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关于香包的诗句
1.有什么关于香囊的诗句
子夜歌三首
【作者:郑旦】
欲织双鸳鸯,终日才成匹。
寄君作香囊,长得系肘腋。
新曲古意
【作者:杨慎】
凌波洛浦遇陈王,惣步邯郸缀舞行。
鸾尾凤头争嬿婉,麝脐龙脑斗芬芳。
巫阳台上春先到,汉月楼中夜未央。
结网嬉蛛垂藻井,营巢睇燕宿梅梁。
金仙素掌晞金露,玉女青腰褭玉霜。
翠织屏风交屈戍,红罗斗帐挂香囊。
腻鬟斜坠乌云滑,脂体横陈白雪光。
词赋楚王怜宋玉,画图天老教轩皇。
生憎露鹤催宵急,死恨星鸡促曙忙。
肯信王嫱嫔绝国,红颜清泪泣玄羌
无题和袁子英
【作者:郭翼】
紫殿长杨满路尘,骊山荒草没麒麟。
伶玄作传追飞燕,李白歌辞忤太真。
舞袖夜虚金掌月,香囊魂坠紫丝茵。
可怜倾国倾城曲,一度秋风一怆神。
2.描写香囊的诗句
无题二首
【作者:杨亿】
铜盘蕙草起青烟,斗帐香囊四角悬。
沈约愁多徒自瘦,相如意密有谁传。
金塘雨过犹疑梦,翠袖风回祇恐仙。
日上秦楼休寄咏,东方千骑拥辎軿。
紫牡丹二首
【作者:杨万里】
万花不分不春妍,至竟专春是牡丹。
紫锦香囊金屑暖,翠罗舞袖掌文寒。
恨无国色天香句,借与风绦日萼看。
家有洛阳一千朵,三年归梦绕栏干。
蜡梅四首
【作者:杨万里】
{上艹下含}头元不是花房,融蜡熬酥戏滴将。
忽见微舒金爪甲,不知中有紫香囊。
顶山栗
【作者:王伯广】
黄篱抱中实,紫苞发外彩。
寄踪蜂窠垂,藏头蝟皮隘。
讵堪鼯鼠窃,更复猿猱采。
心怜使民畏,时须徇儿爱。
荆山破金璞,骊珠掩微颣。
缜密文自保,滋味身乃碎。
筠笼贡厥珍,不在柤梨外。
罗笾加其仪,顾与菱芡对。
易饱屏膏肉,余功益肝肺。
悬风当令坚,致湿忍使败。
晋地枣非偶,宣城蜜佳配。
谁知麝香囊,可居天下最。
芡
【作者:陶弼】
三伏池塘沸,难头美可烹。
香囊联锦破,玉指剥珠明。
叶皱非莲盖,根甘似竹萌。
不应从适口,炎帝亦曾名。
鸡头
【作者:陶弼】
三伏池塘沸,鸡头美可烹。
香囊连锦破,玉指剥珠明。
叶皱非莲盖,根甘似竹萌。
不应从适口,炎帝亦曾名。
早春雪后见辛夷初发
【作者:宋庠】
冒霸初分叶,惊春已作花。
鲜于紫艾绶,殷过赤城霞。
破蓓香囊小,衔趺彩笔斜。
骚人虽丽思,忍作桂旗车。
3.关于香囊的诗句有哪些
1,《满庭芳·山抹微云》 宋代 秦观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译文:悲伤之际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开腰间的系带,取下香囊。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
2,《定情诗》 魏晋 繁钦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译文:用什么表达我的真诚呢?戴在我耳上的一对明珠。用什么表达我的挚诚呢?系在我肘后的香囊。
3,《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宋代 张孝祥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译文: 回忆历史上的那年,正是三国的周瑜和东晋的小谢,年轻力壮谱写春秋。小乔刚刚出嫁,紫罗香囊犹未焚解,不朽的功业已经建立,的确从容优游。
4,《蕙香囊》 宋代 欧阳修
身作琵琶,调全宫羽,佳人自然用意。
译文:全身心弹奏着琵琶,调试着琵琶的全部音准,佳人自然地用心去弹奏。
5,《木兰花慢 感香囊悼双文》 元代 白朴
览香囊无语,谩流泪、湿红纱。记恋恋成欢,匆匆解佩,不忍忘他。
译文:看着腰间的香囊不知道说什么,只能默默流泪湿透了衣纱。想起相恋时的愉快时光,匆忙的把香囊解下来,不忍心看它,以免睹物思人。
4.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阳采撷》
【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已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七律 • 端午》
【现代】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5.描写香囊的诗句
1、满庭芳·山抹微云 宋代: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万点 一作:数点) 销魂。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译文:会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画中轻抹上去的一半;越州城外,衰草连天,无穷无际。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
在北归的客船上,与歌妓举杯共饮,聊以话别。回首多少男女间情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散失而去。
眼前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 悲伤之际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开腰间的系带,取下香囊。
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此一去,不知何时重逢?离别的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袖口。
正是伤心悲情的时候,城已不见,万家灯火已起,天色已入黄昏。 2、《定情诗》 魏晋 繁钦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译文:用什么表达我的真诚呢?戴在我耳上的一对明珠。
用什么表达我的挚诚呢?系在我肘后的香囊。 3、《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宋代 张孝祥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译文: 回忆历史上的那年,正是三国的周瑜和东晋的小谢,年轻力壮谱写春秋。小乔刚刚出嫁,紫罗香囊犹未焚解,不朽的功业已经建立,的确从容优游。
4、《蕙香囊》 宋代 欧阳修 身作琵琶,调全宫羽,佳人自然用意。 译文:全身心弹奏着琵琶,调试着琵琶的全部音准,佳人自然地用心去弹奏。
5、《木兰花慢 感香囊悼双文》 元代 白朴 览香囊无语,谩流泪、湿红纱。记恋恋成欢,匆匆解佩,不忍忘他。
译文:看着腰间的香囊不知道说什么,只能默默流泪湿透了衣纱。想起相恋时的愉快时光,匆忙的把香囊解下来,不忍心看它,以免睹物思人。
6.端午节香包的由来
一、端午节佩戴香囊是华夏民族的古老习俗。香囊是香荷包的简称。香囊又名香包、荷包、香袋、香荷包。
二、据考证,端午节佩戴香荷包源于公元前278年,楚国民以“简棕”(即竹简贮米)投入汨罗江祭奠屈原,使鱼不损伤其遗体;又据《初学记》中记载:汉光武年间,长沙人欧回,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屈原官名)对他妻子托梦说:“你们祭祀的东西,被江中蛟龙偷走了,以后可以用艾叶包住,五色线捆好,蛟龙最害怕这两样东西”。于是其妻就用竹简制粽,并缠上五色丝线投入江中。后来世代相传,发展为端午节食品及五色丝线缠粽子的民风民俗。到后来,人们又用五色彩线缠、绣各种各样的香荷包,这种古俗愈演愈烈,据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中描写:“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又如:《红楼梦》书中写道:“(宝玉)因忙把衣解了,从里面衣襟上将所系的荷包解了下来。”这里的香囊、荷包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是端午节所佩戴之物,但其古俗含义辟邪、熏香、定情物不免也夹杂在其中。元代杂剧就提到这种香荷包,让驰聘疆场的武士佩戴在身边,是用来装针线的,大的像钱包,小的似手袋。
三、我国古俗佩戴香荷包历史悠久,它可追溯到周代之前。据《礼记·内则》记载:“子弟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男女未冠笄者,咸盥漱、栉纵拂髦、忽角衿缨,皆佩容臭。”这里所说的“衿缨”是编结的香囊;“容臭”是指香囊中的香物。这段文字记载说明周代年轻人在父母与舅姑处时,随身佩戴香荷包(香囊),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礼仪,也说出了那时的香荷包尚无装饰意义。
四、在我省许多城乡,尤其是西峡,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总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并举办许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耐人寻味的民俗活动。特别是这天,大人小孩都佩戴各色丝绸,精工制作成的颜色各异、形状不同的香囊戴于身上、腰间,娃娃们都要带上布制的肚兜,人们认为这些布制吉祥物都有灵气,都具有保护子孙平安成长的特性,因此,在端午节这天佩戴香囊,受到人们喜爱和欢迎,
五、香荷包都是采用彩色绸缎或布块包上棉花,掺和着丁香、山艾、细辛、甘松、白芷等中药粉,再用彩绸扎绣而成。它们下边还垂上红、绿、青、蓝、紫各种线穗,再穿上银珠光片之类,看上去珠光宝气,诱人喜爱。有些巧手把许多小香包串起来,组合成很有趣的“八仙过海”、“鱼儿钻莲”、“老鼠啃葡萄”、“狮子滚绣球”、“猴娃啃桃”、“虎踏五毒”、“驱五毒簸箕”、“艾虎”。在端午节早晨,大人要把这些香荷包给孩子佩戴在身上。希望香荷包里的香味和小动物可以祛病除恶,祈福降寿。随着历史的演变,祛病求福的观念渐渐淡化,而这制作精湛的艺术品的风俗却保存了下来,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衷心祝愿。
7.端午节关于香包的歌曲
歌名中带端午的歌:有关端午节、端午日、端午竟舟~ 歌词中带端午的歌:晚风花香、一年之计、珠玑路晨光、师兄 有关端午的歌曲 云海苍茫 凤凰飞翔 九天任来往 清凉酒浆 洁白衣裳 兰花为你香 长长的想 远远的望 岁月在流淌 深深的情 沉沉的爱 永在我心上 秋风落叶 白露横江 星辰在闪亮 亲亲家园 遥遥故乡 千里多迷茫 长长的想 远远的望 岁月在流淌 深深的情 沉沉的爱 永在我心上 歌词:《又到端午节》 作者:苏一一 又到一年一度端午节, 满大街、都是飘香的粽叶, 好想尝尝久违的风味, 又怕从此打开思乡的情结。
一层一层的翠绿粽叶, 裹着爹娘的辛劳与欢悦, 吃一口粽子,道一声感谢, 似海恩情啊,在心头奔泻。 又到五月初五端午节, 满大街、洋溢节庆的浓烈, 家家户户挂起了艾草, 还有远嫁归来风韵的阿姐。
一片一片的芳香艾叶, 熏染老屋的白天和黑夜, 编一只香囊,绣一只蝴蝶, 万千情丝啊,绵延了岁月。
8.关于端午的诗句古诗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3、《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5、《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6、《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8、《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9、《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0、《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1、《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端午节的香包什么时候扔什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