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关于豁达的诗句
1.开朗豁达的诗句
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5、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6、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
7、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恕已之心恕人。8、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9、以春风待人,以寒风自待。10、以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1、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12、一自移家人紫烟, 深林住久遂忘年。
13、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尤能化碧涛。14、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15、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16、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7、严以律已,宽以待人。18、学会遗忘犹可贵,珍惜拥有不轻弃。
19、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2、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23、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2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5、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26、天子呼来不上传,自称臣是酒中仙。
2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8、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29、世间万物皆有因,豁达坦然最风情。30、圣人贵宽,而世人贱众。
31、山中莫道无供给, 明月清风不用钱。32、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3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35、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36、忍一时风平浪静,退1步海阔天空。
37、人生能有几回搏,搏掉性命又如何?38、人间故多难,感慨称不须深。39、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40、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1、且莫沦()为贪恋奴,赤诚真心才重要。
4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43、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44、莫以庸俗心,阻我凌云志。45、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4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4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8、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49、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50、宽而栗,严而温。51、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52、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5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54、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55、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
5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57、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5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6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6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62、关公放了曹丞相,丈夫要有容人量。63、恭则不侮,宽则得众。
64、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65、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66、刀锋入骨不得不战,背水争雄不胜则亡。6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8、待人要丰,自奉要薄;责已要厚,责人要薄。69、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
70、大气大势大手笔,大仁大义大风范。71、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72、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73、沉舟侧畔千帆过,枯树前头万木春。
7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7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77、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78、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79、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8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8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士俱欢颜。
8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有关陶渊明,李白,刘禹锡豁达开朗的事例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文学家。
又名潜,字元亮,因宅边种植五棵柳树所以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
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自29岁起,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
他不满当时土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仅80多天就辞官回家,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他长于诗文歌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含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虚无的“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为悲愤慷慨之音。
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谈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
有《陶渊明集》。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
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
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
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又称为“诗仙”。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成纪乡),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 江油)。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
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
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
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
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
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
3.《饮酒〉〉中表现陶渊明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心胸的句子
陶渊明《饮酒》赏析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
“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
南山究竟有什么胜景,致使诗人如此赞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是万物运转、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吗?是对远古纯朴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吗?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吗?是直率真挚的品格吗?诗人都没有明确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问题,让读者去思考,而他则“欲辨己忘言”。如果结合前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理解,“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也无须说出来,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4.古诗词中表达诗人豁达豪迈胸襟的诗句有哪些
古诗词中表达诗人豁达豪迈胸襟的诗句有这些: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31.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陶渊明乐观豁达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