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意识形态的诗句
1.意识形态话语的各个层次包括哪些
意识形态语言是反映某人或某类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看法、信念、态度的语言文字。用白话说,意识形态语言就是语言文字,但是语言文字可以反映出个人或某种群体的特性,所以在特定的领域或条件下,就把语言称为“意识形态语言”,或者叫“语言意识形态”,下面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语言意识形态:
1、语言的现实力量:这是最常见也最古老的语言意识形态,即:认为语言本身是有能力对现实产生作用的。比如我们熟悉的许多避讳,某些话不能说,就是认为说出来会影响现实,发生不好的事情;
2. 语言与个人品质:这也是极为常见的意识形态,认为个人品质可以反映在语言上。例如,常说用火星文的人脑残,这个“脑残”就属于个人品质,把使用某种“文字”的喜好,与个人品质之间建立了连接。当然,这样的关联大多是武断的;
3. 语言与社会群体:这个意识形态和上一个联系非常紧密。还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常认为,用火星文的人就是九零后,这就是把某个语言和某个群体关联在一起;
4. 语言与民族国家:这是语言人类学界的一大重点。这一类型最常见的意识形态就是纯粹主义(purism),它是说:一个民族国家的建立,必然和统一的民族语言密不可分。换言之,没有统一的语言,就不可能有统一的国家。换个角度,当某个地区被纳入民族国家版图的时候(尤其是殖民地),当地人会用纯粹主义去抵制殖民语言的入侵,认为以此可以维护自己的民族认同;
5. 语言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个意识形态和纯粹主义有点唱反调的意思。它说的是:一种语言的存活、普及或销声匿迹,和什么民族国家、什么社会群体云云的都没有关系,而是和语言本身的资质相关。这个语言本身好,那么自然会流行,自然会存在下去;如果它本身有缺陷,那么自然会灭绝。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一切都是语言本身的事情,和外界无关,这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
6. 语言基因论:这个意识形态是指一个人的谱系语言(比如祖先说的、父母说的,等等)可以在基因上遗传给后代,因此后代学习这种语言是最容易的。所以即使小孩儿出生在非谱系语言的环境里,谱系语言仍然是最容易习得的。
基因论、民族国家、个人品质等意识形态纠缠在一起,形成了很复杂的多维度的语言意识形态。
2.有反映现代意识流形态的好诗,请推荐一首
运杨柳的骆驼 公 刘 大路上走过来一队骆驼, 骆驼骆驼背上驮的什么? 青绿青绿的是杨柳条儿吗? 千枝万枝要把春天插遍沙漠。
明年骆驼再从这条大路经过, 一路之上把柳絮杨花抖落, 没有风沙,也没有苦涩的气味, 人们会相信:跟着它走准能把春天追着。 按理说,载送树苗的运输工具多种多样,此诗却把其他运输工具统统撇在一旁,独独牵出了一队骆驼,真是奇妙无比。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在人们心目中向来是干旱、荒凉的象征,现在忽然让它和绿色、树木结缘,这不是巧妙的“逆向思维”是什么?不正可以由此有效地激发读者的兴趣?更妙的是诗人并不满足于让骆驼在植树期间一闪而过,而是执意要骆驼等到明年树木茁壮时再来走上一趟,诗的结尾写道:“人们会相信:跟着它走准能把春天追着。 ”好一个“相信”和“准能”,诗人的感情如此热烈,语气如此恳切,人们还能不相信骆驼就是春天的使者吗?请看,“骆驼”这个中心意象发挥了多大的作用!顺便说一下,此诗在遣词造句方面也很有特色,如委婉的设问句的使用,“骆驼骆驼”、“青绿青绿”、“千枝万枝”三组叠词的安排,都使此诗增色不少。
手 杖 杨孟芳 那天,我告别家乡, 送给母亲一根手杖, 它支撑起母亲的生活, 寄托着我无限希望。 它弯着头向母亲鞠躬致敬, 哦,那是我留给母亲的形象; 它直着身子“笃笃”地走路, 哦,那声音立刻传到我耳旁! 许是作者要离家外出读书,或是到外地去工作,总之是非离开家乡那方热土,非离开慈祥的母亲不可了。
眼看母亲已进入老年,步履不如从前那么灵活,应该送一件什么礼物给母亲好呢?作者左思右想之后,终于决定送上这根手杖。也许有人会说,一根手杖能值多少钱?有什么可以津津乐道的?这就错了。
作者说这根手杖“支撑起母亲的生活”,“支撑”二字用得多好!它既是对手杖具体功用的“实”写,也是对母亲得以健康地快乐地生活的“虚写”,可谓虚实兼备,情理交融。 诗歌第一节比较平实,作者意在交代,让读者了解她和母亲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有无这个交代是大不一样的,没有这个交代,读者就会莫名其妙;有了这个交代,读者就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
果然,到了第二节,作者就实现了大胆的升华,手杖的上端呈弧形,作者竟然想像那是她自己弯着头向母亲鞠躬致敬!古往今来描写手杖的文字多矣,可是从未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倘非情深意切,何以臻此?这还不算,作者又从手杖的下部是笔直的形状出发,不说母亲走路,而说手杖走路;不说自己远离了母亲,而说母亲的举手投足都萦绕于自己胸中,回响在自己耳旁,真是孝思不匮,亲情长存,令我们过目难忘! 此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作者捕捉了“手杖”这个意象,免得花费许多笔墨,从正面对亲情作详尽的描绘。
3.关于常见诗词的意象,
1、明月: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例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松、梅、竹、菊被称为“岁寒四君子”,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 松树常用来象征孤直的品,。
3、菊花: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例子: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4、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例子: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5、青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例子: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6、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例子: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7、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例子: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8、鹧鸪: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例子:“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9、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例子: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10、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 例子: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例子:“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11、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例子:《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12、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例子: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3、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例子: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14、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例子: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15、关山: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例子: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为曲子名。
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16、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
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
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
例子: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
4.形容"受益匪浅"的诗词有哪些
1、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唐代:李白《慈姥竹》
译文:我没有听过龙吟的声音,但是此竹箫发出的声音比笙箫奏出的乐音会更美妙。做人啊,别像蒲草弱柳,一遇秋风就枯凋,要像这慈姥竹,迎风挺立,虚心贞洁,自强自尊。
2、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唐代-黄檗禅师《上堂开示颂》
译文:梅花要不是经受住一次次风霜摧折之苦,哪会有素馨沁人的花香。
3、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代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译文:我在少年时候,早就充当参观王都的来宾。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
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代-刘禹锡《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
译文: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
5、我与先生,夙期已久,人间无此。不学杨郎,南山种豆,十一征微利。云霄直上,诸公衮衮,乃作道边苦李。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宋代:姜夔《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
译文:我与先生交往已久,人间没有我们这样的深厚的友谊。不学杨恽那样谋求钱财,在南山种豆,以求获得十分之一的微利。也不学衮衮诸公青云直上,而作道路边的酸苦李子。五千言的《道德经》让我一生受用不尽,任其自然,因缘自适,哪能受造化的戏弄?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民族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