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诗句关于实践的
1.陆游描写亲身实践的诗句
1、陆游描写亲身实践的诗句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4、创作背景
宋宁宗五年,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子聿。
5、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一生所写诗近万首,以及大量的词,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高。
2.陆游描写亲身实践的诗句
1、陆游描写亲身实践的诗句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4、创作背景 宋宁宗五年,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
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子聿。 5、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诗人,一生所写诗近万首,以及大量的词,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高。
关于陆游对儿子说的诗句
1.陆游临终前对儿子说了些啥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他在临终前写的《示儿》诗,更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
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当然,这里所谓“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统计,而且只是从数量上、表面上来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见陆游的“素志”是一贯的,是自少至老历久不渝的。尤其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2.陆游写给儿子的8首诗是哪8首
原文: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赏析】 陆游与表妹唐婉本恩爱夫妻,感情甚笃。但因陆母卜喜欢唐婉,终被迫休离。后二人各自婚娶。十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独游沈园与唐婉邂逅。唐婉以酒肴款待,陆游感伤万分,惆怅不已,随即在园壁上题下此词,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眷恋相思之情和无尽的追悔悲愤。唐婉读后百感交集,含泪和词一首: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浑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此后郁郁寡欢,怏怏而卒。二词绝望凄楚,缠绵悱恻,感人至深,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唐词尤甚。四十年后,陆游沈园重游,含泪写下《沈园》,以纪念唐婉: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其中不乏刻骨铭心的眷恋与相思,也充满不堪回首的无奈与绝望,真是荡气回肠,震烁人心。 【望采纳】
3.陆游写给儿子的诗有哪几首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赏析】 陆游与表妹唐婉本恩爱夫妻,感情甚笃。但因陆母卜喜欢唐婉,终被迫休离。后二人各自婚娶。十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独游沈园与唐婉邂逅。唐婉以酒肴款待,陆游感伤万分,惆怅不已,随即在园壁上题下此词,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眷恋相思之情和无尽的追悔悲愤。唐婉读后百感交集,含泪和词一首: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浑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此后郁郁寡欢,怏怏而卒。二词绝望凄楚,缠绵悱恻,感人至深,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唐词尤甚。四十年后,陆游沈园重游,含泪写下《沈园》,以纪念唐婉: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其中不乏刻骨铭心的眷恋与相思,也充满不堪回首的无奈与绝望,真是荡气回肠,震烁人心。
4.陆游给儿子们的7首诗
《示儿礼》 燕居侍立出扶行,见汝成童我眼明。
但使乡闾称善士,布衣未必愧公聊。《示儿》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
齿豁头童方悟此,乃翁见事可怜迟。《示子聿》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
怪奇也间出,如石漱湍濑。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
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味。
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侩。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示元敏》学贵身行道,儒当世守经。心心慕绳检,字字讲声形。
吾已鬓眉白,汝方衿佩青。良时不可失,苦语直须听。
《示儿》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食尝甘脱粟,起不待鸡鸣。
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时时语儿子,未用厌锄犁。
《示儿》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早茶采尽晚茶出,小麦方秀大麦黄。
老夫一饱手扪腹,不复举首号苍苍。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
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若狂。不须饮酒径自醉,取书相和声琅琅。
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盖。
《送子龙赴吉州椽》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一钱亦分明,谁能肆馋毁;聚俸嫁阿惜,择士教元礼。我食可自营,勿用念甘旨;衣穿听露肘,履破从见指;出门虽被嘲,归舍却睡美。
益公名位重,凛若乔岳峙;汝以通家故,或许望燕几;得见足以荣,切勿有所启。又若扬诚斋,清介世莫比;一闻俗人言,三日归洗耳;汝但问起居,余事勿挂齿。
希周有世好,敬叔乃乡里,岂惟能文辞,实亦坚操履;相从勉讲学,事业在积累。仁义本何常?蹈之则君子。
《仆倾在征西大幕,登高望关辅乐之,每冀王师拓定,得卜居焉,暇日记此意以示子孙》八月残暑退,秋声满庭树。岂无四方志,衰病迫霜露。
辽东黄头奴,稔恶天震怒。南北会当一,老我悲不遇。
子孙勉西迁,俗原吾所慕。约己收孤嫠,教子立门户。
黍稌暗阡陌,鹑雉足匕箸。永为河渭民,勿惮关山路。
《病中示儿辈》去去生方远,冥冥死即休。狂思攘鬼手,危至服旦头。
有剑知谁与,无香可得留。惟应勤学谨,事事鉴恬侯。
《送子坦赴盐官县市征》父子团栾笑语哗,岂知云散各天涯。长亭结束秋将晚,别酒凄凉日易斜。
我坐耄年艰就养,汝非仰禄肯离家?游山尚有平生意,试为闲寻一鹿车。《送子修入闽》士生万里合鹏抟,憔悴青衫且自宽。
薄禄及亲虽共喜,远途将父亦诚难。关山可厌风麈恶,蓬荜应思菽水欢。
只道耄年心似铁,诗成也作鼻辛酸。《送子遹》隔一涛江路岂遥,踌躇不觉欲魂销。
寄书勿遣过三日,发渡何曾无两潮。睡少不关茶作祟,愁多却赖酒时浇。
柯桥西畔斜阳岸,谁为离人惜柳条?《送子遹至梅市而归》梅市长堤怆别情,鲁垆归路当闲行。日沉菱浦看鱼跃,烟合菰丛闻獭鸣。
蘸水门扉初半掩,拥桥炬火已先迎。停桡不奈清愁得,独倚阑干待月明。
《送子坦》老境宁容别,诸儿仕为贫。一春多卧病,几度送行人。
五斗方须禄,千金且爱身。长安虽可乐,怜汝正思亲。
《送子龙赴吉州掾》我老汝远行,知汝非得已。驾言当送汝,挥涕不能止。
人谁乐离别,坐贫至于此。汝行犯胥涛,次第过彭蠡。
波横吞舟鱼,林啸独脚鬼。野饭何店炊?孤棹何岸檥?判司比唐时,犹幸免笞棰;庭参亦何辱,负职乃可耻。
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一钱亦分明,谁能肆谗毁?聚俸嫁阿惜,择士教元礼。我食可自营,勿用念甘旨。
衣穿听露肘,履破从见指;山门虽被嘲,归舍却睡美。益公名位重,凛若乔岳峙;汝以通家故,或许望燕几,得见已足荣,切勿有所启。
又若杨诚斋,清介世莫比,一闻俗人言,三日归洗耳;汝但问起居,余事勿挂齿。希周有世好,敬叔乃乡里,岂惟能文辞,实亦坚操履;相从勉讲学,事业在积累。
仁义本何常,蹈之则君子。汝去三年归,我傥未即死,江中有鲤鱼,频寄书一纸。
《送子虡吴门之行》相送何由插羽翰,淡烟微雨暗江干。孤怀最怯新春别,病骨难禁昨夜寒。
尊酒汝宁嫌鲁薄?釜羹翁自絮吴酸,此诗字字俱愁绝,忍泪成篇却怕看。《送子虡赴金坛丞》与汝为父李,忽逾五十年;平生知几别,此别益酸然。
念汝发亦白,执手河桥边。西行过临平,想汝小系船。
悠悠阳羡路,渺渺云阳川。京江昔所游,想像在目前。
今兹两使君,幸有宿昔缘,汝虽登门晚,汝虽登门晚,世好亦牵联,顾於赏罚间,其肯为汝偏。夙夜佐而长,努力忘食眠。
醇如新丰酒,清若鹤林泉,棠宜使可爱,蒲正不须鞭。
5.陆游写给儿子的8首诗是哪8首
原文: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赏析】 陆游与表妹唐婉本恩爱夫妻,感情甚笃。但因陆母卜喜欢唐婉,终被迫休离。后二人各自婚娶。十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独游沈园与唐婉邂逅。唐婉以酒肴款待,陆游感伤万分,惆怅不已,随即在园壁上题下此词,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眷恋相思之情和无尽的追悔悲愤。唐婉读后百感交集,含泪和词一首: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浑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此后郁郁寡欢,怏怏而卒。二词绝望凄楚,缠绵悱恻,感人至深,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唐词尤甚。四十年后,陆游沈园重游,含泪写下《沈园》,以纪念唐婉: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其中不乏刻骨铭心的眷恋与相思,也充满不堪回首的无奈与绝望,真是荡气回肠,震烁人心。 【望采纳】
关于陆游教育题材的诗句
1. 陆游教育子女的一诗
陆游教育子女的诗:
一、示儿
宋代: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释义: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二、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扩展资料:
《示儿》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1210年(宁宗嘉定三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此诗为陆游的绝笔,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冬夜读书示子聿》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1199年(庆元五年)于山阴写给二十一岁小儿子陆聿的。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
关于陆游教育书呆子的诗句
1. 陆游教育子女的一诗
陆游教育子女的诗:
一、示儿
宋代: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释义: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二、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扩展资料:
《示儿》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1210年(宁宗嘉定三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此诗为陆游的绝笔,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冬夜读书示子聿》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1199年(庆元五年)于山阴写给二十一岁小儿子陆聿的。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
2. 陆游提醒人的诗句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
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
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
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
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
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
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
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 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
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
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当然,这里所谓“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统计,而且只是从数量上、表面上来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见陆游的“素志”是一贯的,是自少至老历久不渝的。
尤其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历代文人,凡是读过《示儿》诗的无不为之感动。
早在南宋当时,刘克庄就有一首绝句说: 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 这是1234年金朝被蒙古族灭亡之后,南宋政府从淮西调兵进驻开封城内,并从开封分兵收复了洛阳之后,刘氏在兴奋之际,想到陆游的子孙一定会遵从他的遗嘱,把这个好消息祭告“乃翁”的。
但是好景不长,那个歌舞湖山、奸臣当道的南宋小朝廷连暮气已深的金兵尚且不能抵抗,更何况这“方张之寇”的蒙古大军呢?多亏广大爱国军民奋起阻击,才使得这个风雨飘摇的政权又延续了四十多年。这时南宋遗民林景熙写了一首《读陆放翁诗卷后》,词意极为沉痛,其末四句云: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这是说,陆游临终时以不见“九州同”为憾事,现在他的孙子们却看到了种这局面,但是统一中国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兴的元帝国,这样的消息在家祭时怎样告诉他老人家呢?以上所举两首诗,前一首洋溢着“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激情,后一首抒发了“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悲痛,一喜一悲,都是由《示儿》诗引发的。他们的爱国热情与陆游息息相通。
其他评述陆诗而特别提到《示儿》这首的,就我所见,不下三十余家(请参看我与孔繁礼同志同纂的《陆游研究资料汇编》),或者说它有宗译“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说它与杜甫“一饭不忘”的忠君爱国相同,也有读后叹息泣下的,也有作诗同情寄慨的。足见这首诗情真语挚,感人之深! 但是以上诸人,大都是受了此诗的感染而引起共鸣,却未暇对它的内容作细致的分析。
值得参考和向读者推荐的,要数当代朱自清先生的《爱国诗》一文。在这篇文章里,他把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诗分为三个项目:。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陆游教育儿子要注重实践的诗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