发现它在偷灯油。
可是老天像和他作对似的,葫芦里的灯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从灯台上跳下来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剑似的舌头贪婪的舔着地上的灯油,那滑稽的样子真是逗人喜爱!剪纸艺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连外国人也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来夸赞。
十二生肖被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认识中国博大精深的剪纸文化。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他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
我也想像民间艺人一样剪出一副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送给外国的小朋友,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剪纸艺术,让剪纸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第2篇 中华传统文化——剪纸250字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剪纸: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有的拿着书,看上去很有学问,还有的是,一只凤凰,在鲜艳的牡丹上站着……等。
剪纸不是用机器做的,而是通过人们发挥想象了,所剪出来的,每一个剪纸,都非常精美、漂亮。每一张、每一步,都非常仔细,非常用心,非常用功。
自从我知道了剪纸是中华传统文化时,不由自主的想剪纸了,我拿出彩纸、剪刀、铅笔,就开始做,我先拿出红色的彩纸,再用笔画了一朵花,最后用剪刀剪了起来,却没剪好,于是接着再剪,这次,有点像了。剪纸真好玩!我喜欢剪纸。
2. 端午节的诗句
端 午(唐)文 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节 令门.端 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七 律.端午老 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3. 求一首端午节的诗求一首有关端午节的古诗,要七言或五言绝句,如果
端午节诗选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 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
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4.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节古诗有哪些,有名端午节古诗
写端午的古诗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阳采撷》 【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已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七律 • 端午》 【现代】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5. 与端午有关的诗句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苏轼《浣溪沙·端午》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陆游《乙卯重五诗》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殷尧藩《端午日》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 边贡《午日观竞渡》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文天祥《端午即事》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端午日赐衣》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碧艾香蒲处处忙。 —— 舒頔《小重山·端午》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 赵蕃《端午三首》。
6. 古代人怎么过端午 书画里的端午节
端午节源自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事连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其实关于端午来历,古代还有不少说法:如祭奠涛神伍子胥、纪念遁入深山的介子推、追怀孝女曹娥,等等。
又据学者闻一多考证,五月初五本是古代吴越人祭龙的日子。龙是吴越某些部落的图腾,赛龙舟、投粽子,无非是人们与龙嬉戏、向龙投祭。另有说法认为,无论竞渡还是吃粽子,本是古代夏至节的活动,因夏至与端午相近,后遂移为端午习俗——夏至一般在端午之后,今年闰四月,赶在了端午前头。
其实在古人眼里,五月不是什么好月份,五月五日更是凶险之日。据说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若赶上此日生育,则“男害父,女害母”。——这当然是迷信之说,不足为训。不过端午正值仲夏,天气转为湿热;尤其在南方,疫气始作,毒虫肆虐,人一时不能适应,很容易引发疾病。而妇女在此时妊娠生育,自然风险很大。也正因如此,端午的一切活动,都以避邪禳毒为主。
早在《礼记》中就有记载:“五月五日蓄兰汤以沐浴。”即采集香草、艾草、菖蒲、银花藤、荨麻、野薄荷等多种药材,煮汤沐浴,既可清洁皮肤、治疗痈疮,也可使体轻神旺;端午也因而称为浴兰节。《楚辞》中就有“浴兰汤兮沐芳华”的诗句。
这一天,人们还要喝用菖蒲、雄黄泡制的药酒。二者都是药材,且雄黄还有毒性。不过以毒攻毒,也是古人防病驱邪的一招。——喝剩的雄黄酒则涂抹在孩子的额头、胸前、手足等处,大概因为孩子小,不宜饮酒的缘故吧。再剩点酒根儿,就泼洒在门窗、墙壁等处,用以驱除毒虫,相当于我们今天洒来苏水、喷84消毒液了。
再有就是把菖蒲叶刻成人形或葫芦形,戴在头上;或编为剑形,悬于门首,号称“蒲剑”,用以避邪。也有用艾叶编为虎形或人形,挂于门首、戴于头上的。——艾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能驱蚊虫。又可制为艾绒,是针灸的必用药物。
同样挂在门上的,还有五色桃印,长六寸、宽三寸,用桃木制成,刻有五色文字,那目的自然也是避邪。
另外,古人端午日还要给儿童佩戴五彩香囊,内装朱砂、雄黄、香药等物,既是节日装饰,也有避邪驱瘟的作用。
此外这一天人们还争以五色丝缠臂,又称“合欢索”,据说可以“辟兵厌鬼(防止兵器伤害、压服鬼魅)”、不染瘟疫。——我小时候,见女孩儿们用五色丝线缠绕在纸做的粽子上,用以馈赠亲友,应当也是这种习俗的延续吧?
五月仲夏,百草丰茂,古人还要斗百草。斗草又分武斗和文斗。武斗指双方各选坚韧的草茎,以手持两端,让草茎十字相交、相互拉扯,断者为输。——这个我们小时也玩过,不过不一定是五月节,且专用杨树叶柄,谓之“拔根儿”。
至于文斗,则是用草名相对仗,巧者取胜。如《红楼梦》第62回写香菱、芳官、蕊官等几个女孩子斗草为戏,以“罗汉松”对“观音柳”、以“夫妻蕙”对“姐妹花”,写的正是五月节前后斗草的情景。
古人还认为在五月初五这日采集百草、炮制成药,可治多种疾病。如黎明前采百草捣成汁,和石灰制成药饼,可治刀伤。此日又可用独头蒜治心痛或疟疾,采马齿苋为孕妇催生。
再如,此日正午在韭菜畦边“面东不语”,取畦边蚯蚓粪收藏,日后如遇鱼刺或异物卡喉,用泥少许擦在喉外则可——这个已近于巫术了。
跟端午有关的偏方还有很多,如蚕蛾治刺、晒矾治虫、蝼蝈催生、葱白治疫、鸡肠草治齿、桑黄治喉闭、莴苣治蛀、鲤枕治痢、无花果治喉疾、烧枣辟蚤、咒灯草辟蝇、蟾蜍辟兵……关键一点,都得在五月初五这天采集炮制才灵!
汉武帝时,还于端午日捉取蜥蜴,用丹砂喂养;第二年端午把浑身通红的蜥蜴捣成泥,涂点在宫女手臂。只要宫女守贞,则红痣终生不灭……这又是吓唬女人的把戏了!
算一算,古人在端午这一天要干多少事?包粽子(1)、划龙舟(2)、浴兰汤(3)、饮雄黄(4)、点童额(5)、悬蒲剑(6)、戴艾虎(7)、挂桃印(8)、佩香囊(9)、缠彩丝(10)、斗百草(11)、制百药(12)、养蜥蜴(13)……此外这天还可谢罪(14)、请求移易官爵(15)、祭祀祖先(16),这还不包括纪念屈大夫(17)、追忆伍子胥(18)、怀想介子推(19)、感念曹孝女(20)、祭祀张天师(21)、祝寿弥勒佛(22)、供奉温元帅(23,这位是驱疫之神)——这么看来,古人过个端午节可真忙、真累!
不过总的来说,这一天的所有活动都可归结为顺应时令、防病驱邪、健体强身、提升精神。因此可以说,端午是古人在民俗信仰包裹下进行的一场全民性卫生总动员!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书法
1. 求一首端午节的诗求一首有关端午节的古诗,要七言或五言绝句,如果
端午节诗选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 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
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2. 端午节的七言绝句
是由张耒写的《和端午 》。
全诗如下: 《和端午 》 作者: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赏析如下: 北宋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
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
但此句,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于是三四两句便水到渠成、一挥而就。
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
3. 与端午有关的书画文字描述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剪纸了。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
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鸟,虫,鱼,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
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爱的自然景观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喜”、“寿”等贴在窗户上,门上来表示庆贺。
瞧,这幅剪纸作品多有趣呀。一只穿着彩衣的小老鼠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着四面八方,生怕被人发现它在偷灯油。
可是老天像和他作对似的,葫芦里的灯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从灯台上跳下来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剑似的舌头贪婪的舔着地上的灯油,那滑稽的样子真是逗人喜爱!剪纸艺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连外国人也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来夸赞。
十二生肖被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认识中国博大精深的剪纸文化。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他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
我也想像民间艺人一样剪出一副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送给外国的小朋友,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剪纸艺术,让剪纸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第2篇 中华传统文化——剪纸250字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剪纸: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有的拿着书,看上去很有学问,还有的是,一只凤凰,在鲜艳的牡丹上站着……等。
剪纸不是用机器做的,而是通过人们发挥想象了,所剪出来的,每一个剪纸,都非常精美、漂亮。每一张、每一步,都非常仔细,非常用心,非常用功。
自从我知道了剪纸是中华传统文化时,不由自主的想剪纸了,我拿出彩纸、剪刀、铅笔,就开始做,我先拿出红色的彩纸,再用笔画了一朵花,最后用剪刀剪了起来,却没剪好,于是接着再剪,这次,有点像了。剪纸真好玩!我喜欢剪纸。
4.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节古诗有哪些,有名端午节古诗
写端午的古诗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阳采撷》 【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已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七律 • 端午》 【现代】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5. 与端午有关的诗句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苏轼《浣溪沙·端午》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陆游《乙卯重五诗》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殷尧藩《端午日》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 边贡《午日观竞渡》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文天祥《端午即事》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端午日赐衣》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碧艾香蒲处处忙。 —— 舒頔《小重山·端午》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 赵蕃《端午三首》。
6.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作文
《五月五日 》(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渡诗》 (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乙卯重五诗》 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七律《端午》 (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节分端午为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