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牛图的诗句解析
1.唐代韩滉《五牛图》赏析(或评论)
还望楼主采纳!
2013年1月1日《国家人文历史》九大专家共同推出,唐·韩滉《五牛图》评为:九大镇国之宝。
韩滉《五牛图》,目前中国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别无其它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画家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乖僻的。在技巧语汇表现上,作者更是独具匠心,作者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其线条排比装饰却又不落俗套,而是笔力千钧。比起曹霸、韩干画马、周昉、张萱画仕女,似乎在线条独立性展现方面有更多的追求。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由于其线条茁壮如此故尔五牛姿态虽有平、奇之不同,但在深美趣味上是同样的厚重与生拙。
《五牛图》画在一张窄而长的桑皮纸上,五牛姿态各异、身形逼肖,全图除了一丛荆棘之外,不设任何背景,着重突出牛的既倔强又温顺的性格。韩用粗壮雄健而富于变化的线描,表现牛的骨骼和筋骨,以赭、黄、青、白等色彩表现五牛毛色的不同,且根据牛体的凹凸施以不同颜色,具有立体感。“点睛”是牵动全局的关键,画家将牛眼适当夸大,着意刻画,使五牛瞳眸炯炯有神,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所以元代大画家赵孟题道:“五牛神气磊落,希世名笔也。”韩由于画艺高超,又对牛的生活习性熟悉,才能留下如此神妙绝品。
相传他的另一件作品《文苑图》(藏故宫博物院),生动地刻划了诗人们在一起作文章的情景。但笔法,风格与《五牛图》截然不同。《五牛图》中所绘的五头神态各异的牛,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可贵的是,画面上没有背景衬托,完全以牛为表现对象,如果不是对牛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对牛的造型描绘有十足把握的话,是万不敢涉此绘画风险的。画家勾勒牛的线条虽然简洁,但是画出的筋骨转折十分到位,牛口鼻处的绒毛更是细致入微,目光炯炯的眼神体现了牛儿们温顺而又倔强的性格。在鼓励农耕的时代,以牛入画有着非常的含义。
画中五牛,形象各异,姿态迥然,或俯首或昂头,或行或驻,活灵活现,似乎触手可及。
中间一牛完全画成表现难度极大的正面,视角独特,显示出画者高超的造型能力和深厚的美术素养。画者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浑然天成;笔法练达流畅,线条富有弹性,力透纸背;刻画精准且不失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五牛皆目光炯炯,深邃传神,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画者着重刻画牛的眼睛及眼眶周围的皱纹,还用尖细劲利的笔触细心描绘了五牛眼眶边缘的睫毛,通过细节的刻画,把每头牛独具的个性加以强调,使它们鲜明地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神情。观者分明能感觉到这五头牛不但有生命、有情感,而且有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这是人格化了的五牛。
2.乾隆在五牛图上的题诗如何解释
高宗弘历题诗“一牛络首四牛间,弘景高情想象间;舐龅 惟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认为其借用汉代名臣丙吉见喘问牛的故事,表示关心民事,一心为国。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 丙吉外出,遇到清道的人发生群斗的事,死伤的人横陈路上,丙吉经过这里却不闻不问,掾史特别觉得奇怪。
丙吉往前走,遇到有人追赶牛,牛气喘急,吐出舌头。丙吉停下车子,让随员骑马过去问:“追牛走了几里了?”掾史更觉得丞相不问群斗而问追牛的事,太不恰当了,有的因此讥刺丙吉,丙吉说:“老百姓争斗,相互杀伤,这是长安令、京兆尹职责应当禁止、防备和追捕的事,(我的职责是)年终奏请实行赏罚罢了。
宰相不亲自处理小事,不应当在路上过问(打架斗殴之类的事)。正当春天还不应当很热,害怕牛行走不远却因暑热而喘息,这意味着气候不合节令,担心将会伤害全国百姓,因此而问这事。”
(听了这番话),掾史才心悦诚服,认为丙吉注重的是大事。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弘历认为此图的创作主旨并非意在陶弘景之事,而是意在表现汉代贤臣丙吉关心民间疾苦,路见牛喘而致问的典故。
弘历的这种解释有其所处立场、地位的关系。弘历身为帝王,所需要的是治国的贤良,而不是隐居出世的修行者,因而自然的就想到了丙吉问喘这一古代贤臣关心民事、一心为国的典故,故而作此解释。
实际上这种解释应该说也只是观画者的又一种不同看法。
3.赏析五牛图
画中五牛,形象各异,姿态迥然,或俯首或昂头,或行或驻,活灵活现,似乎触手可及。
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别无其它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
中间一牛完全画成表现难度极大的正面,视角独特,显示出画者高超的造型能力和深厚的美术素养。画者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浑然天成;笔法练达流畅,线条富有弹性,力透纸背;刻画精准且不失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五牛皆目光炯炯,深邃传神,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画者着重刻画牛的眼睛及眼眶周围的皱纹,还用尖细劲利的笔触细心描绘了五牛眼眶边缘的睫毛,通过细节的刻画,把每头牛独具的个性加以强调,使它们鲜明地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神情。观者分明能感觉到这五头牛不但有生命、有情感,而且有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这是人格化了的五牛。
4.乾隆皇帝在五牛图上写的诗是什么意思
清代国策重本抑末,重视农桑。按照风俗,历代皇帝每逢立春日,都要去先农坛扶犁,晓谕天下开始春耕。民俗也有“打春牛”之说。
乾隆皇帝在五牛图上写道:一牛络首四牛闲,弘景高情想象间。舐龁讵唯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
“一牛络首四牛闲”是说《五牛图》中的5头牛,状貌各异,从右至左第一头牛在低头食草;第二头牛翘首向前奔驰;第三头牛则纵趾而鸣;第四头牛在回顾舐舌;唯有第五头牛,它以红绳络头为饰,在缓步跂行,似乎走向田头,又仿佛耕地归来。
“弘景高情想象间”是说,陶弘景虽为齐朝的将军,但又以隐士身份辅助梁武帝为政的情怀,但要效仿梁朝时期陶弘景画牛寓意归隐山林,在后世只能是想象而已。
“舐龁讵惟夸曲肖”意思是指不要只夸赞画家对牛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还需了解画家作画的深意。
“要因问喘识民艰”的意思是说,应该效法古代先贤丙吉多关心民生疾苦。
5.赏析五牛图
画中五牛,形象各异,姿态迥然,或俯首或昂头,或行或驻,活灵活现,似乎触手可及。
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
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别无其它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中间一牛完全画成表现难度极大的正面,视角独特,显示出画者高超的造型能力和深厚的美术素养。
画者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浑然天成;笔法练达流畅,线条富有弹性,力透纸背;刻画精准且不失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五牛皆目光炯炯,深邃传神,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画者着重刻画牛的眼睛及眼眶周围的皱纹,还用尖细劲利的笔触细心描绘了五牛眼眶边缘的睫毛,通过细节的刻画,把每头牛独具的个性加以强调,使它们鲜明地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神情。观者分明能感觉到这五头牛不但有生命、有情感,而且有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这是人格化了的五牛。
6.乾隆皇帝为五牛图题的七首绝句
乾隆皇帝题诗:一牛络首四牛间,弘景高情想象间;
舐齕钜惟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
---乾隆癸酉御题
一首诗中有两个“间”字,似不合理,其实第一个应该是“闲”,因为繁体两字相似(门里是个月字)。
乾隆诗中有两个典故:“弘景高情”,是说陶弘景隐居山中不愿为官,但画了两头牛,一个自在地吃草,一个带着金笼头,被拿着鞭子的人牵着鼻子。梁武帝知其意,与其书信不断,常以朝廷大事商讨之,被称为“山中宰相”。这里可以看出,所谓“隐士”,不愿意做官,却是关心政治。
“问喘识民艰”,乃丙吉问牛的故事。大意是汉宣帝宰相丙吉,一次出门在途中,遇路人斗殴,头破血流,丙吉驱车而过却不闻不问。之后,当看到老农赶的牛步履蹒跚,气喘吁吁时,丙吉却马上停车询问缘由。下属不理解他为什么不关心人却关心牛?丙吉说:打架斗殴由地方官处理即可,不需宰相亲理。而春天还不应该太热,那牛若是喘息,说明今年的天气就不正常,农事会必会受到影响,所以要关心了。看来,乾隆诗赞成丙吉这位宰相的。
《汉书·丙吉传》记载此事: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为人深厚,不伐善。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吉为太子太傅,数月,迁御史大夫。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是以问之。”掾史乃服,以吉知大体。
明代《幼学琼林》亦有相同记载:“丙吉为相,出郊,遇途人有殴死者,不问。遇有逐牛而喘者,问曰:牛行几里矣。或曰前后失问。吉曰:方今少阳用事,犹未太热,牛喘出舌,恐阴阳失序。三公调理阴阳,职当忧,故问之。殴死人者,自有京兆官治之,非宰相之当问也。”
成语有“丙吉问牛”,解释为表示关心民事,一心为国。愚以为没抓住要害,应该是:智者看问题要洞悉本质,官员管事要管到点子上。
可惜呀,现在喘牛不少,丙吉不多!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五牛图上的诗句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