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雁的书信诗句
1.关于“雁”的诗句有哪些
1.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翻译: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翻译:问谁能够将他的书信带来,让我知道他的音信,我回信的时候,满月的月光照着西楼。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翻译: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不要担心你前去的地方没有知心朋友,天下哪个人不认识你呢!
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翻译: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5.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翻译: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6.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翻译: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怎么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却见一行行秋雁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但如今夫君已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7.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翻译:只是不知怎样寄回给家乡。大雁正好北归,书信带我情回。只请大雁送信归。
8.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翻译:翻译是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9.鸿雁在云鱼在水。——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翻译:虽有天上的鸿雁和水中的游鱼,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
10.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杜甫《孤雁》
翻译:谁来怜惜着天际孤雁?
放眼望尽天涯,好像看到同伴身影;哀鸣响震山谷,好像听到同伴的声音。
2.关于书信的诗句
《饮马长城窟行》
——汉·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佩玉采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物会见郎人永弃.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3.关于书信的诗句
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
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
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
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李白。
4.请帮忙写出两句关于"雁"的古诗词
“孤鸿海上来,横池不敢顾”—张九龄《感遇》。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洲谢朓楼饯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九秋惊雁序,万里狎渔翁”—杜甫《天池》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有怀》
“人归山廓暗,雁下芦洲白”—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高适《送李少府》
“阴月连飞雁,传闻至此回”—宋之问《题大庾岭北绎》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江上明月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重别二员外》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露如轻雨月如霜,不见星河见雁行”—卢纶《奉和太常五卿春对月见寄》
“采兰花萼聚,就日雁行联”—钱起《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杜牧《旅宿》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李商隐《霜月》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许浑《早秋》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温庭筠《苏武庙》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答丁元珍》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李煜《清平乐》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宿雁落、寒芦深处”—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元》
“雁不到、书成谁与”—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渔家傲》
“雁过也,正伤心”—李清照《声声慢》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朱敦儒《卜算子》
“落日楼头,断雁声里”—辛弃疾《水龙吟》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蒋捷《虞美人》
大雁不仅在诗句的字里行间展翅翱翔,而且在词汇里也有一席之地。如领头雁、南飞雁、雁过拔毛、哀鸿遍野、雁行、雁户、雁阵、雁序、雁奴、雁字、雁足等。
哀鸿遍野,出自《诗经•小雅•鸿雁》中:“鸿雁于飞,哀鸣嗷嗷”。雁字,指雁群迁徙时在空中呈现的“一”字和“人”字形队列。见朱熹诗句“据鞍又向冈头望,落日天风雁字斜。”雁阵,指群雁飞行时排列整齐的行列队形。见无名氏《歧路灯》“只缘花底莺鸣巧,致令天边雁阵分。”陆游《幽居》“雨荠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雁足,因有大雁传书的传说于是“雁足”引申为书信或传送信件的人。见王僧儒《捣衣》“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
文革中称无户口的人为“黑人”无户口的人家为“黑户”,高度概括。无独有偶,唐代称流动无定的民户为“雁户”,形象描述。见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洛苑鱼书至,江村雁户归。”
除领头雁外,更有趣的是还有放哨的雁。每当夜幕垂空,雁群栖息在江湖沙渚中,有专门担任警戒不睡觉的雁,若遇到偷袭则鸣叫报警。曾读过一篇寓言说,一只狐狸每次偷袭都失败。狡猾的狐狸掌握了雁这种习性施了欲擒故纵小计,雁哨一连三次报警狐狸都稳坐钓鱼台无动于衷,结果雁哨受到群起攻击。第四次狐狸真的出击,雁哨担心受罚挨啄,不敢报警,于是狐狸阴谋轻而易举得逞。古人将放哨的雁取了个名副其实的称号,“雁奴”。见元好问《惠崇芦雁》“雁奴辛苦候寒更,梦破黄芦雪打声。”
“一张落雁弓,百只金花箭”是出自唐教坊《敦煌曲子词》的一句诗,可见自古以来大雁的天敌不是狐狸,而是愚昧的猎人和迷恋野味的饕餮之徒。如今保护鸟类的意识蔚然成风,虽然明火执仗地瞄准鸟类的猎人不多了,但是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正毫无顾忌地蚕食着雁群的栖息地。若不引政府起高度重视及时扭转这种局面,那么“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美妙享受将从现实生活中烟消云散。
5.请帮忙写出两句关于"雁"的古诗词
“孤鸿海上来,横池不敢顾”—张九龄《感遇》。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洲谢朓楼饯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九秋惊雁序,万里狎渔翁”—杜甫《天池》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有怀》
“人归山廓暗,雁下芦洲白”—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高适《送李少府》
“阴月连飞雁,传闻至此回”—宋之问《题大庾岭北绎》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江上明月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重别二员外》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露如轻雨月如霜,不见星河见雁行”—卢纶《奉和太常五卿春对月见寄》
“采兰花萼聚,就日雁行联”—钱起《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杜牧《旅宿》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李商隐《霜月》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许浑《早秋》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温庭筠《苏武庙》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答丁元珍》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李煜《清平乐》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宿雁落、寒芦深处”—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元》
“雁不到、书成谁与”—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渔家傲》
“雁过也,正伤心”—李清照《声声慢》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朱敦儒《卜算子》
“落日楼头,断雁声里”—辛弃疾《水龙吟》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蒋捷《虞美人》
大雁不仅在诗句的字里行间展翅翱翔,而且在词汇里也有一席之地。如领头雁、南飞雁、雁过拔毛、哀鸿遍野、雁行、雁户、雁阵、雁序、雁奴、雁字、雁足等。
哀鸿遍野,出自《诗经•小雅•鸿雁》中:“鸿雁于飞,哀鸣嗷嗷”。雁字,指雁群迁徙时在空中呈现的“一”字和“人”字形队列。见朱熹诗句“据鞍又向冈头望,落日天风雁字斜。”雁阵,指群雁飞行时排列整齐的行列队形。见无名氏《歧路灯》“只缘花底莺鸣巧,致令天边雁阵分。”陆游《幽居》“雨荠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雁足,因有大雁传书的传说于是“雁足”引申为书信或传送信件的人。见王僧儒《捣衣》“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
文革中称无户口的人为“黑人”无户口的人家为“黑户”,高度概括。无独有偶,唐代称流动无定的民户为“雁户”,形象描述。见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洛苑鱼书至,江村雁户归。”
除领头雁外,更有趣的是还有放哨的雁。每当夜幕垂空,雁群栖息在江湖沙渚中,有专门担任警戒不睡觉的雁,若遇到偷袭则鸣叫报警。曾读过一篇寓言说,一只狐狸每次偷袭都失败。狡猾的狐狸掌握了雁这种习性施了欲擒故纵小计,雁哨一连三次报警狐狸都稳坐钓鱼台无动于衷,结果雁哨受到群起攻击。第四次狐狸真的出击,雁哨担心受罚挨啄,不敢报警,于是狐狸阴谋轻而易举得逞。古人将放哨的雁取了个名副其实的称号,“雁奴”。见元好问《惠崇芦雁》“雁奴辛苦候寒更,梦破黄芦雪打声。”
“一张落雁弓,百只金花箭”是出自唐教坊《敦煌曲子词》的一句诗,可见自古以来大雁的天敌不是狐狸,而是愚昧的猎人和迷恋野味的饕餮之徒。如今保护鸟类的意识蔚然成风,虽然明火执仗地瞄准鸟类的猎人不多了,但是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正毫无顾忌地蚕食着雁群的栖息地。若不引政府起高度重视及时扭转这种局面,那么“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美妙享受将从现实生活中烟消云散。
6.形容“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释义:战争时期,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2.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释义:应是月满时 ,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
3.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猎骑》。
释义:君不要射从南边飞来的大雁,万一大雁带着家书,收信的人就收不到了。
4.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端州江亭得家书》。
释义:拆开信封看看有什么喜事,虽然只有几行字,但是家书的分量也比千两黄金重。
5.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出自汉代无名氏的《饮马长城窟行》。
释义:叫小二开始煮鲤鱼,发现鱼的肚子里有封书信。
6.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出自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
释义:洛阳城里已经刮起了秋风,想要写封家书表达思念。
7.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得家书》
释义:凭借游子送去书信,回信的时候带回来家书一封。
8.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出自宋代词人晏几道的《蝶恋花》。
释义:想把自己的感情写在尺素上传给心爱的人,可是大雁飞在上空,而鱼沉在水底,最终都是不了了之罢了。
9.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出自宋代词人陆游的《渔家傲》。
释义:向东望故乡山阴在哪里呢?来回相隔有一万三千里。一封家书写满纸。
10.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出自明代诗人袁凯的《京师得家书》。
释义: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1. 书信是以前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书信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使用。
2. 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手机,电话与电脑这些简单快捷的交流工具遍布全球的今天,仍有一部分人情愿使用书信来互通信息。但由于信息时代的来临,书信的格式变得多种多样,不再拘泥于原有经典格式,有些甚至没有对象,即没有受体的说教议论性书信。
3. 书信中称呼父母的尊称: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4. 书信中称呼长辈的尊称: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5. 书信中称呼师长的尊称: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
6. 书信中称呼平辈的尊称: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7. 书信中称呼同学的尊称:砚右、文几、台鉴。
8. 书信中称呼晚辈时的尊称:如唔、如面、如握、青览。
9. 书信中称呼女性的尊称: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7.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京师得家书》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释义: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2、《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释义: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3、《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释义: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释义: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8.【描写鸿雁的诗句】
转的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1.《早雁》唐.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2.《归雁》唐.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3.《鸿雁》先秦.诗经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4.《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5.《鸣雁行》唐.李白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 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 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 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君更弹射何为乎. 6.《扬州早雁》唐.李益 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 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 7.《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8.《杂曲歌辞·鸣雁行》唐.韩愈 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去寒就暖识所处, 天长地阔栖息稀.风霜酸苦稻粱微,羽毛摧落身不肥. 徘徊反顾群侣违,哀鸣欲下洲渚非.江南水阔朝云多, 草长沙软无网罗,闲飞静集鸣相和.违忧怀息性匪他, 凌风一举君谓何. 9.《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唐.张九龄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 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10.《归雁》唐.杜甫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关于书信鹅诗句
1.关于鹅的诗句
题鹅
【唐】李商隐
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
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
舟前小鹅儿
【唐】杜甫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
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鹅儿
【唐】李郢
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
何穷散乱随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
无事群鸣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
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
道州北池放鹅
【唐】吕温
我非好鹅癖,尔乏鸣雁姿。安得免沸鼎,澹然游清池。
见生不忍食,深情固在斯。能自远飞去,无念稻粱为。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赠鹤
【唐】白居易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鹤答鹅
【唐】白居易
右军殁后欲何依,只合随鸡逐鸭飞。
未必牺牲及吾辈,大都我瘦胜君肥。
2.关于书信的诗句
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
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
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
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李白。
3.关于“鹅”的诗句有哪些
1、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唐 · 骆宾王 《咏鹅》
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2、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 宋 · 晁冲之《春日》
译文:鹅鸭不知道春天已过,还争相随着流水去追赶桃花。
3、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 唐 · 王驾《社日》
译文:鹅湖山下,庄稼长势喜人,家家户户猪满圈,鸡成群。
4、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 清 · 曹雪芹《菱荇鹅儿水》
译文: 鹅儿在那里戏水,水上面有菱荇。 燕子在树里穿来穿去,把桑树、榆树的枝条来做自己的窝,回来做自己的燕窝。
5、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 宋 · 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译文: 水边芳草如茵,鹅儿的脚丫满跚,鲜嫩的草色,在微风习习吹拂里,染绿了河塘堤岸。
4.描写/赞美鹅的诗句
1、《咏鹅》全诗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注释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3、创作背景
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5.关于 鹅 的诗词名言
繁体:鹅 笔画:15 读音:é 部首:鸟 部首笔画:5 五笔:丿,扌,乙,一 ;trng 【释义】 家禽,比鸭大,额部有肉瘤,颈长,嘴扁而阔,腿高尾短,脚趾间有蹼,羽毛白色或灰色。
能游泳,吃谷物、蔬菜、鱼虾等,肉和蛋可以吃。 【鹅黄】éhuáng 小鹅绒毛那样的颜色:鹅黄大衣。
【鹅毛】émáo 鹅的羽毛。常用作比喻义:鹅毛般的大雪|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鹅 (形声。从鸟,我声。
本义:家禽名。头大,喙扁阔,颈长,尾短。
羽毛为白色或黑色。) 同本义。
鸭科中一明确亚科的鸟 如: 鹅骄(形容像鹅一般高傲); 鹅顶椅(靠背高的椅子); 鹅眼(古代钱币名称。魏时所锖); 鹅头(讹头。
讹诈,敲竹杠); 鹅项懒凳(狭长的矮凳); 鹅梨角儿(形容像鹅梨一样的发髻); 鹅掌鸭信(鹅趾掌,鸭舌头。可做名菜) [编辑本段]鹅类的祖先 这种像鹅一样的巨鸟属于Dasorni种类的远古巨大鸟类,栖息在泰晤士河口英国东南河岸的塞普利岛屿水域,其翼展可达到5米(16英尺)宽。
它们像信天翁一样猎食:掠过水面,在飞行中突然地捕获水中的鱼或鱿鱼。 它比现代鸟类更多地撕咬食物,因为它们在鸟喙边缘长着锋利、像牙齿般的凸出物。
像所有现今的鸟类一样,它长着由角蛋白构成的鸟喙,角蛋白是形成人体头发和指甲的物质。但它们不同于现代鸟类,现代鸟类的祖先在进化历程中逐渐脱落了牙齿,最新发现的这种远古鸟类所长的多骨牙齿被称为“假牙”,真正的牙齿是由牙釉质和象牙质构成的。
锋利的假牙能防止它们在飞行中食物从口中滑落。[编辑本段]鹅的寿命 鹅一般可以活28—50年左右 黑天鹅 [编辑本段]最大家禽 鹅 é家禽。
像鸭但比鸭大,颈长,喙扁阔,脚有蹼。羽毛白色或灰色,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雄的突起较大。
能游泳,吃谷物、蔬菜、鱼虾等。 鹅是鸟纲雁形目鸭科动物的一种。
鸭科动物繁杂,我们常说的大雁、天鹅、鸭、鸳鸯等都是鸭科动物。这些动物中的一些被人类驯化成的家禽,如绿头鸭驯化成了家鸭,鸿雁驯化成了中国家鹅,灰雁驯化成了欧洲家鹅,疣鼻栖鸭驯化成了番鸭。
这些成员外形和习性各易:有些食植物,有些则食鱼;有些只能飘浮在水面上,有些则擅长潜水;有些是飞行能力最强的鸟类之一,有些则不善于飞行。有几种天鹅如疣鼻天鹅和大天鹅是体型最大的游禽,也是体型最大的飞禽之一。
疣鼻天鹅也是最优雅的鸟类,常见于欧洲的公园中,但是我国不太常见。家鹅的祖先是雁,大约在三四千年前人类已经驯养。
现在世界各地均有饲养。鹅头大,喙扁阔,前额有肉瘤。
脖子很长,身体宽壮,龙骨长,胸部丰满,尾短,脚大有蹼。食青草,耐寒,合群性及抗病力强。
生长快,寿命较其他家禽长。体重4至15公斤。
卵化期一个月。栖息于池塘等水域附近。
善于游泳。主要品种有狮头鹅、太湖鹅等。
鹅 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它是灰雁和原鹅改良的品种。他体色呈白色和灰色,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雄的突起较大,像戴了顶帽子;颈长,嘴扁而阔,脚上趾间有蹼。
它身躯庞大,完全失去飞行能力,在地上行走不便,但在池塘或在河流中却能自如畅游。 鹅遇到生人或生人进出主人家门就会鸣叫,甚至跑过来用喙拧上一口,这就是保护性或防护性的反应。
鹅属于雁型目类能漂浮于水面的游禽,喜欢在水中生活,以青草等粗饲料为主,以食鱼、虾。 鹅肉可供人们食用。
鹅肉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 别名:家雁肉 [编辑本段]营养分析 鹅是食草动物,鹅肉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健康食品。鹅肉含蛋白质,钙,磷,还含有钾、钠等十多种微量元素。
鹅肉含有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其组成接近人体所需氨基酸的比例,从生物学价值上来看,鹅肉是全价蛋白质,优质蛋白质。鹅肉中的脂肪含量较低,仅比鸡肉高一点,比其他肉要低得多。
鹅肉不仅脂肪含量低,而且品质好,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特别是亚麻酸含量均超过其他肉类,对人体健康有利。鹅肉脂肪的熔点亦很低,质地柔软,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1、鹅肉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并且脂肪含量很低。 2、鹅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根据测定,鹅肉蛋白质含量比鸭肉、鸡肉、牛肉、猪肉都高,赖氨酸含量比肉仔鸡高。
3、鹅肉味甘平,有补阴益气、暖胃开津、祛风湿防衰老之效,是中医食疗的上品。 4、同时鹅肉作为绿色食品于200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662号 根据《畜牧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我部确定八眉猪等138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现予公告。? 二○○六年六月二日 四川白鹅、伊犁鹅、狮头鹅、皖西白鹅、雁鹅、豁眼鹅、酃县白鹅、太湖鹅、兴国灰鹅、乌鬃鹅?营养成分 每100克鹅肉所含营养素·热量 (251.00千卡) ·蛋白质 (17.90克) ·脂肪 (19.90克) ·胆固醇 (74.00毫克) ·维生素A (42.00微克) ·硫胺素 (0.07毫克) ·核黄素 (0.23毫克) ·尼克酸 (4.90毫克) ·维生素E (0.22毫克) ·钙 (4.00毫克) ·磷 (144.00。
6.与鹅有关的诗句和诗句
反映边疆将士的有关诗句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
爱国主义的有关诗句
示儿(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7.关于书信的诗句
《饮马长城窟行》
——汉·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佩玉采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物会见郎人永弃.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8.关于鹅的诗句
题鹅 【唐】李商隐 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
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 舟前小鹅儿 【唐】杜甫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
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 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
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鹅儿 【唐】李郢 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
何穷散乱随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 无事群鸣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
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 道州北池放鹅 【唐】吕温 我非好鹅癖,尔乏鸣雁姿。
安得免沸鼎,澹然游清池。 见生不忍食,深情固在斯。
能自远飞去,无念稻粱为。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赠鹤 【唐】白居易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鹤答鹅 【唐】白居易 右军殁后欲何依,只合随鸡逐鸭飞。 未必牺牲及吾辈,大都我瘦胜君肥。
关于寄书信的诗句
1. 关于书信的诗句
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
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
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
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李白。
2. 关于书信的诗句
《饮马长城窟行》
——汉·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佩玉采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物会见郎人永弃.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3. 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唐代:陈玉兰《寄外征衣》
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2.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汉·无名氏《饮马长城窟行》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3.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唐·李冶《结素鱼贻友人》
尺素像冰雪一般洁白,结成双鲤鱼的模样,要想知道心里想的事情就要打开鱼腹看书信。
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 《春望》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5.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6.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唐·韩偓《家书后批二十八》
我寄的书信还没有到但是我的心早就已经带到,想念已经在孤城海岸头。
7.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袁凯 《京师得家书》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8.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唐·杜甫《得家书》
在外游荡给家中寄书信,返家就带上家书。
9.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唐·杜牧《赠猎骑》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出处
10.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宋·陆游《渔家傲》
流着泪面对这空白的书信纸,心中的思念之情怎么能一张纸就能表达出来的,当书信寄出再收到的时候,这已经是明年的事情了。
书信是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书信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使用。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今含义
1、指传送书札的使者。书指函札,信指使人。
《晋书·陆机传》:"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取消息不?"
《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臣累遣书信唤 法亮渡,乞白服相见。"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六:"一日,公厅肃客,有急足声。喏云:某知州府有书信,今且往某州下书,回途却请回信。"
2、指信札。
唐王驾《古意》诗:"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
冰心《晚晴集·空巢》:"虽然我在中部,他在西部,我们却是书信不断。"
简称书信为"信",那是近代才有的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书写材料演变等原因,书信又有许多别名、美称,下面略举数端。
信件还可分为许多种类,如公函、私信、便函、家信、情书等等。
例句
锦字书:李白《久别离》诗:"别来几春末还家,玉窗又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磋。
锦文:冯梦龙《挂枝儿·耐心》:"锦文织就,薄幸回颜。"薄幸,犹冤家,旧时女子对意中人的呢称。
锦书:唐人刘兼《征妇怨》诗:"曾寄锦书无限意,塞鸿何事不归来"
锦中书:唐耿湋(wei音围)《古意》诗:"叶下统窗银烛冷,含啼自草锦中书。"
家书:宋赵抃(bian音变)《闻岭外寇梗》诗:"家书万倍金难得,远梦干回路不知。"
家问:《周书·晋荡公护传》:"不期今日,得通家问,伏纸呜咽,言不宣心。"
家报:李渔《蜃中楼·传书》:"奴家还有一封家报,你可差个的当的差役,投到洞庭龙官。"
乡书: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哭舍妹》:"乡书甫启读末终,涕泪藉嫌素中。"
手札:白居易《宿香山寺酬广陵牛相公见寄》诗:"手礼八行诗一篇,无由相见但依然。"
手翰: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是以前状,辄述鄙诚,眷惠手翰还答,益增欣悚"
手启:《三国演义》第三十六:"(程昱)待徐母如亲母,时常馈送物件,必具手启。徐母亦作手启答之。"
4. 谁有关于书信的诗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
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5. 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京师得家书》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释义: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2、《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释义: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3、《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释义: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释义: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6. 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京师得家书》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释义: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2、《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释义: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3、《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释义: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释义: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
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7. 描写古人书信往来的诗句
1、《寄外征衣》唐代: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释义:
你守卫在边关,我却在吴地,凉飕飕的西风吹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正在为你而担忧。
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2、《寄令狐郎中》唐代: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释义:
你是嵩山云我是秦川树,长久离居;
千里迢迢,你寄来一封慰问的书信。
请别问我这个梁园旧客生活的甘苦;
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马相如。
3、《寄王琳》南北朝:庾信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释义:
身在玉门关外道路竟如此遥远,翘望故都金陵音信又何等稀疏。
我现在激动地流下千行热泪,只因为拜读了您万里寄来的手书。
4、《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唐代:柳宗元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释义:
柴门多日紧闭不开,
门前石阶铺满了白雪皑皑。
如今有人把琼玉般的积雪踏碎,
是友人从京城给我寄了诗来。
5、《钟陵禁烟寄从弟》唐代:李中
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侣草萋萋。
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宇啼。
释义:
(柳)落絮纷飞如花般的飘落,日头又已西偏,独自外出踏青,只有草长得密密稠稠。
寄给(近亲、好朋友)亲戚朋友们的书信竟也音信全无,我又怎么敢在黄昏的时候听那杜绝的啼鸣呢。
8. 描写书信的诗句
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李白
关于有书信的诗句
1. 谁有关于书信的诗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 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
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
2. 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京师得家书》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释义: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2、《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释义: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3、《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释义: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释义: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3. 谁有关于书信的诗句
古代书信的“美称”
河北 张木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
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参考资料:语文专页报
4. 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京师得家书》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释义: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2、《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释义: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3、《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释义: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释义: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
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5. 关于书信的诗句
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
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
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
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李白。
6. 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唐代:陈玉兰《寄外征衣》
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2.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汉·无名氏《饮马长城窟行》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3.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唐·李冶《结素鱼贻友人》
尺素像冰雪一般洁白,结成双鲤鱼的模样,要想知道心里想的事情就要打开鱼腹看书信。
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 《春望》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5.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6.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唐·韩偓《家书后批二十八》
我寄的书信还没有到但是我的心早就已经带到,想念已经在孤城海岸头。
7.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袁凯 《京师得家书》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8.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唐·杜甫《得家书》
在外游荡给家中寄书信,返家就带上家书。
9.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唐·杜牧《赠猎骑》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出处
10.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宋·陆游《渔家傲》
流着泪面对这空白的书信纸,心中的思念之情怎么能一张纸就能表达出来的,当书信寄出再收到的时候,这已经是明年的事情了。
书信是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书信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使用。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今含义
1、指传送书札的使者。书指函札,信指使人。
《晋书·陆机传》:"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取消息不?"
《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臣累遣书信唤 法亮渡,乞白服相见。"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六:"一日,公厅肃客,有急足声。喏云:某知州府有书信,今且往某州下书,回途却请回信。"
2、指信札。
唐王驾《古意》诗:"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
冰心《晚晴集·空巢》:"虽然我在中部,他在西部,我们却是书信不断。"
简称书信为"信",那是近代才有的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书写材料演变等原因,书信又有许多别名、美称,下面略举数端。
信件还可分为许多种类,如公函、私信、便函、家信、情书等等。
例句
锦字书:李白《久别离》诗:"别来几春末还家,玉窗又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磋。
锦文:冯梦龙《挂枝儿·耐心》:"锦文织就,薄幸回颜。"薄幸,犹冤家,旧时女子对意中人的呢称。
锦书:唐人刘兼《征妇怨》诗:"曾寄锦书无限意,塞鸿何事不归来"
锦中书:唐耿湋(wei音围)《古意》诗:"叶下统窗银烛冷,含啼自草锦中书。"
家书:宋赵抃(bian音变)《闻岭外寇梗》诗:"家书万倍金难得,远梦干回路不知。"
家问:《周书·晋荡公护传》:"不期今日,得通家问,伏纸呜咽,言不宣心。"
家报:李渔《蜃中楼·传书》:"奴家还有一封家报,你可差个的当的差役,投到洞庭龙官。"
乡书: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哭舍妹》:"乡书甫启读末终,涕泪藉嫌素中。"
手札:白居易《宿香山寺酬广陵牛相公见寄》诗:"手礼八行诗一篇,无由相见但依然。"
手翰: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是以前状,辄述鄙诚,眷惠手翰还答,益增欣悚"
手启:《三国演义》第三十六:"(程昱)待徐母如亲母,时常馈送物件,必具手启。徐母亦作手启答之。"
7. 急
《饮马长城窟行》
——汉·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佩玉采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物会见郎人永弃。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有关于书信的诗句
1. 与书信有关的诗句
古代书信的“美称”
河北 张木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
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2. 与书信有关的诗句
古代书信的“美称”河北 张木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
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
3. 谁有关于书信的诗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
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4. 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京师得家书》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释义: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2、《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释义: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3、《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释义: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释义: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5. 关于书信的诗句
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
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
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
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李白。
6. 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京师得家书》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释义: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2、《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释义: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3、《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释义: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释义: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
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7. 形容“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释义:战争时期,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2.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释义:应是月满时 ,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
3.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猎骑》。
释义:君不要射从南边飞来的大雁,万一大雁带着家书,收信的人就收不到了。
4.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端州江亭得家书》。
释义:拆开信封看看有什么喜事,虽然只有几行字,但是家书的分量也比千两黄金重。
5.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出自汉代无名氏的《饮马长城窟行》。
释义:叫小二开始煮鲤鱼,发现鱼的肚子里有封书信。
6.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出自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
释义:洛阳城里已经刮起了秋风,想要写封家书表达思念。
7.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得家书》
释义:凭借游子送去书信,回信的时候带回来家书一封。
8.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出自宋代词人晏几道的《蝶恋花》。
释义:想把自己的感情写在尺素上传给心爱的人,可是大雁飞在上空,而鱼沉在水底,最终都是不了了之罢了。
9.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出自宋代词人陆游的《渔家傲》。
释义:向东望故乡山阴在哪里呢?来回相隔有一万三千里。一封家书写满纸。
10.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出自明代诗人袁凯的《京师得家书》。
释义: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1. 书信是以前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书信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使用。
2. 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手机,电话与电脑这些简单快捷的交流工具遍布全球的今天,仍有一部分人情愿使用书信来互通信息。但由于信息时代的来临,书信的格式变得多种多样,不再拘泥于原有经典格式,有些甚至没有对象,即没有受体的说教议论性书信。
3. 书信中称呼父母的尊称: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4. 书信中称呼长辈的尊称: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5. 书信中称呼师长的尊称: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
6. 书信中称呼平辈的尊称: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7. 书信中称呼同学的尊称:砚右、文几、台鉴。
8. 书信中称呼晚辈时的尊称:如唔、如面、如握、青览。
9. 书信中称呼女性的尊称: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一封家书与书信有关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