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鸿雁的诗句及意象
1.诗词中“鸿雁”的意象是什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刘清华
古诗词意象鸿雁
古诗词意象鸿雁趾间有蹼,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大型候鸟,也叫“大雁”。每当秋冬季节,古诗词意象鸿雁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域都可以看到雁阵飞过的景象。正因为如此,它被人们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1.借代书信
鸿雁作为书信的代称,典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从此,它就成了书信的雅称。杜甫《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希望远道而来的鸿雁能够带来友人的消息。诗人对李白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词人看到大雁飞过,而自己却无缘读到“锦书”,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寄托思乡
鸿雁定期往返于南北方,使许多滞留外乡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限忧思。诗人借此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隋朝薛道衡的《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诗人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借此来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唐代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也生发出“乡书何处达★训练
2.鸿雁在古诗词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鸿雁来指代书信。
出处:唐·杜甫《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白话释义:
凉风飕飕地从天边刮起,你的心境怎样呢?令我惦念不已。
我的书信不知何时你能收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
创作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诗于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和《梦李白二首》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当时诗人弃官远游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前二首诗中的怀疑总算可以消除了,但怀念与忧虑却丝毫未减,于是杜甫又写下《天末怀李白》表达牵挂之情。
文章赏析:
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发为对其身世的同情。“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
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高步瀛引邵长蘅评:“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地表达出来,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转,萦绕心际。
吟诵全诗,如展读友人书信,充满殷切的思念、细微的关注和发自心灵深处的感情,反复咏叹,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实为古代抒情名作。
3.以大雁为意象的诗句
以大雁为意象的诗句1)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
如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2)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
秋天,大雁乘着长风,奋力飞往南方越冬。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3)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故诗人常用来比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之情。
如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古诗中“鸿雁”象征什么
原发布者:李鹏亚
鸿雁象征的含义【篇一:鸿雁象征的含义】【篇二:鸿雁象征的含义】鸿雁是一种大型候鸟,春来北国,秋去南方,在千百年来的往返途中,传递了多少故事,承载了多少文化,真是难以尽数!作为最常用的原型意象,在古代诗文中,鸿雁的文化内涵是最丰富,最深厚的.为了便于掌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试陈述之.1、哀鸿遍野哀鸿,即哀鸣的鸿雁,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灾民.哀鸿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音渠)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这一意义,是由这首诗引来的后起义.黄侃《水龙吟秋花》“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愁侣.”李颀《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这几首诗词的作者都是对战争和社会的黑暗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寄予了无限的同情,为“哀鸿”而哀也.杜牧《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虏弦”是外族人的弓箭,云外惊飞四散哀鸣的当然是汉族边地的百姓.这是“哀鸿”的哭喊.2、孤雁失群据说,鸿雁群栖群飞时是不鸣叫的,鸿雁鸣叫意味着失群.所以古诗文中写孤雁失群都是从鸣叫声入笔.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蒋捷《虞美人》:“壮
5.亲们,告诉我关于 落日,鸿雁,梧桐,分别代表什么意象,列举几个诗
鸿雁:
1.它往往和贫苦的老百姓联系在一起。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2.它往往寄寓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音信的盼望和羁旅伤感之情。例如,隋朝人薛道衡的《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诗人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借此来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3.有时,它还可以用来借代指书信。鸿雁作为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称邮递员。如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词人看到大雁飞过,而自己却无缘读到“锦书”,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4. 它还可以表达诗人或孤独,或孤高,或受尽迫害等情感。
在诗人笔下,“孤雁”的意象很多,诗人往往用“孤雁”、“孤鸿”、“断鸿”来喻人。代表作品有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关于鸿雁意象的诗句
1.诗词中“鸿雁”的意象是什么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刘清华 古诗词意象鸿雁古诗词意象鸿雁趾间有蹼,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大型候鸟,也叫“大雁”。
每当秋冬季节,古诗词意象鸿雁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域都可以看到雁阵飞过的景象。正因为如此,它被人们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1.借代书信鸿雁作为书信的代称,典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从此,它就成了书信的雅称。
杜甫《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希望远道而来的鸿雁能够带来友人的消息。诗人对李白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词人看到大雁飞过,而自己却无缘读到“锦书”,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寄托思乡鸿雁定期往返于南北方,使许多滞留外乡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限忧思。诗人借此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隋朝薛道衡的《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诗人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借此来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唐代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也生发出“乡书何处达★训练。
2.请把你所知道的带有“雁”这一意象的诗句写出来
里巷半空兵过后,水云初冷雁来时 崔涂
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 宋之问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白居易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王涯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李商隐
乡心正无限 一雁度南楼 赵嘏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李颀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
去国夏云断,还乡秋雁飞 宋之问
匀脸安斜雁,移灯想梦熊 李贺
扁舟莫向芦边宿,夜半西风有雁声。侯畐
霜雁一声语,烟江两岸秋。袁枚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张籍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赵嘏
只拟上楼寻远信,雁遥烟水暝 程垓
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鱼来 李商隐
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 杜甫
时闻寒雁声相唤,纱窗只有灯相伴 裴说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刘翰《石头城
几度天寒归雁少,一番风雨落花多 刘翰
洞庭无过雁,书疏莫相忘 杜甫
3.有关鱼雁的意象的古诗词
戴叔伦《相思曲》
高楼重重闭明月,肠断仙郎隔年别。
紫萧横笛寂无声,独向瑶窗坐愁绝。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恨满牙床翡翠衾,怨折金钗凤凰股。
井深辘轳嗟绠短,衣带相思日应缓。
将刀斫水水复连,挥刃割情情不断。
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
妾身愿作巫山云,飞入仙郎梦魂里。
孙枝蔚 《怀杨吉公司理》诗:“频年鱼雁绝,使我泪长垂。”
鱼雁在古代指书信
4.亲们,告诉我关于 落日,鸿雁,梧桐,分别代表什么意象,列举几个诗
鸿雁:
1.它往往和贫苦的老百姓联系在一起。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2.它往往寄寓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音信的盼望和羁旅伤感之情。例如,隋朝人薛道衡的《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诗人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借此来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3.有时,它还可以用来借代指书信。鸿雁作为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称邮递员。如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词人看到大雁飞过,而自己却无缘读到“锦书”,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4. 它还可以表达诗人或孤独,或孤高,或受尽迫害等情感。
在诗人笔下,“孤雁”的意象很多,诗人往往用“孤雁”、“孤鸿”、“断鸿”来喻人。代表作品有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5.鸿雁在古诗词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鸿雁来指代书信。
出处:唐·杜甫《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白话释义:
凉风飕飕地从天边刮起,你的心境怎样呢?令我惦念不已。
我的书信不知何时你能收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
创作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诗于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和《梦李白二首》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当时诗人弃官远游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前二首诗中的怀疑总算可以消除了,但怀念与忧虑却丝毫未减,于是杜甫又写下《天末怀李白》表达牵挂之情。
文章赏析:
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发为对其身世的同情。“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
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高步瀛引邵长蘅评:“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地表达出来,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转,萦绕心际。
吟诵全诗,如展读友人书信,充满殷切的思念、细微的关注和发自心灵深处的感情,反复咏叹,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实为古代抒情名作。
6.古诗中“鸿雁”象征什么
原发布者:李鹏亚
鸿雁象征的含义【篇一:鸿雁象征的含义】【篇二:鸿雁象征的含义】鸿雁是一种大型候鸟,春来北国,秋去南方,在千百年来的往返途中,传递了多少故事,承载了多少文化,真是难以尽数!作为最常用的原型意象,在古代诗文中,鸿雁的文化内涵是最丰富,最深厚的.为了便于掌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试陈述之.1、哀鸿遍野哀鸿,即哀鸣的鸿雁,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灾民.哀鸿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音渠)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这一意义,是由这首诗引来的后起义.黄侃《水龙吟秋花》“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愁侣.”李颀《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这几首诗词的作者都是对战争和社会的黑暗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寄予了无限的同情,为“哀鸿”而哀也.杜牧《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虏弦”是外族人的弓箭,云外惊飞四散哀鸣的当然是汉族边地的百姓.这是“哀鸿”的哭喊.2、孤雁失群据说,鸿雁群栖群飞时是不鸣叫的,鸿雁鸣叫意味着失群.所以古诗文中写孤雁失群都是从鸣叫声入笔.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蒋捷《虞美人》:“壮
7.求10个意象和关于这10个意象的诗句
1菊花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 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2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 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3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 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 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4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 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 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 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5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 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 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等。
6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 的象征了。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子规鸟即杜鹃 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 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 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 思。 7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8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如唐人骆 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 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寒蝉 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另外,“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在这首 诗中虞世南以蝉的形象,表现了自己封建士大夫的清高。
9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10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ě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 生活。
“哀鸿”一语出自《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 ,流民。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带有鸿雁意象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