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心诗句
1. 关于养心的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东汉名臣陈蕃少时独居一室而院内龌龊,薛勤批评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2. 有关养心的名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东汉名臣陈蕃少时独居一室而院内龌龊,薛勤批评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东汉名臣陈蕃少时独居一室而院内龌龊,薛勤批评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3. 关手修身养心的名言警句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明代抗倭将领,军事家 戚继光身心交养,养心为主,养身为辅。清朝军事家、政治家 曾国藩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
清代官员 钱琦无事时不教心空,有事时不教心乱。 关于养心的名言清代文人 唐彪书要多读,食要少吃;书多可养心,食少可健身。
字严愉快有益于人的身体,但只有悲伤才能培养心灵力量。波兰作家 普鲁斯闹时练心,静时养心,坐时守心,行时验心,言时省心,动时制心。
清代学者 山阴金先生 《格言联璧》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观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养心名言唐代医师与道士 孙思邈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养,是待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清代学者 山阴金先生 《格言联璧》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译文】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是减少欲望。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少,即便本性有所失去,那也是很少的;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即便本性还有所保留,那也是很少的了。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尽心下》。
4. 喝茶养心的诗句有哪些
1、《山泉煎茶有怀》——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译文: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寒夜》——宋代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译文: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3、《望江南·超然台作》——宋代苏轼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译文: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4、《临安春雨初霁》——宋代陆游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译文: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着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品名茶。
5、《萧员外寄新蜀茶》——唐代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译文:四川的茶叶寄到的时候只是惊讶于它的新鲜,用渭河水泡茶之后才觉得它的珍贵。碗里满满的茶叶漂浮本来就值得把玩,何况是我这个暮春时节酒醉口渴的人呢?
关于养心的诗句
1. 关于养心的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东汉名臣陈蕃少时独居一室而院内龌龊,薛勤批评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2. 喝茶养心的诗句有哪些
1、《山泉煎茶有怀》——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译文: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寒夜》——宋代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译文: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3、《望江南·超然台作》——宋代苏轼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译文: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4、《临安春雨初霁》——宋代陆游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译文: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着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品名茶。
5、《萧员外寄新蜀茶》——唐代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译文:四川的茶叶寄到的时候只是惊讶于它的新鲜,用渭河水泡茶之后才觉得它的珍贵。碗里满满的茶叶漂浮本来就值得把玩,何况是我这个暮春时节酒醉口渴的人呢?
3. 谁能写出:养心:的六句诗
别董大二首(其一)高适 qiān lǐ huáng yún bái rì xūn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 běi fēng chuī yàn xuě fēn fēn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 mò chóu qián lù wú zhī jǐ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 tiān xià shéi rén bù shí jūn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 别董大二首(其二) 高适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编辑本段]高适(702-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tiáo)(今河北景县)人。曾做过散骑常侍。有《高常侍集》。性格落拓,不拘小节。他半生漂泊,熟悉边疆生活,边塞诗写得慷慨苍凉,真实而有气魄。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 董庭兰董庭兰(约695-765):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陇西人。 董庭兰早年曾从凤州(今陕西境内)参军陈怀古学得当时流行的“沈家声、祝家声”,并把其擅长的《胡笳》整理为琴谱,董庭兰后来的声望已超过了沈祝两家,百年后,元稹在诗中仍赞道:“哀笳慢指董家本,”今存的《大胡笳》、《小胡笳》两曲,相传就是他的作品,另有《神奇秘谱中》收有他作的《颐真》一曲,据说此曲是他隐居山林,过着“寡欲养心,静息养真”的道家生活的反映。 董庭兰在唐代享有很高的声誉,如高适的《别董大》就写道:“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当时众多的诗人都与他有交往,并在诗中描写了他的琴艺,最为著名的就是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声》,诗中对他的出色琴技进行的详尽生动的描述。董庭兰编写的谱集,当时的善赞大夫李翱为之作序。 董庭兰一生清贫,高适曾在诗中说他:“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薛易简也说:“庭兰不事王侯,散发林壑者六十载”在他六十岁以前,几乎都是在其家乡陇西山村中渡过的。天宝末年,,应宰相房琯之请,在其门下当过清客,为此曾遭到世人的诽议。 董庭兰的学生中,郑宥听觉敏锐,调弦“至切”,尤善沈声、祝 声。另一弟子杜山人也被戎昱称为“沈家祝家皆绝倒。”天宝八载(749),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 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旧唐书·高□传》说:“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而已。” 高适生平和创作可分四个时期: ①开元二十年前,谋事不成,困守宋中,是诗歌创作开始时期;②开元二十年至天宝八载,首次出塞,浪游无成,为创作极盛时期; ③天宝八载至十四载,侧身下僚,从戎入幕,创作才能继续得到发挥; ④至德元载(756)后,仕途得意,虽然也写过一些佳作,但总的说来,较前三个时期逊色。 高适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边塞诗,成就最高。代表作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也写出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并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流露出忧国爱民之情。高适有些赞美不义战争、歧视少数民族的作品,如《李云南征蛮诗》等,是这类诗歌的糟粕。 ②反映民生疾苦的诗。这些诗比较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之九、《东平路中遇大水》等,真实地描写了广大农民遭受赋税、徭役和自然灾害的重压,对他们的困苦境遇表示同情,他还写过一些赞美“良吏”的诗,从“仁政”思想出发,提倡轻徭薄赋,在当时也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③讽时伤乱诗。大抵指斥弊政,对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有所批判,如《古歌行》、《行路难二首》等。还有一些诗作于安史乱后,对政局流露出忧虑和愤慨,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登百丈峰二首》等。 ④咏怀诗,数量最多,思想内容比较复杂。象《别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养花养心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