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柴扉的诗句
1.关于柴扉的诗句
1、尘榻为子下,柴扉为子开。——王灼
2、沙路萦纡处,柴扉荡析馀。—— 俞德邻【桐庐县作】
3、落叶积莓苔,柴扉半不开。——释子淳 【冬日寄住庵僧】
4、花径呼童扫,柴扉为客开。—— 区元晋【饮郭都谏别墅 其二】
5、我屋云山下,柴扉也不扃。——【山居】
6、柴扉堪泄泄,诗酒静相供。——郭之奇 【题驿舍画屏二首 其二】
7、积雪断山路,柴扉昼不开。——顾清 【题张性夫小景四绝句 其四】
8、柴扉闲永日,稚子汲寒泉。—— 谢榛【北园夏日】
9、野浦冻云深,柴扉晚烟薄。——敦敏 【访曹雪芹不值】
【关于柴扉的古诗】:
《游园不值》
宋代诗人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意】: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作者】: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
2.关于柴扉的古诗有哪些
1、尘榻为子下,柴扉为子开。
——王灼 2、沙路萦纡处,柴扉荡析馀。—— 俞德邻【桐庐县作】 3、落叶积莓苔,柴扉半不开。
——释子淳 【冬日寄住庵僧】 4、花径呼童扫,柴扉为客开。—— 区元晋【饮郭都谏别墅 其二】 5、我屋云山下,柴扉也不扃。
——【山居】 6、柴扉堪泄泄,诗酒静相供。——郭之奇 【题驿舍画屏二首 其二】 7、积雪断山路,柴扉昼不开。
——顾清 【题张性夫小景四绝句 其四】 8、柴扉闲永日,稚子汲寒泉。—— 谢榛【北园夏日】 9、野浦冻云深,柴扉晚烟薄。
——敦敏 【访曹雪芹不值】 【关于柴扉的古诗】: 《游园不值》 宋代诗人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意】: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
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作者】: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
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
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
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
3.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诗句点明了送别的
送别 / 山中送别 / 送友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首《山中送别》,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
4.关于伤离别的诗句都有哪些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咏《雨霖铃》)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芳城.
又别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包含掩柴扉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