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梧桐树意向的诗句
1.关于梧桐在古诗词中的意象研究
1;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自然是生性高洁。蝉所栖之高的梧桐,其形象高洁也就更加卓茕不凡。由于梧桐孤然傲立、品性高洁,所以人们将它与松柏放在一起,称为美材。
2;青干碧叶的梧桐,则是伉俪深情的象征,古代传说梧为雄,桐为雌,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我国有“梧桐相待老,鸳鸯合双死”之说,因此,诗文中常以梧桐表示男女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
3;梧桐落叶早,古人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的说法。古人素有悲秋的情结,睹物伤怀,见叶落更觉秋深。“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南唐·李煜《相见欢》)囚禁生活中的南唐帝王,自是有一番愁苦,而这清冷的月光照着光秃的梧桐树,愈加增添了院中人的愁怨。
4;借助“雨”意象的凄冷的氛围,以衬托出孤枕不眠的离愁客愁,莫过于摹写静夜雨声。当夜幕垂下后,人们对雨的听觉非常敏锐,那淅淅沥沥的雨声特别具有穿透力,直人深夜未眠人的心里。为了追求夜雨更加清晰的声响效果,古代文人们往往借助于梧桐树叶写雨之声。著名的有晚唐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借三更时分梧桐冷雨的一叶叶、一声声,烘托出闺中女子的一怀离愁别怨,极为凄婉动人。温庭筠此词中的“梧桐雨声”作为一个特写的意象,一再出现在以后的宋词创作中,它由个体意象成为公共的意象,带有渲染离情愁怀的特定色调。
2.关于宋词中梧桐的意象
唐诗中最先起用“梧桐”意象的,恐怕当算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梧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蝉居于梧桐之上,此诗以梧桐树干的高挺清拔声响远播,暗指诗人志趣的高洁。苏轼在元丰五年被贬黄州时有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梧桐前着一“疏”字,更显梧桐树孤高独立,东坡先生卓尔不群的品性由此可见一斑。
桐木也可指品行高洁。“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孟郊《秋怀》)桐木是制琴的美材,峥嵘的桐木制成的美琴却弃置不被用,借此寄托了诗人苦吟一生而穷困一生的失意的悲哀。桐花也能对超凡的才能起衬托作用。李商隐在表现韩冬郎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才能时写“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传说中凤凰喜栖于桐花遍野的丹山,所以桐花便成了俊才的生活背景。
时至初秋,梧桐落叶最早。因此诗人常有梧桐叶落而天下知秋的怀想。“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晏殊《清平乐》)平淡幽细的描绘中透露出淡淡的哀愁。“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耿玉真《菩萨蛮》)萧索之秋梧桐叶落,人去京师,闺中人怎不怅然失望?柳永《玉蝴蝶》中有“梧叶飘黄,谴情伤”之句,渲染出秋的萧疏、清幽和衰飒。把梧桐与秋联系得最好的是李煜的《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秋的味,秋的落寞以及无穷的艺术美尽情显现。
诗人常借其他秋景共同谱写秋的韵味。“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秋光渐老,一片苍寒。“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高观园《菩萨蛮》)桂花、秋雾、西风,一派自然天成。
古人常在傍晚或清晓时分汲水。梧桐与井、辘轳并举,点明傍晚时令。“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以井边梧桐秋深夜黄破题,点明季节、时令。李煜《采桑子》中写“辘轳金井静,梧桐晚,几树惊秋”。
傍晚时分,落叶飘零,希冀飘零,心绪零落,最易想念未归之人,所以诗人常将梧桐和秋雨、秋声联系起来表达哀情。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引用已较为成熟。“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酸恻动人的意象婉转地描述了杨玉环死后唐太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景中有情,情景浑涵,合成一片,不露痕迹。以梧桐表闺怨的集大成者应是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意象不断叠加,意境逐步沉郁,写景议论自然交融。
梧桐秋雨滴落,声声催人断肠。以秋声来衬托寂寞,更能突现心境孤独。“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只是一滴雨露,不知多少离愁,声声叶叶,离愁到明也难以释怀。这种用以动衬静的方法,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梧桐雨除表怨情外,还在怀友人,述矢志,叙飘零中时有闪现。姜夔写给友人的《八归》中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刘过在《贺新郎》中道“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贫士的失职之悲在秋风秋雨中真正愁煞人。邓剡《浪淘沙》“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述写了飘零之苦。
经过一代又一代文人的染笔,后人听到秋风吹拂梧桐,就产生凄凉的况味。但梧桐不仅仅是凄凉的代名词。“梧桐”意象应用较广,因而含义复杂,上文只是简单的归纳。梧桐深深深几许?“梧桐” 意象中更深的况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析。
3.关于宋词中梧桐的意象是怎样的
最先起用“梧桐”意象的,恐怕当算唐朝诗人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梧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蝉居于梧桐之上,此诗以梧桐树干的高挺清拔声响远播,暗指诗人志趣的高洁。苏轼在元丰五年被贬黄州时有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梧桐前着一“疏”字,更显梧桐树孤高独立,东坡先生卓尔不群的品性由此可见一斑。
桐木也可指品行高洁。“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孟郊《秋怀》)桐木是制琴的美材,峥嵘的桐木制成的美琴却弃置不被用,借此寄托了诗人苦吟一生而穷困一生的失意的悲哀。桐花也能对超凡的才能起衬托作用。李商隐在表现韩冬郎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才能时写“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传说中凤凰喜栖于桐花遍野的丹山,所以桐花便成了俊才的生活背景。
时至初秋,梧桐落叶最早。因此诗人常有梧桐叶落而天下知秋的怀想。“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晏殊《清平乐》)平淡幽细的描绘中透露出淡淡的哀愁。“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耿玉真《菩萨蛮》)萧索之秋梧桐叶落,人去京师,闺中人怎不怅然失望?柳永《玉蝴蝶》中有“梧叶飘黄,谴情伤”之句,渲染出秋的萧疏、清幽和衰飒。把梧桐与秋联系得最好的是李煜的《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秋的味,秋的落寞以及无穷的艺术美尽情显现。
诗人常借其他秋景共同谱写秋的韵味。“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秋光渐老,一片苍寒。“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高观园《菩萨蛮》)桂花、秋雾、西风,一派自然天成。
古人常在傍晚或清晓时分汲水。梧桐与井、辘轳并举,点明傍晚时令。“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以井边梧桐秋深夜黄破题,点明季节、时令。李煜《采桑子》中写“辘轳金井静,梧桐晚,几树惊秋”。
傍晚时分,落叶飘零,希冀飘零,心绪零落,最易想念未归之人,所以诗人常将梧桐和秋雨、秋声联系起来表达哀情。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引用已较为成熟。“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酸恻动人的意象婉转地描述了杨玉环死后唐太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景中有情,情景浑涵,合成一片,不露痕迹。以梧桐表闺怨的集大成者应是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意象不断叠加,意境逐步沉郁,写景议论自然交融。
梧桐秋雨滴落,声声催人断肠。以秋声来衬托寂寞,更能突现心境孤独。“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只是一滴雨露,不知多少离愁,声声叶叶,离愁到明也难以释怀。这种用以动衬静的方法,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梧桐雨除表怨情外,还在怀友人,述矢志,叙飘零中时有闪现。姜夔写给友人的《八归》中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刘过在《贺新郎》中道“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贫士的失职之悲在秋风秋雨中真正愁煞人。邓剡《浪淘沙》“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述写了飘零之苦。
经过一代又一代文人的染笔,后人听到秋风吹拂梧桐,就产生凄凉的况味。但梧桐不仅仅是凄凉的代名词。“梧桐”意象应用较广,因而含义复杂,上文只是简单的归纳。梧桐深深深几许?“梧桐” 意象中更深的况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析。
4.语文诗词中“梧桐”的意象是什么
1;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自然是生性高洁。蝉所栖之高的梧桐,其形象高洁也就更加卓茕不凡。由于梧桐孤然傲立、品性高洁,所以人们将它与松柏放在一起,称为美材。
2;青干碧叶的梧桐,则是伉俪深情的象征,古代传说梧为雄,桐为雌,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我国有“梧桐相待老,鸳鸯合双死”之说,因此,诗文中常以梧桐表示男女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
3;梧桐落叶早,古人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的说法。古人素有悲秋的情结,睹物伤怀,见叶落更觉秋深。“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南唐·李煜《相见欢》)囚禁生活中的南唐帝王,自是有一番愁苦,而这清冷的月光照着光秃的梧桐树,愈加增添了院中人的愁怨。4;借助“雨”意象的凄冷的氛围,以衬托出孤枕不眠的离愁客愁,莫过于摹写静夜雨声。当夜幕垂下后,人们对雨的听觉非常敏锐,那淅淅沥沥的雨声特别具有穿透力,直人深夜未眠人的心里。为了追求夜雨更加清晰的声响效果,古代文人们往往借助于梧桐树叶写雨之声。著名的有晚唐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借三更时分梧桐冷雨的一叶叶、一声声,烘托出闺中女子的一怀离愁别怨,极为凄婉动人。温庭筠此词中的“梧桐雨声”作为一个特写的意象,一再出现在以后的宋词创作中,它由个体意象成为公共的意象,带有渲染离情愁怀的特定色调。
5.梧桐在古诗词中一般是什么意象的表现
1、高洁品格的意象及寓意
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再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以高大挺拔,绿叶疏朗的梧桐为蝉的栖身之处,写出了蝉的高洁,暗喻自己品格的美好.庄子在《秋水》中也说:“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鹓鶵是古书上说的凤凰一类的鸟.它生在南海,而要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是它的栖身之处.这里的梧桐也是高洁的象征.因此,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2、忠贞爱情的意象及寓意
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它又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诗中用松柏梧桐的枝叶覆盖相交,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抗争的夫妻,生前被迫分离,死后合葬九泉,能不震撼人心?
3、孤独忧愁的意象及寓意
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重门深锁,顾影徘徊,只有清冷的月光从梧桐枝叶的缝隙中洒下来,好不凄凉!过去是居万民之上的君主,而今已成阶下囚,万千愁绪,满腔幽愤,尽在其中.亡国之恨何时了?又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深秋孤夜,夜雨滴打着梧桐和芭蕉,每一声都引起相思之人的阵阵秋思和缕缕愁绪.这既是一首雨夜相思曲,又是一幅凄风苦雨的秋夜图!面对此景,相思之苦便从词人心底涌起.作者对雨打梧桐和芭蕉的描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凄婉惶惑,意境深远.
4、离情别绪的意象及寓意
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诗人以昔日的盛况和眼前的凄凉作对比,描写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乱失去了杨贵妃后的凄凉境况.唐明皇回宫后,目睹旧物,触景生情,昔日的美人何在?诗人以春秋两季景物相对比,暗讽了这位重色轻国的君主与美人儿缠绵缱绻带来的终生悔恨.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秋夜三更,冷雨滴在梧桐叶上,一位独处秋闺的女子,脆弱敏感的心已无法承载离情别绪的痛苦,缠绵悱恻,幽怨伤怀,彻夜不眠.其意蕴深厚,令人回味无穷.再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丈夫去世,独守空房的李清照,遭受国破家亡的痛苦.此时,女词人独立窗前,雨打梧桐,声声凄凉,孤独无助的她,在深切地怀念着自己的丈夫.这哀痛欲绝的词句,催人泪下,堪称写愁之绝唱.
如若满意,还望采纳,谢谢!
6.宋词中描写梧桐的意象以及赏析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作者】:李煜 【朝代】:南唐 【体裁】:词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注释】: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2]离愁:指去国之愁。
[3]别有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
【前言】: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廷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赏析】: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7.赞美梧桐树的诗词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会相老,鸳鸯会双死。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是非不到野溪边,只就梧桐听雨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红豆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只有这些了。
关于梧桐树的诗句名句
1.关于描写梧桐树的诗句
常见诗句有: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酒阑人散草草,闲阶独倚梧桐。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这里我列一首:
李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1]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2]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3]
【注释】: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2]离愁:指去国之愁。
[3]别是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2.关于梧桐树的诗句
《凤归云》 ——唐·滕潜 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树上宿寒枝。
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绣衣。 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
曾将弄玉归云去,金翿斜开十二楼。 《寄邓志宏》 陆游 三径从来半草莱,席门那为故人开, 自惭不是梧桐树,安得朝阳鸣凤来。
《诗经·大雅·卷阿》:"凤凰呜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杜甫《秋兴》八首之八:“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白居易《初入峡有感》:“栖凤安于梧,潜鱼乐于藻。”
陆游《寄邓志宏》:“自惭不是梧桐树,安得朝阳鸣凤来。”。
3.求一句描写梧桐树的古诗词句
1、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唐代戴察
译文:萧瑟稀疏的梧桐树叶上,借着刚刚升起的满月,露水泛出闪亮的光茫,闪亮的光线装扮了这朴素的寒夜。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译文: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3、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出自宋代刘翰的《立秋》
译文:睡梦中朦朦胧胧地听见外面秋风萧萧,可是醒来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出自五代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译文:孤独的人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楼。仰视天空,残月如钩。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5、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出自宋代周紫芝的《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译文:三更雨点点洒上梧桐,一叶叶、一声声,都是离别的哀音。
6、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忆秦娥·咏桐》
译文:香火就要熄灭,酒也所剩无几,这光景令人内心好不悲苦凄切。严酷萧瑟的秋风,催逼、加快了梧桐的飘落。梧桐落,就是那种不愿见到的、一片衰败的景色,它是那么叫人感到孤独、冷落。
4.带有梧桐的诗句
牛丛 【题朝阳岩】
洞名独占朝阳号,应有梧桐待凤栖。
薛能 【秋题】
磷磷甃石堪僧坐,一叶梧桐落半庭。
邵谒 【汉宫井】
梧桐老去残花开,犹似当时美人影。
陆龟蒙 【野井】
朱阁前头露井多,碧梧桐下美人过。
罗隐 【听琵琶】
香筵酒散思朝散,偶向梧桐暗处闻。
和凝 【宫词百首】
夜来霜坠梧桐叶,诸殿平明进御衣。
李中 【春闺辞二首】
玉塞梦归残烛在,晓莺窗外啭梧桐。
滕潜 【凤归云二首】
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枝上宿寒枝。
花蕊夫人 【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杨柳阴中引御沟,碧梧桐树拥朱楼。
姚月华 【楚妃怨】
梧桐叶下黄金井,横架辘轳牵素绠。
刘媛 【长门怨】
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赵虚舟 【戏赠】
砌下梧桐叶正齐,花繁雨后压枝低。
张窈窕 【春思二首】
井上梧桐是妾移,夜来花发最高枝。
薛涛 【别李郎中】
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
尚颜 【秋夜吟】
梧桐雨畔夜愁吟,抖擞衣裾藓色侵。
修睦 【松】
盘根一种依平地,自是梧桐不久长。
5.有关梧桐的诗句
1.《梧桐》【唐】戴叔伦
亭亭南轩外,贞干修且直。
广叶结青阴,繁花连素色。
天资韶雅性,不愧知音识。
2.《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宋】李清照
4.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宋】刘翰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唐】李煜
6.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鹧鸪天》【宋】周紫芝
6.关于“梧桐”的诗句有哪些
1、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唐·孟浩然 《句》
2、十二珠帘卷秋月,霏霏凉露下梧桐。——元·萨都剌 《赠来复上人四首 其四》
3、芳草满庭飞燕子,晚凉和雨在梧桐。——明·文徵明 《晚雨饮子重园亭》
4、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5、入门紫鸳鸯,金井双梧桐。——唐·李白 《效古二首 其一》
6、四十日秋无点雨,谁将消息到梧桐。——宋·方岳 《秋热 其一》
7、台越还闻走麋鹿,墟吴真见有梧桐。——明·沈周 《读吴越春秋》
8、白纻乌纱青宝玦,紫鸾黄鹄碧梧桐。——宋·杨万里 《和章德茂少卿拉馆学之士四人访王德脩提干》
9、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明·何景明 《雨夜似清溪二首 其一》
10、离情满江汉,秋色入梧桐。——明·黄瑜 《送张九衢都帅北上时镇惠潮》
11、游鳞戏沧浪,鸣凤栖梧桐。——唐·高适 《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
12、晓霜凝耒耜,初日照梧桐。——唐·卢纶 《和考功王员外杪秋忆终南旧居》
13、会希全物色,时放倚梧桐。——唐·杜甫 《遣闷奉呈严(一本有郑字)公二十韵》
14、麒麟游甸苑,凤鸟集梧桐。——明·祝允明 《都门赠吴渊父》
15、满耳蛩声秋唧唧,玉阶寒露冷梧桐。——清·杨淑贞《秋夜》
17、16、玉醑金钗香梦断,归来晴月挂梧桐。——宋末元初·方回 《饮商氏普安堂(大震)》
18、斜照尚多高柳少,明年更欲种梧桐。——宋·葛天民 《小亭》
19、绿苔侵杖屦,秋色近梧桐。——宋·刘敞 《庶几堂》
20、仰看阳光只见空,不如影里看梧桐。——宋·杨万里 《小憩揭家冈谛观桐阴》
7.关于描写梧桐树的诗句
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宋】李清照2.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立秋》【宋】刘翰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唐】李煜4.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鹧鸪天》【宋】周紫芝5.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寒闺怨》【唐】白居易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更漏子》【唐】温庭筠7.落日斜,秋风冷。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梧桐影·落日斜》【唐】吕岩8.卧听疏雨梧桐,雨馀淡月朦胧。
--《清平乐》【宋】晏几道9.梧桐山上梧桐树 ,梧桐树上落凤凰 ,梧桐引客来 ,山高任我登——原创1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五代】李煜11.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12.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忆秦娥》【宋】李清照13.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咏梧桐》【清】郑板桥14.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
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五代】李煜。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梧桐树落叶的诗句诗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