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门龙王洞的诗句
1.龙王洞的石门县龙王洞
龙涎湖
龙王洞前有湖,是其独特之处。一泓碧水,平若明镜,此即龙涎湖。据传,洞中的龙王是一位贤德龙君,口中流出一股清澈的龙涎水,常年不断。供农民灌溉农田20世纪中期,人们在这里造堤筑坝,形成了一个龙涎积聚的湖泊。荡舟龙涎湖,舟摇山上树,桨破水中天,其乐无穷。
龙涎河
荡桨泛舟200米后,山重水复湖尽处,忽一洞口豁然开。徐向前元帅题写的“龙王洞”三字刻在龙门上,红光熠熠,更为龙王洞增辉。从龙门口泛舟徐进,便驶进了龙涎河。由湖山一色则渐入洞水一色之佳境。这是龙王口水长流不息形成的一股清澈水流。游客在这龙涎河上荡舟340米,不仅可以领略水中洞天的幽趣,沿途还可饱览玉影池、芙蓉阁、三足象、象鼻岩及水下篷莱等奇妙诸景,令人心神怡然。
朝龙殿
渡完龙涎河,舍舟登岸,便来到朝龙殿。这里自然是人们朝拜龙王的一座宫殿,有龙涎杯、幻景台、御香炉、百物图、河马岩等胜景。龙涎杯中常有清凉纯净的饮料,永不枯竭。据说这是老龙王赐给朝拜客人的龙涎宝料,喝了能使人延年益寿!御香炉在朝龙殿的后厅,据说这是人们朝拜龙王时用的香炉,朝拜方式不等,不一定烧香叩头,只要在心里默默地朝拜一下就行,心诚则灵。
百物图
在御香炉附近的穹顶上,可以观赏到一幅神奇的百物图。相传这图为龙女招婿所画。
凌霄殿
过了朝龙殿,便到了凌霄殿。凌霄殿以其雄浑高大而得名。大殿中有玉皇顶、观幽台、玉烛台、天书台等胜景,令人赏心悦目。
玉皇顶
是凌霄殿中最精彩的一景。它矗立在大殿的最高处,却是可望不可及,人们只能望其项背,在脚下领略它的风采。
玉烛台
是凌霄殿中的一个奇妙景观,那纯净的蜡烛玉立在那里,流着泪,似乎正在燃烧。
天书台
顺玉烛台往上看就是天书台,那一卷卷的无字天书放在台上,轮廓十分清晰。据说,那无字天书是老龙王积多年心血凝聚而成的孤本。因此,老龙王把它当作自己的命根子。
观幽台
傍着玉观幽台皇顶绕道而上,可到观幽台。站在台上向下望,可见得山涧幽深,可闻得流水淙淙,使人如入仙境,神秘莫测,妙不可言。
锁龙潭
过了玉烛台,便是锁龙潭。潭水幽深莫测。潭壁之上,怪石嶙峋,中有一石,酷似龙头,头角鼻眼,甚至嘴齿虬须,无不惟妙惟肖。这就是传说中因为闯祸而被囚禁了千百年的孽龙五太子。附近有孽龙峡。险峻异常,怪石嶙峋,犬牙交错,是当初老龙王与五太子激战并活捉孽龙的地方,景点奇特。《乌龙山剿匪记》曾在这里拍摄外景。
神龙护宝
在龙王洞中,有一组奇妙的景观,叫神龙护宝。这宝贝是一味石灵芝,相传这宝菌是老龙王聚洞中精灵,花了亿万年的功夫培育而成,如今已成镇洞之宝。为了保护这一宝物,老龙王还专门派自己的四太子白龙日夜守护着它。所以,在灵芝宝菌的岩壁上,还依稀可见蜷伏着一条巨龙。
据说西湖蛇精白娘子端午误吃了雄磺酒,现出原形,惊死了许仙。白娘子只身前往昆仑山去取灵芝仙草救夫,途经这武陵山麓的龙王洞,听说这洞中的灵芝宝菌,有同样的神效,即舍远求近,就在这儿取,却被白龙战败。幸亏老龙王大发慈悲,放了它一条生路。白娘子便打点行装,上昆仑山取仙草去了。
瑶池仙景
愈往龙王洞的深处,景色愈壮观。石笋千奇百怪,万态纷呈,如柱,顶天立地;似剑,直刺蓝天;如箭,倚云待出;若莲,迭迭累累。天壁上下垂的石钟乳,如象牙嵌玉壁,似长鞭挂军营。。诸种神态,活灵活现,神奇迷丽。再往内,便是瑶池仙境。池中玉液清纯甘凉,48个天然的荷叶石墩穿池而过,组成一座荷叶桥。灯光下彻,水中石影,五颜六色,或洁白如雪,或黄亮似金,或碧如翡翠,或赤烈似火,与碧水相映,奇丽绚丽。游人漫步过桥,恍若赶瑶池御宴,天宫盛会,妙趣无穷。
龙王迷宫
走过瑶池,便到了龙王迷宫。龙王迷宫又叫盘龙殿,它不仅气魄雄伟,而且错踪复杂,分为上、中、下三层,每一层四面八方都有无数通道,真可谓峰回路转,神秘莫测,进去后叫人辨不清东南西北。爬上迷宫的第二层,便上了醉仙台。登台观景,但见远处景观幽深莫测,瑰丽多姿。厅里一片银雕玉砌,石钟乳上下延伸,斑斓多姿,有的酷似冰川,有的薄如蝉翼,有的卷绫绸,几乎浓缩了龙王洞的主要景观,令人忘不知返。
2.李白的《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的诗句解释
李白于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被诏许还乡,驱出朝廷后,在洛阳与杜甫相识,两人一见如故,来往密切。公元745年(天宝四载),李杜重逢,同游齐鲁。深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再游江东,两人在鲁郡东石门分手,临行时李白写了这首送别诗。题中的“二”,是杜甫的排行。
“醉别复几日”,没有几天便要离别了,那就痛快地一醉而别吧!两位大诗人在即将分手的日子里舍不得离开。“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鲁郡一带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几乎都登临游览遍了,“登临遍池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李白多么盼望这次分别后还能再次重会,同游痛饮:“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石门,山名,在山东曲阜东北,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峦,山有寺院,泉水潺潺,李杜经常在这幽雅隐逸的胜地游览。这两句诗也就是杜甫所说的“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的意思。“重有金樽开”这一“重”字,热烈地表达了李白希望重逢欢叙的迫切心情;又说明他们生活中有共同的乐趣,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读来令人感到亲切。
李杜同嗜酒,同爱游山玩水。他们是在秋高气爽、风景迷人的情景中分别的:“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这里形容词“明”用如动词,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运动感。不说徂徕山色本身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和王安石的诗句“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所采用的拟人化手法相似,这就把山色写活,显得生气勃勃而富有气势。“明”字是这句诗的“诗眼”,写得传神而生动。在这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背景中,两个知心朋友在难舍难分,依依惜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好友离别,仿佛转蓬随风飞舞,各自飘零远逝,令人难过。语言不易表达情怀,言有尽而意无穷,那么,就倾尽手中杯,以酒抒怀,来一个醉别吧!感情是多么豪迈而爽朗。结句干脆有力,李白对杜甫的深厚友情,不言而喻而又倾吐无遗。
这首送别诗以“醉别”开始,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诗中的山水形象,隽美秀丽,明媚动人,自然美与人情美——真挚的友情,互相衬托;纯洁无邪、胸怀坦荡的友谊和清澄的泗水秋波、明净的徂徕山色交相辉映,景中寓情,情随景现,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这首诗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充满诗情画意,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有《李太白集》。
3.古代诗词关于石拱门的诗句,急
下途归石门旧居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将欲辞君挂帆去,
离魂不散烟郊树。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羡君素书尝满案,
含丹照白霞色烂。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俯仰人间易凋朽,
钟峰五云在轩牖。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崖手。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灵神闭气昔登攀,
恬然但觉心绪闲。数人不知几甲子,昨夜犹带冰霜颜。
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别君莫道不尽欢,
悬知乐客遥相待。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翛然远与世事间,
装鸾驾鹤又复远。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欲知怅别心易苦,
向暮春风杨柳丝。
4.文言文《孟门》中描绘石门和水的句子
石门: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水: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 流千丈,浑洪贔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
1.孟门山【原文】: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登孟门九河之隥。”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
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
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2.译文
传说中龙门是大禹所凿出,河中水流湍急,水被山所夹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崖,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果然不错!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愤怒的赑(古时一种动物),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下游而去。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
3.赏析
郦道元是作山水文的大家,他的《水经注》,在对祖国山川景物的描写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不少篇章,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河水》中的“孟门山”一节,即是其中之一。此节主要描写了黄河经过孟门山这一地段时,两岸山峰的险峻,河水的急流汹涌。展示了祖国山河雄伟壮观的景色。全文可分三段。
5.临安马啸石门的赞美诗句
《题临安邸》南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同时,诗人以讽刺的语言中,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反动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
南宋绍兴二年(1132),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回到杭州,这水光山色冠绝东南的“人间天堂”被他看中了,有终焉之志,于是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商人,在以屈辱换得苟安之下,大修楼堂馆所,建明堂,修太庙,宫殿楼观一时兴起,达官显宦、富商大贾也相继经营宅第,壮大这“帝王之居”,并大肆歌舞享乐,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致西湖有“销金锅”之号。几十年中,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北宋的汴州(今河南开封),成了这班寄生虫们的安乐窝。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供参考。
6.关于戚继光的诗句有哪些
1、《题武夷》 明 戚继光
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北复征蛮。
他年觅得封侯印,愿学幽人住此山。
2、《马上作》 明 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3、《望阙台》 明 戚继光
十载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木叶丹。
4、《行边》 明 戚继光
花事蹉跎候雁催,江南三月送春回。
蓟门桃李应何限,岁岁不知春去来。
5、《宿石门驿闻马嘶》 明 戚继光
伏轼长嘶动石门,时艰满目几消魂。
非干冀北空群久,羁靮年来苦渐繁。
6、《塞外观音岩》 明 戚继光
朔庭喜见战尘收,石洞思从大士游。
不道受降唐节度,何如奉使汉通侯。
天垂台观三千里,雪染颠毛四十秋。
短剑萧森心尚赤,班超独倚玉门愁。
7、《辛未除夕》 明 戚继光
四指回杓犹障塞,颠毛如许怯簪冠。
惊心岁月愁仍在,回首风尘梦已阑。
百战劳销千口集,万金散尽几人欢。
燕然北望空弹剑,马革寻常片石难。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2020年石门龙王洞营业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