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关于人格的诗句
1.体现辛弃疾的高尚人格的诗句
西江月 遣兴 宋·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杰出代表。
他的一生,充满着英雄行为和传奇色彩,闪耀着英雄主义的光芒。与他同时代的人,就认识到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说他如“青兕”、如“真虎”、是“前身诸葛”。
辛弃疾是一个“余事作诗人”的人,他自己在词中常感慨陈说: “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念奴娇》),“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水调歌头》)。因此,纯以词人论辛弃疾,就不足以知辛弃疾。
词如其人,辛弃疾是一个“名德冠朝绅”、“安边有成略”的英雄人物。他以炽热的爱国热情和饱满的斗争精神倾注于词,使词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
他的词,震响着时代的风雷之音。王士祯《倚声集序》说他的词既不同于“文人之词”,也不同于“词人之词”,而是一种“英雄之词”,可谓有得之见。
辛词现存六百余首,慷慨激昂、苍凉悲壮是稼轩豪放词风的主脉,同时也有不少意兴玲珑的闲适之作和词调婉转的柔媚之作,显示出多样化的艺术风格。这首《西江月·遣兴》是整部《稼轩集》中最为出奇的一首,不论用语还是立意,均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蕴。
这首词常被误冠以“颓废”的标签,消隐在历代传统品词家的视野中。实际上能有多少人体会到了辛弃疾那颗敏感的词心呢?辛弃疾自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表入南宋朝廷,正式踏入南宋仕途,开始了在偏安朝廷的宦海沉浮,其间曾三次被劾去职,仅两次退隐山林就达十八年之久。
但泉林之趣并没有掩盖了他的报国之心,朝廷一有起用的任命,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欣然前往。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悲壮;不知其可与不可而为之,却是一种深刻的孤独。
一次又一次的幻想,一次又一次的破灭,留给词人的只是那无边无际的孤独。但是,孤独者都是思想者。
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对的是真正的自己。于是,庆元年间闲居瓢泉时,这位旷世英雄写下了这首孤独醉客之词。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开篇便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酒气。
敢于在词作里直言“醉里且贪欢笑”,确实惊世骇俗,即使是对一个退居山林、留恋诗酒的“前官员”而言,也有不纾国难、言行颓废之嫌。但一个“且”字是这两句的词眼。
从字意来讲,“且”在这里既可解作“暂且”,也可解作“姑且”,无论哪种解法,均表露了作者此刻的心理活动。所谓的“欢笑”,并不是真正的快意风流,而只能是酒醉麻木中的暂时逃避,一旦酒醒后,那黑压压的现实又将怎样刺痛辛弃疾那颗忧时伤世的心?这使我们想起他的《鹧鸪天·游鹅湖、病起作》里最后两句:“醉中只恨欢娱少,无奈明朝酒醒何”,这应该是“醉里且贪欢笑”的最好注释。
“要愁那得工夫”,实际上也是正话反说。词人的一生,真可谓愁苦的一生。
他的那首著名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更是千古写愁名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里的“要愁那得工夫”,正是“欲说还休”的婉转表达。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这句话看似和孟子所云:“尽信书不如无书”一个意思,其实相去甚远。
孟子的意思是说啊,这书上东西不能完全相信,更不能所有的东西都奉若神明,一切照搬,那就读死了。而辛弃疾的意思是,古书上的那些至理名言现在在这个南宋小朝廷里行不通了。
因此信它无用了。辛弃疾自二十二岁起兵抗金以来,夙夜为国事奔波,按“事君能致其身”的古训,尽一个大宋子民的职责,向皇帝上《美芹十论》,又向当政者献《九议》,自己也曾在词中说过“万钟于我何有,不负古人书”,可为什么被一贬再贬,投闲置散近二十年?看来不是社会出了问题,就是“古人书”出了问题。
而后者是虚,前者是实。词人借醉酒的掩饰,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做了一次深刻的追问,同时,也对现实做了一次辛辣的反讽。
词的上片只是“醉言”,是一个孤愤者的宣泄。语言平白如话,仿佛刚从他的口中说出,自然新鲜。
下片意脉一转,由虚入实,叙事性描写用的全是散文句法,有问话也有自语,还有细致的动作描写,恍如一段押韵的小品文。“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他独酌独饮,不知不觉倒在松树旁。
醉眼迷蒙的他,把松树看成了人,询问起自己的醉态。恍恍惚惚中,他觉得松树在眼前走动,似乎要过来扶起醉倒在地的他。
他立即伸出手推开松树,大喝一声:“去”!词人将自己的醉态刻画得如此维妙维肖、生动风趣,却叫人如论无何也笑不起来。他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深深孤独寂寞的辛弃疾。
没有人陪他饮酒,他只能独饮独醉。醉倒时只有松树在旁,也只有松树要扶他一把。
他寂寞得只能与松为友,酒又如何能去除他的忧愁?虽然词的下片一字未曾提“愁”,但隐藏在词人醉态之中的寂寞与忧愁却令人痛心。而一句“以手推松曰去”,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屈不挠、倔强好胜的旷世英雄。
2.辛弃疾表现自己品行的诗句
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勇冠三军、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
他的词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他作为南宋朝廷大臣而写的一篇文章《议练民兵守淮疏》,则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入里的深刻分析和鲜明而又具体的对策。这篇应用散文感情炽热,构思缜密,层层深入,有理有据,语言也精确、简洁。
文章仅用了六百余字,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不枝不蔓,一气贯通,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预测、字字落到实处,质朴无华,明晓畅达。一位豪迈旷达的词人,根据不同的文体的需要,能够写出如此严谨、朴实的应用文,可见一位大手笔,在写作中是不能囿于一个狭窄天地中的,应该熟练地掌握几套笔墨,既有自己喜爱的体式,也能按不同要求写出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别类文章,就如同功夫高深的武术家,虽擅长一种兵刃,但对其他武器也能舞动一样。
辛弃疾就是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节选自《应用写作》1998年第1期,《词坛巨擘 公文高手——读辛弃疾》)。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所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南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励气节,切磋学问。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后人遂以“苏辛”并称。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这首先表现在他的词中,他不断重复对北方的怀念。另外,在《贺新郎》《摸鱼儿》等词中,他用“剩水残山”、“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等词句讽刺苟安残喘的南宋小朝廷,表达他对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满。
胸怀壮志无处可用,表现在词里就是难以掩饰的不平之情。他擅长的怀古之作中《水龙吟》,面对如画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壮志被激发的同时,他也大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为他的词构成悲壮的基调。辛词在苏轼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题材范围,他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
他将豪放词推帜至一个顶峰. 在抒发报国之志时,辛弃疾的词常常显示出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像“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等,无不豪情飞扬,气冲斗牛。
对那些与自己一样勇于报国的志士,他由衷地加以赞美,与之同声相应,彼此勉励,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的慷慨热情,全然不同于一般俗滥的祝寿词: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而对于庸俗圆滑、面对民族危亡无所作为的官僚,辛弃疾有一种出于本能的厌恶,在《千年调》中他勾勒了这类人物的丑态:“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
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然而正是这样的人充斥官场,把持权位,引导着一条苟且偷安的道路。
他愤慨地写道:“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卜算子》) 当辛弃疾带领不多的人马冲过战场烽火来到南方时,怀着满腔热血,渴望一展宏图,却不料从此陷落在碌碌无为的境地,这使他感到难以忍受的苦闷和悲愤。在他南归的第十二年重游当年南归的首站建康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岁月无情地流去,因这种悲哀更显得怵目惊心。
然而即使词人在写他的孤独和悲哀,写他的痛苦和眼泪,我们仍然看到他以英雄自许、绝不甘沉没的心灵。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
3.有关君子人格的诗词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君子不忧不惧。”(《论语·颜渊》)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大学》)
——古诗词
唐 刘禹锡 【庭竹】 】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唐 贾岛 【雨中怀友人】
对雨思君子,尝茶近竹幽。
儒家邻古寺,不到又逢秋。
唐 李咸用 【君子行】
君子慎所履,小人多所疑。
尼甫至圣贤,犹为匡所縻。
唐 李白 【流夜郎闻酺不预】
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汉酺闻奏钧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
唐 杜牧 【和令狐侍御赏蕙草】
寻常诗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
本是馨香比君子,绕栏今更为何人。
宋 辛弃疾 【定风波】
仄月高寒水石乡。倚空青碧对禅床。白发自怜心似铁。风月。使君子细与平章。
已判生涯筇竹杖。来往。却惭沙鸟笑人忙。便好剩留黄绢句。谁赋。银钩小草晚天凉
4.急求辛弃疾表现其性格抱负的词句
要了解辛弃疾的性格抱负,你急,辛弃疾更急:“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摘几句我喜欢的: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下面三首全词最能表现辛弃疾的性格抱负,也是他的代表作: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贺新郎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辛弃疾的文化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