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争的诗句
1. 关于不争的诗句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人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解说]
平生为人喜欢细细琢磨苦苦寻觅好的诗句,诗句的语言达不到惊人的地步,我就决不罢休。
人已越来越老,写诗全都是随随便便敷衍而成,对着春天的花鸟,没有了过去的深深忧愁。
江边新装了一副木栏,可供我悠然地垂钓,我又备了一只小木筏,可代替出入江河的小舟。
希望有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坛高手相伴,肯定会在这时一起做诗畅谈,一起浮槎漫游。
2. 怒其不争的诗句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
解释:
哀是悲哀,惋惜,同情的意思, “哀其不幸” 是说对某人的不幸遭遇感到悲哀。
怒是愤怒,遗憾的意思, “怒其不争”是说对某人或者某种落魄境遇的不争气,不抗争而感到愤怒和遗憾。
整句的意思是说:对某人的不幸遭遇感到悲哀,他/她不抗争,不争气而感到愤怒和遗憾。
这是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描述,借此来表达作者对当时的国人一种无奈,同情和愤怒的感情。
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语,常被人理解为是他对阿Q的态度。其实不是,或曰不全是。这是鲁迅1907年写小说之前,在论文《摩罗诗力说》里评论英国诗人拜伦时所用之语。原文里的几句是这样说的:“(诗人)重独立而爱自由,苟奴隶立其前,必哀悲而疾视,哀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这是鲁迅说拜伦对他的不觉悟的英国同胞的态度。
3. 形容“不争不罢休”的诗句有哪些
一. 《入山》 年代: 明 作者: 王履 庐山秀在外,华山秀在里。
要识真面目,即彼铁锁是。铁锁悬当云上头,纵横曲直是谁谋。
吾今判著浮生去,不见神奇不罢休。 二. 《鹧鸪天·萧瑟西风万里秋》 年代: 宋 作者: 倪偁 萧瑟西风万里秋。
暮云收尽月华流。偶然北海清尊满,况是西山爽气浮。
登翠岭,更溪游。素光何处不清幽。
悬知明岁君思我,今夕欢娱可罢休。 三. 《论诗三十首》 年代: 元 作者: 元好问 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
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四. 《沁园春·二十年前》 年代: 宋 作者: 吴潜 二十年前,君王东顾,诏牧此州。
念昔时豪杰,犹难辟阖,如金老大,却更迟留。四载相望,三春又半,邂逅劭农得纵游。
田畴事,是桑条正长,麦含初抽。悠悠。
身世何求。算七十迎头合罢休。
谩绕堤旌纛,牵连鷁棹,喧天鼓吹,断送龙舟。翠巘层边,碧云堆处,一担担来天外愁。
如何好,且同斟绿醑,自课清讴。 五. 《梅花》 年代: 宋 作者: 林逋 几回山脚又江头,绕着孤芳看不休。
一味清新无我爱,十分孤静与伊愁。任教月老须微见,却为春寒得少留。
终共公言数来者,海棠端的免包羞。 六. 《湖州歌九十八首》 年代: 宋 作者: 汪元量 徐州城上觅黄楼,四壁诗章读不休。
更欲登台看戏马,州官携酒共嬉游。 七. 《湖州歌九十八首》 年代: 宋 作者: 汪元量 满朝宰相出通州,迎接三宫晏不休。
六十里天围锦帐,素车白马月中游。 八. 《送杨氏女》 年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九. 《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相携烧笋苦竹寺,却下踏藕荷花洲。
船头斫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临风饱食得甘寝,肯使细故胸中留。
君不见壮士憔悴时,饥谋食,渴谋饮,功名有时无罢休。 十. 《九日次韵王巩》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4. 表达怒其不争的爱国诗句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出塞曲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5. 找点关于“不和他人争输赢”的诗句
让他三尺又何妨
----赋诗息争端
据《宋稗类钞》记载,尚书杨玢告老还乡。他家的老屋被邻居侵占,家族的一些后辈要去告状,送来状词让杨玢过目。杨玢在后边题诗一首:
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
试上含光殿基望,秋风衰草正离离。
后辈见诗,就不敢再提这件事了。
清人《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明代礼部尚书杨翥,住宅也被别人侵占一两尺,家里人来告诉他。杨写诗一首:
余地无多莫较量,一条分作两家墙。
普天之下皆王土,再过些儿也不妨。
占地的邻居知道了,不禁又惭愧又佩服,主动退还所占土地。
明人《国朝典故》载:明代南京大理少卿杨复,家里养两头猪,每天叫童子到后湖采萍藻来喂猪。这一天,童子又到后湖去,碰到法司的家人,因为采萍而吵架,结果,童子被打,回家向主人哭诉。杨复听了,作诗一首:
太平门外后湖边,不是君家祖上田。
一点浮萍容不得,如何肚里好撑船。
法司听了,亲自到杨家道歉。
安徽桐城有一个小巷,长不过百米,宽不过六尺,名曰六尺巷。这里是清高官张英的故居。六尺巷的碑铭上这样记载:“清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居宅旁有一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得书,遂让三尺。吴氏闻之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得名焉。”
六尺巷的故事流传至今,是因为人们敬佩张英的胸襟气度。它让后人懂得了谦让是美德。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不争的诗句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