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弃官的诗句
1.关于“辞官”的诗词有哪些
1.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唐代:李白
2. 辞官因世难,家族盛南朝。——《送沈居士还太原》唐代:皎然
3. 欲将闲送老,须着病辞官。——《祭社宵兴灯前偶作》唐代:白居易
4. 鬓霜垂七十,江国久辞官。——《赠卢明府闲居》唐代:齐己
5. 多病辞官罢,闲居作赋成。——《闲居作》唐代:皇甫冉
相关诗词解释如下:
1.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唐代:李白
2. 意思:他曾经赐与我五百两黄金,我把黄金视为浮烟。我辞去永王的官却不受赏,反而远谪到夜郎那样的穷山恶水的地方。
3. 辞官因世难,家族盛南朝。——《送沈居士还太原》唐代:皎然
4. 意思:辞去官职是因为当下战乱,家族的兴旺只延续到南朝而已。
5. 欲将闲送老,须着病辞官。——《祭社宵兴灯前偶作》唐代:白居易
6. 意思:想将以后的生活闲暇下来来养老,但是得等有病的时候才能辞去官职归隐。
7. 鬓霜垂七十,江国久辞官。——《赠卢明府闲居》唐代:齐己
8. 意思:鬓发斑白如霜垂落的时候已是七十岁,辞去官职去江南久住。
9. 多病辞官罢,闲居作赋成。——《闲居作》唐代:皇甫冉
10. 意思:身体百病缠身,不如辞去官职罢了,闲来无事居住家中作作歌词诗赋已足够。
11.
2.辞官诗词
1.《酬别周从事二首》唐.贾岛
腰痛拜迎人客倦,眼昏勾押簿书难。
辞官归去缘衰病,莫作陶潜范蠡看。
洛下田园久抛掷,吴中歌酒莫留连。
嵩阳云树伊川月,已校归迟四五年。
2.《闲居作》唐.皇甫冉
多病辞官罢,闲居作赋成。图书唯药箓,饮食止藜羹。
学谢淹中术,诗无邺下名。不堪趋建礼,讵是厌承明。
已辍金门步,方从石路行。远山期道士,高柳觅先生。
性懒尤因疾,家贫自省营。种苗虽尚短,谷价幸全轻。
篇咏投康乐,壶觞就步兵。何人肯相访,开户一逢迎。
3.《赠卢明府闲居》唐.齐己
鬓霜垂七十,江国久辞官。满箧新风雅,何人旧岁寒。
闲居当野水,幽鸟宿渔竿。终欲相寻去,兵戈时转难。
4.《送沈居士还太原》唐.皎然
辞官因世难,家族盛南朝。名重郊居赋,才高独酌谣。
浪花飘一叶,峰色向三条。高逸虽成性,弓旌肯忘招。
5.《祭社宵兴灯前偶作》唐.白居易
城头传鼓角,灯下整衣冠。夜镜藏须白,秋泉漱齿寒。
欲将闲送老,须着病辞官。更待年终后,支持归计看。
3.关于“辞官”的诗词有哪些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唐代:李白辞官因世难,家族盛南朝。
——《送沈居士还太原》唐代:皎然欲将闲送老,须着病辞官。——《祭社宵兴灯前偶作》唐代:白居易鬓霜垂七十,江国久辞官。
——《赠卢明府闲居》唐代:齐己多病辞官罢,闲居作赋成。——《闲居作》唐代:皇甫冉相关诗词解释如下: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唐代:李白意思:他曾经赐与我五百两黄金,我把黄金视为浮烟。
我辞去永王的官却不受赏,反而远谪到夜郎那样的穷山恶水的地方。辞官因世难,家族盛南朝。
——《送沈居士还太原》唐代:皎然意思:辞去官职是因为当下战乱,家族的兴旺只延续到南朝而已。欲将闲送老,须着病辞官。
——《祭社宵兴灯前偶作》唐代:白居易意思:想将以后的生活闲暇下来来养老,但是得等有病的时候才能辞去官职归隐。鬓霜垂七十,江国久辞官。
——《赠卢明府闲居》唐代:齐己意思:鬓发斑白如霜垂落的时候已是七十岁,辞去官职去江南久住。多病辞官罢,闲居作赋成。
——《闲居作》唐代:皇甫冉意思:身体百病缠身,不如辞去官职罢了,闲来无事居住家中作作歌词诗赋已足够。
4.中国古代都有哪些辞官归隐的诗人
中国古代归隐田园的诗歌并不在少数,当我们提到山水田园诗的时候,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始终是茫茫诗海中那颗闪耀的珍珠。
它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种自然﹑清新﹑纯朴的乡野气息是其它同类诗词所无法相比的,真实的如同诗人锄下翻松的泥土。了解任何一个艺术作品的实质,都必须通过与作者时代的时空转换回到作者的身边看到他是怎样的生活,在怎样的情况下触发了灵感,为什么而创作。
这首诗是在他坚定的走上归隐之路后一年所作,心境已经相当的淡泊成熟,又不乏当日辞官而去的感触余温。在此之前他一直过着仕隐不定的生活。
我把这首诗看作诗人终于发现了自我并勇敢的肯定自我的开篇之作。“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开篇两句颇有一些“人的觉醒”的意味。
诗人受曾祖父和传统儒家教育的影响,也有过济世大志。在多次不得志时他也归隐了多次,但这与后世那些寻求终南捷径的文人们不同,其价值在于他是在寻找一种适合自己并且与社会价值观平行的生存方式而非借此寻找再次出世的机会。
为人生中目标太过明确时,结果往往是迷失了自己,自己为自己设计的那个自己常常不是真正的自己。陶渊明在追求政治理想时必然有着成型的计划,未来的人生一定有着美好的展望,这些可能是他所希望的,也或许是他身边的人对他的期望。
在生活中,现实的世界,大众的意识让我们以为这(我认为出仕是当时文人的普遍理想,文人都追求共同的一个目标,忽略自身的特点。在现代社会,我们依然有着种种自我定义对真实自我的限制。)
就是生活,当我们强迫自己去遵循这种生活的时候,我们以为我们在努力的使自己变得更加适应这个环境,这使我们感到不适和压抑。执迷于不可见的前方,使得道途上的其它都变成了黯淡的灰色,于是不安和挣扎让我们忽然在某个启示下觉醒,于是回头发现自己还在那里,还是自己,好象已经回到了过去所愿的某个安详的时刻,但实际又是一个升华了的自我。
在不断的反复和徘徊中终于找到了自己。陶渊明的归隐没有丝毫勉强无奈的意思,因而诗中自然清新,朴实中展现农家之乐。
我可以想象诗人在彻底归隐之前的思想斗争的苦闷,不断在社会群体意识与真我的选择中挣扎,想融于社会,却无法按捺自己正直,自由的本性。我想象他是在某个清晨一早醒来,一拍脑门豁然开朗,释然的接受了“性本爱丘山”的自己,拿着锄头悠然归隐去了。
他慨叹道“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流露出的对整个前半生在尘网的痴迷、摇摆的反思和忏悔。
但此笔仅是一叹,并无深及肺腑的悔恨,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在山下劳作时抬头看见夕阳时淡淡一叹,望着红色混合的天边发一小会儿呆,然后继续埋头耕耘,或许他的脸上还挂着一丝淡然的自嘲的笑意也未可知。我们姑且认为出世这一段是诗人的人生道路上的一段歧路(违背了诗人的本愿),而诗人也淡泊的接受了这一段。
也许他也希望自己没有经历过这一段会有多好,但也许没有“误落尘网”的这一段,他就永远都达不到这样超然的境地。这就是人生的规律,如同价值规律中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一样,人生的轨迹围绕着真我的水平线上下波动,偏离的太远总会回来,我们需要的是在尝试中早点找到自己,增加交点,减少偏离的距离。
然而,面对现实生活时,我们所看到所了解的却常常干扰了选择,我们面对每一具体情况的时候,我们知道很多规则规律经验,可是却常常不知道用哪一条来指导自己的行动。道德经给了答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何谓自然?自己如尔。西方也探讨这样的规律,从他们的古代就开始,我们可以在希腊神话或者北欧神话里看到无论是伟大的宙斯还是神力的奥定,他们创造了人类,而他们自己的命运却也早已在预言书上写好了,人类创造了神,用他们的喜怒哀乐来解释人世间种种奇妙的现象,而把探讨真正的主宰者——规律的任务交给了他们用无限想象力创造的神们。
这里我总要觉得西方人有着可爱的会偷懒的小聪明,而中国却不安于这些宗教氛围的解释,总有人积极地寻找并早早地给出了“自然”这样精妙的答案。这样看来是简单了,找到自己,照着自己做就可以了,但实践上并非如想象那般容易,国际象棋32个棋子就产生了10的120次方种可能,而人的思想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谁也不知道这无限可能的结果是什么,每个人的故事可能大同小异,可是每个细节都不可能相同,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先哲前辈们给了我们许多经验,可是哪些能用到自己的身上还要经过自己的探索和寻找,陶渊明在出世和入世的反复中一定经历过彻夜难眠的夜晚,一定曾郁结而饮酒也不能销愁,然而终于超脱接受了自己,不管三十年还是十三年都只是一个必由之路,他这一声“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的慨叹,因是颇含辛酸,感触良多却淡然而出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则是对自己的选择的一种肯定,认为自己回到了自己。后面几句描写自己的归隐生活,并无铺张华丽的渲染生活,也没有矫揉造作的赞美生活有多美好,朴实平淡的叙述真实而。
5.有关隐居的诗句
关于“隐居”的诗句包括:
1、东晋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2、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3、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译文:
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4、唐代王维《山居即事》
原文: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译文:
沉寂地把篱门紧紧掩上,在苍茫暮色中望着斜晖。鹤栖宿遍布周围的松树,柴门来访的人冷落疏稀。
嫩竹节已添上一层新粉,老荷花早落下片片红衣。渡口处的渔火星星点点,是处处采菱人荡舟来归。
5、唐代李白《山中问答》
原文: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译文:
有人问我为什么隐居在碧山。我微笑不答,心境自在悠闲。
桃花盛开,流水杳然远去。这里别有一番天地,岂是人间。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饮酒·结庐在人境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山居秋暝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归园田居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山居即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山中问答
6.诗经中有没有关于归隐的诗句
考 磐
——归隐者自得其乐
【原文】
考磐在涧①,
硕人之宽②。
独寐寤言③,
永矢弗谖④。
考磐在阿⑤,
硕人之岢⑥。
独寐席歌,
永矢弗过⑦。
考磐在陆⑧,
硕人之轴⑨。
独寐寤宿,
永矢弗告⑩。
【注释】
①考磐(pan):逗留,盘桓。②硕人;贤人。宽:宽宏。③寐: 睡着。寤:醒来。④矢:誓。谖(xuan):忘记。⑤阿:山坳。 ⑥岢(ke):宽和。⑦过:失,忘记。⑧陆:高而平的地方。⑨ 轴:游玩不愿离去。⑩告:表达。
【译文】
逗留盘桓在山涧,
贤人心宽又悠闲。
独睡醒来独自语,
此中乐趣永不忘。
逗留盘桓在山阿,
贤人心宽又快活。
独睡醒来独自歌,
此中乐趣永不忘。
逗留盘桓在高地,
贤人游玩不离去。
独睡醒来独自居,
此中乐趣无法说。
【读解】
诗中讴歌了中国传统士大夫重要的人生选择之一——归隐山 林田园。这可能是我们迄今见到的最早的隐逸诗。
对中国传统的士大夫(知识分子)来说,人生最光明的前途 和选择是进入政界做官(即此谓“出仕”),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 “治人”者,所以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说。一旦仕途 受挫,便隐居山林田园,寻找心灵的解脱和慰藉。在朝与在野,出 仕与隐退,庙堂与山林,似乎就是秋千的两端,不是荡到这一端, 就是荡到另一端,并无其它路可走。
认真想来,这种只有两极的人生选择不仅仅是由传统思想观 念的影响造成的,同时,也同士大夫们自身有关。“百无一用是书 生。”读书人放下书本之后几乎什么都干不了。 当兵打仗吧,骨瘦 如柴,手无缚鸡之力,吃不了那苦。种田吧,分不清麦子韭菜,同 样吃不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经商吧,商人最为文人不齿。做 工匠吧,身无一技,况且匠人属社会的下九流。反正除了几本书 之外士大夫们一无所长,无处可以安身立命。达则兼济天下 (出仕),穷则独善其身(隐退)。
如今的知识分子,似平有了更多的“中间道路”可走。从军, 经商,做工,兼职等专业之外的其它工作。适应能力之强,思想 观念之灵活,身兼数技。即便是读书做学问,也可以为学问而学 问。不必再去山林田园独善其身。
现代人早已走出了山林,在红尘中找到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弃官不做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