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忧伤的诗句伤心桥下春波绿
1.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沈园二首( 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这是陆游七十五岁时重游沈园(在今浙江绍兴)写下的悼亡诗。
他三十一岁时曾在沈园与被专制家长拆散的原妻唐琬偶尔相遇,作
《钗头凤》题壁以记其苦思深恨,岂料这一面竟成永诀。晚年陆游多
次到沈园悼亡,这两首是他的悼亡诗中最为深婉动人者。诗的开头以
斜阳和彩绘的管乐器画角,把人带进了一种悲哀的世界情调中。他到
沈园去寻找曾经留有芳踪的旧池台,但是连池台都不可辨认,要唤起
对芳踪的回忆或幻觉,也成了不可再得的奢望。桥是伤心的桥,只有
看到桥下绿水,才多少感到这次来的时节也是春天。因为这桥下水,
曾经照见像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的凌波仙子的倩影。可以
说这番沈园游的潜意识,是寻找青春幻觉,寻找到的是美的瞬间性。
承接着第一首“惊鸿照影”的幻觉,第二首追问着鸿影今何在?
“香消玉殒”是古代比喻美女死亡的雅词,唐琬离开人世已经四十余
年了,寻梦、或寻找幻觉之举已成了生者与死者的精神对话。在生死
对话中,诗人产生天荒地老、人也苍老的感觉,就连那些曾经点缀满
城春色的沈园杨柳,也苍老得不再逢春开花飞絮了。美人早已“玉骨
久成泉下土”,未亡者这把老骨头,年过古稀,也即将化作会稽山
(在今绍兴)的泥土,但是割不断的一线情思,使他神差鬼使地来到
沈园寻找遗踪,泫然落泪。梁启超读陆游那些悲壮激昂的爱国诗章时,
曾称他为“亘古男儿一放翁”,岂料沈园诗篇又展示了这位亘古男儿
也知儿女情长之趣,他甚至在被摧折的初婚情爱中、在有缺陷的人生
遭遇中,年复一年地体验生命的青春,并且至老不渝。如果说《钗头
凤》词在吟味稍纵即逝的相遇时,还未忘昔日山盟海誓,还有珍藏心
头的锦书,隐约地发散着生命的热力的话,那么这里在体验惊鸿照影
的虚无飘渺时,已感受到香消为土、柳老无绵的生命极限了。在生命
极限处,爱在申辩自己的永恒价值,
2.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是那的诗句
陆游的《沈园》(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下面是摘自网络的赏析:
这是陆游七十五岁时重游沈园(在今浙江绍兴)写下的悼亡诗。
他三十一岁时曾在沈园与原妻唐琬偶尔相遇,作《钗头凤》题壁以记其苦思深恨,岂料这一面竟成永诀。晚年陆游多次到沈园悼亡,这两首是他的悼亡诗中最为深婉动人者。
诗的开头以斜阳和彩绘的管乐器画角,把人带进了一种悲哀的世界情调中。他到沈园去寻找曾经留有芳踪的旧池台,但是连池台都不可辨认,要唤起对芳踪的回忆或幻觉,也成了不可再得的奢望。桥是伤心的桥,只有看到桥下绿水,才多少感到这次来的时节也是春天。因为这桥下水,曾经照见像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的凌波仙子的倩影。可以说这番沈园游的潜意识,是寻找青春幻觉,寻找到的是美的瞬间性。
3. 想知道“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出自哪里想知道着句诗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春波:春天的流水.惊鸿: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用以形容美女的轻盈绰约.这里借指陆游前妻唐氏.陆游先娶唐氏,两人感情很好,但陆母不满唐氏,终逼二人离异.离异后,在一次春游中,陆游在沈园遇到唐氏,唐氏曾送酒食给陆游,陆游写下了《钗头凤》一词.○宋·陆游《沈园二首》 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其二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这两首是陆游悼念他前妻唐琬的诗.唐琬原是陆游的表妹,两人结婚后十分相爱,但是陆游的母亲很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在封建旧礼教的压迫下,他俩终於被迫离婚.后来唐碗改嫁给赵士程,陆游也另娶了妻子.西元1155年春天,陆游到沈园去游玩,偶然遇见了唐琬,两个人都非常难过.陆游感伤地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词.唐琬受不了这种刺激,回去后不久便死掉了.1199年,陆游已经七十五岁,又来到沈园,想起旧事,写了这两首诗.------------------------------------------------------ 陆游二十岁(绍兴十四)与唐婉结合,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孰料,缘深情浅的这一对恋人竟在绍兴二十年,与城南禹迹寺的沈园意外邂逅,陆游"怅然久之",于沈园内壁上题一首《钗头凤》,沧然而别.唐婉读此词后,和其词,不久即郁闷愁怨而死.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事隔四十年字迹虽然已经模糊,他还是泪落沾襟,写一首诗以记此事,诗中小序曰:"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主已三易其主,读之怅然",在诗中哀悼唐婉:"泉路凭谁说断肠 断云幽梦事茫茫."后陆游七十五岁,住在沈园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写下绝句《沈园》:"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就在陆游去世的前一年,他还在写诗怀念:"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是一种深挚无告,令人窒息的爱情,能在死后四十年里仍然不断被人真心悼念,真是一种幸福了。
4. “伤心桥下碧波绿”出自哪首诗
1. 出处:
沈园二首
宋代:陆游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2. 译文
城墙上的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亭台池阁。
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这里我曾经见到她美丽的侧影惊鸿一现。
她去世已经四十年有余,我连梦里也见不到,沈园的柳树和我一样都老了。
连柳绵都没有了,我已是古稀之年,行将就木,仍然来此凭悼,泪落潸然。
3. 注释
⑴沈园:故址在今浙江绍兴禹迹寺南。
⑵斜阳:偏西的太阳。画角:涂有色彩的军乐器,发声凄厉哀怨。
⑶惊鸿: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句“翩若惊鸿”,以喻美人体态之轻盈。这里指唐琬。
⑷梦断句:作者在禹迹寺遇到唐琬是在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其后不久,唐琬郁郁而死。作此诗时距那次会面四十四年,这里的“四十”是举其成数。香消:指唐琬亡故。
⑸不吹绵:柳絮不飞。
⑹行:即将。稽山: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⑺吊:凭吊。泫然:流泪貌。
4. 赏析
这是陆游七十五岁时重游沈园(绍兴)写下的诗。
他三十一岁时曾在沈园与被专制家长拆散的原妻唐琬偶尔相遇,作《钗头凤》题壁以记其苦思深恨,岂料这一面竟成永诀。晚年陆游多次到沈园悼亡,这两首是他的悼亡诗中最为深婉动人者。
诗的开头以斜阳和彩绘的管乐器画角,把人带进了一种悲哀的世界情调中。桥是伤心的桥,只有看到桥下绿水,才多少感到这次来的时节也是春天。因为这桥下水,曾经照见像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的凌波仙子的倩影。可以说这番沈园游的潜意识,是寻找青春幻觉,寻找到的是美的瞬间性。
承接着第一首“惊鸿照影”的幻觉,第二首追问着鸿影今何在。
参考资料
诗词网:/shici/details/32843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伤心桥下春波绿这是谁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