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雷神的诗句
1.关于雷的诗句大全
《闻雷》
——唐·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春雨早雷》
——唐·张说
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美人宵梦著,金屏曙不开.无缘一启齿,空酌万年杯.
《闻春雷》
——唐·司空曙
水国春雷早,阗阗若众车.
自怜迁逐者,犹滞蛰藏馀.
《雷公》
——唐·韩偓
闲人倚柱笑雷公,又向深山霹怪松.
必若有苏天下意,何如惊起武侯龙.
《雷》
——宋·陆游
君不见,冬月雷,深藏九地底,寂默如寒灰.纷纷槁叶木尽脱,蠢蠢蛰户虫争坯.坚冰积雪一朝尽,风摇天边斗柄回.雷声却擘九地出,殷殷似挟春俱来.鱼龙振鳍熟睡醒,桃李一笑韶颜开.候耕老农喜欲舞,掀泥百草知谁催.惟嗟妇女不解事,深屋揜耳藏婴孩.吾闻阴阳有常数,非时动静皆为菑.无人为报阿香道,时来何至劳卿推.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
——宋·苏轼
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
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中夜闻大雷雨》
——宋·陆游
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狂矢.中原腥膻五十年,上帝震怒初一洗.黄头女真褫魂魄,面缚军门争请死.已闻三箭定天山,何啻积甲齐熊耳.捷书驰骑奏行宫,近臣上寿天颜喜.合门明日催贺班,云集千官摩剑履.长安父老请移跸,愿见六龙临渭水.从今身是太平人,敢惮安西九千里!
《七月十七晚行湖塘雷雨大作》
——宋·陆游
电火雷车下九关,我行暮出郊原间.
鬅鬙暗树类奇鬼,突兀黑云如壤山.
江潮默应鳗岫溢,铁锁自脱梅梁还.
今夕虚檐泻悬瀑,预知高枕听淙潺.
《七月十九日大风雨雷电》
——宋·陆游
雷车动地电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倾.
强弩夹射马陵道,屋瓦大震昆阳城.
岂独鱼虾空际落,真成盖屐舍中行.
明朝雨止寻幽梦,尚听飞涛溅瀑声.
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2.有关雷电的诗句
咏蟹
【唐】皮日休
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乞彩笺歌
【唐】韦庄
开卷长疑雷电惊,挥毫只怕龙蛇走。
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仰荷圣泽聊书鄙诚
【唐】白居易
雷电颁时令,阳和变岁寒。
折槛行
【唐】杜甫
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
其他的:
送丹师归闽中
【唐】贾岛
行李经雷电,禅前漱岛泉。
华山
【唐】李洞
风驱雷电临河震,鹤引神仙出月游。
代孔明哭先主
【唐】李山甫
忆昔南阳顾草庐,便乘雷电捧乘舆。
五原书事
【唐】许棠
星河愁立夜,雷电独行朝。
古松
【唐】齐己
雷电不敢伐,鳞皴势万端。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唐】徐坚
鼙鼓喧雷电,戈剑凛风霜。
上吏部崔相公
【唐】薛逢
龙门曾共战惊澜,雷电浮云出浚湍。
龙潭
【唐】应物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
雨
【唐】张蠙
桑麻荒旧国,雷电照前山。
江行至沙浦
【唐】张乔
夜雨雷电歇,春江蛟蜃腥。
满江红
【宋】姜夔
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
水调歌头
【宋】陈楠
十月胎仙出,雷电送金虬。
桂枝香
【宋】黄裳
怪潭上灵光,雷电相击。
3.关于雷电的诗句有哪些
1、雷车动地电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倾。
强弩夹射马陵道,屋瓦大震昆阳城。——宋·陆游《七月十九日大风雨雷电》
2、方冬十月天炎蒸,雷公吼怒声凭凭。
投壶玉女忽大笑,晦明倏烁来相乘。
天方收声地藏蛰,激怒岂为阴所陵。
圆苍寓意端有在,要使强臣生战兢。—— 宋 .高斯得《冬大雷电》
3、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
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宋.苏轼《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
4、午热蒸崖嶂,晡时骤雨来。
仍年频见宽,中夏始闻雷。
山撼山疑压,林昏鸟误回。
吾宁识天意,吟苦自生衰。—— 宋.汪炎昶《五月二十三日雷电大作》
5、商山春夏旱,旱雷不降雨。
及秋又霖霪,雷声时一举。
君子容必变,所以敬天怒。
无乃丰隆鬼,恣意挝雷鼓。——宋.王禹偁《雷》
4.有关古代雷神的神话
古代神话 [2]我国古代神话里的雷神不止一个,最有名的一个,出自《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
据《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姜源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约期而生子。”说的便是它了。
姜源生下的孩子取名为后稷,被认为是周民族的始祖,描写这段故事的诗歌《生民》也被收入了《诗经》之中。又传说华胥氏也有过类似经历而生伏羲,于是后来也有人把伏羲和后稷混为一谈。
还有一个叫做夔,住在东海流波山上,像只没有角的牛,苍灰色,只有一只脚,能够自由出入海水之中。每进出时必有大风雨,同时吼声如雷。
黄帝与蚩尤大战时,士兵被蚩尤找来的各路山精水怪所迷惑,黄帝决定用些特别的材料来做面鼓,激励士气。于是上面这两位就倒了大霉,前者被抽了骨头做鼓槌,后者被剥了皮蒙成鼓。
黄帝还有个搞医疗的臣子名叫雷公,其事迹已不可考,只知他曾派使者采药,使者迷路而化做啄木鸟,或者后世雷公总是一副鸟脸的出处就在这里了。以龙身的形象而论,游戏里的雷神当以雷泽的那个可能性居多。
雷神信仰起源于中国古代先民对于雷电的自然崇拜,因为远古时代,气候 变化异常,晴朗的天空会突然乌云密布,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雷电有时会击毁树木,击丧人畜。使人们认为天上有神在发怒,进而产生恐惧之感,对之加以膜拜。
神的形象也从单纯的自然神逐渐转变成具有复杂社会职能的神。 对于雷神的形象,《山梅经·海内东经》中有记载,文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
在吴西。”这种形象是半人半兽形,人们认为雷声在天,而龙亦飞腾于天,将二者结台在一起,便会有雷雨;又将其腰问想象有一鼓,鼓发雷声。
后来雷神的形象进一步变化。《酉阳亲俎·前集》说“猪首,手足各两指,执一赤蛇啮之”;《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一说“豕首鳞身”;《铸鼎余闻》卷一说“大首鬼形,白拥项,朱犊鼻,黄带,右手持斧,左手恃凿,运连鼓于火中”;《集说诠真》引《搜神记》说“色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尺余,状如六畜,头如猕猴”;《唐国史补》说“其状如彘,秋冬伏于地中”;《夷坚丙志》卷七说其形如奇鬼,“长三尺许,面及肉色皆青。
首上加帻,如世间幞头,乃肉为之,与额相连”。总之雷神形象不定,体形或龙、或人、或兽;脸彤或人头、猴头、猪头、鬼头。
周秉以后,雷神被称为雷师,或雷公,《楚辞·离骚》:“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又《开元占经》曰:“五车东南星名曰司空,其神名曰雷公。”
无论称雷师还是雷公,当时人们崇祀的雷神只有一位,并以农历六月廿十四为雷公生日,称为“雷公诞”,是日人们均要奉祭雷公。到了元代,雷神的形象还没有定型,因为元代有“雷公旗”,所画雷神仍为“大首鬼形”或“力士之容”。
明清时代,雷神的形象趋于统一,其标准形象概为《集说诠真》中所述:“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颤,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执槌,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连鼓五个,左右盘蹑一鼓,称曰雷公江天君。”
可见雷神此时最明显的特征是猴脸、尖嘴,所以民间有之“雷公脸”、“雷公嘴”的说法。 九天应元雷声昔化天尊是雷部的最高神。
《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他下辖一个复杂的雷部组织,总部为神雷玉府,下设“三十六内院中司、东西华台、玄馆妙阁、四府六院及诸各司,各分曹局”。
据《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四府为:九霄玉清府、东极青玄府、九天应元府、洞渊玉府;六院为:太一内院、玉枢院、五雷院、斗枢院、氏阳院、仙都火雷院;诸有司为:天部廷司、蓬莱都水司、太乙雷霆四司北帝雷霆司、北斗征伐司、北斗防卫司、玉府雷霆九司及诸曹院子司。并称每个机构中均有“玉府左玄、右玄、金阀侍中、仆射、上相真仙、真伯、卿监、恃宸、仙郎、玉郎、玉童、玉女左右,司麾诸部雷神、官吏、将吏”。
且称“九天雷公将军、八方云雷将军、五方蛮雷使者、雷部总兵使者”,均在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麾下听令。是经称诸司中有三十六雷公,分天、地、人三类,每类十二名。
天雷十二为:神霄雷公、五方雷公、行风雷公、行雨雷公、行云雷公、布泽雷公、行冰雷公、行霄雷公、飞砂雷公、食粜雷公、伏魔雷公、吞鬼雷公。地雷十二为:纠善雷公、罚恶雷公、社令雷公、发稻雷公、四序雷公、却灾雷公、收毒雷公、扶危雷公、救病雷公、太升雷公、巡天雷公、察地雷公。
人雷十二为:收瘟雷公、摄毒雷公、却祸雷公、除祸雷公、破祸雷公、破庙雷公、封山雷公、伏虎雷公、打虎雷公、灭尸雷公、破障雷公、管魄雷公、荡怪雷公。这三十六雷公掌三十六天曹刑律,严格遵照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的命令,代天实施刑罚,经称“雷司布令行至疾如风火,不可留停,降泽之处有矛,震雷之声有数,可旱即旱,可雨即雨,必奉帝令”。
是经还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执掌五雷、十雷、三十六雷霆。五雷为:天雷、地雷、水雷、神雷、社雷。
十雷。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火神山雷神山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