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歌意境情景交融特点的诗句
1.情景交融的诗句
1、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2、题都城南庄
唐代: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去年春天,在这户人家里,我看见那美丽的脸庞和桃花互相衬托,显得分外红润。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3、西江夜行
唐代:张九龄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译文:长夜漫漫,故人都在哪里,行船在这碧波夜月之中缓缓前行。天空辽阔悠远,思念故乡的情思越发哀切。身外的景物没有人的忧愁,清澈的河水也自在流动。
想到回家时林中树叶不知换了多少个春秋了,拥着乡愁坐在寂静的夜里,任凭寒露渐生,打湿了衣袖。还有那江中沙洲上的白鹤,在这暗夜与黎明的分际,乍然长鸣,让人暗暗心惊。
4、野望
唐代: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译文: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海内连年战乱,几个兄弟音讯阻隔;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
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我独自地骑马郊游,常常极目远望,世事一天天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
5、秋夕
唐代:白居易
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
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
译文:夜风拂过,树叶纷纷下落好似雨声闯入耳中,皎洁的月光似清霜铺满大地。正当夜深人静要独自睡去,不禁感慨有谁愿来为我拭去床上的灰尘。
2.情景交融的诗句都有哪些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学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山中》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居秋瞑》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求一句古诗名句要求:意境美,情景交融的
孟浩然入长安求仕时写的一联诗“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曾震动长安,轰动京师,王维为之击节称好,且赞不绝口。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河汉,就是天河,银河 。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有两三抹微云飘在银河间,而几点雨滴在梧桐之上,都是以景为心情导引的形容吟咏。
微云、河汉、疏雨、梧桐,均是平常之物,而诗人把这四种物象由两个动词巧妙地串连起来,组成一幅静谧清幽的秋夜画面。“淡”、“滴” 二字就是诗中之眼,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王士源的《孟浩然集序》说道: (浩然)闲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句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举座嗟其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 明月清霁,天上微微地点缀着一些云彩,使得银河显得稍稍暗淡了下来,朦朦胧胧的,更增加了几分风韵; 稀稀疏疏的雨点,滴落在清秋的梧桐叶上,发出了嘀哒嘀哒的响声,更显示出这清秋夜晚的凄清来。
4.古诗词情景交融的句子一例,
情景交融是古诗词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
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然而,情感的表达是要靠景物来显示的,抒情作品具有一种对画面美的依赖性。它的艺术形象一方面,具有艾略持所说的:“如画性”是一种生动的直观;另一方面这种形象又是一种情感的载体。
这种"如画性"与情感的载体的有机结合,就是所谓的"情景交融"。南宋文论家范唏交在《对床夜语》中首先提出这个概念。
他说:"情景交融而莫分也。"清人王夫之对此论述更为精要,他说:"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这是强调情对景的依赖关系。
又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融,荣悴之迎,互藏其宅"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这是描述情与景的辩证关系和意境中的艺术形象的情景交融的状态。 晚唐花间词派代表作家温庭筠的《梦江南》(梳洗罢)和更漏子(玉炉香)也堪称是情深景真的优秀作品。
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种神韵之美。 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干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这是一首写离情愁思之词。
一个女子,清早梳妆打扮,倚靠栏杆,眺望江面,期待着爱人的帆船归来。然而从早晨到日暮。
干帆过尽,始终不见爱人踪影,因而"肠断白苹洲。“过尽干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景抒情,生动含蓄地刻划出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过尽干帆,可见思妇望江时间过长。她独倚江楼眼望江面对每一只船都寄予了深切的厚望。
希望朝思暮想的爱人正在那驶过来的某一只小船上,但热切的希望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过尽千帆皆不是“皆不是”三个字包含了多少情思。
有焦灼而又充满希望的等待,有失望苦恼的无奈,其情之深之真,可想而知。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情毕现。”
斜晖脉脉水悠悠"境界扩大,于广阔的画面之中包蕴了丰富的内容。干帆过后,不见爱人,看帆徒使人伤感,不看也罢,她把目光投向那水天相接的远处,但见一抹斜阳静静地照着江面,江水无语东流。
面对此景,“此时无声胜有声”,主人公孤独寂寞之感便真切呈现于读者眼前。 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这首词着重写景,借景烘托情思,香烟蜡泪,暗示女子秋思萦怀,心情愁闷,雨滴声声,滴落到梧桐叶上,直到天明,可见她辗转反侧,一夜未曾入睡。萧萧秋风,冷冷秋风无一不渲染出相思女子的秋思无限,秋愁万端,正所谓"秋风秋雨愁煞人。
女词人李清照是善因景言情的妙手。我们且来品读她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真实地描绘了一位国破家亡羁留异乡的女词人那难以言说的痛苦和无边的愁绪,梧桐细雨,憔悴黄花,疾风过雁寂寞黄昏,所有这些景语无一不是诗人主观情感的注脚。真是一字一泪,字字血泪,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千载之下,仍令读者为女词人悲惨的际遇掬一把同情之泪。
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素来为人称道。风乍起,吹纹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求捋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这首词也是写女子想念远人。开篇景语“风乍起,吹纹一池春水”描写细腻,春水因风吹而激起一圈圈的涟漪,这正如思妇平静的心为大好春色所触动而引发出相思之情。
以此景语刻划思妇心理状态之微妙,贴切形象生动。闲引鸳鸯手捋红杏。
倚栏看鸭斗,碧玉 子口乎要坠落下来,这样的描写把女子空虚寂莫百无聊赖的懒散神态寓于形象的画面之中,见景而见人。
5.【诗歌意境的主要特征
意境的基本特征关于什么样的作品算有意境,说法并不相同.这同对意境的理解有关.如果认为“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或认为 意境是“作者在作品中创造的表现抒情主体的情感、以情景交融的意象结构方式构成的符号系统”,那么只要是具备了情景交融这个特点,就是有意境.如果把意境界定为:“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的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那么,只有能通过具体的事物和事件揭示出整个人生意味的作品,才是有意境的作品.因此,必须先搞清意境的界定关于意境的界定.在关于意境的各种界定中,我比较倾向于1999年版《辞海》的界定: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 这个提法,讲到意境的特征是“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本人认为其中的“深邃幽远”是指意境的本质特征.这应该比较符合实际.我们在欣赏诗词书画时,看到评论家关于作品意境的评论中,使用最多的评语是:“意境深邃”、“意境深远”、“意境清远”、“意境清幽”、“意境幽深”、“意境开阔”、“意境雄浑、超脱”等.这些字眼都和“深邃幽远”较接近.从字面解释,深邃幽远是指在作品的表层下,含有更深更远的含义,推演之,就是指含有“言外之意”.这一点也和我国古代多数文论家的意见一致,他们在谈到与意境有关的问题时,多很强调言外之意,如“文外之旨”、“象外之旨”、“画外之音”、“境生象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言有尽,意无穷”等等.因此本文把具有言外之意看作是意境的本质.“言外之意”如何产生?它形成于“虚实相生” 和“意与境谐”.鉴于对“意与境谐”中的“境”在理解上还有歧义.本文改用更通俗的提法——“情景交融”.它是从作品的内容形式方面来说的.“虚实相生”则是从意境的结构方面来说的.这样,本文对意境的特征作如下规定:意境的本质在于有言外之意,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情景交融是意境在内容形式方面的特征,或意境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是意境在结构上的特征.由于“言外之意”产生于“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并且也体现在“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中,所以本文主要分析“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一)情景交融二)虚实相生。
6.情景交融的古诗文及赏析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 "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