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峨眉山和乐山大佛的诗句

关于峨眉山手的诗句

1.关于峨眉山的古诗有哪些

1、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登峨眉山》唐代:李白

译文:蜀国有很多仙山,但都难以与绵邈的峨眉相匹敌。试登此峨眉山周游观览,其绝特奇异的风光景致哪里能全部领略。青苍的山峰展列于天际,色彩斑烂如同出自画中。

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唐代:李白

译文: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平羌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3、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唐代:李白

译文:我以前在巴东三峡之时,曾西望明月遥想家乡峨眉。遥忆家乡的峨眉山月从峨眉而出,普照沧海,长与人万里相随。在黄鹤楼前的月光下,我忽然遇到了您这位从家乡峨眉来的客人。

4、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听蜀僧濬弹琴》唐代:李白

译文:蜀僧濬怀抱一张绿绮琴,他是来自西面的峨眉峰。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我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风。我的心灵像被流水洗涤,余音缭绕和着秋天霜钟。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秋云也似乎暗淡了几重。

5、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唐代:李白《蜀道难》

译文: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西边太白山高峻无路只有飞鸟可通行,此山可以直通峨眉山巅。

2.关于峨眉山的诗句

1、登峨眉山 李白 蜀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悉青冥倚彩错疑画泠紫霞赏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弄宝瑟平微尚欢笑自毕烟容颜尘累忽相失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见渝州

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京 李白

我巴东三峡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峨眉照沧海与万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送君风吹西安陌安道横九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振高名满帝都归弄峨眉月

3.形容“峨眉山”的诗句有哪些

1. 《峨眉山月歌》唐代诗人: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诗人: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3. 《登峨眉山》唐代诗人: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4. 《漫 成 》唐代诗人:杜 甫

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知予懒是真。

5. 《峨眉饵黄精》唐代诗人:韦应物

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永与天壤存。

《峨眉山月歌》唐代诗人:李白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诗人: 杜甫

《登峨眉山》唐代诗人:李白

《漫 成 》唐代诗人:杜 甫

4.关于峨眉山的古诗

来两首李白写的。

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5.写峨眉山的诗句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长恨歌 白居易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蜀道难 李白 锦水繁花添丽藻,峨嵋明月引飞觞。

送裴頔侍御使蜀 钱起 碧霄今夜月,惆怅上峨嵋。西蜀送许中庸归秦赴举 陈羽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韦庄 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测。

何须见我眼偏青, 未见我身头已白。茫茫四海本无家,一片愁云飏秋碧。

壶中醉卧日月明,世上长游天地窄。晋朝叔夜旧相知, 蜀郡文君小来识。

后生常建彼何人,赠我篇章苦雕刻。 名卿名相尽知音,遇酒遇琴无间隔。

如今世乱独翛然, 天外鸿飞招不得。余今正泣杨朱泪,八月边城风刮地。

霓旌绛旆忽相寻,为我尊前横绿绮。一弹猛雨随手来, 再弹白雪连天起。

凄凄清清松上风,咽咽幽幽陇头水。 吟蜂绕树去不来,别鹤引雏飞又止。

锦麟不动惟侧头, 白马仰听空竖耳。广陵故事无人知,古人不说今人疑。

子期子野俱不见,乌啼鬼哭空伤悲。坐中词客悄无语, 帘外月华庭欲午。

为君吟作听琴歌,为我留名系仙谱。

6.关于峨眉山的诗

1、唐代: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原文选段: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释义:

画中之山,如峨眉挺拔于西极之天,如罗浮之山与南海相连。此画工真是一位善于推思的能工巧匠,用彩笔驱赶着高山大海置于我的眼前。满堂的空灵苍翠如可扫,赤城的霞气和苍梧的岚烟,仿佛可从画中飘浮而出。洞庭潇湘的美景意境深远,我之情意随着三江七泽之水而回返往复。

2、唐代:李白《蜀道难》

原文选段: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释义:

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西边太白山高峻无路只有飞鸟可通行,此山可以直通峨眉山巅。

3、唐代:李白《登峨眉山》

原文选段: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释义:

蜀国有很多仙山,但都难以与绵邈的峨眉相匹敌。试登此峨眉山周游观览,其绝特奇异的风光景致哪里能全部领略。青苍的山峰展列于天际,色彩斑烂如同出自画中。飘然登上峰顶赏玩紫霞,恰如真得到了修道成仙之术。

4、唐代: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原文选段: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释义:

我以前在巴东三峡之时,曾西望明月遥想家乡峨眉。遥忆家乡的峨眉山月从峨眉而出,普照沧海,长与人万里相随。在黄鹤楼前的月光下,我忽然遇到了您这位从家乡峨眉来的客人。如今,峨眉山月又将随风伴送您西入长安。

5、唐代:李白《峨眉山月歌》

原文选段: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释义:

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平羌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7.形容峨眉山的诗句

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峨眉山樵歌(古风)

峨眉天下秀,气象起万千;一山含四季,十里不同天;

新春萌万物,入夏百花鲜;金秋红叶艳,隆冬冰裹岩;

双桥清音美,雷洞涌云烟;灵岩叠翡翠,罗峰彩虹翻;

象池新月夜,洪椿晓雨潸;大坪赏霁雪,九老遇神仙;

龙门观飞瀑,虎溪听响泉;崖陡悬栈道,云断有桥连;

虹飞接引殿,花铺迎宾滩;卧云浮舟捷,幽林藏冷杉;

琴蛙弹奏急,灵猴嬉戏欢;彩蝶翩翩舞,云雀啾啾喧;

佛顶最高处,云涛卷巨澜;圣灯飘渺夜,万佛朝普贤;

崖上佛光现,凡人能成仙;晨昏钟声响,平安保万年;

金顶观日出,金光照佛坛;四面八方佛,世代佑全川。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 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漫 成

杜 甫

江皋已仲春, 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 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 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 知予懒是真。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杜 甫

关内昔分袂, 天边今转蓬。

驱驰不可说, 笑谈偶然同。

道术曾留意, 先生早击蒙。

家家迎蓟子, 处处识壶公。

长啸峨眉北, 潜行玉垒东。

有时骑猛虎, 虚室使仙童。

发少何牢白, 颜衰肯更红。

望云悲轗轲, 毕景羡冲融。

丧乱形仍役, 凄凉信不通。

悬旌要路口, 倚剑短亭中。

永作殊方客, 残生一老翁。

相衰骨可换, 亦遣驭清风。

峨眉饵黄精

韦应物

灵药出西山, 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 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 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 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 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 永与天壤存。

8.形容“峨眉山”的诗句有哪些

《峨眉山月歌》唐代诗人: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2.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诗人: 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3. 《登峨眉山》唐代诗人: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4. 《漫 成 》唐代诗人:杜 甫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近识峨眉老,知予懒是真。

5. 《峨眉饵黄精》唐代诗人:韦应物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斋居感众灵,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岂与俗士论。终期脱印绶,永与天壤存。

《峨眉山月歌》唐代诗人:李白《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诗人: 杜甫《登峨眉山》唐代诗人:李白 《漫 成 》唐代诗人:杜 甫。

关于峨眉山手的诗句

关于乐山大佛诗句及作者

1.关于乐山大佛的诗词

(一)

《乐山大佛》

作者:理维(现代)

弥勒巍巍在水边,佛光普照满江天。

脚压恶浪成莲卉,视镇迷霾化紫烟。

只要轻舟行万里,不惜守望逾千年。

好多北往南来客,不拜河流也拜山。

(二)

《观乐山大佛》

作者:周忠斌(现代)

坐断青山誓不休,隔江犹记古嘉州。

摩崖栈道登梯上,拍岸波涛逐浪流。

我佛慈悲修大道,天心厚德解人愁。

海通济世功无极,仁者凌云与乌尤。

(三)

《乐山大佛》

作者:雨中微尘(现代)

临江端坐越千年,慈善情怀万载传。

法相身姿灵宝塔,高僧风范记心田。

任凭日月摩峰顶,惯看烟云过眼前。

愿得佛光长照耀,波平水碧好行船。

(四)

《乐山大佛》

作者:习吉(现代)

层峦叠嶂涌岷江,灵宝塔下崖万丈。

巨佛慧眼谨游者,不畏艰难心自畅。

壁立千仞无欲刚,海纳百川波不扬。

善男信女乐善事,勤劳遵法德高尚。

(五)

《乐山大佛》

作者:奇珍(现代)

三江汇流云水宽,引来弥勒壁上观。

锐目穿水窥暗流,大足镇涛锁凶澜。

岩崖九曲悬栈道,人虫一脉接地天。

雍容山是一尊佛,伟哉佛是一座山。

(六)

《乐山大佛》

作者:李俊德(现代)

邀友凌云游古寺,栖霞弥勒对长河。

抬头八面乌云厚,下脚三江大浪多。

圣地空蒙听法鼓,佛门淡定敬娑罗。

乘船月下躬身拜,夜望峰峦一达摩。

2.关于乐山大佛的诗句

陆游《谒凌云大像》:

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凌云九顶》: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明弘治中嘉定州守曾介《次岑韵》

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

3.关于乐山大佛的诗词

(一) 《乐山大佛》 作者:理维(现代) 弥勒巍巍在水边,佛光普照满江天。

脚压恶浪成莲卉,视镇迷霾化紫烟。 只要轻舟行万里,不惜守望逾千年。

好多北往南来客,不拜河流也拜山。 (二) 《观乐山大佛》 作者:周忠斌(现代) 坐断青山誓不休,隔江犹记古嘉州。

摩崖栈道登梯上,拍岸波涛逐浪流。 我佛慈悲修大道,天心厚德解人愁。

海通济世功无极,仁者凌云与乌尤。 (三) 《乐山大佛》 作者:雨中微尘(现代) 临江端坐越千年,慈善情怀万载传。

法相身姿灵宝塔,高僧风范记心田。 任凭日月摩峰顶,惯看烟云过眼前。

愿得佛光长照耀,波平水碧好行船。 (四) 《乐山大佛》 作者:习吉(现代) 层峦叠嶂涌岷江,灵宝塔下崖万丈。

巨佛慧眼谨游者,不畏艰难心自畅。 壁立千仞无欲刚,海纳百川波不扬。

善男信女乐善事,勤劳遵法德高尚。 (五) 《乐山大佛》 作者:奇珍(现代) 三江汇流云水宽,引来弥勒壁上观。

锐目穿水窥暗流,大足镇涛锁凶澜。 岩崖九曲悬栈道,人虫一脉接地天。

雍容山是一尊佛,伟哉佛是一座山。 (六) 《乐山大佛》 作者:李俊德(现代) 邀友凌云游古寺,栖霞弥勒对长河。

抬头八面乌云厚,下脚三江大浪多。 圣地空蒙听法鼓,佛门淡定敬娑罗。

乘船月下躬身拜,夜望峰峦一达摩。

4.求赞美乐山大佛的诗句

宋乾道九年(1173),陆游摄理嘉州政事,写了《谒凌云大像》:

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宋淳熙四年(1177),范成大游览凌云山,写了《凌云九顶》: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明弘治中(I488—1505)嘉定州守曾介《次岑韵》诗中,对乐山大佛的雄伟作了如下描述:

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

明弘治十八年( 1505)乐山籍进士安磐《凌云寺》诗中亦写道:

金身谁凿与云齐?闻道韦皋镇蜀时。

绀殿千层零落尽,寺前唯有放生碑。

黄庭坚于元符三年(1100)游历乐山,到凌云山瞻仰了乐山大佛,对凌云山的秀美风光深为赞赏,回顾三十余年的曲折经历,寄情于诗,写下了《凌云纪游》:

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

明万历进士李时华,巡按四川,到乐山后写下《凌云寺》诗:

莲身凭岸起,鹫岭倚云开。

月渡青衣水,烟沉尔雅台。

松树迎吹入,江浪载天回。

何处菩提树,移来胜地栽。

明万历十四年( 1586)进士、云南副使罗绲(乐山人)的 《大像石》诗,写出了人们对乐山大佛的尊崇,也反映了人们对乐山大佛“万古不毁”的愿望:

崚嶒绝巘镇江干,砥柱中流独障澜。

石壁疑从天际出,云根半落水中盘。

金身直傍青霄立,玉树唯凭白日看。

万古乾坤应不毁,降神光岳气初完。

清顺治进士、刑部尚书王士祯《晚渡平羌江步上凌云绝顶》亦写道:

真作凌云载酒游,汉嘉奇绝冠西州。

九峰向日吟江叶,三水通潮抱郡楼。

山自涪翁亭畔好,泉从古佛髻中流。

东坡老去方思蜀,不愿人间万户侯。

关于乐山大佛诗句及作者

关于峨眉山的诗句古诗

1.形容“峨眉山”的诗句有哪些

1. 《峨眉山月歌》唐代诗人: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诗人: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3. 《登峨眉山》唐代诗人: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4. 《漫 成 》唐代诗人:杜 甫

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知予懒是真。

5. 《峨眉饵黄精》唐代诗人:韦应物

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永与天壤存。

《峨眉山月歌》唐代诗人:李白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诗人: 杜甫

《登峨眉山》唐代诗人:李白

《漫 成 》唐代诗人:杜 甫

2.关于峨眉山的古诗

来两首李白写的。

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3.关于峨眉山的古诗

1、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4.关于峨眉的古诗

1、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忆昔[宋] 陆游

忆昔西游两鬓青,即今镜里雪千茎。

峨眉风月犹关念,濯锦莺花已隔生。

避暑有时移枕簟,畏人终日闭柴荆。

此怀恨欠诗千首,且寄秋泉一再行。

3、浣溪沙[当代] 梁羽生

已惯江湖作浪游,且将恩怨说从头。

如潮爱恨总难休。

瀚海云烟迷望眼,天山剑气荡寒秋。

峨眉绝塞有人愁。

4、霜天晓角·峨眉仙客[宋] 甄龙友

峨眉仙客,四海文章伯。

来向东坡游戏,人间世、著不得。

去国谁爱惜,在天何处觅。

但见尊前人唱,前赤壁、后赤壁。

5、山[唐] 李峤

地镇标神秀,峨眉上翠氛。

泉飞一道带,峰出半天云。

古壁丹青色,新花绮绣纹。

已开封禅所,希谒圣明君。

5.峨眉山相关诗词

来两首李白写的.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高峻灵秀,梵宇遍布.文人雅士诗情泉涌,高僧大德禅意如潮,吟诗撰联时有往还. 咏峨眉山的诗词在唐代以前已不鲜见,流传至今有诗词两千多首,楹联近千副. 唐太宗李世明、明太祖朱元璋、清康熙帝等留有吟咏峨眉的诗联.诗仙李白写下的《登峨眉山》诗,成为历史上第一首正面描写峨眉山的千古绝唱.他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听蜀僧浚弹琴》、《赠胡公求白鹃》、《峨眉山月歌》等亦广为流传.诗圣杜甫在《赠别郑炼赴襄阳》、《寄司马山人十二韵》诗篇中,深情地表达出情寄峨眉的情怀.此外,唐代白居易、骆宾王、陈子昂、岑参;宋代苏东坡、范镇、陆游、范成大、魏了翁;元代黄镇成;明代翰林博士方孝儒、《牡丹亭》作者汤显祖、辞赋家杨慎、高僧贯休、齐已、广济、可闻、元温、普洁、德坚等也都有吟咏峨眉的诗词、楹联传世. 清康熙年间进士、嘉定知府窦容拘祖孙三代五人先后游峨眉,作诗词楹联30余首(副).清乾隆年间进士、吏部员外郎李调元登峨揽胜,写下诗词36首.清人谭钟岳,久游山寺,留下诗词46首.清光绪年间进士、“戊戍二君子”之一的刘光第游山寺,写下60余首诗词。

6.关于峨眉山的诗句

1、登峨眉山 李白 蜀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悉青冥倚彩错疑画泠紫霞赏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弄宝瑟平微尚欢笑自毕烟容颜尘累忽相失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见渝州

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京 李白

我巴东三峡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峨眉照沧海与万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送君风吹西安陌安道横九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振高名满帝都归弄峨眉月

7.描写峨眉山的诗句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

1、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8.写峨眉山的诗句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长恨歌 白居易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蜀道难 李白 锦水繁花添丽藻,峨嵋明月引飞觞。

送裴頔侍御使蜀 钱起 碧霄今夜月,惆怅上峨嵋。西蜀送许中庸归秦赴举 陈羽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韦庄 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测。

何须见我眼偏青, 未见我身头已白。茫茫四海本无家,一片愁云飏秋碧。

壶中醉卧日月明,世上长游天地窄。晋朝叔夜旧相知, 蜀郡文君小来识。

后生常建彼何人,赠我篇章苦雕刻。 名卿名相尽知音,遇酒遇琴无间隔。

如今世乱独翛然, 天外鸿飞招不得。余今正泣杨朱泪,八月边城风刮地。

霓旌绛旆忽相寻,为我尊前横绿绮。一弹猛雨随手来, 再弹白雪连天起。

凄凄清清松上风,咽咽幽幽陇头水。 吟蜂绕树去不来,别鹤引雏飞又止。

锦麟不动惟侧头, 白马仰听空竖耳。广陵故事无人知,古人不说今人疑。

子期子野俱不见,乌啼鬼哭空伤悲。坐中词客悄无语, 帘外月华庭欲午。

为君吟作听琴歌,为我留名系仙谱。

9.赞美峨眉山的诗句

1.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峨眉山清音阁

2. 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王维

3.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登峨眉山》李白

4.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余光中

5. 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李白

《山中》王维

6.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7.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登峨眉山》李白

8.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9.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10.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11.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12.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13.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14.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15.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李白

16.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7.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的《登峨眉山》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流露出作者的出世之思。李白生长于蜀国,见惯了蜀地奇伟秀丽的山峦。然而,面对峨眉山时,仍止不住惊叹“峨眉邈难匹”,极言其超群脱俗之美。他“周流试登览”,却发现峨眉山岩壑幽深,群峰险怪,林泉胜迹,是难以尽觅的。

关于峨眉山的诗句古诗

关于峨眉山五言的诗句

1.赞美峨眉山的诗句

1.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峨眉山清音阁

2. 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王维

3.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登峨眉山》李白

4.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余光中

5. 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李白

《山中》王维

6.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7.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登峨眉山》李白

8.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9.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10.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11.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12.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13.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14.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15.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李白

16.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7.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的《登峨眉山》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流露出作者的出世之思。李白生长于蜀国,见惯了蜀地奇伟秀丽的山峦。然而,面对峨眉山时,仍止不住惊叹“峨眉邈难匹”,极言其超群脱俗之美。他“周流试登览”,却发现峨眉山岩壑幽深,群峰险怪,林泉胜迹,是难以尽觅的。

2.形容“峨眉山”的诗句有哪些

1. 《峨眉山月歌》唐代诗人: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诗人: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3. 《登峨眉山》唐代诗人: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4. 《漫 成 》唐代诗人:杜 甫

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知予懒是真。

5. 《峨眉饵黄精》唐代诗人:韦应物

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永与天壤存。

《峨眉山月歌》唐代诗人:李白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诗人: 杜甫

《登峨眉山》唐代诗人:李白

《漫 成 》唐代诗人:杜 甫

3.关于峨眉山的古诗

来两首李白写的。

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4.谁告诉我一些关于峨眉山的诗词

秋 日 李世民 菊散金风起①, 荷疏玉露圆。

将秋数行雁, 离夏几林蝉。 云凝愁半岭, 霞翠缬高天②。

还似成都望, 直见峨眉前。 [注释] (一)金凤:即秋风。

古代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变化,秋属金,故称秋风为金风。 (二)缬高天:缬,读“协”。

以丝缚缯,染之为缬。引申为薄细之物折迭成缬。

此指彩霞如丝网折迭,萦绕在天空。 度 秋 李世民 夏律昨留灰①, 秋箭今移晷②。

峨眉岫初出③, 洞庭波渐起。 桂白发幽岩, 菊黄开灞涘④。

运流方可叹⑤, 含毫属微理⑥。[注释] (一)律:律吕略称。

古代正声的竹器,共十二管。其六为阳律;其六为阴吕。

继用律管实灰测时令,别四季,故又称历日律历。灰:煅葭为灰实律管置于室,视其孔侧灰之厚薄而判别季令。

(二)晷:读“规”,古代用以侧日影定时辰,名“日晷”。 (三)岫:读“秀”,山有穴日岫,也指峰峦。

(四)灞:读“霸”,水名,位陕西省西南,陕西八大川之一。涘:水涯。

(五)运流:指宇宙万物之变化推移,一开始即无停滞。 (六)含毫:言命笔写作。

畴 昔 篇 骆宾王 华阳旧地标神制, 石镜峨眉真秀丽。 诸葛才雄已号龙, 公孙跃马轻称帝①。

五丁卓荦多奇力②, 四士英灵富文艺。 云气横开八阵形③, 桥影遥分七星势④。

[注释] (一)公孙:古代“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后用作对官僚子弟的称谓。

(二)五丁: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水经注·沔水》: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

(三)八阵形:三国时期诸葛亮摆下八阵图,令陆逊不能破阵。言形式奇妙多端。

(四)七星势:七星,引自“北斗七星”。指山上桥梁众多,云气横开,桥景似北斗七星分布全山。

[作者介绍] 骆宾王(626~684),唐江南道婺州义乌(浙江义乌)人。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

唐高宗永徽(650~655)年间,以奉礼郎从军西域,后还游蜀中。高宗年间(676~678)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因祸入狱,次年复出为临海县丞。

光宅6年(684),武则天废中宗李显为庐陵王,欲将唐改为周,引起徐敬业等(即李敬业)据扬州起兵,骆宾王参加了这一讨伐行动,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并写了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有《骆宾王集》《骆临海集笺注》。

感遇诗之二十四 陈子昂 其一 浩然坐何慕①, 吾蜀有峨眉。 念彼楚狂子②, 悠悠白云期③。

悲哉时不会, 涕泣久涟濡④。 梦游绥山穴⑤, 南采巫山芝。

探源观群化, 遗世从云螭⑥。 婉娈将永矣⑦, 感悟不见之。

其二 金鼎合神丹, 世人将见欺。 飞飞骑羊子, 胡乃在峨眉。

变化固非类, 芳菲能几时。 疲疴苦沦世, 忧悔日侵淄。

眷然顾幽褐, 白云空涕夷 [注释] (一)浩然:指思绪之远。慕:思慕。

(二)楚狂:姓陆名通字接舆,春秋晚期楚人,为避楚王聘,入蜀隐于峨眉。 (三)白云期:指隐居。

(四)泣:鼻涕。濡:读“儒”,浸湿。

(五)绥山:即今沙湾境内的二峨山。 (六)螭:读“痴”,似龙而无角,神话以为是龙的一种。

此谓云中之龙。 (七)婉娈:美好貌。

娈,读“峦”。 [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唐梓州(四川射洪)人。

光宅元年(684)中进士,官左拾遗。随武攸宜讨契丹,任管记。

屡上书言事,辞多直切,遭降职解官后归乡,被县令段简诬陷入狱而卒。陈子昂所著《修竹篇序》标举汉魏风骨,反对六朝柔靡诗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创作均有积极影响。

射洪存陈子昂读书遗址。有《陈拾遗集》《感遇》《登幽州台歌》。

登峨眉山 李 白 蜀国多仙山, 峨眉邈难匹①。 周流试登览, 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②, 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③, 果得锦囊术④。

云间吟琼箫, 石上弄宝瑟。 平生在微尚⑤, 欢笑自此毕⑥ 烟容如在颜⑦, 尘累忽相失⑧。

傥逢骑羊子⑨, 携手凌白日⑩。 [注释](一)邈:读“目”(读音是否正确?),远也。

(二)青冥:青而暗昧,此指出峰。倚:傍也。

(三)泠然:泠,读“灵”,水声、风声。(四)锦囊术:意为成仙之书。

《武帝内传》“奉以黄金之箱,封以白玉之函,以珊瑚为轴、紫锦为囊,安著柏梁台上。”(五)微尚:指微小的志愿(隐居求仙的不现实思想)。

(六)欢笑自此毕:语出颜延年诗,“嘉运既我从,欢颜自此毕”。(七)“烟容”句:烟,指山水雾气,这句话说生活超脱尘俗,脸上好像带有烟霞色彩。

(八)尘累:言人事羁绊。(九)骑羊子:语出《列仙传》,“葛山者,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羊卖之,一日骑羊入西蜀,蜀中王候贵人追上绥山。

绥山在峨眉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复还。”

(十)携手:陈子昂诗云:“携手登白日,远游戏赤城。”听蜀僧广浚弹琴 李 白 蜀僧抱绿绮①, 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 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注释] (一)绿绮:琴名,琴首嵌有碧玉。

(二)流水:曲名,“高山流水”。客心洗流水:可释为高山流水琴音悠扬悦耳,令人消去一切烦恼忧愁。

(三)霜钟:出自《山海经》,“丰山有钟。

5.关于峨眉山的诗句

1、登峨眉山 李白 蜀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悉青冥倚彩错疑画泠紫霞赏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弄宝瑟平微尚欢笑自毕烟容颜尘累忽相失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见渝州

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京 李白

我巴东三峡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峨眉照沧海与万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送君风吹西安陌安道横九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振高名满帝都归弄峨眉月

6.描写峨眉山的诗句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

1、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7.形容峨眉山的诗句

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峨眉山樵歌(古风)

峨眉天下秀,气象起万千;一山含四季,十里不同天;

新春萌万物,入夏百花鲜;金秋红叶艳,隆冬冰裹岩;

双桥清音美,雷洞涌云烟;灵岩叠翡翠,罗峰彩虹翻;

象池新月夜,洪椿晓雨潸;大坪赏霁雪,九老遇神仙;

龙门观飞瀑,虎溪听响泉;崖陡悬栈道,云断有桥连;

虹飞接引殿,花铺迎宾滩;卧云浮舟捷,幽林藏冷杉;

琴蛙弹奏急,灵猴嬉戏欢;彩蝶翩翩舞,云雀啾啾喧;

佛顶最高处,云涛卷巨澜;圣灯飘渺夜,万佛朝普贤;

崖上佛光现,凡人能成仙;晨昏钟声响,平安保万年;

金顶观日出,金光照佛坛;四面八方佛,世代佑全川。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 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漫 成

杜 甫

江皋已仲春, 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 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 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 知予懒是真。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杜 甫

关内昔分袂, 天边今转蓬。

驱驰不可说, 笑谈偶然同。

道术曾留意, 先生早击蒙。

家家迎蓟子, 处处识壶公。

长啸峨眉北, 潜行玉垒东。

有时骑猛虎, 虚室使仙童。

发少何牢白, 颜衰肯更红。

望云悲轗轲, 毕景羡冲融。

丧乱形仍役, 凄凉信不通。

悬旌要路口, 倚剑短亭中。

永作殊方客, 残生一老翁。

相衰骨可换, 亦遣驭清风。

峨眉饵黄精

韦应物

灵药出西山, 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 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 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 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 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 永与天壤存。

8.有哪些关于峨嵋金顶的名言或诗句

1.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 《朝中措》 李刘

我生辰在斗牛中。井路有何功。

运转峨眉山月,按行雪界天风。

归欤老矣,愁添鬓白,酒借颜红。

丘壑堪容我辈,轩裳分付诸公。

3. 《念奴娇》 魏了翁

修人物,元如许、谁把屏星留却。

弄破峨眉山月影,似作平分消息。

卷雾名谭,翳云长袖,未称三池客。

且然袖手,人间烦暑方剧。

分手未见前期,风前耿耿,目断斜阳角。

亦欲乘风归去也,问讯故山猿鹤。

鼓催鸡,挥弦送雁,转首成乖各。

愿加稃饭,书来频寄新作。

4. 《怀齐己》 昙域

鬓髯秋景两苍苍,静对茅斋一炷香。

病后身心俱澹泊,老来朋友半凋伤。

峨眉山色侵云直,巫峡滩声入夜长。

犹喜深交有支遁,时时音信到松房。

5. 《雪》 苏轼

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

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

纷纷市人争夺中,谁信言公似赞公。

人间热恼无处洗,故向西斋作雪峰。

我梦扁舟适吴越,长廊静院灯如月。

开门不见人与牛,惟见空庭满山雪。

关于峨眉山五言的诗句

乐山大佛关于凌云的诗句

1.关于乐山大佛的诗句

陆游《谒凌云大像》:

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凌云九顶》: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明弘治中嘉定州守曾介《次岑韵》

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

2.求赞美乐山大佛的诗句

宋乾道九年(1173),陆游摄理嘉州政事,写了《谒凌云大像》:

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宋淳熙四年(1177),范成大游览凌云山,写了《凌云九顶》: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明弘治中(I488—1505)嘉定州守曾介《次岑韵》诗中,对乐山大佛的雄伟作了如下描述:

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

明弘治十八年( 1505)乐山籍进士安磐《凌云寺》诗中亦写道:

金身谁凿与云齐?闻道韦皋镇蜀时。

绀殿千层零落尽,寺前唯有放生碑。

黄庭坚于元符三年(1100)游历乐山,到凌云山瞻仰了乐山大佛,对凌云山的秀美风光深为赞赏,回顾三十余年的曲折经历,寄情于诗,写下了《凌云纪游》:

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

明万历进士李时华,巡按四川,到乐山后写下《凌云寺》诗:

莲身凭岸起,鹫岭倚云开。

月渡青衣水,烟沉尔雅台。

松树迎吹入,江浪载天回。

何处菩提树,移来胜地栽。

明万历十四年( 1586)进士、云南副使罗绲(乐山人)的 《大像石》诗,写出了人们对乐山大佛的尊崇,也反映了人们对乐山大佛“万古不毁”的愿望:

崚嶒绝巘镇江干,砥柱中流独障澜。

石壁疑从天际出,云根半落水中盘。

金身直傍青霄立,玉树唯凭白日看。

万古乾坤应不毁,降神光岳气初完。

清顺治进士、刑部尚书王士祯《晚渡平羌江步上凌云绝顶》亦写道:

真作凌云载酒游,汉嘉奇绝冠西州。

九峰向日吟江叶,三水通潮抱郡楼。

山自涪翁亭畔好,泉从古佛髻中流。

东坡老去方思蜀,不愿人间万户侯。

3.描写乐山大佛的诗句有哪些

明万历进士李时华,巡按四川,到乐山后写下《凌云寺》诗: 莲身凭岸起,鹫岭倚云开。

月渡青衣水,烟沉尔雅台。bai 松树迎吹入,江浪载天回。

何处菩提树,移来胜地栽。 【乐山大佛】du 别称:凌云大佛 著名景点: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 简介: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地处中国四川省的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zhi,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为弥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建造历史:dao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内隔江相望。

大佛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时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为古弥勒佛的坐像。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艺术精品容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

4.赞美乐山大佛的诗句有哪些

1.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陆游《谒凌云大像》

2.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范成大《凌云九顶》

3.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

――黄庭坚《凌云纪游》

5.关于乐山大佛的诗词

(一) 《乐山大佛》 作者:理维(现代) 弥勒巍巍在水边,佛光普照满江天。

脚压恶浪成莲卉,视镇迷霾化紫烟。 只要轻舟行万里,不惜守望逾千年。

好多北往南来客,不拜河流也拜山。 (二) 《观乐山大佛》 作者:周忠斌(现代) 坐断青山誓不休,隔江犹记古嘉州。

摩崖栈道登梯上,拍岸波涛逐浪流。 我佛慈悲修大道,天心厚德解人愁。

海通济世功无极,仁者凌云与乌尤。 (三) 《乐山大佛》 作者:雨中微尘(现代) 临江端坐越千年,慈善情怀万载传。

法相身姿灵宝塔,高僧风范记心田。 任凭日月摩峰顶,惯看烟云过眼前。

愿得佛光长照耀,波平水碧好行船。 (四) 《乐山大佛》 作者:习吉(现代) 层峦叠嶂涌岷江,灵宝塔下崖万丈。

巨佛慧眼谨游者,不畏艰难心自畅。 壁立千仞无欲刚,海纳百川波不扬。

善男信女乐善事,勤劳遵法德高尚。 (五) 《乐山大佛》 作者:奇珍(现代) 三江汇流云水宽,引来弥勒壁上观。

锐目穿水窥暗流,大足镇涛锁凶澜。 岩崖九曲悬栈道,人虫一脉接地天。

雍容山是一尊佛,伟哉佛是一座山。 (六) 《乐山大佛》 作者:李俊德(现代) 邀友凌云游古寺,栖霞弥勒对长河。

抬头八面乌云厚,下脚三江大浪多。 圣地空蒙听法鼓,佛门淡定敬娑罗。

乘船月下躬身拜,夜望峰峦一达摩。

6.有关“乐山大佛”的诗词有哪些

1.《谒凌云大像》陆游 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2.《凌云九顶》范成大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3.《次岑韵》曾介 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 4.《凌云寺》安磐 金身谁凿与云齐?闻道韦皋镇蜀时。

绀殿千层零落尽,寺前唯有放生碑。 5.《凌云纪游》黄庭坚 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 6.《凌云寺》李时华 莲身凭岸起,鹫岭倚云开。

月渡青衣水,烟沉尔雅台。 松树迎吹入,江浪载天回。

何处菩提树,移来胜地栽。

7.关于乐山大佛的诗词

1、《定风波 乐山大佛歌》近现代:王引

原文:

城郭全非斧烂柯,独参宝像礼巍峨。

一夜石头齑与粉,随份,后人还有后人磨。

译文:城墙内外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独自参拜巍峨的大佛像。石头经过一夜的混杂变成了粉末,后人还会有后人继续磨。

2、《成都行 其九 乐山大佛》近现代:何永沂

原文:

巍巍大佛立唐朝,孕得三苏堪一骄。

佛自慈祥山自翠,船头词客自逍遥。

译文:巍峨的大佛修建于唐朝,孕育了苏洵、苏轼、苏辙三位才子。大佛慈祥山峰翠绿,在船上的诗人非常逍遥。

3、《嘉州淩云寺谒乐山大佛》近现代:熊盛元

原文:

谁谓成功自古无,一龛高接九天隅。

云崩蜃灭三江涌,忍见苍生泪眼枯。

译文:谁说成功不是从古就有的,供奉佛像的小阁与九天相接。 云崩蜃龙灭亡三江翻涌,为了天下苍生眼泪都干涸。

4、《乐山大佛》近现代:刘梦芙

原文:

孰挥郢匠斤,凿岩竟成佛。

一千数百载,世变阅飘忽。

译文:古人纯熟、高超的技艺竟然把岩石凿成了佛像。经过了千百年世事沧桑变化。

5、《乐山大佛》近现代:幻庐

原文:

芸芸人如蚁,俨俨佛如象。

属气度岷峨,闲神坐霄壤。

译文:众多的人好像蚂蚁一样,恭敬的佛像如巨象一般,气魄威震峨眉山。

8.描写老乐山古诗词

描写老乐山多是写乐山大佛的诗:

陆游《谒凌云大像》

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凌云九顶》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明弘治中嘉定州守曾介《次岑韵》

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

一诗一词一联写老乐山 作者:白皓

《老乐山风景区》

会须重省识,对此旧山新。

野谷开湖碧,乱林裁竹莘。

置台形错落,修观势嶙峋。

但惜丹青手,何消遇上真。

《卜算子 登老乐山》

峰乱势如攒,林密情如护。

最是凌霄一望收,岚气成吞吐。

仁者乐青山,仙客何妨去。

深坐云中万思茫,也到形神古。

联对:

其乐乃山乎?缘溪问道,无量仙机融妙境

此山诚乐也,揽胜听风,斯须自在出真元

供参考。

9.形容乐山大佛的句子

乐山大佛坐落在乐山市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依凌云山的山路开山凿成,面对三江的汇流处,造型庄严,虽经千年风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佛像依山临江开凿而成,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称誉。

大佛为弥勒倚坐像,坐东向西,面相端庄,通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大佛头长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8.5米,可坐百余人。

大佛雕刻细致,线条流畅,身躯比例匀称,气势恢宏,体现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气派。

乐山大佛关于凌云的诗句

关于描写乐山大佛的诗句

1.关于乐山大佛的诗词

(一)

《乐山大佛》

作者:理维(现代)

弥勒巍巍在水边,佛光普照满江天。

脚压恶浪成莲卉,视镇迷霾化紫烟。

只要轻舟行万里,不惜守望逾千年。

好多北往南来客,不拜河流也拜山。

(二)

《观乐山大佛》

作者:周忠斌(现代)

坐断青山誓不休,隔江犹记古嘉州。

摩崖栈道登梯上,拍岸波涛逐浪流。

我佛慈悲修大道,天心厚德解人愁。

海通济世功无极,仁者凌云与乌尤。

(三)

《乐山大佛》

作者:雨中微尘(现代)

临江端坐越千年,慈善情怀万载传。

法相身姿灵宝塔,高僧风范记心田。

任凭日月摩峰顶,惯看烟云过眼前。

愿得佛光长照耀,波平水碧好行船。

(四)

《乐山大佛》

作者:习吉(现代)

层峦叠嶂涌岷江,灵宝塔下崖万丈。

巨佛慧眼谨游者,不畏艰难心自畅。

壁立千仞无欲刚,海纳百川波不扬。

善男信女乐善事,勤劳遵法德高尚。

(五)

《乐山大佛》

作者:奇珍(现代)

三江汇流云水宽,引来弥勒壁上观。

锐目穿水窥暗流,大足镇涛锁凶澜。

岩崖九曲悬栈道,人虫一脉接地天。

雍容山是一尊佛,伟哉佛是一座山。

(六)

《乐山大佛》

作者:李俊德(现代)

邀友凌云游古寺,栖霞弥勒对长河。

抬头八面乌云厚,下脚三江大浪多。

圣地空蒙听法鼓,佛门淡定敬娑罗。

乘船月下躬身拜,夜望峰峦一达摩。

2.描写乐山大佛的诗句有哪些

明万历进士李时华,巡按四川,到乐山后写下《凌云寺》诗: 莲身凭岸起,鹫岭倚云开。

月渡青衣水,烟沉尔雅台。bai 松树迎吹入,江浪载天回。

何处菩提树,移来胜地栽。 【乐山大佛】du 别称:凌云大佛 著名景点: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 简介: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地处中国四川省的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zhi,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为弥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建造历史:dao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内隔江相望。

大佛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时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为古弥勒佛的坐像。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艺术精品容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

3.关于乐山大佛的诗词

(一) 《乐山大佛》 作者:理维(现代) 弥勒巍巍在水边,佛光普照满江天。

脚压恶浪成莲卉,视镇迷霾化紫烟。 只要轻舟行万里,不惜守望逾千年。

好多北往南来客,不拜河流也拜山。 (二) 《观乐山大佛》 作者:周忠斌(现代) 坐断青山誓不休,隔江犹记古嘉州。

摩崖栈道登梯上,拍岸波涛逐浪流。 我佛慈悲修大道,天心厚德解人愁。

海通济世功无极,仁者凌云与乌尤。 (三) 《乐山大佛》 作者:雨中微尘(现代) 临江端坐越千年,慈善情怀万载传。

法相身姿灵宝塔,高僧风范记心田。 任凭日月摩峰顶,惯看烟云过眼前。

愿得佛光长照耀,波平水碧好行船。 (四) 《乐山大佛》 作者:习吉(现代) 层峦叠嶂涌岷江,灵宝塔下崖万丈。

巨佛慧眼谨游者,不畏艰难心自畅。 壁立千仞无欲刚,海纳百川波不扬。

善男信女乐善事,勤劳遵法德高尚。 (五) 《乐山大佛》 作者:奇珍(现代) 三江汇流云水宽,引来弥勒壁上观。

锐目穿水窥暗流,大足镇涛锁凶澜。 岩崖九曲悬栈道,人虫一脉接地天。

雍容山是一尊佛,伟哉佛是一座山。 (六) 《乐山大佛》 作者:李俊德(现代) 邀友凌云游古寺,栖霞弥勒对长河。

抬头八面乌云厚,下脚三江大浪多。 圣地空蒙听法鼓,佛门淡定敬娑罗。

乘船月下躬身拜,夜望峰峦一达摩。

4.求赞美乐山大佛的诗句

宋乾道九年(1173),陆游摄理嘉州政事,写了《谒凌云大像》:

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宋淳熙四年(1177),范成大游览凌云山,写了《凌云九顶》: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明弘治中(I488—1505)嘉定州守曾介《次岑韵》诗中,对乐山大佛的雄伟作了如下描述:

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

明弘治十八年( 1505)乐山籍进士安磐《凌云寺》诗中亦写道:

金身谁凿与云齐?闻道韦皋镇蜀时。

绀殿千层零落尽,寺前唯有放生碑。

黄庭坚于元符三年(1100)游历乐山,到凌云山瞻仰了乐山大佛,对凌云山的秀美风光深为赞赏,回顾三十余年的曲折经历,寄情于诗,写下了《凌云纪游》:

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

明万历进士李时华,巡按四川,到乐山后写下《凌云寺》诗:

莲身凭岸起,鹫岭倚云开。

月渡青衣水,烟沉尔雅台。

松树迎吹入,江浪载天回。

何处菩提树,移来胜地栽。

明万历十四年( 1586)进士、云南副使罗绲(乐山人)的 《大像石》诗,写出了人们对乐山大佛的尊崇,也反映了人们对乐山大佛“万古不毁”的愿望:

崚嶒绝巘镇江干,砥柱中流独障澜。

石壁疑从天际出,云根半落水中盘。

金身直傍青霄立,玉树唯凭白日看。

万古乾坤应不毁,降神光岳气初完。

清顺治进士、刑部尚书王士祯《晚渡平羌江步上凌云绝顶》亦写道:

真作凌云载酒游,汉嘉奇绝冠西州。

九峰向日吟江叶,三水通潮抱郡楼。

山自涪翁亭畔好,泉从古佛髻中流。

东坡老去方思蜀,不愿人间万户侯。

5.关于乐山大佛的诗句

陆游《谒凌云大像》:

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凌云九顶》: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明弘治中嘉定州守曾介《次岑韵》

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

6.描写乐山大佛的句子有哪些

1、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雄居凌云山栖鸾峰西壁。

这尊举世无双的唐代石刻弥勒佛坐像,依山凿成,通高71米,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广额丰颐,临江端坐,温文尔雅,雍容大度,慈祥端庄,神势肃穆,令人肃然起敬,仰慕神往。2、大佛,我知道进四川的路很难走。

我爷爷小的时候,就常常迷失在李白的《蜀道难》里。汶川地震的余波,至今还在我的心弦上激荡。

还有那气势磅礴的泥石流,又在不断折磨我的憧憬。我脆弱,弱不禁风呵。

踏破千山万水,只有您的伟岸;您的慈祥,才是我心中可以做梦的一方净土。3、频大渡河,倚青衣江,屛临岷江,汇流三江,头与山齐,双手抚膝,体态匀称,神态肃立,超凡脱俗,壮实双膀,饱满胸膛,尚肥时尚。

4、乐山大佛被世人称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这句话形象地概括出了乐山大佛气势磅礴的特点。尤为奇特的是远眺大佛的时候,它又象一个卧佛,游客从岷江对岸眺望,只见巨佛身姿分明。

仰天长卧,其壮美堪称天下一绝!5、首先去参观了菩萨顶。它位于五台山灵鹫峰上,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

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清康熙年间改成黄庙,位居黄庙之首。雄伟庄严的大雄宝殿,矗立在我的眼前,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

它那红墙金瓦、飞檐斗拱、袅袅香烟、彩色的幡旗、慈祥的菩萨以及红衣裸臂的喇嘛,都让我倍感熟悉、亲切。佛法无边,广渡有缘人。

6、法门寺灵光万丈,忽得黯淡了多少名山古刹,扶摇而升中天,显赫得可以。庆幸的是,此塔之倒塌,适逢国运昌盛,不仅袒裸之佛指舍利能得到恰当的呵护,礼佛自在,信徒无虑,高山仰止。

而且供奉的大唐旷世稀珍得以展示,物华天宝,照顾有加,光宗耀祖,亿众同辉。凡此种种,为锦锈中华浓墨重彩、力透纸背地涂抹了如椽的一笔。

7、大佛,不知何时,那海鸥恋上了高尔基的海燕。在一个无月的夜晚,私奔到茫茫的大海里去了。

于是,我失去了心中的那一抹苦恋着的霞光,只剩下一个孤独的清影。我在追寻。

追寻那枚刚刚消失的、收藏着我一片旖旎的红月亮。8、古刹悠悠,宝塔巍巍,法门寺在袅袅香烟和梵音中依旧散发着佛门特有的庄严和肃穆的气息,听着钟鼓楼响亮的钟罄之声,心境或许会得到一种解脱,对红尘的纷争或许看的更深更透,似乎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诠释了。

9、游走在佛殿里,那些精湛的雕像,禅寂的色彩,蕴藏了内敛而灵逸的佛文化。立佛、卧佛、坐佛,穹顶圆身的印度佛殿,宫殿样式的中国佛殿,尖顶方身的泰国佛殿,沉浸在氤氲的烟雨中与缥缈的香火里,和着山水风月、诗词书画、戏曲评弹,禅机仙气……寺院仿佛永远都是这样,就连屋顶的青瓦都澄澈明朗。

微翘的檐角,孤傲地眺望远方,不是将谁等待,亦不是为谁送别。10、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乐山大佛。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雄伟、壮观的佛,通高有七十一米,肩膀的宽度是二十四米,头的直径是约十米,耳朵有七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大约是三点三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五点六米,颈高有三米,指长八点三米,从膝盖到脚背有二十八米,脚的宽度是八点五米,头上的发髻有一千二百一十个。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11、世人痴心向佛,真正为了佛而求佛的人能有几个?让沉思引领着步履去追寻另一处情境,登上了清凉台。清凉台是中国佛经的起始的端点。

细碎的阳光从禅房两两相望的瓦檐遗漏下来,像是陡落一束束经年的旧事。寻觅清凉台,亦是寻觅普照在庙宇间的佛法,还有沉没于流光中的古韵。

12、凌云石刻佛弥勒,凿壁临江鬼斧工,风雨千年侵蚀久,巍然屹立笑江风,脚踏江沿势稳平,自然靠壁显神灵,助民慎过三江口,飞跃滩头化险情,赤县古佛呈异彩,为民福禄送光明,平息水患三江静,护佑千年享太平。13、长方形院落的白马寺,红墙黛瓦,古色古香,尤有齐云塔的映衬,更显得庄严古朴。

寺内,主要有天王殿、大佛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四大殿堂。在诸殿众多佛像中,大佛殿上的释迦牟尼尤为凸显,连观音菩萨也在其后;天王殿上的笑佛弥勒,无拘无束,袒胸露腹,满面堆笑,那笑,是一种智者的笑,是看穿一切的笑,笑世人的满腹心思,笑这世上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切纷争。

面对笑佛弥勒,使人想到了大漠扬沙,不觉溢出几份禅意,一声叹息之后,顿时便感到轻松了许多。14、大佛的正前面是岷江,微风吹来,让人神清气爽。

岷江的水真绿啊,绿得象一块碧玉 ;岷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象一面镜子,把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都倒映出来了,太阳光照到水面上,水面依旧是风平浪静的、纹丝不动的,阳光又反射到大佛的身上,大佛就象披着一件闪闪发光的袈裟。近看大佛,只见大佛颔首低眉、若有所思。

它的眼睛慈祥地凝视着远方,好象在乞求上天保佑好人一生平安。15、观世音尊菩萨即正法明如来佛主,在人世间的尊望与影响大众是有目共睹的。

他作为古佛,对地球人类有着特别的因缘,不仅时时刻刻在为众生的幸福快乐而努力,还不畏艰难困苦为了众生一再转世到人间,作为一名普通人与大众一起感受修行的艰难历程,自度度人,引导世人脱离苦海。

7.“形容乐山大佛'的句子有哪些

(1)频大渡河,倚青衣江,屛临岷江,汇流三江,头与山齐,双手抚膝,体态匀称,神态肃立,超凡脱俗,壮实双膀,饱满胸膛,尚肥时尚。

(2)首先去参观了菩萨顶。它位于五台山灵鹫峰上,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

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清康熙年间改成黄庙,位居黄庙之首。雄伟庄严的大雄宝殿,矗立在我的眼前,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

它那红墙金瓦、飞檐斗拱、袅袅香烟、彩色的幡旗、慈祥的菩萨以及红衣裸臂的喇嘛,都让我倍感熟悉、亲切。佛法无边,广渡有缘人。

(3)大佛,不知何时,那海鸥恋上了高尔基的海燕。在一个无月的夜晚,私奔到茫茫的大海里去了。

于是,我失去了心中的那一抹苦恋着的霞光,只剩下一个孤独的清影。我在追寻。

追寻那枚刚刚消失的、收藏着我一片旖旎的红月亮。(4)游走在佛殿里,那些精湛的雕像,禅寂的色彩,蕴藏了内敛而灵逸的佛文化。

立佛、卧佛、坐佛,穹顶圆身的印度佛殿,宫殿样式的中国佛殿,尖顶方身的泰国佛殿,沉浸在氤氲的烟雨中与缥缈的香火里,和着山水风月、诗词书画、戏曲评弹,禅机仙气……寺院仿佛永远都是这样,就连屋顶的青瓦都澄澈明朗。微翘的檐角,孤傲地眺望远方,不是将谁等待,亦不是为谁送别。

(5)世人痴心向佛,真正为了佛而求佛的人能有几个?让沉思引领着步履去追寻另一处情境,登上了清凉台。清凉台是中国佛经的起始的端点。

细碎的阳光从禅房两两相望的瓦檐遗漏下来,像是陡落一束束经年的旧事。寻觅清凉台,亦是寻觅普照在庙宇间的佛法,还有沉没于流光中的古韵。

(6)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乐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雄伟、壮观的佛,通高有七十一米,肩膀的宽度是二十四米,头的直径是约十米,耳朵有七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大约是三点三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五点六米,颈高有三米,指长八点三米,从膝盖到脚背有二十八米,脚的宽度是八点五米,头上的发髻有一千二百一十个。

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7)凌云石刻佛弥勒,凿壁临江鬼斧工,风雨千年侵蚀久,巍然屹立笑江风,脚踏江沿势稳平,自然靠壁显神灵,助民慎过三江口,飞跃滩头化险情,赤县古佛呈异彩,为民福禄送光明,平息水患三江静,护佑千年享太平。

(8)大佛的正前面是岷江,微风吹来,让人神清气爽。岷江的水真绿啊,绿得象一块碧玉 ;岷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象一面镜子,把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都倒映出来了,太阳光照到水面上,水面依旧是风平浪静的、纹丝不动的,阳光又反射到大佛的身上,大佛就象披着一件闪闪发光的袈裟。

近看大佛,只见大佛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它的眼睛慈祥地凝视着远方,好象在乞求上天保佑好人一生平安。

(9)前方就是传说中的天王殿。天王殿还真是名副其实,里面有四大天王守护着。

你看这持国天王,手持琵琶,一副慈善面,脑袋上还有一朵栩栩如生的莲花,看起来真是慈眉善目。可是,在那慈善眉中,却有着无比的锐气,芸芸众生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

在他面前,众人都恭恭敬敬的,敬畏这位神灵,祈求神灵保佑。只见它嘴角微动,仿佛还在说些什么。

我盯着它看,心说:“传说中的持国天王就在我们洛阳,我还真是自豪啊。” (10)南海观音菩萨在人们的心目中,象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代表的是一种品质。

而关于南海观音铜像开光之时的神奇传说,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秘感。据说,“这尊铜像开光那天,乌云密布,好像要下雨,早晨8点,当妙善方丈宣布开光的时候,铜像上方天空顿时金光闪闪,佛光普照,好像有白衣观音的圣像出现在天空,在场的4000余信众亲眼目睹,承受佛光,无不惊叹。”

这些令我们这些凡人无法考证的神秘,增加了观海天佛国的魅力。(11)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雄居凌云山栖鸾峰西壁。

这尊举世无双的唐代石刻弥勒佛坐像,依山凿成,通高71米,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广额丰颐,临江端坐,温文尔雅,雍容大度,慈祥端庄,神势肃穆,令人肃然起敬,仰慕神往。(12)大佛,我知道进四川的路很难走。

我爷爷小的时候,就常常迷失在李白的《蜀道难》里。汶川地震的余波,至今还在我的心弦上激荡。

还有那气势磅礴的泥石流,又在不断折磨我的憧憬。我脆弱,弱不禁风呵。

踏破千山万水,只有您的伟岸;您的慈祥,才是我心中可以做梦的一方净土。(13)乐山大佛被世人称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这句话形象地概括出了乐山大佛气势磅礴的特点。

尤为奇特的是远眺大佛的时候,它又象一个卧佛,游客从岷江对岸眺望,只见巨佛身姿分明。仰天长卧,其壮美堪称天下一绝!(14)长方形院落的白马寺,红墙黛瓦,古色古香,尤有齐云塔的映衬,更显得庄严古朴。

寺内,主要有天王殿、大佛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四大殿堂。在诸殿众多佛像中,大佛殿上的释迦牟尼尤为凸显,连观音菩萨也在其后;天王殿上的笑佛弥勒,无拘无束,袒胸露腹,满面堆笑,那笑,是一种智者的笑,是看穿一切的笑,笑世人的满腹心思,笑这世上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切纷争。

面对笑佛弥勒,使人想到了大漠扬沙,不觉溢出几份禅意,一声叹息之后,。

关于描写乐山大佛的诗句

关于峨眉山的气势诗句

1.形容“峨眉山”的诗句有哪些

1. 《峨眉山月歌》唐代诗人: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诗人: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3. 《登峨眉山》唐代诗人: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4. 《漫 成 》唐代诗人:杜 甫

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知予懒是真。

5. 《峨眉饵黄精》唐代诗人:韦应物

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永与天壤存。

《峨眉山月歌》唐代诗人:李白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诗人: 杜甫

《登峨眉山》唐代诗人:李白

《漫 成 》唐代诗人:杜 甫

2.赞美峨眉山的诗句

1.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峨眉山清音阁

2. 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王维

3.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登峨眉山》李白

4.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余光中

5. 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李白

《山中》王维

6.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7.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登峨眉山》李白

8.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9.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10.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11.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12.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13.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14.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15.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李白

16.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7.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的《登峨眉山》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流露出作者的出世之思。李白生长于蜀国,见惯了蜀地奇伟秀丽的山峦。然而,面对峨眉山时,仍止不住惊叹“峨眉邈难匹”,极言其超群脱俗之美。他“周流试登览”,却发现峨眉山岩壑幽深,群峰险怪,林泉胜迹,是难以尽觅的。

3.关于峨眉山的诗句

1、登峨眉山 李白 蜀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悉青冥倚彩错疑画泠紫霞赏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弄宝瑟平微尚欢笑自毕烟容颜尘累忽相失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见渝州

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京 李白

我巴东三峡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峨眉照沧海与万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送君风吹西安陌安道横九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振高名满帝都归弄峨眉月

4.描写峨眉山的诗句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

1、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5.形容峨眉山的诗句

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峨眉山樵歌(古风)

峨眉天下秀,气象起万千;一山含四季,十里不同天;

新春萌万物,入夏百花鲜;金秋红叶艳,隆冬冰裹岩;

双桥清音美,雷洞涌云烟;灵岩叠翡翠,罗峰彩虹翻;

象池新月夜,洪椿晓雨潸;大坪赏霁雪,九老遇神仙;

龙门观飞瀑,虎溪听响泉;崖陡悬栈道,云断有桥连;

虹飞接引殿,花铺迎宾滩;卧云浮舟捷,幽林藏冷杉;

琴蛙弹奏急,灵猴嬉戏欢;彩蝶翩翩舞,云雀啾啾喧;

佛顶最高处,云涛卷巨澜;圣灯飘渺夜,万佛朝普贤;

崖上佛光现,凡人能成仙;晨昏钟声响,平安保万年;

金顶观日出,金光照佛坛;四面八方佛,世代佑全川。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 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漫 成

杜 甫

江皋已仲春, 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 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 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 知予懒是真。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杜 甫

关内昔分袂, 天边今转蓬。

驱驰不可说, 笑谈偶然同。

道术曾留意, 先生早击蒙。

家家迎蓟子, 处处识壶公。

长啸峨眉北, 潜行玉垒东。

有时骑猛虎, 虚室使仙童。

发少何牢白, 颜衰肯更红。

望云悲轗轲, 毕景羡冲融。

丧乱形仍役, 凄凉信不通。

悬旌要路口, 倚剑短亭中。

永作殊方客, 残生一老翁。

相衰骨可换, 亦遣驭清风。

峨眉饵黄精

韦应物

灵药出西山, 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 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 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 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 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 永与天壤存。

6.有关峨眉山的诗句

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7.写峨眉山的诗句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长恨歌 白居易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蜀道难 李白 锦水繁花添丽藻,峨嵋明月引飞觞。

送裴頔侍御使蜀 钱起 碧霄今夜月,惆怅上峨嵋。西蜀送许中庸归秦赴举 陈羽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韦庄 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测。

何须见我眼偏青, 未见我身头已白。茫茫四海本无家,一片愁云飏秋碧。

壶中醉卧日月明,世上长游天地窄。晋朝叔夜旧相知, 蜀郡文君小来识。

后生常建彼何人,赠我篇章苦雕刻。 名卿名相尽知音,遇酒遇琴无间隔。

如今世乱独翛然, 天外鸿飞招不得。余今正泣杨朱泪,八月边城风刮地。

霓旌绛旆忽相寻,为我尊前横绿绮。一弹猛雨随手来, 再弹白雪连天起。

凄凄清清松上风,咽咽幽幽陇头水。 吟蜂绕树去不来,别鹤引雏飞又止。

锦麟不动惟侧头, 白马仰听空竖耳。广陵故事无人知,古人不说今人疑。

子期子野俱不见,乌啼鬼哭空伤悲。坐中词客悄无语, 帘外月华庭欲午。

为君吟作听琴歌,为我留名系仙谱。

8.赞美峨眉山的诗句

峨眉山(题西方净土变)

峨眉山,峨眉山,

吾今为你谱新篇。

山上一曲《红梅赞》,

山下一曲《相见欢》。

峨眉山,峨眉山,

处处秀色皆可餐。

峨眉一山有四季,

峨眉十里不同天。

峨眉山,峨眉山,

冰清玉洁似婵娟。

峨眉风情千万种,

奈何独自守西川?

峨眉山,峨眉山,

峨眉千载无烽烟。

不与群峰争险峻,

只为社稷保平安。

峨眉山,峨眉山,

虚无缥渺天地间。

云游四海三十年,

至此方知天地宽。

关于峨眉山的气势诗句

关于峨眉山美的诗句

1. 赞美峨眉山的诗句

1.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峨眉山清音阁

2. 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王维

3.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登峨眉山》李白

4.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余光中

5. 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李白

《山中》王维

6.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7.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登峨眉山》李白

8.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9.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10.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11.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12.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13.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14.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15.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李白

16.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7.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的《登峨眉山》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流露出作者的出世之思。李白生长于蜀国,见惯了蜀地奇伟秀丽的山峦。然而,面对峨眉山时,仍止不住惊叹“峨眉邈难匹”,极言其超群脱俗之美。他“周流试登览”,却发现峨眉山岩壑幽深,群峰险怪,林泉胜迹,是难以尽觅的。

2. 关于峨眉山的诗词

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3. 鹅眉山美的诗句

峨眉山月歌 李 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李白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

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蛾眉。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

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

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蛾眉。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

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诗词名: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作者:骆宾王 朝代:唐 体裁:七排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关恨蜀川。归云已落涪江外,还雁应过洛水?。

洛水傍连帝城侧,帝宅层甍垂凤翼。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

柳叶园花处处新,洛阳桃李应芳春。妾向双流窥石镜,君住三川守玉人。

此时离别那堪道,此日空床对芳沼。芳沼徒游比目鱼,幽径还生拔心草。

流风回雪傥便娟,骥子鱼文实可怜。掷果河阳君有分,货酒成都妾亦然。

莫言贫贱无人重,莫言富贵应须种。绿珠犹得石崇怜,飞燕曾经汉皇宠。

良人何处醉纵横,直如循默守空名。倒提新缣成慊慊,翻将故剑作平平。

离前吉梦成兰兆,别后啼痕上竹生。别日分明相约束,已取宜家成诫勖。

当时拟弄掌中珠,岂谓先摧庭际玉。悲鸣五里无人问,肠断三声谁为续。

思君欲上望夫台,端居懒听将雏曲。沉沉落日向山低,檐前归燕并头栖。

抱膝当窗看夕兔,侧耳空房听晓鸡。舞蝶临阶只自舞,啼鸟逢人亦助啼。

独坐伤孤枕,春来悲更甚。峨眉山上月如眉,濯锦江中霞似锦。

锦字回文欲赠君,剑壁层峰自纠纷。平江淼淼分清浦,长路悠悠间白云。

也知京洛多佳丽,也知山岫遥亏蔽。无那短封即疏索,不在长情守期契。

传闻织女对牵牛,相望重河隔浅流。谁分迢迢经两岁,谁能脉脉待三秋。

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不复下山能借问,更向卢家字莫愁。

朝中措 李刘我生辰在斗牛中。井路有何功。

运转峨眉山月,按行雪界天风。归欤老矣,愁添鬓白,酒借颜红。

丘壑堪容我辈,轩裳分付诸公。念奴娇 魏了翁修?人物,元如许、谁把屏星留却。

弄破峨眉山月影,似作平分消息。卷雾名谭,翳云长袖,未称三池客。

且然袖手,人间烦暑方剧。分手未见前期,风前耿耿,目断斜阳角。

亦欲乘风归去也,问讯故山猿鹤。?鼓催鸡,挥弦送雁,转首成乖各。

愿加稃饭,书来频寄新作。怀齐己 昙域鬓髯秋景两苍苍,静对茅斋一炷香。

病后身心俱澹泊,老来朋友半凋伤。峨眉山色侵云直,巫峡滩声入夜长。

犹喜深交有支遁,时时音信到松房。雪 苏轼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

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纷纷市人争夺中,谁信言公似赞公。

人间热恼无处洗,故向西斋作雪峰。我梦扁舟适吴越,长廊静院灯如月。

开门不见人与牛,(言有诗见寄,云林下闲看水牯牛。)惟见空庭满山雪。

因六祖举太和山语而成颂贵此话大行 黄庭坚峨眉山中老,千颂自成集。持问太和山,鹘臭当风立。

4. 描写峨眉山的优美句子有哪些

1.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登峨眉山》李白

2.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李白

3.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4.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5.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6.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7.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8.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9.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10.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11. 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王维

12.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云海泉

5. 形容峨眉山的诗句

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峨眉山樵歌(古风)

峨眉天下秀,气象起万千;一山含四季,十里不同天;

新春萌万物,入夏百花鲜;金秋红叶艳,隆冬冰裹岩;

双桥清音美,雷洞涌云烟;灵岩叠翡翠,罗峰彩虹翻;

象池新月夜,洪椿晓雨潸;大坪赏霁雪,九老遇神仙;

龙门观飞瀑,虎溪听响泉;崖陡悬栈道,云断有桥连;

虹飞接引殿,花铺迎宾滩;卧云浮舟捷,幽林藏冷杉;

琴蛙弹奏急,灵猴嬉戏欢;彩蝶翩翩舞,云雀啾啾喧;

佛顶最高处,云涛卷巨澜;圣灯飘渺夜,万佛朝普贤;

崖上佛光现,凡人能成仙;晨昏钟声响,平安保万年;

金顶观日出,金光照佛坛;四面八方佛,世代佑全川。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 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漫 成

杜 甫

江皋已仲春, 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 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 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 知予懒是真。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杜 甫

关内昔分袂, 天边今转蓬。

驱驰不可说, 笑谈偶然同。

道术曾留意, 先生早击蒙。

家家迎蓟子, 处处识壶公。

长啸峨眉北, 潜行玉垒东。

有时骑猛虎, 虚室使仙童。

发少何牢白, 颜衰肯更红。

望云悲轗轲, 毕景羡冲融。

丧乱形仍役, 凄凉信不通。

悬旌要路口, 倚剑短亭中。

永作殊方客, 残生一老翁。

相衰骨可换, 亦遣驭清风。

峨眉饵黄精

韦应物

灵药出西山, 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 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 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 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 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 永与天壤存。

6. 关于峨眉的古诗

1、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忆昔[宋] 陆游

忆昔西游两鬓青,即今镜里雪千茎。

峨眉风月犹关念,濯锦莺花已隔生。

避暑有时移枕簟,畏人终日闭柴荆。

此怀恨欠诗千首,且寄秋泉一再行。

3、浣溪沙[当代] 梁羽生

已惯江湖作浪游,且将恩怨说从头。

如潮爱恨总难休。

瀚海云烟迷望眼,天山剑气荡寒秋。

峨眉绝塞有人愁。

4、霜天晓角·峨眉仙客[宋] 甄龙友

峨眉仙客,四海文章伯。

来向东坡游戏,人间世、著不得。

去国谁爱惜,在天何处觅。

但见尊前人唱,前赤壁、后赤壁。

5、山[唐] 李峤

地镇标神秀,峨眉上翠氛。

泉飞一道带,峰出半天云。

古壁丹青色,新花绮绣纹。

已开封禅所,希谒圣明君。

7. 描写峨眉山的句子

峨眉山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被人们称之为“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对峨眉山情有独钟的唐代诗人李白,远在一千二百年前就写下了对峨眉山的深爱。宋代诗人范成大更是把对峨眉山的赞美推向了极至,他在诗中写到:“大峨两山相对开,小峨迤逦中峨来,三峨秀色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明代诗人周洪谟写下:“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当代文豪郭沫若也题书峨眉山为“天下名山”。峨眉山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古“天府之国”的四大风景名胜之一,享誉国内外。古往今来,峨眉山就是人们礼佛朝拜、游览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疗养的胜地。

峨眉山在中国各大名山中具有独特的优点――“雄、秀”兼备。雄是指其山体的巨大,全山总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千岩万壑,云蒸霞蔚。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山下的平原地区海拔400余米,相对高差在2600米以上,大大超过了久享盛誉的五岳和黄山、庐山、雁荡山等国内旅游名山。在登山公路和索道未建成时,登顶的石径长达60余公里,登顶的游人和香客须路跋涉数日以至十数日。人在山间,只觉到处峰起去涌,苍茫如海。秀是指其宁静、深沉的迷人风采。

峨眉山千姿百态,东部低山,势若锦屏;中部群峰耸峙,如笋如莲,如诗如画;西部山势巍峨,雄伟壮观。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主峰金顶绝壁凌空高插云霄,巍然屹立。登临其间,可西眺皑皑雪峰,东瞰莽莽平川,气势雄而景观奇,有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奇观。中部群山峰峦叠嶂,含烟凝翠,飞瀑流泉,鸟语花香,草木茂而风光秀。金顶海拔3077-3099米,三峰并峙,绝壁凌空,刚劲挺拔,“高凌五岳,秀甲九州”。俯瞰峨眉山,气势雄伟而景色秀丽,山静云动,仪态万方,多姿多彩,飘逸神奇。游客人峨眉山,有如在画中游,感觉到一种诗的意境,美的享受,仿佛超然于尘世之外,身心俱净化澄澈。难怪《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称赞峨眉山"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一山而具"五种美感":形态美、动态美、色彩美、听觉美、意境美。美的事物和美的自然,带来美的感染、美的熏陶和美的感受。

从晋代开始,峨眉山一直为佛教普贤道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文化史。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山佳景概为十景:“金顶祥光”、“象池夜月”、“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钟”。现在人们又不断发现和创造了许多新景观。进入山中,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雄伟的山体景观、秀丽的植物景观以及神奇的气象景观有机地巧妙地融合为一幅幅美景,一个个奇观,"峨眉十景",四季风光,给人以种种美感和美的享受,构成了峨眉山独有的"雄、秀、险、神、奇、幻"六大特色。

特殊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气候类型,使得峨眉山地区远离尘世,自然资源保存良好。山间野生动物种类丰富。类型齐全,区系复杂,具有模式种多、古老物种多、东洋区系多、珍稀物种多的物点。据统计,全山共有动物2300多种,其中珍稀特产及经济种类有27种:鸟类有265种,占四川全省总数的43;昆虫保有268种,其中属峨眉山特有种的达53种,英雄金凤蝶和中华枯叶蝶为稀世之琴。四川省的两栖动物名列全国之首,而峨眉山保有的品种就占全省的37。小熊猫、苏门羚、蜂鹰、凤头鹰、白鹇、大鲵、山溪鲵、环毛蚓等动物都极具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迷人风采。崇山峻岭名得自《水经注》所引用的《益州记》中描写峨眉风光的句子:“秋日清澄,望见两山对峙如峨眉焉”。而“峨眉”正是《诗经》中形容女子秀眉的用语。隐隐浮现于去海之上的如黛青山、漫山遍野的葱茏植被、山间无数的溪涧潭瀑,峨眉之秀,秀在其骨,秀在其神。

8. 赞美峨眉山的诗句

峨眉山(题西方净土变)

峨眉山,峨眉山,

吾今为你谱新篇。

山上一曲《红梅赞》,

山下一曲《相见欢》。

峨眉山,峨眉山,

处处秀色皆可餐。

峨眉一山有四季,

峨眉十里不同天。

峨眉山,峨眉山,

冰清玉洁似婵娟。

峨眉风情千万种,

奈何独自守西川?

峨眉山,峨眉山,

峨眉千载无烽烟。

不与群峰争险峻,

只为社稷保平安。

峨眉山,峨眉山,

虚无缥渺天地间。

云游四海三十年,

至此方知天地宽。

9. 谁告诉我一些关于峨眉山的诗词

秋 日 李世民 菊散金风起①, 荷疏玉露圆。

将秋数行雁, 离夏几林蝉。 云凝愁半岭, 霞翠缬高天②。

还似成都望, 直见峨眉前。 [注释] (一)金凤:即秋风。

古代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变化,秋属金,故称秋风为金风。 (二)缬高天:缬,读“协”。

以丝缚缯,染之为缬。引申为薄细之物折迭成缬。

此指彩霞如丝网折迭,萦绕在天空。 度 秋 李世民 夏律昨留灰①, 秋箭今移晷②。

峨眉岫初出③, 洞庭波渐起。 桂白发幽岩, 菊黄开灞涘④。

运流方可叹⑤, 含毫属微理⑥。[注释] (一)律:律吕略称。

古代正声的竹器,共十二管。其六为阳律;其六为阴吕。

继用律管实灰测时令,别四季,故又称历日律历。灰:煅葭为灰实律管置于室,视其孔侧灰之厚薄而判别季令。

(二)晷:读“规”,古代用以侧日影定时辰,名“日晷”。 (三)岫:读“秀”,山有穴日岫,也指峰峦。

(四)灞:读“霸”,水名,位陕西省西南,陕西八大川之一。涘:水涯。

(五)运流:指宇宙万物之变化推移,一开始即无停滞。 (六)含毫:言命笔写作。

畴 昔 篇 骆宾王 华阳旧地标神制, 石镜峨眉真秀丽。 诸葛才雄已号龙, 公孙跃马轻称帝①。

五丁卓荦多奇力②, 四士英灵富文艺。 云气横开八阵形③, 桥影遥分七星势④。

[注释] (一)公孙:古代“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后用作对官僚子弟的称谓。

(二)五丁: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水经注·沔水》: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

(三)八阵形:三国时期诸葛亮摆下八阵图,令陆逊不能破阵。言形式奇妙多端。

(四)七星势:七星,引自“北斗七星”。指山上桥梁众多,云气横开,桥景似北斗七星分布全山。

[作者介绍] 骆宾王(626~684),唐江南道婺州义乌(浙江义乌)人。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

唐高宗永徽(650~655)年间,以奉礼郎从军西域,后还游蜀中。高宗年间(676~678)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因祸入狱,次年复出为临海县丞。

光宅6年(684),武则天废中宗李显为庐陵王,欲将唐改为周,引起徐敬业等(即李敬业)据扬州起兵,骆宾王参加了这一讨伐行动,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并写了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有《骆宾王集》《骆临海集笺注》。

感遇诗之二十四 陈子昂 其一 浩然坐何慕①, 吾蜀有峨眉。 念彼楚狂子②, 悠悠白云期③。

悲哉时不会, 涕泣久涟濡④。 梦游绥山穴⑤, 南采巫山芝。

探源观群化, 遗世从云螭⑥。 婉娈将永矣⑦, 感悟不见之。

其二 金鼎合神丹, 世人将见欺。 飞飞骑羊子, 胡乃在峨眉。

变化固非类, 芳菲能几时。 疲疴苦沦世, 忧悔日侵淄。

眷然顾幽褐, 白云空涕夷 [注释] (一)浩然:指思绪之远。慕:思慕。

(二)楚狂:姓陆名通字接舆,春秋晚期楚人,为避楚王聘,入蜀隐于峨眉。 (三)白云期:指隐居。

(四)泣:鼻涕。濡:读“儒”,浸湿。

(五)绥山:即今沙湾境内的二峨山。 (六)螭:读“痴”,似龙而无角,神话以为是龙的一种。

此谓云中之龙。 (七)婉娈:美好貌。

娈,读“峦”。 [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唐梓州(四川射洪)人。

光宅元年(684)中进士,官左拾遗。随武攸宜讨契丹,任管记。

屡上书言事,辞多直切,遭降职解官后归乡,被县令段简诬陷入狱而卒。陈子昂所著《修竹篇序》标举汉魏风骨,反对六朝柔靡诗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创作均有积极影响。

射洪存陈子昂读书遗址。有《陈拾遗集》《感遇》《登幽州台歌》。

登峨眉山 李 白 蜀国多仙山, 峨眉邈难匹①。 周流试登览, 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②, 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③, 果得锦囊术④。

云间吟琼箫, 石上弄宝瑟。 平生在微尚⑤, 欢笑自此毕⑥ 烟容如在颜⑦, 尘累忽相失⑧。

傥逢骑羊子⑨, 携手凌白日⑩。 [注释](一)邈:读“目”(读音是否正确?),远也。

(二)青冥:青而暗昧,此指出峰。倚:傍也。

(三)泠然:泠,读“灵”,水声、风声。(四)锦囊术:意为成仙之书。

《武帝内传》“奉以黄金之箱,封以白玉之函,以珊瑚为轴、紫锦为囊,安著柏梁台上。”(五)微尚:指微小的志愿(隐居求仙的不现实思想)。

(六)欢笑自此毕:语出颜延年诗,“嘉运既我从,欢颜自此毕”。(七)“烟容”句:烟,指山水雾气,这句话说生活超脱尘俗,脸上好像带有烟霞色彩。

(八)尘累:言人事羁绊。(九)骑羊子:语出《列仙传》,“葛山者,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羊卖之,一日骑羊入西蜀,蜀中王候贵人追上绥山。

绥山在峨眉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复还。”

(十)携手:陈子昂诗云:“携手登白日,远游戏赤城。”听蜀僧广浚弹琴 李 白 蜀僧抱绿绮①, 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 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注释] (一)绿绮:琴名,琴首嵌有碧玉。

(二)流水:曲名,“高山流水”。客心洗流水:可释为高山流水琴音悠扬悦耳,令人消去一切烦恼忧愁。

(三)霜钟:出自《山海经》,“丰山有钟。

关于峨眉山美的诗句

关于峨眉山乐山大佛的诗句

1. 关于乐山大佛的诗词

(一)

《乐山大佛》

作者:理维(现代)

弥勒巍巍在水边,佛光普照满江天。

脚压恶浪成莲卉,视镇迷霾化紫烟。

只要轻舟行万里,不惜守望逾千年。

好多北往南来客,不拜河流也拜山。

(二)

《观乐山大佛》

作者:周忠斌(现代)

坐断青山誓不休,隔江犹记古嘉州。

摩崖栈道登梯上,拍岸波涛逐浪流。

我佛慈悲修大道,天心厚德解人愁。

海通济世功无极,仁者凌云与乌尤。

(三)

《乐山大佛》

作者:雨中微尘(现代)

临江端坐越千年,慈善情怀万载传。

法相身姿灵宝塔,高僧风范记心田。

任凭日月摩峰顶,惯看烟云过眼前。

愿得佛光长照耀,波平水碧好行船。

(四)

《乐山大佛》

作者:习吉(现代)

层峦叠嶂涌岷江,灵宝塔下崖万丈。

巨佛慧眼谨游者,不畏艰难心自畅。

壁立千仞无欲刚,海纳百川波不扬。

善男信女乐善事,勤劳遵法德高尚。

(五)

《乐山大佛》

作者:奇珍(现代)

三江汇流云水宽,引来弥勒壁上观。

锐目穿水窥暗流,大足镇涛锁凶澜。

岩崖九曲悬栈道,人虫一脉接地天。

雍容山是一尊佛,伟哉佛是一座山。

(六)

《乐山大佛》

作者:李俊德(现代)

邀友凌云游古寺,栖霞弥勒对长河。

抬头八面乌云厚,下脚三江大浪多。

圣地空蒙听法鼓,佛门淡定敬娑罗。

乘船月下躬身拜,夜望峰峦一达摩。

2. 关于乐山大佛的诗句

陆游《谒凌云大像》:

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凌云九顶》: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明弘治中嘉定州守曾介《次岑韵》

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

3. 关于乐山大佛的诗词

(一) 《乐山大佛》 作者:理维(现代) 弥勒巍巍在水边,佛光普照满江天。

脚压恶浪成莲卉,视镇迷霾化紫烟。 只要轻舟行万里,不惜守望逾千年。

好多北往南来客,不拜河流也拜山。 (二) 《观乐山大佛》 作者:周忠斌(现代) 坐断青山誓不休,隔江犹记古嘉州。

摩崖栈道登梯上,拍岸波涛逐浪流。 我佛慈悲修大道,天心厚德解人愁。

海通济世功无极,仁者凌云与乌尤。 (三) 《乐山大佛》 作者:雨中微尘(现代) 临江端坐越千年,慈善情怀万载传。

法相身姿灵宝塔,高僧风范记心田。 任凭日月摩峰顶,惯看烟云过眼前。

愿得佛光长照耀,波平水碧好行船。 (四) 《乐山大佛》 作者:习吉(现代) 层峦叠嶂涌岷江,灵宝塔下崖万丈。

巨佛慧眼谨游者,不畏艰难心自畅。 壁立千仞无欲刚,海纳百川波不扬。

善男信女乐善事,勤劳遵法德高尚。 (五) 《乐山大佛》 作者:奇珍(现代) 三江汇流云水宽,引来弥勒壁上观。

锐目穿水窥暗流,大足镇涛锁凶澜。 岩崖九曲悬栈道,人虫一脉接地天。

雍容山是一尊佛,伟哉佛是一座山。 (六) 《乐山大佛》 作者:李俊德(现代) 邀友凌云游古寺,栖霞弥勒对长河。

抬头八面乌云厚,下脚三江大浪多。 圣地空蒙听法鼓,佛门淡定敬娑罗。

乘船月下躬身拜,夜望峰峦一达摩。

4. 描写乐山大佛的诗句有哪些

明万历进士李时华,巡按四川,到乐山后写下《凌云寺》诗: 莲身凭岸起,鹫岭倚云开。

月渡青衣水,烟沉尔雅台。bai 松树迎吹入,江浪载天回。

何处菩提树,移来胜地栽。 【乐山大佛】du 别称:凌云大佛 著名景点: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 简介: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地处中国四川省的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zhi,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为弥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建造历史:dao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内隔江相望。

大佛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时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为古弥勒佛的坐像。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艺术精品容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

5. 求赞美乐山大佛的诗句

宋乾道九年(1173),陆游摄理嘉州政事,写了《谒凌云大像》:

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宋淳熙四年(1177),范成大游览凌云山,写了《凌云九顶》: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明弘治中(I488—1505)嘉定州守曾介《次岑韵》诗中,对乐山大佛的雄伟作了如下描述:

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

明弘治十八年( 1505)乐山籍进士安磐《凌云寺》诗中亦写道:

金身谁凿与云齐?闻道韦皋镇蜀时。

绀殿千层零落尽,寺前唯有放生碑。

黄庭坚于元符三年(1100)游历乐山,到凌云山瞻仰了乐山大佛,对凌云山的秀美风光深为赞赏,回顾三十余年的曲折经历,寄情于诗,写下了《凌云纪游》:

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

明万历进士李时华,巡按四川,到乐山后写下《凌云寺》诗:

莲身凭岸起,鹫岭倚云开。

月渡青衣水,烟沉尔雅台。

松树迎吹入,江浪载天回。

何处菩提树,移来胜地栽。

明万历十四年( 1586)进士、云南副使罗绲(乐山人)的 《大像石》诗,写出了人们对乐山大佛的尊崇,也反映了人们对乐山大佛“万古不毁”的愿望:

崚嶒绝巘镇江干,砥柱中流独障澜。

石壁疑从天际出,云根半落水中盘。

金身直傍青霄立,玉树唯凭白日看。

万古乾坤应不毁,降神光岳气初完。

清顺治进士、刑部尚书王士祯《晚渡平羌江步上凌云绝顶》亦写道:

真作凌云载酒游,汉嘉奇绝冠西州。

九峰向日吟江叶,三水通潮抱郡楼。

山自涪翁亭畔好,泉从古佛髻中流。

东坡老去方思蜀,不愿人间万户侯。

6. 求赞美乐山大佛的诗句

宋乾道九年(1173),陆游摄理嘉州政事,写了《谒凌云大像》: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宋淳熙四年(1177),范成大游览凌云山,写了《凌云九顶》: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明弘治中(I488—1505)嘉定州守曾介《次岑韵》诗中,对乐山大佛的雄伟作了如下描述: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明弘治十八年( 1505)乐山籍进士安磐《凌云寺》诗中亦写道:金身谁凿与云齐?闻道韦皋镇蜀时。

绀殿千层零落尽,寺前唯有放生碑。黄庭坚于元符三年(1100)游历乐山,到凌云山瞻仰了乐山大佛,对凌云山的秀美风光深为赞赏,回顾三十余年的曲折经历,寄情于诗,写下了《凌云纪游》: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明万历进士李时华,巡按四川,到乐山后写下《凌云寺》诗:莲身凭岸起,鹫岭倚云开。

月渡青衣水,烟沉尔雅台。松树迎吹入,江浪载天回。

何处菩提树,移来胜地栽。明万历十四年( 1586)进士、云南副使罗绲(乐山人)的 《大像石》诗,写出了人们对乐山大佛的尊崇,也反映了人们对乐山大佛“万古不毁”的愿望:崚嶒绝巘镇江干,砥柱中流独障澜。

石壁疑从天际出,云根半落水中盘。金身直傍青霄立,玉树唯凭白日看。

万古乾坤应不毁,降神光岳气初完。清顺治进士、刑部尚书王士祯《晚渡平羌江步上凌云绝顶》亦写道:真作凌云载酒游,汉嘉奇绝冠西州。

九峰向日吟江叶,三水通潮抱郡楼。山自涪翁亭畔好,泉从古佛髻中流。

东坡老去方思蜀,不愿人间万户侯。

7. 形容乐山大佛的句子

乐山大佛坐落在乐山市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依凌云山的山路开山凿成,面对三江的汇流处,造型庄严,虽经千年风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佛像依山临江开凿而成,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称誉。

大佛为弥勒倚坐像,坐东向西,面相端庄,通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大佛头长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8.5米,可坐百余人。

大佛雕刻细致,线条流畅,身躯比例匀称,气势恢宏,体现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气派。

关于峨眉山乐山大佛的诗句

关于乐山大佛的诗句陆游

1. 关于乐山大佛的诗词

(一)

《乐山大佛》

作者:理维(现代)

弥勒巍巍在水边,佛光普照满江天。

脚压恶浪成莲卉,视镇迷霾化紫烟。

只要轻舟行万里,不惜守望逾千年。

好多北往南来客,不拜河流也拜山。

(二)

《观乐山大佛》

作者:周忠斌(现代)

坐断青山誓不休,隔江犹记古嘉州。

摩崖栈道登梯上,拍岸波涛逐浪流。

我佛慈悲修大道,天心厚德解人愁。

海通济世功无极,仁者凌云与乌尤。

(三)

《乐山大佛》

作者:雨中微尘(现代)

临江端坐越千年,慈善情怀万载传。

法相身姿灵宝塔,高僧风范记心田。

任凭日月摩峰顶,惯看烟云过眼前。

愿得佛光长照耀,波平水碧好行船。

(四)

《乐山大佛》

作者:习吉(现代)

层峦叠嶂涌岷江,灵宝塔下崖万丈。

巨佛慧眼谨游者,不畏艰难心自畅。

壁立千仞无欲刚,海纳百川波不扬。

善男信女乐善事,勤劳遵法德高尚。

(五)

《乐山大佛》

作者:奇珍(现代)

三江汇流云水宽,引来弥勒壁上观。

锐目穿水窥暗流,大足镇涛锁凶澜。

岩崖九曲悬栈道,人虫一脉接地天。

雍容山是一尊佛,伟哉佛是一座山。

(六)

《乐山大佛》

作者:李俊德(现代)

邀友凌云游古寺,栖霞弥勒对长河。

抬头八面乌云厚,下脚三江大浪多。

圣地空蒙听法鼓,佛门淡定敬娑罗。

乘船月下躬身拜,夜望峰峦一达摩。

2. 关于乐山大佛的诗句

陆游《谒凌云大像》:

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凌云九顶》: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明弘治中嘉定州守曾介《次岑韵》

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

3. 求赞美乐山大佛的诗句

宋乾道九年(1173),陆游摄理嘉州政事,写了《谒凌云大像》:

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宋淳熙四年(1177),范成大游览凌云山,写了《凌云九顶》: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明弘治中(I488—1505)嘉定州守曾介《次岑韵》诗中,对乐山大佛的雄伟作了如下描述:

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

明弘治十八年( 1505)乐山籍进士安磐《凌云寺》诗中亦写道:

金身谁凿与云齐?闻道韦皋镇蜀时。

绀殿千层零落尽,寺前唯有放生碑。

黄庭坚于元符三年(1100)游历乐山,到凌云山瞻仰了乐山大佛,对凌云山的秀美风光深为赞赏,回顾三十余年的曲折经历,寄情于诗,写下了《凌云纪游》:

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

明万历进士李时华,巡按四川,到乐山后写下《凌云寺》诗:

莲身凭岸起,鹫岭倚云开。

月渡青衣水,烟沉尔雅台。

松树迎吹入,江浪载天回。

何处菩提树,移来胜地栽。

明万历十四年( 1586)进士、云南副使罗绲(乐山人)的 《大像石》诗,写出了人们对乐山大佛的尊崇,也反映了人们对乐山大佛“万古不毁”的愿望:

崚嶒绝巘镇江干,砥柱中流独障澜。

石壁疑从天际出,云根半落水中盘。

金身直傍青霄立,玉树唯凭白日看。

万古乾坤应不毁,降神光岳气初完。

清顺治进士、刑部尚书王士祯《晚渡平羌江步上凌云绝顶》亦写道:

真作凌云载酒游,汉嘉奇绝冠西州。

九峰向日吟江叶,三水通潮抱郡楼。

山自涪翁亭畔好,泉从古佛髻中流。

东坡老去方思蜀,不愿人间万户侯。

4. 关于乐山大佛的诗词

(一) 《乐山大佛》 作者:理维(现代) 弥勒巍巍在水边,佛光普照满江天。

脚压恶浪成莲卉,视镇迷霾化紫烟。 只要轻舟行万里,不惜守望逾千年。

好多北往南来客,不拜河流也拜山。 (二) 《观乐山大佛》 作者:周忠斌(现代) 坐断青山誓不休,隔江犹记古嘉州。

摩崖栈道登梯上,拍岸波涛逐浪流。 我佛慈悲修大道,天心厚德解人愁。

海通济世功无极,仁者凌云与乌尤。 (三) 《乐山大佛》 作者:雨中微尘(现代) 临江端坐越千年,慈善情怀万载传。

法相身姿灵宝塔,高僧风范记心田。 任凭日月摩峰顶,惯看烟云过眼前。

愿得佛光长照耀,波平水碧好行船。 (四) 《乐山大佛》 作者:习吉(现代) 层峦叠嶂涌岷江,灵宝塔下崖万丈。

巨佛慧眼谨游者,不畏艰难心自畅。 壁立千仞无欲刚,海纳百川波不扬。

善男信女乐善事,勤劳遵法德高尚。 (五) 《乐山大佛》 作者:奇珍(现代) 三江汇流云水宽,引来弥勒壁上观。

锐目穿水窥暗流,大足镇涛锁凶澜。 岩崖九曲悬栈道,人虫一脉接地天。

雍容山是一尊佛,伟哉佛是一座山。 (六) 《乐山大佛》 作者:李俊德(现代) 邀友凌云游古寺,栖霞弥勒对长河。

抬头八面乌云厚,下脚三江大浪多。 圣地空蒙听法鼓,佛门淡定敬娑罗。

乘船月下躬身拜,夜望峰峦一达摩。

5. 赞美乐山大佛的诗句有哪些

1.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陆游《谒凌云大像》

2.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范成大《凌云九顶》

3.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

――黄庭坚《凌云纪游》

6. 描写“乐山大佛”的诗词有哪些

1. 《谒凌云大像》宋乾道九年(1173)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3. 《凌云九顶》宋淳熙四年(1177)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4. 《次岑韵》明弘治中(I488—1505)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明弘治十八年( 1505)乐山籍进士安磐《凌云寺》诗中亦写道:金身谁凿与云齐?闻道韦皋镇蜀时。

绀殿千层零落尽,寺前唯有放生碑。5. 《凌云纪游》黄庭坚元符三年(1100)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6. 《凌云寺》李时华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莲身凭岸起,鹫岭倚云开。

月渡青衣水,烟沉尔雅台。松树迎吹入,江浪载天回。

何处菩提树,移来胜地栽。

7. 求赞美乐山大佛的诗句

宋乾道九年(1173),陆游摄理嘉州政事,写了《谒凌云大像》: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宋淳熙四年(1177),范成大游览凌云山,写了《凌云九顶》: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明弘治中(I488—1505)嘉定州守曾介《次岑韵》诗中,对乐山大佛的雄伟作了如下描述: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明弘治十八年( 1505)乐山籍进士安磐《凌云寺》诗中亦写道:金身谁凿与云齐?闻道韦皋镇蜀时。

绀殿千层零落尽,寺前唯有放生碑。黄庭坚于元符三年(1100)游历乐山,到凌云山瞻仰了乐山大佛,对凌云山的秀美风光深为赞赏,回顾三十余年的曲折经历,寄情于诗,写下了《凌云纪游》: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明万历进士李时华,巡按四川,到乐山后写下《凌云寺》诗:莲身凭岸起,鹫岭倚云开。

月渡青衣水,烟沉尔雅台。松树迎吹入,江浪载天回。

何处菩提树,移来胜地栽。明万历十四年( 1586)进士、云南副使罗绲(乐山人)的 《大像石》诗,写出了人们对乐山大佛的尊崇,也反映了人们对乐山大佛“万古不毁”的愿望:崚嶒绝巘镇江干,砥柱中流独障澜。

石壁疑从天际出,云根半落水中盘。金身直傍青霄立,玉树唯凭白日看。

万古乾坤应不毁,降神光岳气初完。清顺治进士、刑部尚书王士祯《晚渡平羌江步上凌云绝顶》亦写道:真作凌云载酒游,汉嘉奇绝冠西州。

九峰向日吟江叶,三水通潮抱郡楼。山自涪翁亭畔好,泉从古佛髻中流。

东坡老去方思蜀,不愿人间万户侯。

关于乐山大佛的诗句陆游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形容峨眉山和乐山大佛的诗句

诗句

关于的名言警句(关于母爱的名言名句)

阅读(4251)

1、不要执着,人生有很多不如意,世界不会迎合你,地球不是为你转的,所以不要执着于拥有,连我们都只是红尘的过客,生是赤条条的来,死又能带走什么呢。(学会放手) 2、人生要不断的超越自己,不断的接受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激发我们...

诗句

预录取有多大的几率录取(预录取有多大的几率录取浙江)

阅读(4300)

预录取是高校根据本身在各地的名额结合当地考生报考情况得出的,一般来说预录取分数线几乎就是实际分数线。当然也不是100%,有的学校名额分配有变动,例如2006年复旦大学文科在安徽没有招够,于是将剩余的名额给了理科,结果导致...

诗句

关于菊花的诗句有哪些(秋天菊花的古诗)

阅读(4225)

描写菊花诗句名句一瞥 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⑶ 待到...

诗句

表达心情的句子发朋友圈(发表心情的句子正能量)

阅读(3963)

1.晴天里有阳光,阳光总是充满温馨,相信有这么多朋友的厚爱和鼓励,晴天会永远阳光灿烂。2.天气挺好,阳光淡淡的,心情坏得正是时候。3.天气晴朗心情好一起出来赏花草。4.晴天的午后,夏日的阳光如水般音符一样灿烂的流动...

诗句

建筑工地质量标语大全(建筑工地质量标语大全 横幅)

阅读(4115)

文明工地宣传标语 1 1、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2、管理基础打得牢,安全大厦层层高。 3、打工在外不容易,安全首先放第一。 4、安全一万天,事故一瞬间。 5、防事故年年平安福满门,讲安全人人健康乐万家。 6、严格要求安全...

诗句

读书笔记摘抄10篇(读书笔记摘抄大全20篇100字)

阅读(4791)

下面是我整理的水浒传的 读书笔记 摘抄精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摘抄1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叫做《水浒传》,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

诗句

鼓励的话简短一句(鼓励的话简短一句英文)

阅读(4359)

9、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10、一齐走的兄弟姐妹是一种安慰,一齐走的兄弟姐妹忠告是一种激励,一齐走的兄弟姐妹鼓励是一种力量,一齐走的兄弟姐妹想念是一种愉悦。祝福你兄弟姐妹!11、贫穷是不需要计划的,致富才需要一...

诗句

生活图片 感悟人生(生活图片 感悟人生 壁纸)

阅读(2544)

说说2020心情说说感悟生活带图片 1、人生在世,短短几十朝,各人所经历的过程不同,则必然结果迥异。一辈子,一条路,一片天,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观点和心态也就随之改变。人最大的魅力,是永远保有一颗无功利的善心。善待他人,多一份...

诗句

表达思乡的古诗(关于思乡的诗句10句)

阅读(2427)

《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云梦故城秋望》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梦...

诗句

如何骂人气死对方(用原耽骂人气死对方的话)

阅读(2827)

二、怎么骂绿茶能把对方气死 1.你女朋友真的好容易生气呀 你一定很累吧 还好,要是和你这么丑的在一起才是真累 2.你的冰激凌没有我的甜耶 怪不得你有糖尿病 3.我不是为了拆散你们,我是为了融入你们 家里不缺...

诗句

中秋节古诗大全小学(小学中秋节的诗句)

阅读(2572)

中秋节的小学古诗1 《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

诗句

歌颂母爱的句子(托物言情三个歌颂母爱的句子)

阅读(2530)

8、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静,和雅清淡;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回味无穷;母爱就像一幅山水画,清幽秀丽,恬淡高雅。 9、母爱是温热心灵的太阳;母爱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母爱是灌溉心灵的沃土;母爱是美化心灵的彩虹。 10、母爱...

诗句

经典语录短句霸气(厚黑学经典语录短句霸气)

阅读(2933)

霸气经典语录汇总如下 1. 问天下谁与争锋唯我傲视苍穹。2. 霸气无双谁与谁,血染战甲凶魔煞,一人一刀仗天涯,凶名天下无与比,封刀种田清闲年,若有谁敢犯华夏,启刀穿甲灭满门。3. 一人若孤寂,灭掉业障气!昆仑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