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友谊的诗句成语典故
1.有关友谊的成语故事
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
基本释义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 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例 句
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得遇知音。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知音难觅 流水高山
典 故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心里寂寞忧伤,便拿出随身带的古琴弹了起来。刚开始,他弹奏了反映连绵大雨的琴曲;接着,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乐音。恰在此时,樵夫钟子期忍不住在临近的一丛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来,在山上砍柴的钟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听到伯牙弹琴,不觉心旷神怡,在一旁早已聆听多时了,听到高潮时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赞赏。
俞伯牙听到赞语,赶紧起身和钟子期打过招呼,便又继续弹了起来。伯牙凝神于高山,赋意在曲调之中,钟子期在一旁听后频频点头:”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无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隐情在旋律之外,钟子期听后,又在一旁击掌称绝:”妙啊,浩浩荡荡,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样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钟子期就能完全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他放下了琴,叹息着说:”好呵!好呵!您的听音、辨向、明义的功夫实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说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样,我的琴声怎能逃过您的耳朵呢?”,二人于是结为知音,并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可是第二年伯牙来会钟子期时,得知钟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伤感,难以用语言表达,于是就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2.关于友情的成语典故
【白首同归】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不渝.后用以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时去世. 【道义之交】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高情厚谊】谊:交情.高盛的情意,深厚的友谊. 【恨相见晚】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同“恨相知晚”. 【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倾盖如故】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 【深情厚谊】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深情厚意】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生死不渝】渝:改变.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不会改变.形容对理想、信念、友谊、盟约等忠贞不移. 【叨在知己】叨: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自觉惭愧;知己:友谊深厚的朋友.有愧于作为您的知己朋友. 【万古长青】万古:千秋万代.青:存.万古长青: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 【刎颈之交】“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相视莫逆】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心照情交】心意投合,相知有素的友谊.同“心照神交”. 【情同手足】关系如手与脚,一日离不开;比喻情谊深厚,如同兄弟一样. 【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忘年之交】忘年:指不拘年岁、辈分.忘年之交:年龄不相当的人所结成的深厚友谊.。
3.有关于友谊的成语典故
高山流水
春秋战国时,晋国上大夫(很高的一个官职)俞瑞字伯牙,有一珍贵的五弦琴.乘船中秋游览江山之时弹起,琴弦忽然断了一根,伯牙大惊,后发现是有人在岸上听琴.于是招此听琴人上船,见他是一个樵夫,便很轻视.没想到这个樵夫其实胸装才学无数,对他所弹的曲子、所弹的琴都了如指掌,于是说:“你对于音乐的道理十分明白,但如果我弹一曲,心中想着事情,你能知道吗?”俞伯牙将断弦重整,想着高山,弹了一曲,樵夫赞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又想着流水弹了一曲,樵夫又赞道:“美哉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大惊,推琴而起,施以宾客之礼,问樵夫姓名,答姓钟名徽字子期,两人谈得十分投机.俞伯牙总算找到了知音,邀子期留下,子期要尽孝道而不肯,于是两人结为兄弟,伯牙赠子期黄金二镒(48两),约来年仲秋再见,洒泪而别.
光阴似箭,来年仲秋,俞伯牙又在江边等钟子期,却等不着.他弹奏一曲,发现商弦凄切,感到子期未来的原因,不是父丧,就是母亡.于是询问着找到了子期家,见一老者,是子期的父亲.老者哭着说,子期用所赠黄金,买书攻读,日夜辛勤,却心力耗费,染病于百日之前亡故了.俞伯牙大恸,泪如泉涌,在子期墓前悲奏一曲,却被周围不识音律的观看的人所耻笑,它们只知道琴声是用来取乐的.俞伯牙割断琴弦,将琴摔向祭石,登时玉轸抛残,今徽凌乱,叹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后弃官到江边侍奉子期的父母,曰:“子期即吾,吾即子期.”
管仲和鲍叔牙都是生活在265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齐国人,也都是当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他俩年轻时就成为了好朋友,后来他们一起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我小时侯比较喜欢读春秋战国这段历史,司马迁在《史记》中也重点记述了不少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现在许多的成语典故也出自那个时期.
一、管鲍分金
管仲二十来岁时就结识了鲍叔牙,起初二人合伙做点买卖,因为管仲家境贫寒就出资少些,鲍叔牙出资多些.生意做的还不错,可是有人发现管仲用挣的钱先还了自已欠的一些债,哈哈!这钱还没入帐就给花了,现在会计上的名词叫:坐支,而且私自花钱恐怕离贪污公款罪也不远了.更可气的是到年底分红时,鲍叔牙分给他一半的红利,他也就接受了.
这可把鲍叔牙手下的人气坏了,有个人对鲍叔牙说,他出资少,平时他开销又大,年底还照样和您平分效益,显然他是个十分贪财的人,要我是管仲的话,我一定不会厚着脸皮接受这些钱的.鲍叔牙斥责他手下道:你们满脑子里装的都是钱,就没发现管仲的家里十分困难吗?他比我更需要钱,我和他合伙做生意就是想要帮帮他,我情愿这样做,此事你们以后不要再提了.
二、一起充军
后来这哥俩又一起充了军,二人更是相依为命.有一次齐国和邻国开战,双方军队展开了一场大撕杀,冲锋的时侯管仲总是躲在最后,跑得很慢,而退兵的时候,管仲却跟飞一样的奔跑.当兵的都耻笑他,说他贪生怕死,领兵的想杀一儆百拿管仲的头吓呼那些贪生怕死的士兵.
关键时刻又是鲍叔牙站了出来(此时鲍已当上了军官,不过我想也就是个连长一类的基层干部吧!)他替管仲辩护道:管仲的为人我是最了解不过了,他家有80多岁的老母亲无人照顾,他不能不忍辱含羞地活着以尽孝道.管仲听了鲍叔牙的这番话,感动的流下了热泪,他哭诉道:生我的是父母,而了解我管仲的,唯有鲍叔牙啊!
过了两年多,管仲的老母病逝,他心中没了牵挂,这才踏下心来为齐国效命,果然是比谁都作战英勇,很快就得到了提拨重用.
三、各为其主
后来齐襄公的弟弟公子纠发现管仲是个人才,便要他当了自已的谋士,也就是参谋长一类的官吧.而鲍说牙呢,也偏偏被齐襄公的另一个弟弟公子小白看中,拜其为军师.两个好朋友各自辅助一个公子,干的很卖力气.可是好景不长,昏庸的齐襄公总是疑心他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要篡夺他的王位.就让手下的人找机会干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这两个公子听到了风声,公子纠带着管仲就跑到了鲁国的姥姥家去了,公子小白也跟着学,他带着鲍叔牙也跑到了莒国的姥姥家避难去了.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暴虐的齐襄公被手下的将士杀死,立他的一个弟弟公孙无知为齐国君王,你听听这名子——公孙无知,肯定是个笨蛋吧!就这么一个人当了君王没几个月,就也被手下大臣给杀掉了,齐国当时是一片混乱.
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鲁国的公子纠得到消息后,都觉得自已继成王位的机会来了,急忙打点行装,要回国争夺王位.
4.关于友谊,友情的成语故事
八拜之交 白首同归 道义之交 高情厚谊 恨相见晚 恨相知晚 莫逆之交 倾盖如故 深情厚谊 深情厚意 生死不渝 叨在知己 万古长青 刎颈之交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相视莫逆 心照情交 心照神交
有关亲情、友谊的成语
寸草春晖 cùn cǎo chūn huī 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唐·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范张鸡黍 fàn zhāng jī shǔ 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后汉书·范式传》载:“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北风之恋 běi fēng zhī liàn 比喻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比翼双飞 bǐ yì shuāng fēi 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比翼,翅膀挨着翅膀。双飞,成双的并飞。 《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居里夫妇在科学征途上~。
5.古代关于友谊的成语典故
刎颈之交
“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白话故事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从邯郸出发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
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并设巧计,廉颇以勇猛善战给秦王以兵力上的压力,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和对赵王的一片忠心使赵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邯郸。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比廉颇将军的官位还高。
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颇很不服气,就决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便处处回避与廉颇见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称病不出。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在回车巷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只好命令回蔺相如府。廉颇就更得意了,到处宣扬这件事。
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纷纷提出要回家,蔺相如问为什么,他们说:“我们为您做事,是因为敬仰您是个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现在您居然对狂妄的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
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原文出处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翻译
廉颇说:“我身为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仅凭着口舌立了点功,位次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个微贱之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居他之下。”并公开扬言说:“我见了蔺相如,定要羞辱他。”相如听说了这话,不肯和他见面。相如每逢上朝时,常常推托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的先后,后来相如出门,望见廉颇,他就调转车绕道回避。
于是,相如的门客们都劝相如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眷家人来侍奉您,只是仰慕您的高尚德行啊。现您和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公然说一些无礼的话,您却害怕而躲避他,恐惧得太过分了。平常的人对此尚且会感到羞耻,何况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用,请让我们走吧!
”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诸位看廉将军的威风比秦王怎么样?”门客们回答说:“自然不如秦王。”相如说:“凭着秦王那样的威风,可是我蔺相如公开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大臣们。我虽然无能,难道会单怕廉将军吗?但我想到,强暴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施加武力,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假如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同存。我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的急难放在前头而把个人的仇怨放在后头啊。”
后来廉颇听到这话,就光着膀子背上荆条,由门客引导着到;蔺相如府上赔罪,说:“我这粗野鄙贱的人,不知道将军您竟宽容我到了这种地步啊!”
两人终于彼此和好,成了同生共死的朋友。
6.关于友谊的诗词,成语,谚语和故事
1、先人而后己.——《礼记》2、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体衰而爱渝.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JY〗——《诗经》4、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后汉书·宋弘传》5、居必择乡,游必择士.——《荀子》6、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韩诗外传》7、好正道则正人至,好邪道则邪人至.——程颢8、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英莎士比亚9、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并不容易;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马克思10、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半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个忧愁.——培根 高山流水 春秋时期有位出色的音乐家伯牙.他精于弹琴,据说他弹琴连吃草的马也会抬头倾听.而当时最懂伯牙琴技之妙的,莫过于钟子期.伯牙用琴表现高山情怀,钟子期听后说:“善哉,峨嵋兮若泰山.”用琴声表现流水的情调时他听后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钟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绝的摔破了琴,扯断了弦,发誓终生不再弹琴.管鲍之交 春秋时,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是好朋友,但是两人各事其主.后鲍叔牙侍奉的公子小白为被立为齐桓公,鲍叔牙却向齐桓公荐管仲为相而自己甘居其下.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日益强大,最终成为“九分诸侯,一匡天下”的霸王.成功后的管仲十分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宁割席 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二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再也不以华歆为友.朋友比状元重要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白敏中在青年时,与疏言洒脱的贺拔甚是好朋友,两人一起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当时的主考官王起欣赏白敏中的才学,想取他为状元,但不满意于他与贺的交往.于是派人带信给白敏中.白敏中很想考中,于是就拒绝贺的来信,但是事后他又后悔了,就跑出去追贺将事情告诉了他,然后说:“状元有什么了不起,难道比朋友更重要吗!”两人于是开怀畅饮,王起知道后,反而一起录取了他俩.真假朋友 明代学者苏竣在《鸡鸣偶记》中,对真正朋友还是虚假朋友作了区分.他指出,道义互相砥砺,有过失互相规劝,这样的朋友为“畏友”,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危急关头,都能生死相依,这样的朋友可称密友;而以甜言蜜语来迎合人,以吃喝玩乐论交情的朋友是“昵友”;遇到利益相互争夺,遇灾祸就相互倾轧的人是“贼友”.忘年之交 近代著名文学家、反清志士章太炎与著名爱国者、《革命军》作者邹容,年龄相差16岁,但因志趣相投,两人结成忘年交.邹容在日本反清遭迫害,被迫回国,在上海拜访章太炎,两人一见如故,引为知己.因为鼓动革命,章太炎被逮捕,邹容却为了承担责任,主动投案.后迫害至死,章太炎为其修坟,亲自撰文刻石表示自己对亡友的深挚悼念.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鲁迅与瞿秋白相识于1932年春夏之间,彼此一见如故,十分相契.从此后他们为推动革命文化运动而并肩战斗,结下深厚友谊.在白色恐怖中,瞿秋白避难于鲁迅家中,后鲁迅为瞿秋白安置住处,让他用白之的笔名发表杂文.鲁迅曾亲笔题写了由瞿秋白拟写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赠给瞿秋白.在瞿秋白就义后,他仍坚持抱病为之友编印《海上述林》,以此表达深切的悼念.最神圣的东西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作家薄加丘认为:“友谊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的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母亲,是感情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刻准备舍之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生命的一半 德国伟大文学家歌德与席勒是亲密的朋友.尽管他们在年龄上相差很大、并且性格气质也有很大不同,但是共同的追求和对文学的热爱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席勒写《威廉·退尔》的剧本.歌德便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全部提供给席勒.而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写作,也得到了席勒鼎力帮助.席勒英年早逝后,歌德无比悲痛地写道:“我失去了一个朋友,同时也是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 马克思主义的两位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自1844年在巴黎结识时起,两个人共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努力奋斗,在斗争中结下真诚而无私的友谊.40年间,他们精诚合作,亲密无间在一切重大问题的看法上保持了高度一致,共同撰写了许多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即使分居两地,也通信联系,交流思想感情,相互支持.两个人都为结识对方而自豪,他们的友谊超越了一切古人,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佳话 宁要朋友不当状元 唐宣宗时的宰相白敏中,在他年轻时与好友贺拔甚同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两人文才都很好,但主考官王起私下想取出身贵族 的白敏中为状元,不喜欢出身贫寒的贺拔甚.便派人暗中捎话给白敏中。
7.关于友情的成语和典故
关于友情的成语和典故
割席断交 管宁和华歆(xin)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两个人努力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当”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着,他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 “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 管宁见状,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朋友的诗句和名言警句和成语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