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达开的诗句
1.石达开的诗词
是问和石达开有关的诗词还是石达开写的诗词呢 石达开写的,见这里 选几首: 1 题大渡河翼王亭石室(作者于右任,时任国民党监察院审计院院长兼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 大渡河流急且长, 梯山万众亦仓皇; 遗民慷慨歌谣里, 犹说军前失翼王。
2 大渡河怀翼王石达开并序(作者:张笃伦,时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昌行辕主任) 庆辰、辛已间,孝总裁命督修川滇西路,数过翼王石达开败军处。俯仰陈迹,悲馈中来,为歌吊之。
而其地山言崛(山奉)陈,河流汹涌。辟道造桥,备极劳瘁。
则又叹翼王当日之败,莫非天也。路既成,建亭大渡河滨,所以彰先烈而纪工程之艰巨,因刊歌于亭右。
中原未复诸王闹,天国空自多龙凤。 翼王仓促出都门,回望秣陵心悲痛。
龙盘虎踞郁钟山,大好金陵供苟安。 王气沉江秋月暗,胡笳隔水北风寒。
扬鞭洒泪西南去,数方雄兵万里路。 誓忘私怨急公仇, 奏凯君臣再相聚。
蜀山险巇湘江深,滇黔青瘴结层云。 渡泸北入不毛地,雄心旨欲吞秦岭。
手扼潼关跨黄河,会师再问燕京鼎。 还矢先王告成功,十三陵畔除榛梗。
洪波忽涨大渡河,阻我北征奈若何? 天昏不见秦淮日,食浸惊闻四壁歌。 楚歌四壁非吾惮,斩将追奔吾所惯。
苍天有意误元元,忍驱饥卒拼一战。 剑光寒映江潮起,蛾眉慷慨投春水。
明朝单骑叩胡营,非战非降是乞死。 一死宁求保大军,从容就义古蓉城。
蓉城此日无颜色,江东子弟尽捐生。 才气无双怜项羽,英风异代抗田横。
稗史漫传曾羽化,千秋一例不平鸣。 七十年前古战场,英雄血迹美人香。
青山不为留青冢,废垒鹃声送夕阳。 我来惆怅思先烈,野老泣指云山说。
翼王当日此经过,云马齐飞白如雪。 临河搔首问苍天,水自东流天自寒。
当日复汉人心死,贤豪附敌何纷纷。 有亭高筑临江渚,长风浩月同千古。
拭泪碑前默告王,眼前尽是汉家土。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元月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昌行辕主任张笃伦 3 翼王亭怀古 (重庆师范学院太平天国史学研究会会长 史式) 1981年八月,笔者参加在大渡河畔参加以讨论石达开功过是非为主题的石棉会议,适逢翼王亭竣工,登临纵目,俯仰河山,缅怀先烈,心潮澎湃。
此亭高筑临江浒,水色山光能尽睹, 我来非为片刻游,愿歌史事垂千古。 当年天国有英雄,闾里皆称石相公, 金田起义年十九,羽翼天朝作股肱。
扬鞭跃马好身手,两湖三江驱群丑。 群愁惊呼石敢当,望见旌旗皆反走。
挥军日指下金陵,金陵从此号天京。 鏖战浔阳寒敌胆,安抚皖赣得民心。
忽闻萧墙起奇变,骨肉相残争未已。 兴师靖难见精忠,为挽狂澜非为己。
挥泪离京出征去,再为天国立新功。 雄师数万趋何处?西南关山万里路。
但求天下早廓清,他年兄弟再相聚。 蹈隙走险入荒垓,紫打地前战船排。
半渡忽见洪波至,峨江水涨浪涛来。 浪击船头与筏尾,船沉筏破无不毁。
三军至死恨难平,不败于人败于水。 一渡再渡不成功,大军久驻粮草空。
忍饥扶病突围去,趱行群山鸟道中。 前行又惊涛拍岸,退路复遭木石断。
四壁惊闻垓下歌,残兵背水拼一战。 明朝情事有蹊跷,人妖并马过凉桥。
缘何三军尽息鼓,一百年来费推敲。 或云诈降求免死,矿代英雄宁有此! 无如真相已难明,遂令身后蒙奇耻。
或云舍命保三军,主帅单骑扣胡营, 三军难保身已殉,人间永作不平鸣。 密商奇策成和议,生死毁誉非所计。
诈降计绌血泪流,后世谁人知吾意? 探赜索隐见真情,尽瘁天国一片心。 欲与翼王共起语,使知百载有知音。
竖子成名英雄死,世事不平胡至此! 父老饮泣向我言,言皆翼王爱民事。 折戟沉沙急水头,千秋遗恨几时休? 登山怒问山与水,青山无语水东流! 4 纪念石达开就义140周年(作者:何处登临不狂喜) 千古英雄谱,泰山石与荣。
长剑疾若电,妖氛裂欲清。 纵横寻敌手,六合无敢应。
忽闻大乱起,只手抚危城。 欲挽西柱颓,壮士复西征。
疾击长刃折,奋蹄宝马倾。 头颅何在意,自以袍泽重。
至今长河水,犹颂壮士情。 5 长亭怨·石达开 天平天国起义150周年祭 (作者:青衫客醉) 问上帝、翼王何处?海市吹箫,浮峦留赋。
散发如潮,楼船烈焰、纷似雨。 气概如许!当年事,轻付与。
摇落老龙槐,宫墙深处森森目。 万里风霜南征路,谁曾会、痴心苦。
怎不西行?并捻骑、卷豫鄂蜀。 圣旗零落鼓声死,更滚滚、无情大渡。
坠日扫残碑,倾来者,英雄泪。 6 念奴娇·吊宜州白龙洞翼王将帅和诗台 (作者:钟纪新) 横空出剑,白云断、飒飒华章飘落。
此地古来龙蛰久,鳞甲秋风萧索。 岸远天高,江回地迥,举目惟空阔。
登临谁赋,顿时王气磅礴! 莫道石老苔深,我来时节,兀自摧肝魄。 恨不当年同拔剑,斩尽人间浑浊。
日暮风残,台高酒冷,此意凭谁说? 击松声碎,还观狼舞鹰搏。 7 咏石达开 用世传《石达开答曾国藩诗五首》韵 窝人学堂 执铎三旬主泮宫,扬眉五秩沐春风。
心香瓣瓣随流水,血泪潸潸吊逝鸿。 已有英名标史册,更留光焰照江东。
翼王功业人同仰,胜我书山抱卷。
2.石达开的诗词
是问和石达开有关的诗词还是石达开写的诗词呢 石达开写的,见这里 选几首: 1 题大渡河翼王亭石室(作者于右任,时任国民党监察院审计院院长兼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 大渡河流急且长, 梯山万众亦仓皇; 遗民慷慨歌谣里, 犹说军前失翼王。
2 大渡河怀翼王石达开并序(作者:张笃伦,时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昌行辕主任) 庆辰、辛已间,孝总裁命督修川滇西路,数过翼王石达开败军处。俯仰陈迹,悲馈中来,为歌吊之。
而其地山言崛(山奉)陈,河流汹涌。辟道造桥,备极劳瘁。
则又叹翼王当日之败,莫非天也。路既成,建亭大渡河滨,所以彰先烈而纪工程之艰巨,因刊歌于亭右。
中原未复诸王闹,天国空自多龙凤。 翼王仓促出都门,回望秣陵心悲痛。
龙盘虎踞郁钟山,大好金陵供苟安。 王气沉江秋月暗,胡笳隔水北风寒。
扬鞭洒泪西南去,数方雄兵万里路。 誓忘私怨急公仇, 奏凯君臣再相聚。
蜀山险巇湘江深,滇黔青瘴结层云。 渡泸北入不毛地,雄心旨欲吞秦岭。
手扼潼关跨黄河,会师再问燕京鼎。 还矢先王告成功,十三陵畔除榛梗。
洪波忽涨大渡河,阻我北征奈若何? 天昏不见秦淮日,食浸惊闻四壁歌。 楚歌四壁非吾惮,斩将追奔吾所惯。
苍天有意误元元,忍驱饥卒拼一战。 剑光寒映江潮起,蛾眉慷慨投春水。
明朝单骑叩胡营,非战非降是乞死。 一死宁求保大军,从容就义古蓉城。
蓉城此日无颜色,江东子弟尽捐生。 才气无双怜项羽,英风异代抗田横。
稗史漫传曾羽化,千秋一例不平鸣。 七十年前古战场,英雄血迹美人香。
青山不为留青冢,废垒鹃声送夕阳。 我来惆怅思先烈,野老泣指云山说。
翼王当日此经过,云马齐飞白如雪。 临河搔首问苍天,水自东流天自寒。
当日复汉人心死,贤豪附敌何纷纷。 有亭高筑临江渚,长风浩月同千古。
拭泪碑前默告王,眼前尽是汉家土。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元月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昌行辕主任张笃伦 3 翼王亭怀古 (重庆师范学院太平天国史学研究会会长 史式) 1981年八月,笔者参加在大渡河畔参加以讨论石达开功过是非为主题的石棉会议,适逢翼王亭竣工,登临纵目,俯仰河山,缅怀先烈,心潮澎湃。
此亭高筑临江浒,水色山光能尽睹, 我来非为片刻游,愿歌史事垂千古。 当年天国有英雄,闾里皆称石相公, 金田起义年十九,羽翼天朝作股肱。
扬鞭跃马好身手,两湖三江驱群丑。 群愁惊呼石敢当,望见旌旗皆反走。
挥军日指下金陵,金陵从此号天京。 鏖战浔阳寒敌胆,安抚皖赣得民心。
忽闻萧墙起奇变,骨肉相残争未已。 兴师靖难见精忠,为挽狂澜非为己。
挥泪离京出征去,再为天国立新功。 雄师数万趋何处?西南关山万里路。
但求天下早廓清,他年兄弟再相聚。 蹈隙走险入荒垓,紫打地前战船排。
半渡忽见洪波至,峨江水涨浪涛来。 浪击船头与筏尾,船沉筏破无不毁。
三军至死恨难平,不败于人败于水。 一渡再渡不成功,大军久驻粮草空。
忍饥扶病突围去,趱行群山鸟道中。 前行又惊涛拍岸,退路复遭木石断。
四壁惊闻垓下歌,残兵背水拼一战。 明朝情事有蹊跷,人妖并马过凉桥。
缘何三军尽息鼓,一百年来费推敲。 或云诈降求免死,矿代英雄宁有此! 无如真相已难明,遂令身后蒙奇耻。
或云舍命保三军,主帅单骑扣胡营, 三军难保身已殉,人间永作不平鸣。 密商奇策成和议,生死毁誉非所计。
诈降计绌血泪流,后世谁人知吾意? 探赜索隐见真情,尽瘁天国一片心。 欲与翼王共起语,使知百载有知音。
竖子成名英雄死,世事不平胡至此! 父老饮泣向我言,言皆翼王爱民事。 折戟沉沙急水头,千秋遗恨几时休? 登山怒问山与水,青山无语水东流! 4 纪念石达开就义140周年(作者:何处登临不狂喜) 千古英雄谱,泰山石与荣。
长剑疾若电,妖氛裂欲清。 纵横寻敌手,六合无敢应。
忽闻大乱起,只手抚危城。 欲挽西柱颓,壮士复西征。
疾击长刃折,奋蹄宝马倾。 头颅何在意,自以袍泽重。
至今长河水,犹颂壮士情。 5 长亭怨·石达开 天平天国起义150周年祭 (作者:青衫客醉) 问上帝、翼王何处?海市吹箫,浮峦留赋。
散发如潮,楼船烈焰、纷似雨。 气概如许!当年事,轻付与。
摇落老龙槐,宫墙深处森森目。 万里风霜南征路,谁曾会、痴心苦。
怎不西行?并捻骑、卷豫鄂蜀。 圣旗零落鼓声死,更滚滚、无情大渡。
坠日扫残碑,倾来者,英雄泪。 6 念奴娇·吊宜州白龙洞翼王将帅和诗台 (作者:钟纪新) 横空出剑,白云断、飒飒华章飘落。
此地古来龙蛰久,鳞甲秋风萧索。 岸远天高,江回地迥,举目惟空阔。
登临谁赋,顿时王气磅礴! 莫道石老苔深,我来时节,兀自摧肝魄。 恨不当年同拔剑,斩尽人间浑浊。
日暮风残,台高酒冷,此意凭谁说? 击松声碎,还观狼舞鹰搏。 7 咏石达开 用世传《石达开答曾国藩诗五首》韵 窝人学堂 执铎三旬主泮宫,扬眉五秩沐春风。
心香瓣瓣随流水,血泪潸潸吊逝鸿。 已有英名标史册,更留光焰照江东。
翼王功业人同仰,胜我。
3.求天国名将石达开的几首诗作
谈石达开的三首真诗 numzero 石达开文武兼备,一向有有能诗能琴之名。
但迄今为止所流传的他的诗作多为他人伪托之作,真诗却寥寥。正如罗尔纲先生先生所说,石达开的能诗之名并不是后人伪托的,只是保存下来的作品极少,大都随着太平天国起义的失败而遗失了。
而就因为他有向有能诗歌之名,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借他的名字写伪诗。 在石达开的诗中,有三首笔者认为是真作的。
(1)广西白龙洞提壁诗 太平天国庚申拾年,时于季春,予以政暇,偕诸大员巡视荒郊。山川竞秀,草木争妍,登兹古洞,诗列琳琅,韵著风雅。
旋见粉墙刘青云句,寓意高超,出词英俊,颇有斥佛息邪之概,予甚嘉之,爰命将其诗句勘石。以为世迷仙佛者警。
予与诸员亦就原韵立赋数章,俱刊诸石,以志游览云。 挺身登峻岭 举目照遥空 毁佛崇天帝 移民复古风 临军称将勇 玩洞羡诗雄 剑气冲星斗 文光射日虹。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在它的《序》已经有明确说明,而文中提到的刘青云原诗为: 异境从天辟,登临眼界空。 万家遥带雨,一水怒号风。
古佛形容怪,奇人气象雄。 回看腰下剑,飞去作长虹。
这是首真诗,已经有许多史学家从多方面考证证明它的真实性,这里就不多谈了。 石达开这首诗的文词很浅,但显示出的文字功底却很深。
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原诗来看,没有什么高深的的用字,也没有引用什么典故,文意相当浅白,即使没有多少文化的人,靠听的也基本上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太平天国自起义后,一向倡导文以致用,提倡朴素的文风,便于理解,也便于流传。
开科设式也废除了八股文,以文章内容重于其形式。这也可算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意义之一吧。
但是,这首诗的用词虽浅显,却可以从形式上看出石达开的文字功力。这是首五言格律诗,诗词之中,以五言格律的平仄要求最严格,除了压韵的基本要求外,每句之中的平仄变换也有相当严格的限制。
这首诗是即兴的作品,而且还是限韵(依刘青云”空,风,雄,虹”原韵),信笔挥毫间,却完全符合五言格律的平仄要求,更值得注意的是,五言格律只要求第二联和第三联对仗,但石达开这首诗在遵守五言格律的平仄规则的基础上,更做到了四联完全对仗,这就十分难得了。所以,在形式上,这已经是一首上乘之作,尽管作者没有刻意雕砌卖弄文采,但却还是可以由此看出其文字功力。
再看诗的内容,气势明显胜过刘青云的原诗。罗尔纲先生曾这样评价它,“……从风格上看,石达开此诗风格雄壮,我们之要读他这一句“挺身等峻岭,举目照遥空”的诗句,便会立刻使人联想起麦高文所说的“英雄侠义,勇敢无畏,正直耿介”的气概。
这种风格与世传文士伪托的假诗风格是完全不同的。” 说到这里,笔者有两点联想: 第一,在《六十七将领上天王奏》中指责石达开“一返故乡,便有归林之念”,由于他们脱离石达开是在石达开返回老家贵县以前,所以这里的“故乡”只能指的是广西。
然而别说“一返故乡”,写作这首诗的时候,石达开回广西已经有六个月了。看这首诗所的气势,逐鹿中原的雄心展露无遗,哪有什么“归林”之念?仅凭这首诗,便足以驳斥所谓“一返故乡,便有归林之念”的说法。
第二,当今流传最广的石达开诗,恐怕是下面这首《入川提壁》 大盗亦有道,诗书所不屑。 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
策马渡悬崖,弯弓射胡月。 人头做酒杯,饮尽雠仇血。
认为这首诗是伪作的理由很多,如以“太平天国正朔”自居的“真天命太平天国通军主将”是否会公开自称“大盗”?此诗既是提壁,提于何处,为何当时不见任何公私文件提及?等等。这里要说的是,以石达开在广西的提壁诗所表现出的文字功力,这首诗也不太可能出于他的手笔。
这首诗既不会即兴之作,又不需要限制韵脚,论难度远远不及上面那首,但却连格律诗基本的对仗要求都不符合,且不说平仄是否合律,第二联“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根本就不对仗。实在很难使人相信它和前一首真诗是同一人所做。
(2)驻军大定与苗胞欢聚即席赋诗 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
这是1862年石达开大军经过贵州黔西,大定一带时,当地苗族百姓以欢迎“最尊贵的客人”的仪式欢迎石达开大军---将用黄豆,毛稗,高粱,小米,包谷和谷子酿贮,埋藏于地下多年的陈年美酒取出,盛在坛子里,放在花场正中央。用通心的吸管插入坛内。
石达开和太平军将士,与苗民们一同,载歌载舞,披着月色,照着营火,手扶吸管,低头畅饮。席间,石达开即兴赋诗一首。
首句“千颗明珠一瓮收”,是指美酒系以多种粮食酿成。次句“君王到此也低头”,是因为无论身份如果高贵之人,若不低头便无法将酒吸出。
后两句则是说五根手指握住吸管,将酒一饮而尽。 此诗真伪尚有争议,罗尔纲先生认为是真诗,而简又文,史式则认为既不能断言为真,亦不能断言为伪。
笔者个人相信这是首真诗。除了史家所举出的依据,如传说与石达开的行军路线,当地民俗等均符合外,更重要的还是这首诗所表现出的磅礴气概。
文字上,是紧扣“饮酒”一事,非常贴切,但收千颗明珠于一瓮,纵君王到此也低头,乃至只手托擎天之柱,可倒。
4.求天国名将石达开的几首诗作
谈石达开的三首真诗 numzero 石达开文武兼备,一向有有能诗能琴之名。
但迄今为止所流传的他的诗作多为他人伪托之作,真诗却寥寥。正如罗尔纲先生先生所说,石达开的能诗之名并不是后人伪托的,只是保存下来的作品极少,大都随着太平天国起义的失败而遗失了。
而就因为他有向有能诗歌之名,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借他的名字写伪诗。 在石达开的诗中,有三首笔者认为是真作的。
(1)广西白龙洞提壁诗 太平天国庚申拾年,时于季春,予以政暇,偕诸大员巡视荒郊。山川竞秀,草木争妍,登兹古洞,诗列琳琅,韵著风雅。
旋见粉墙刘青云句,寓意高超,出词英俊,颇有斥佛息邪之概,予甚嘉之,爰命将其诗句勘石。以为世迷仙佛者警。
予与诸员亦就原韵立赋数章,俱刊诸石,以志游览云。 挺身登峻岭 举目照遥空 毁佛崇天帝 移民复古风 临军称将勇 玩洞羡诗雄 剑气冲星斗 文光射日虹。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在它的《序》已经有明确说明,而文中提到的刘青云原诗为: 异境从天辟,登临眼界空。 万家遥带雨,一水怒号风。
古佛形容怪,奇人气象雄。 回看腰下剑,飞去作长虹。
这是首真诗,已经有许多史学家从多方面考证证明它的真实性,这里就不多谈了。 石达开这首诗的文词很浅,但显示出的文字功底却很深。
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原诗来看,没有什么高深的的用字,也没有引用什么典故,文意相当浅白,即使没有多少文化的人,靠听的也基本上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太平天国自起义后,一向倡导文以致用,提倡朴素的文风,便于理解,也便于流传。
开科设式也废除了八股文,以文章内容重于其形式。这也可算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意义之一吧。
但是,这首诗的用词虽浅显,却可以从形式上看出石达开的文字功力。这是首五言格律诗,诗词之中,以五言格律的平仄要求最严格,除了压韵的基本要求外,每句之中的平仄变换也有相当严格的限制。
这首诗是即兴的作品,而且还是限韵(依刘青云”空,风,雄,虹”原韵),信笔挥毫间,却完全符合五言格律的平仄要求,更值得注意的是,五言格律只要求第二联和第三联对仗,但石达开这首诗在遵守五言格律的平仄规则的基础上,更做到了四联完全对仗,这就十分难得了。所以,在形式上,这已经是一首上乘之作,尽管作者没有刻意雕砌卖弄文采,但却还是可以由此看出其文字功力。
再看诗的内容,气势明显胜过刘青云的原诗。罗尔纲先生曾这样评价它,“……从风格上看,石达开此诗风格雄壮,我们之要读他这一句“挺身等峻岭,举目照遥空”的诗句,便会立刻使人联想起麦高文所说的“英雄侠义,勇敢无畏,正直耿介”的气概。
这种风格与世传文士伪托的假诗风格是完全不同的。” 说到这里,笔者有两点联想: 第一,在《六十七将领上天王奏》中指责石达开“一返故乡,便有归林之念”,由于他们脱离石达开是在石达开返回老家贵县以前,所以这里的“故乡”只能指的是广西。
然而别说“一返故乡”,写作这首诗的时候,石达开回广西已经有六个月了。看这首诗所的气势,逐鹿中原的雄心展露无遗,哪有什么“归林”之念?仅凭这首诗,便足以驳斥所谓“一返故乡,便有归林之念”的说法。
第二,当今流传最广的石达开诗,恐怕是下面这首《入川提壁》 大盗亦有道,诗书所不屑。 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
策马渡悬崖,弯弓射胡月。 人头做酒杯,饮尽雠仇血。
认为这首诗是伪作的理由很多,如以“太平天国正朔”自居的“真天命太平天国通军主将”是否会公开自称“大盗”?此诗既是提壁,提于何处,为何当时不见任何公私文件提及?等等。这里要说的是,以石达开在广西的提壁诗所表现出的文字功力,这首诗也不太可能出于他的手笔。
这首诗既不会即兴之作,又不需要限制韵脚,论难度远远不及上面那首,但却连格律诗基本的对仗要求都不符合,且不说平仄是否合律,第二联“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根本就不对仗。实在很难使人相信它和前一首真诗是同一人所做。
(2)驻军大定与苗胞欢聚即席赋诗 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
这是1862年石达开大军经过贵州黔西,大定一带时,当地苗族百姓以欢迎“最尊贵的客人”的仪式欢迎石达开大军---将用黄豆,毛稗,高粱,小米,包谷和谷子酿贮,埋藏于地下多年的陈年美酒取出,盛在坛子里,放在花场正中央。用通心的吸管插入坛内。
石达开和太平军将士,与苗民们一同,载歌载舞,披着月色,照着营火,手扶吸管,低头畅饮。席间,石达开即兴赋诗一首。
首句“千颗明珠一瓮收”,是指美酒系以多种粮食酿成。次句“君王到此也低头”,是因为无论身份如果高贵之人,若不低头便无法将酒吸出。
后两句则是说五根手指握住吸管,将酒一饮而尽。 此诗真伪尚有争议,罗尔纲先生认为是真诗,而简又文,史式则认为既不能断言为真,亦不能断言为伪。
笔者个人相信这是首真诗。除了史家所举出的依据,如传说与石达开的行军路线,当地民俗等均符合外,更重要的还是这首诗所表现出的磅礴气概。
文字上,是紧扣“饮酒”一事,非常贴切,但收千颗明珠于一瓮,纵君王到此也低头,乃至只手托擎天之柱,可。
5.翼王石达开写过哪些诗词
.广西白龙洞提壁诗 太平天国庚申拾年,时于季春,予以政暇,偕诸大员巡视荒郊。
山川竞秀,草木争妍,登兹古洞,诗列琳琅,韵著风雅。旋见粉墙刘青云句,寓意高超,出词英俊,颇有斥佛息邪之概,予甚嘉之,爰命将其诗句勘石。
以为世迷仙佛者警。予与诸员亦就原韵立赋数章,俱刊诸石,以志游览云。
挺身登峻岭 举目照遥空 毁佛崇天帝 移民复古风 临军称将勇 玩洞羡诗雄 剑气冲星斗 文光射日虹。 2驻军大定与苗胞欢聚即席赋诗 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 3.五言告示 为沥剖血诚,谆谕众军民:自恨无才智,天国愧荷恩。惟矢忠贞志,区区一片心,上可对皇天,下可质古人。
去岁遭祸乱,狼狈赶回京,自谓此愚忠,定蒙圣君明。乃事有不然,诏旨降频仍,重重生疑忌,一笔难尽陈。
用是自奋励,出师再表真,力酬上帝德,勉报主恩仁。精忠若金石,历久见真诚。
惟期妖灭尽,予志复归林。为此行谆谕,遍告众军民:依然守本分,照旧建功名。
或随本主将,亦足标元勋,一统太平日,各邀天恩荣。
6.求一首后人评价翼王石达开的诗
思翼王----清明节有感 张瀚元 翩翩美少年,首义起金田。
为求太平世,还我汉家天。 豪气冲星斗,胸中藏经纶。
万里云和月,天地任纵横。 一战下江南,凯歌定天京。
二战扫长江,清妖心胆寒。 安庆易新制,百姓颂声名。
惊闻王杀王,庸主去长城。 远征大西南,千古留绝响。
武侯能呼风,君何不避雨。 满腔杀敌志,碧血化彩虹。
滔滔大渡河,声声叹英雄。 锦官芙蓉花,岁岁敬翼王。
君虽随鹤去,浩气存神州。 江山有胜迹,梦醒后来人。
翼王石达开 作者:辛白 一 男儿生当随君王,扫尽妖氛追汉唐。 阵前威摄三军魄,帷中心系万家粮。
国乱辛酸说家难,兵穷悲恸叹国殇。 大度河边刀快否,热血今朝未曾凉。
二 天朝奇兵多勇武,最服吾心是翼王。 满腹韬略病诸葛,一腔忠义老云长。
威震东西城池变,连破南北大营忙。 天王何德负兄弟,遂使太平不能长。
题大渡河翼王亭石室 作者:于右任 大渡河流急且长, 梯山万众亦仓皇; 遗民慷慨歌谣里, 犹说军前失翼王。
7.石达开留有太平天国唯一一 首题壁诗,作于广西的某地,有谁知道这八
《题壁诗》:“挺身登峻岭,举目望遥空;毁佛崇天帝,移民复古风。临军称将勇,玩洞羡诗雄;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刻于宜州白龙洞的一首诗。1861年石达开由贵县进军大西南,路经宜州,登白龙古洞,赋诗刊于洞壁。全诗八句:“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毁佛崇天帝,移民复古风。临军称将勇,玩洞羡诗雄。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颇能传达作者豪迈奔放的情怀,显示了文武双全的才干。此外,作者还留下了一批诗文,经后人整理刊行于世的有《石达开诗钞》、《石达开全集》等。 楼下那个是入川题壁 明显 是四川的 不是广西
8.石达开的:五岳抱举擎天柱,喝尽黄河水倒流. 的全诗
驻军大定与苗胞欢聚即席赋诗
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
这是1862年石达开大军经过贵州黔西,大定一带时,当地苗族百姓以欢迎“最尊贵的客人”的仪式欢迎石达开大军---将用黄豆,毛稗,高粱,小米,包谷和谷子酿贮,埋藏于地下多年的陈年美酒取出,盛在坛子里,放在花场正中央。用通心的吸管插入坛内。石达开和太平军将士,与苗民们一同,载歌载舞,披着月色,照着营火,手扶吸管,低头畅饮。席间,石达开即兴赋诗一首
9.石达开骂曾国藩诗句
《答曾国藩诗五首》石达开(一) 曾摘芹香入泮宫,更探桂蕊趁秋风。
少年落拓云中鹤,尘迹飘零雪里鸿。 身价敢云超冀北,文章早已遍江东。
儒林异代应知我,只合名山一卷终。 (这一首概述自己的少年志向) (二) 不管天人在庙堂,生渐名位掩文章。
清时将相无传例,末造乾坤有主张。 况复仕途皆幻境,几多苦海少欢场。
何苦著作千秋业,宇宙常留一瓣香。 (这一首奉劝曾国藩弃武从文) (三) 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
只恨苍天昏瞆瞆,欲凭赤手拯元元。 三军揽辔悲羸马,万众梯山似病猿。
我志未成人已苦,东南到处有啼痕。 (这一首陈述战斗历程,痛陈革命的同仁们无远志) (四) 若个将才同卫霍,几人佐命等萧曹。
男儿欲画麒麟阁,夙夜当娴虎豹韬。 满眼山河罹异劫,到头功业属英豪。
遥知一代风云会,济济从龙毕竟高。 (这一首指出开创王者之业不易,但坚信革命必将成功) (五) 虞舜勋华多硕美,皇王家世尽鸿蒙。
宽容居背移神鼎,亭长还乡唱大风。 起自布衣方见异,遇非天子不为隆。
澧泉芝草灭根脉,刘裕当年田舍翁。 (这首诗进一步阐明将待机而动,完成复国大业的雄心壮志) 石达开还有一首豪气冲天、吞吐风云的诗: 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五岳抱住擎天柱,喝尽黄河水倒流。石达开两次放过曾国藩,直接葬送了太平天国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再到定都南京,太平军一路北上都是势如破竹。
可是,自从定都南京开始,败报便一个接着一个!当时,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为统一大江南北遂即派遣两路大军,一路以林凤祥为首北上攻打清廷首都,一路以胡以晃为首西进夺取南京上游要地武昌、长沙和宜昌等。北伐大军本是牵制清军作用,西征大军却是命关太平天国兴衰荣辱!西征大军初期一路溯长江西进,畅通无阻地连克安庆、九江、武昌,兵锋一直攻击到曾国藩湘军老巢——湖南长沙!此时太平天国的头号劲敌加克星——湘军,已经完成了编练!屡败屡战的曾国藩,先是在长沙外围湘潭挫败了太平军前锋,遂即三路并发收复了岳州,紧接着湘军又顺流而下攻克了武昌,太平军一路败退!田家镇一战,太平军水师从建国以来积累的万艘战船全部被湘军焚毁,太平军水军元气大丧,遂即退守九江,而湘军则是步步紧逼!此时的天京城里是一片震动,九江一失,南京西方门户安庆城再无遮挡,安庆城若是再陷入湘军手中,南京城就会完全暴露在湘军的兵锋之下!这种建国即亡国的未来,极大的刺激了天京当权人物——杨秀清!是时候启用太平天国第一悍将了!两军争夺地点要图1854年,湘军围攻九江城,城外激战互有胜负,湘军却始终难以攻下九江城!这时,号称太平军第一悍将的翼王石达开悄悄领兵到来!石达开一到,立刻采用诱敌战术。
他的作战意图很简单,让笨重的湘军大船和灵活机动的小船分离,再攻击曾国藩幕府所在的大船!这年十二月,石达开引诱湘军小船进入鄱阳湖后,立即将鄱阳湖出口湖口封锁,断了湘军小船的归路!之后,太平军立即合围湘军笨重的大船。太平军两路合击,焚毁了湘军数十艘大船,曾国藩仅跳江得以身免,随之丢弃的还有咸丰皇帝赐给他的诏书与黄马褂!曾国藩乘坐小船一路逃到了南昌,而石达开的大军一路西进,收复了武昌!石达开太平军兵威正盛之际,完全可以乘胜追击,底定湘军老巢长沙城!但是翼王石达开收到了广东方面三合会数万大军归附报告,遂即决定率大军前往江西,收编其军以增强实力!在石达开汇合三合会义军之时,得以喘息的湘军组织水军封锁了九江到武昌的水路,打算以围困之法收复武昌城!而留守武昌城的太平军主将因为水师在先前大战中遭到焚毁,已经无法抵抗湘军再度反击!如果石达开继续沿着长沙方向猛冲猛打,在当时的条件下完全可以给与湘军主力沉重打击,退一步也可以荡平湘军赖以起兵、收税的湖南各处要地!石达开却为了合军不分主次,这是石达开犯下的第一个极大失误!带兵汇合三合会主力后的石达开,进军目标开始变得明确起来,那就是曾国藩驻守的幕府所在——南昌城!此时的江西之地大半已经归属太平军所有,而石达开使用的计策就是先剪除南昌城附近州府县衙,然后大军合围南昌,最小的战果能打死曾国藩,最大的战果可以顺利占领江西,对湖南侧翼形成威胁!太平军攻克了吉安府后,大军立即北上攻破了南昌门户——樟树镇,樟树镇湘军被歼灭数千人!遂即,石达开大军围困了南昌城。
此时湘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局之中,悍将罗泽南、塔齐布先后败死,湘军支援南昌的主力又被太平军阻挡在了外围。太平军昼夜不停地攻城放炮,曾国藩每日登城看到的都是城外太平军人山人海,旌旗招展,不觉肝胆俱裂!转眼到了咸丰六年(公元1855年,距离太平军起事4年),正在督军攻城的石达开突然收到了东王杨秀清的密函。
原来南京城外的清军江南、江北大营渐渐做大,杨秀清决定打破清军的围堵,为了加强力量,抽调翼王主力回军。石达开颓然长叹,“此乃天不灭曾国藩!”留下部将继续围困南昌,自己带兵回京!石达开走后,湘军立即组织。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歌颂石达开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