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竺山的诗句
1.天柱山诗词
天 柱 山
奇峰出奇云,秀水含秀气。青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唐)李 白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唐)白居易
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
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 (宋)王安石
先生仙去几经年,流水青山不改迁。
拂拭悬崖观古字,尘心病眼两醒然。 (宋)苏 轼
屹然天一柱,雄镇斡维东。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 (宋)朱 熹
潜山带荆衡,凌厉首开辟。
撑空云霞断,半岭阴晴隔。 (宋)黄庭坚
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 (明)李 庚
天柱通神 王 蒙
天倚此柱地挺乃峰,潜龙在田指日飞腾 张贤亮
孔雀东南飞,徘徊恋故枝。西北望天柱,上与浮云齐。古有王安石,今有张恨水。野性并诗心,原来俱在此。 邵燕祥
天 柱 山
王 蒙
有山名天柱
其势何雄哉
兀然顶天地
不驯逞傲桀
天堕石为鼓
谁来擂拍节
跃跃石如蛙
何处跳天阶
伸延石若桥
通天复奔月
触目石如剑
寒风映霜雪
惊恐迷知性
不知己何在
大雾已弥天
不知山何在
不知柱何在
不知路何在
在在如匪在
不知如不在
峥嵘峰如刀
欲分雾之海
分海海岂分
劈潮潮未歇
云雾织绵缎
峰峦布阵列
气势颇逼人
形状更奇绝
糊涂入壳中
如何出云霾
幽幽洞若线
匍伏走蛇蝎
千曲百折后
豁然亮山野
遍坡草开花
朵朵展异彩
悠悠清风起
林木喜相接
此处影横斜
彼处日明灭
忽又光秃秃
冷面坚如铁
寂寂沓无人
森森并切切
骇然复凄然
喧嚣都忘却
忽然谷若渊
无底亦无结
众生皆归一
六合一墓穴
临之心若失
观之胆欲裂
无形又无觉
思之多疑惑
愁肠转喜悦
会当正其时
不可存苟且
爬山不言老
巅峰尽可越
石山无定势
起伏皆激烈
我见山多矣
未见此山倔
或如随便堆
或如任意写
或如砍抡砸
或如嬉笑谑
或如示警策
或如惩顽劣
或如惊流俗
或如戏鸦雀
挥洒浑不论
块垒狂渲泻
或谓多禅意
万象皆心界
或谓后现代
全不讲章法
淋漓乐构解
造化自威风
意深未可猜
大匠本无心
大道能有略
天意即无意
舒卷随他去
无心见天心
无心自绝决
庸人吓欲死
凡人谓匪帅
俗人评头足
衰人唯拙劣
天才皆寂寞
奇山亦可哀
天柱少知音
今朝知音届
大作大手笔
心通便相悦
登之有所感
懔懔未敢噱
噫吁乎王子曰
伟哉天柱山也
2.安徽天柱山的诗句
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天柱山更是情有独钟。在他现存的九百多首诗歌中,吟诵安徽的有近二百首,而直接或间接讴歌天柱山的就有十余首。
《江上望皖公山》: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一诗。序云:“白久在庐霍(即天柱山)”,诗曰“……寅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凭雷蹑天窗,弄影憩霞阁;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尔能折桂芳,吾亦采兰若;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可以看出,这次李白是携妻挈女,举家慕名前来;在天柱山的烟霞飘渺间,他们惬意之至,物我两忘。
赋《谒庐江主人妇》:“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度宿夜空啼。”
《志公画赞》:“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虚空其心,廖廓无主;锦蒙乌爪,独行绝侣;刀齐尺梁,扇迷陈语;丹青圣客,何往何所。
吟《望夫石》一首:“仿佛古容仪,含烟带曙辉;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天下望夫石不少,而独天柱山望夫石受到诗仙咏赞。以上供参考。
3.李白描写“天柱山”的诗是哪首
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天柱山更是情有独钟。
以下几首都是 诗人李白所写:
1、《江上望皖公山》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2、《志公画赞》
水中之月,了不可取。
虚空其心,廖廓无主。
锦蒙乌爪,独行绝侣。
刀齐尺梁,扇迷陈语。
丹青圣客,何往何所。
3、《望夫石》
仿佛古容仪,含烟带曙辉。
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
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
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
4、《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寅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
凭雷蹑天窗,弄影憩霞阁。
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
尔能折桂芳,吾亦采兰若。
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
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
关于李白的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
1、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2、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3、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4、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4.李白写天柱山的诗
天宝七年(748),48岁的李白离开金陵,溯江而上,在江上,他观赏了天柱山,写下《江上望皖公山》: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天柱山又称皖山、皖公山,为纪念古皖国执政者皖伯大夫治政有方,故名。
汉元封五年(前106)冬,汉武帝南巡亲临,设坛祭岳,封为“南岳”。后隋文帝为拓展南疆诏废,人们仍尊为“古南岳”。
天柱山主峰,海拔1489.8米,绝顶有一石柱,擎天独立,巍峨壮观。
5.李白写天柱山的诗
一生好入名山游”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天柱山更是情有独钟。在他现存的九百多首诗歌中,吟诵安徽的有近二百首,而直接或间接讴歌天柱山的就有十余首。
江上望皖公山》: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一诗。序云:“白久在庐霍(即天柱山)”,诗曰“……寅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凭雷蹑天窗,弄影憩霞阁;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尔能折桂芳,吾亦采兰若;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可以看出,这次李白是携妻挈女,举家慕名前来;在天柱山的烟霞飘渺间,他们惬意之至,物我两忘。
赋《谒庐江主人妇》:“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度宿夜空啼。”
《志公画赞》:“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虚空其心,廖廓无主;锦蒙乌爪,独行绝侣;刀齐尺梁,扇迷陈语;丹青圣客,何往何所。
吟《望夫石》一首:“仿佛古容仪,含烟带曙辉;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天下望夫石不少,而独天柱山望夫石受到诗仙咏赞。
6.身如在九宵中,万里川原一览空,作者是谁
清末诗人陈鲁斋。
原诗:置身如在九霄中,万里川原一览空。呼吸可能通帝座,壮怀直欲问天公。
身在山阳的天竺山,是清末诗人陈鲁斋心心念念的地方。苍岩绝壁,诗人在绝顶之处感慨“悬岩峻峭巨灵劈”的气势,而天竺山沉默的伫立在云烟里,阅读着山阳的岁岁年年。
风景如画处,青天象外露奇峰从山阳县出发去天竺山,乘车不过一小时的光景, 但这样的路途在古时,该是跋涉许久才能到的吧,路途的颠簸冗长更会增加人对目的地的渴望,所以陈鲁斋先生在远远望见天竺山高可擎天的轮廓到躬身站在山前的间隔,比我们也要久得多。“秋色西来风日丽,下方佳气郁葱葱。”
那个天高云淡的秋日,诗人来到了山前,并一路辗转攀援,抵达了峰巅。自从天竺山举办登山节以来,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勇士攀行高峰,从山底到山巅,全程徒步攀援。
而我们却惜了力,先是乘坐缆车抵达终点,需要徒步攀援的只有最后400米,我们却跋涉得气喘吁吁。遥想当年陈鲁斋如勇士般登临峰顶,该是有着怎样坚毅的心境。
亦或是他早已被眼前一派美不胜收的风景所迷醉,一路行走一路赏景,到绝顶处依然意犹未尽吧。“置身如在九霄中,万里川原一览空。
呼吸可能通帝座,壮怀直欲问天公。”这是诗人站在顶峰时的心境,那万里川原一览空的豪情仿佛是在山巅大喊出来的雄心壮志。
在天竺山顶峰,自然是可以欣赏到壮观云海的,天竺山四季云雾缭绕,奇峰怪石、古松悬崖和神秘道观常常淹没在茫茫雾霭之中,时隐时现。每当雨雪初睛,一朵朵白云或汇聚在山脚,或飘荡在山腰,或升腾上山顶,向四面八方铺展开去,霎时便形成波涛汹涌的海洋,颇有“水漫金山”之势。
“悬岩峻峭巨灵劈,大地撑持砥柱间。”我们无法与诗人对话,但却从这气势磅礴的诗句中看到了古时天竺山的壮美。
双峰观已经看惯了千余春秋的云卷云舒,那仙风道骨的老者在斑驳的壁画故事里完成了自己的修行。道观的香火和朝霞点染了天竺山的神韵。
当钟声还在晨光里漫步,云烟已经攀登到了天柱摩霄,留给天竺山一个傲然的背影。悬岩峻峭间,绝顶阴晴变夏冬在天竺山北峰大顶北侧绝壁处,有一座天然石柱崛地而起,柱高近300米,宛若擎天巨臂,这就是山阳古八景之一的天柱摩霄。
陈鲁斋先生被这一奇景深深的震撼,继《登天竺山》之后,他又挥毫创作了一首《天竺摩霄》,对这一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作了透彻的描述。“拔出群岚数万里,青天象外露奇峰。
悬岩向背疑风雨,绝顶阴晴变夏冬。”这首诗把“天柱摩霄”刻画得惟妙惟肖,天柱峰直耸云深处,山上与山下温差大,景象悬殊, 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陈鲁斋在诗中声情并茂的描绘了天竺山之高——手摘星辰,刻画了天竺山之奇——鬼斧神工,站在古往今来都被无数人向往的天柱摩霄,想象着陈鲁斋先生曾站在我们凝望奇景的地方,对着眼前擎天巨臂蔚然感叹,“罗列儿孙排玉笋,撑持砥柱现芙蓉。”
放眼四顾,群山在脚下绵延,云雾在脚下蒸腾,千山万壑像大海波涛般此起彼伏,天竺山的壮美在这里像跃出云海的旭日般喷涌而出。天竺山曾经是寂静的,诗人孤独的站在此处,用诗句描摹着它的绝美,自此,“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竺山,在人们千呼万唤之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地走了出来。
撩开了披在头顶上的神秘面纱,露出超凡脱俗的姿容,让世人惊叹不已!巍巍秦岭,多彩山阳,天竺山像是耸立在天地间一个大大的惊叹号,记录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观之胜景后的拍案惊奇,珍存着无数因天竺山而灵感丛生的壮美诗句。多像一曲清雅的乐章,响彻天竺山的云海、日出,响彻绝顶处,激发出“山高我为峰”的壮志豪情。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陕西天竺山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