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评价孔子及其思想的诗句

关于乐的孔子诗句

1.《论语》中带有“乐”字的句子有哪些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仁者可以长处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1、学而篇作者:佚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八佾篇作者:佚名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或问禘之说。

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

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2.关于描写孔子的诗句

孔子身世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子其人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3.有哪些关于孔子的诗句,名言

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9、是可忍,孰不可忍? 10、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6、朽木不可雕也。 1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8、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3、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2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2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2、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5、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3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3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38、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9、不学礼,无以立。 40、有教无类。

4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47、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48、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9、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50、礼之用,和为贵。 5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52、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5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56、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5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8、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5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6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6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3、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4、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6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6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8、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69、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70、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7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7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73、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7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7、德不孤,必有邻。 78、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7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80、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8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83、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8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5、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86、博学之。

4.关于孔子的诗句有哪些

1.《训儿童儿首·孔子》诗人: 陈淳 朝代: 宋代

孔子生东鲁,斯文实在兹。六经垂训法,万世共宗师。

2.《太公孔子》诗人: 方回 朝代: 宋代

禔身涉世谩多忧,运去时来不自由。孔子三千难变鲁,太公八十尚兴周。星辰岁久常差度,江海潮生会倒流。万有盈亏理如是,可须悭作醉乡游。

3.《悲哉孔子没》诗人: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蚩蚩尽鉏商,此物谁能珍。汉武得一角,燔烹诬鬼神。更以铸黄金,传夸后世人。

4.《孔子》 诗人: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挠一草摇蟠桃。颜回已自不可测,至死钻仰忘身劳。

5.《答伯庸》 诗人: 冯京 朝代: 宋代

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得其文者公卿徒,得其道者为饿夫。

5.关于乐的古诗词

乐的诗句

1、夫唯捷径以窘;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先秦·屈原·《离骚》)

2、苦无丝竹衔杯乐

(宋·辛弃疾·《鹧鸪天》)

3、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

(先秦·屈原·《离骚》)

4、聊假日以媮乐;陟升皇之赫戏兮

(先秦·屈原·《离骚》)

5、烹羊宰牛且为乐

(唐·李白·《将进酒》)

6、陈王昔时宴平乐

(唐·李白·《将进酒》)

7、锦城虽云乐

(唐·李白·《蜀道难》)

8、世间行乐亦如此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9、且乐生前一杯酒

(唐·李白·《行路难》)

10、强乐还无味

(宋·柳永·《蝶恋花》)

6.关于孔子的古诗

1、《孔子世家赞》两汉:司马迁

原文: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译文:去到鲁地,观看仲尼的宗庙厅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故居演习礼仪,我流连忘返以至留在那里无法离去。

天下从君王直至贤人,是很多很多了,生前都荣耀一时,死后也就完。孔子是个平民,传世十几代,学者尊祟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2、《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代:李隆基

原文: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译文:

尊敬的孔老夫子,你一生劳碌奔波,周游列国,究竟想要做成什么呢?如今这地方还是鄹县的城邑,你终被安葬在了出生的土地,然而你的旧宅曾被后人毁坏,改建为鲁王宫。在你生活的当时,凤鸟不至,你叹息命运不好;麒麟出现,你又忧伤哀怨,感叹世乱道穷。

你一生不如意,看今日你端坐在堂前两楹间,接受后人的顶礼祭奠,正如同你生前梦境中所见的一样,想必你也该稍感慰藉了吧。

3、《答伯庸》宋代 冯京

原文:

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

得其文者公卿徒,得其道者为饿夫。

译文:孔子的文采天下皆知,孔子的儒道天下都用。得到他文的都是公卿徒,得到他道理的都是穷苦百姓。

4、《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唐代:张说

原文:

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

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

译文:孔圣人的家在鲁国,他的儒家风采举世闻名。皇帝的车驾来到他的住处,都称赞其功德。

5、《悲哉孔子没》宋代:王安石

原文:

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

蚩蚩尽鉏商,此物谁能珍。

译文:悲叹这世上没了孔子,就好像千年没有麒麟。天下尽是无知貌,这种事谁能知道珍贵。

关于乐的孔子诗句

关于孔子孝的诗句

1.孔子说的孝道名言

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翻译: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翻译: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三、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翻译:孔子说:“如果能够长时间地不改变父亲生前所坚持的准则,就可说做到了孝。”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四、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翻译: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五、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翻译:孟武伯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父母只为孩子的疾病担忧(而不担忧别的)。”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2.求所有的孔子关于孝顺的名言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上面的翻译

1、有子(孔子弟子,姓有名若)说:“所守的约言符合道义,所说的承诺就盟能兑现。态度容貌符合礼仪就不致于遭受侮辱。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2、孔子说:“后生小子(弟子在这里指的是年纪幼小的人),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的房子(《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这里的弟子指命士以上的任务而言。入是入父宫,出是出己宫)便敬爱兄弟。寡言少语,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精力,再去学习文献。

3、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父在,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对于父之道长期地不加以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4、孟懿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为谥号)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孔子学生,姓樊名须,字子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答复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问:“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照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5、孟武伯(仲孙彘,孟懿子的儿子)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回答道:“做父母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意在做孝子的应该体谅父母,保重健康,不要让父母担忧)

6、子游(孔子学生,姓言名偃,字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父母便行了,至于狗和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的孝顺父母,那养活父母和饲养狗马怎么去区别呢?

7、子夏(孔子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问孝,孔子说:“儿子在父母面前经有高兴的神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菜佳肴,年长的人吃喝。

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

8、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一边替他们高兴,一边担忧

9、宰我(孔子学生)问:“父母死后要守三年的丧,太久了。君子有三年不去习礼,礼仪必定会废弃掉,三年不去奏音乐,音乐一定会失传。陈谷既然已经吃完了,新谷又已出来,打火用的燧木又经过一个轮回,一年也就可以了。”

孔子道:“(父母死了,不到三年)你便吃那个白米饭,穿花缎衣,你心里安不安呢?”

宰我道:“安."

孔子(抢着说)道:“你安,你就去干吧!君子的守孝,吃美味不小的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适,才不这样干。如今你既然觉得心安,便去干好了。”

宰我退了出来,孔子说:“宰予不仁啊!儿女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替父母守孝三年,天下都是如此,宰予难道就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三年怀抱的爱护吗?

10、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其为人也孝弟中的“弟”是悌,音ti的四声。孝为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悌为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是仁的基础吧

3.关于孝的诗句

这个有点多啊……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父母在世时,要以礼侍奉;死了,要以礼安葬,并且按礼仪祭祀。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关心父母的病痛是讲求孝道之关键。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就是要求子女经常在父母面前尽些孝心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

——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

——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4.论语中关于"孝"的句子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就是说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如果非得要远游在话,就要有一定的方向。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是说,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之难就在于孝敬父母的时候的脸色一定要和颜悦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来孝敬父母。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是说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是说对于父母最担心是他们的身体健康。

5.孔子的名言 要关于孝的

论语孝的名言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6.论语中关于孝的句子和解释

论语为政第二

【原文】

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2)无违:不要违背。

(3)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4)御:驾驭马车。

(5)孟孙:指孟懿子。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评析】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原文】

2·6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

【注释】

(1)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2)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病。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评析】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

【原文】

2·7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

(2)养:音yàng。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评析】

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困为此说比较妥贴。

【原文】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1)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

(2)服劳:服,从事、担负。服劳即服侍。

(3)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

(4)馔:音zhuàn,意为饮食、吃喝。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评析】

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谈论有关孝的问题。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7.论语中关于孝道的句子有哪些

有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于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平?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倡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无敢毁伤 孝之始也。扬名立身 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孔子曾经说,人不孝其亲,不如禽兽。 论语学而子夏曰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and so on 。 。

8.孔子关于'孝‘的语录有那些啊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替孔子赶车,孔子对他说:“孟孙氏问我怎样做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要依礼侍奉他们,父母不在世后,要依礼节安葬他们,依礼祭祀他们。”

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问怎样做是孝,孔子回答说:“做父母的就是担心子女的品行不好,所以,孝顺父母,就要涵养自己的德行,不要使父母担忧。”

子游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现在的人所谓孝顺,只是能奉养父母就可以了,但这是很不够的,因为对狗对马,人也能饲养它。如果对父母只能做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所以重孝道、事父母,要出于诚敬,而不止于物质上的奉养而已。

孔子告诉弟子:“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因其年高长寿而欢喜,另一方面因其日益衰老而担心。”

孔子还说:“侍奉父母,如果我们觉的父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们要婉言相劝。如果父母不听,我们还是要尊敬父母。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并不怨恨。”

子夏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如果仅仅做到有了事,孩子为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来享受,但是,子女的脸色却很难看,这难道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最后孔子还有一个关于孝的经典对话

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关于孔子孝的诗句

孔子关于射的诗句

1.关于孔子的古诗

1、《孔子世家赞》两汉:司马迁

原文: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译文:去到鲁地,观看仲尼的宗庙厅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故居演习礼仪,我流连忘返以至留在那里无法离去。

天下从君王直至贤人,是很多很多了,生前都荣耀一时,死后也就完。孔子是个平民,传世十几代,学者尊祟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2、《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代:李隆基

原文: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译文:

尊敬的孔老夫子,你一生劳碌奔波,周游列国,究竟想要做成什么呢?如今这地方还是鄹县的城邑,你终被安葬在了出生的土地,然而你的旧宅曾被后人毁坏,改建为鲁王宫。在你生活的当时,凤鸟不至,你叹息命运不好;麒麟出现,你又忧伤哀怨,感叹世乱道穷。

你一生不如意,看今日你端坐在堂前两楹间,接受后人的顶礼祭奠,正如同你生前梦境中所见的一样,想必你也该稍感慰藉了吧。

3、《答伯庸》宋代 冯京

原文:

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

得其文者公卿徒,得其道者为饿夫。

译文:孔子的文采天下皆知,孔子的儒道天下都用。得到他文的都是公卿徒,得到他道理的都是穷苦百姓。

4、《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唐代:张说

原文:

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

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

译文:孔圣人的家在鲁国,他的儒家风采举世闻名。皇帝的车驾来到他的住处,都称赞其功德。

5、《悲哉孔子没》宋代:王安石

原文:

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

蚩蚩尽鉏商,此物谁能珍。

译文:悲叹这世上没了孔子,就好像千年没有麒麟。天下尽是无知貌,这种事谁能知道珍贵。

2.关于描写孔子的诗句

孔子身世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子其人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3.有哪些关于孔子的诗句,名言

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9、是可忍,孰不可忍? 10、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6、朽木不可雕也。 1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8、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3、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2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2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2、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5、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3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3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38、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9、不学礼,无以立。 40、有教无类。

4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47、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48、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9、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50、礼之用,和为贵。 5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52、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5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56、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5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8、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5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6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6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3、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4、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6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6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8、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69、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70、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7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7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73、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7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7、德不孤,必有邻。 78、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7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80、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8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83、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8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5、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86、博学之。

4.孔子关于欲望的名言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 意思是我没见过喜爱道德像喜爱女色一样的人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孔子关于射的诗句

孔子关于犬的诗句

1.关于犬的诗句有哪些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汉 《刺巴郡守诗》

☆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屠狗犹拼弦下命,将军偏惜镜中头。现代 郁达夫《过岳坟有感时事》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岐击剑生铜吼。唐 李贺《开愁歌》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

☆遪邅西旅狗,蹙额北方奚。唐 李贺《送秦光禄北征》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唐 杜甫《新婚别》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粟。唐 李白《行路难》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唐 李贺《赠陈商》

2.关于狗的诗句

1、野老歌

唐代: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译文

老翁家贫住在山中,靠耕种三四亩山田为生,田亩少,赋税多,没有吃的。粮食送进官府的仓库,最后腐烂变质,化为泥土,一年到头,家中只剩下锄头、犁耙靠在空房子里面,只好叫儿子上山去拾橡子充饥。从长江西面来的富商的船中,成百上千的珠宝用斛来计量,就连船上养的狗也长年吃肉。

2、早兴

唐代: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译文

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正开始咚咚地敲响。小狗在台阶上睡觉知道大地已经变得潮湿,小鸟正在窗前不停鸣叫仿佛在报告天晴的消息。昨天饮酒甚多,到今天早晨起来尚有头重脚轻之感,刚刚脱去了冬衣顿时令身体轻松爽快。睡醒后只觉得心境非常空明而没有烦恼,大概是夜里没有思乡之梦撩人愁思的缘故吧。

3、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代: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露浓 一作: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译文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

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

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

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

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4、唐代: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露浓 一作: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译文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

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

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

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

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5、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元代:卢挚

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译文

柳树萌芽,像飘浮着一层嫩绿色的轻烟。梨花似雪,参差地交杂在柳枝中间。柴门外狗儿在叫,茅屋顶上燕了呢喃。一对白发的农家老夫妻正围着老瓦盆饮酒用饭。桑林外,一位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头上斜插着花枝在荡秋千。她转眼注视多时,大概是赞叹我这个行路之人,坐在马上吟哦诗篇。

3.狗年说狗:关于狗的成语,诗词,你知

狗急跳墙, 狗尾续貂, 狗头军师,狗仗人势 ,狐朋狗友,画龙不成反为狗,嫁狗随狗 ,鸡犬升天 ,人模狗样,犬马之劳,白云苍狗,狗续侯冠、犹狗续金貂、狗走狐淫、打落水狗、饭牛屠狗、飞鹰走狗、狐鸣狗盗、画虎不成反类狗、获兔烹狗、鸡肠狗肚、鸡飞狗叫、鸡飞狗走、鸡零狗碎、傫如丧狗、卖狗悬羊、泥猪疥狗、牛黄狗宝、人面狗心、声色狗马、鼠窜狗盗、狗盗鸡鸣、狗盗鼠窃、狗吠非主、狗吠之惊、狗吠之警、狗苟蝇营、狗急跳墙、狗口里吐不出象牙、狗马声色、狗拿耗子、狗皮膏药、狗屁不通、狗头军师、狗头鼠脑、狗尾续貂、狗心狗行、狗行狼心、狗续侯冠、狗血喷头、狗咬吕洞宾、狗仗官势、狗仗人势、狗眼看人、狗彘不若、狗猪不食其余、狗恶酒酸、打狗看主、打鸡骂狗、貂狗相属、斗鸡走狗、饭牛屠狗、狐朋狗友、狐群狗党、画虎不成反类狗、淮王鸡狗、鸡肠狗肚、鸡飞狗叫、鸡飞狗走、鸡鸣狗盗、鸡鸣狗吠、狼嗥狗叫、狼心狗肺、狼心狗行、烹狗藏弓、人模狗样、丧家之狗、鼠窜狗盗、偷狗戏鸡、土龙刍狗、兔死狗烹、蛙鸣狗吠、行若狗彘、引狗入寨、跖狗吠尧、指猪骂狗、猪朋狗友、猪卑狗险、椎埋狗窃、椎埋屠狗、捉鸡骂狗、飞鹰走狗、关门打狗狗 的 成 语 典 故《现代汉语词典》 中以狗开头的词语18个, 其中15个是贬义词。

《成语词典》 中关于狗的成语三十多, 几乎都是贬义词。各种史料、工具书中的记载更有数不胜数的贬义词。

如:淮王鸡狗: 晋葛洪 《神仙传·刘安》:“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馀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

后因以 “淮王鸡狗”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狗彘不若: 形容品行极端卑劣。

语出 《荀子·荣辱》:“乳彘不触虎, 乳狗不远游, 不忘其亲也。人也, 下忘其身, 内忘其亲,上忘其君, 则是人也, 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傫如丧狗: 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颓丧。语本《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 与弟子相失, 孔子独立郭东门……累累若丧家之狗。”

裴骃集解引王肃曰:“丧家之狗, 主人哀荒, 不见饮食, 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于乱世, 道不得行, 故累累然不得志之貌也”。

烹狗藏弓: 语出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 自齐遗大夫种 (文种) 书曰:‘飞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 走狗烹。’”。

“烹狗藏弓” 比喻事成之后把效劳出力的人抛弃以至杀害。人面狗心: 《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 非人面而狗心, 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 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 故朗云然。”

后因以 “人面狗心” 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犹言人面兽心。

狗党狐群: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同“ 狐群狗党”。

明元心子《金雀记·投崖》:“差杀你狗党狐群, 我怎肯丧志污红粉。”鸡鸣狗盗: 亦作狗盗鸡鸣,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

②比喻偷偷摸摸。金·元好问 《示怀祖》诗:“狗盗鸡鸣皆有用, 鹤长凫短果如何?”驴心狗肺:比喻贪婪凶狠的心肠。

例如:不知驴心狗肺怎么生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鸡肠狗肚:比喻狭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肠。

《天雨花》第二回:“据你这淫妇的鸡肠狗肚,容不得人,把儿媳都逼了出门,止剩得一个寡妇在家,还被你威逼死了。”狗行狼心:比喻行为凶狠,心肠毒辣。

元 白朴 《恼煞人》套曲:“恨 冯魁 ,趋恩夺爱,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二折:“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

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韩卢逐块:古代骏犬韩卢追逐土块。

比喻白费力气,徒耗精神。《景德传灯录·王敬初常侍》:“供养主才坐,问云:‘昨日 米和尚 有什么言句,便不得见?’ 王公 曰:‘师子齩人,韩獹逐块。

’ 米师 窃闻此语,即省前谬。”与狗有关的诗句将犬去,芳草任人归。

——唐·刘长卿《湘中纪行十首》之《洞山阳》遪邅西旅狗,蹙额北方奚。——唐·李贺《送秦光禄北征》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唐·贾岛《送道者》斗鸡走狗家世事,抱来皆佩黄金鱼。

——唐·秦韬玉《贵公子行》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汉《刺巴郡守诗》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唐·钱起《送元评事归山居》荒径已风急,独行唯犬随。

——北宋·梅尧臣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咏雪》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 汉·佚名《十五从军征》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唐·杜甫《新婚别》鸡鸣狗呔,兄嫂当知之。

—— 汉·佚名《有所思》。

4.关于狗的古诗大全

一、关于狗的古诗非常多,只选取部分,示例如下:

1、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唐·贾岛《送道者》

2、斗鸡走狗家世事,抱来皆佩黄金鱼。——唐·秦韬玉《贵公子行》

3、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汉《刺巴郡守诗》

4、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5、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唐·钱起《送元评事归山居》

6、荒径已风急,独行唯犬随。——北宋·梅尧臣

7、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咏雪》

8、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唐·刘禹锡《插田歌》

9、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唐·宋之问《过函谷关》

10、鸡犬暮声合,城池秋霁空。——唐·储光羲《新丰作贻殷四校书》

11、莫学捕鸠鸽,莫学打鸡狗。——唐·卢仝《寄男抱孙》

12、琴书随弟子,鸡犬在邻家。——唐·于鹄《寻李逸人旧居》

13、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14、犬喜人归迎野路,鹊营巢稳占低枝。——宋·陆游

15、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唐·杜甫《新婚别》

16、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唐·于濆《山村叟》

17、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桥忽自归。——南宋范成大

18、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唐·杜甫《可叹》

19、屠狗犹拼弦下命,将军偏惜镜中头。——现代·郁达夫《过岳坟有感时事》

20、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21、为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唐·贯休《琴曲歌辞》之《白雪歌》

22、唯有中林犬,犹应望我还。——唐·费冠卿《秋日与冷然上人寺庄观稼》

23、武陵川径入幽遐 ,中有鸡犬秦人家。——唐·武元衡《桃源行送友》

5.描写犬的诗句

古代描写犬的诗句有“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等。

(一)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诗曰:“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诗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

“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

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

“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

“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

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诗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该诗描绘的是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诗人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诗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下四句则是对做官和田园生活的比较。

而最后八句,作者从冲突中摆脱出来,心中欢喜,情绪开张,以欣欣之笔,咏唱居所一带的风光。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悠然神往。(三)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出自汉朝诗人无名氏的作品《刺巴郡守诗》,诗曰:“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

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

思往从邻贷,邻人言已匮。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

该诗描写的是一个封建社会官府逼征苛捐杂税的场景。全诗从“狗吠”落笔,引出“吏来”,猛然扯开了一场逼租逼税惨剧的序幕。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何暄喧”既点明狗吠声大而杂,又暗示了悍吏唯恐“猎物”躲逃而“奇袭”的凶暴。然后,“披衣”写出了主人不敢怠慢地急匆匆去应酬的情状;“语穷”写出了主人为缓期交钱而磨破了嘴皮;“乞”勾画出主人哀求的可怜。

粮穷尽,钱穷尽,语穷尽,都不能唤起悍吏的一丝怜悯,反而使悍吏且“怒”又“尤”。一方是“语穷乞请”,一方是 “怒反见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酷吏压榨劳动人民的残暴。

孔子关于犬的诗句

孔子关于水的诗句

1.孔子关于水的名言

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篇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2、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孔子集语》

译文: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啊。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

扩展资料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2.孔子说的关于水的名句

孔子论水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

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译文:子贡问道:“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看,是什么缘故呢 ? ”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啊。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有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和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恶名,默不申辩,有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有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无论怎样的百折千问,一定要东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

所以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察。 ( 因为这无疑是在观照自身啊 ! ) ” 孔子论水 孔子一生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中蕴涵有丰富的水文化因子。

孔子通过对水的观察、体验和思考,或从社会、历史的层面,或从哲学思辩的角度,或从立身教化的观念出发,来阐发对水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进而以此来把握、认识人生、社会和自然世界的规律。 一 智者乐水 孔子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论语·雍也》)水为何被孔子这样的智者所乐呢?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水的各种自然形态——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赏心悦目。同时,水还能洗掉人们身体和心灵的污垢,让人的身心保持一种净洁清明的状态。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朱熹《四书集注》)。就是说,水具有川流不息的“动”的特点,而“智者不惑”(《论语·子罕》),捷于应对,敏于事功,同样具有“动”的色彩,而且水的各种自然形态和功用,常常给智者认识社会、人生乃至整个物质世界以启迪和感悟。

关于孔子乐水的事实,在许多历史典籍中都可以找到记载。《论语·先进》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一天,孔子饶有兴致地问围坐在自己身边的几位得意弟子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纷纷慷慨陈词,表达了自己不凡的理想和追求。

惟有曾点(曾皙)与众人的志向相左:“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说,当春天来了,穿上舒适的春装,相约上五六成年人,六七少年人,结伴到沂水里去游泳,然后在凉爽宜人的舞雩台上吹吹风,大家悠哉游哉地玩个痛快,之后高高兴兴地唱着歌回家。

这番话显得很没有抱负,没想到却得到了夫子的赞同:“吾与点也!”意思是说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呀! 从孔子师徒以上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信息:第一,曾点所描绘的这种美妙的境界,正是孔子一生孜孜追求和憧憬的大同世界的气象——天下太平,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人民过着丰衣足食、自由幸福、安祥惬意的美好生活。第二,新近大自然,与之不离不弃,融为一体,正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在孔子看来,在家乡的沂水中沐浴净身、净心,分明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乐事。尽管孔子德行高尚,被后人奉为圣人,但他同时也是个有血有肉的率真之人。

而他所生活的空间,则是个礼崩乐坏、污秽纵横的社会,尘世俗务免不了要污染他的心灵,而肉体本身也会时时生出污垢,让人感到肮脏难受。于是他便常在清洁的水中沐浴,洗涤身心,让心灵一尘不染,恬静惬意,让身体洁净清爽。

这是言内之意。而言外之意则是“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

因而对曾点所表达的从容开朗的精神境界,孔子自然会“叹息而深许之”。 孔子的“乐水“,还表现在他偶尔也把失意之情寄托于水波之上——“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的感慨就可说明这一点。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处十有八九。怀有大济社稷苍生宏志的孔夫子,学识渊博,道德高尚,而他所开创的儒家学说,在当时的社会确有广泛的影响,享有很高的声誉。

但是,孔子的学说特别是他的政治主张却不受当时的统治者的欢迎。为了推行自己的“儒家之道”,孔子曾率领众门徒周游列国,所到之处常常与冷遇和奚落相伴——“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困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戚戚然以至于死。”

(《列子·杨朱》)如此悲惨的境况,不能不使孔子无数次地黯然神伤,终于不平则鸣,喊出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巨大牢骚。事实上,孔子绝不想真的隐逸在苍茫的大海中,过道家所谓的“逍遥游”生活。

这牢骚话不过是老人家“干七十余君无所遇(《汉书·儒林传》)的无奈与感慨。

3.孔子说的关于水的名言

1、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

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

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荀子·宥坐》)

2、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说苑·杂言》)

4.论语有关水的句子

论语有关水的句子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子曰:吾渴也,来水。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

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5.论语有关水的句子

论语有关水的句子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子曰:吾渴也,来水。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孔子关于水的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后人评价孔子及其思想的诗句

诗句

关于的名言警句(关于母爱的名言名句)

阅读(8158)

1、不要执着,人生有很多不如意,世界不会迎合你,地球不是为你转的,所以不要执着于拥有,连我们都只是红尘的过客,生是赤条条的来,死又能带走什么呢。(学会放手) 2、人生要不断的超越自己,不断的接受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激发我们...

诗句

预录取有多大的几率录取(预录取有多大的几率录取浙江)

阅读(8174)

预录取是高校根据本身在各地的名额结合当地考生报考情况得出的,一般来说预录取分数线几乎就是实际分数线。当然也不是100%,有的学校名额分配有变动,例如2006年复旦大学文科在安徽没有招够,于是将剩余的名额给了理科,结果导致...

诗句

关于菊花的诗句有哪些(秋天菊花的古诗)

阅读(8129)

描写菊花诗句名句一瞥 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⑶ 待到...

诗句

表达心情的句子发朋友圈(发表心情的句子正能量)

阅读(7847)

1.晴天里有阳光,阳光总是充满温馨,相信有这么多朋友的厚爱和鼓励,晴天会永远阳光灿烂。2.天气挺好,阳光淡淡的,心情坏得正是时候。3.天气晴朗心情好一起出来赏花草。4.晴天的午后,夏日的阳光如水般音符一样灿烂的流动...

诗句

建筑工地质量标语大全(建筑工地质量标语大全 横幅)

阅读(7988)

文明工地宣传标语 1 1、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2、管理基础打得牢,安全大厦层层高。 3、打工在外不容易,安全首先放第一。 4、安全一万天,事故一瞬间。 5、防事故年年平安福满门,讲安全人人健康乐万家。 6、严格要求安全...

诗句

读书笔记摘抄10篇(读书笔记摘抄大全20篇100字)

阅读(8750)

下面是我整理的水浒传的 读书笔记 摘抄精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摘抄1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叫做《水浒传》,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

诗句

鼓励的话简短一句(鼓励的话简短一句英文)

阅读(8239)

9、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10、一齐走的兄弟姐妹是一种安慰,一齐走的兄弟姐妹忠告是一种激励,一齐走的兄弟姐妹鼓励是一种力量,一齐走的兄弟姐妹想念是一种愉悦。祝福你兄弟姐妹!11、贫穷是不需要计划的,致富才需要一...

诗句

生活图片 感悟人生(生活图片 感悟人生 壁纸)

阅读(2780)

说说2020心情说说感悟生活带图片 1、人生在世,短短几十朝,各人所经历的过程不同,则必然结果迥异。一辈子,一条路,一片天,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观点和心态也就随之改变。人最大的魅力,是永远保有一颗无功利的善心。善待他人,多一份...

诗句

表达思乡的古诗(关于思乡的诗句10句)

阅读(2652)

《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云梦故城秋望》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梦...

诗句

如何骂人气死对方(用原耽骂人气死对方的话)

阅读(3046)

二、怎么骂绿茶能把对方气死 1.你女朋友真的好容易生气呀 你一定很累吧 还好,要是和你这么丑的在一起才是真累 2.你的冰激凌没有我的甜耶 怪不得你有糖尿病 3.我不是为了拆散你们,我是为了融入你们 家里不缺...

诗句

中秋节古诗大全小学(小学中秋节的诗句)

阅读(2782)

中秋节的小学古诗1 《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

诗句

歌颂母爱的句子(托物言情三个歌颂母爱的句子)

阅读(2707)

8、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静,和雅清淡;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回味无穷;母爱就像一幅山水画,清幽秀丽,恬淡高雅。 9、母爱是温热心灵的太阳;母爱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母爱是灌溉心灵的沃土;母爱是美化心灵的彩虹。 10、母爱...

诗句

经典语录短句霸气(厚黑学经典语录短句霸气)

阅读(3108)

霸气经典语录汇总如下 1. 问天下谁与争锋唯我傲视苍穹。2. 霸气无双谁与谁,血染战甲凶魔煞,一人一刀仗天涯,凶名天下无与比,封刀种田清闲年,若有谁敢犯华夏,启刀穿甲灭满门。3. 一人若孤寂,灭掉业障气!昆仑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