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关于声现象的诗句
1.关于声现象、光现象的诗句、俗语、或成语及物理含义
震耳欲聋:指声音的响度大。
·引吭高歌:指声音的响度大。
·低声细语:指声音的响度小。
·悦耳动听:指声音的音调好。
·掩耳盗铃: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声音。
·余音未止:其中的原因是虽然停止敲击物体,但物体依然还在振动,还在产生声音。
·弦外之音:确实存超出人的听觉频率范围的声音,如超声、次声,我们根本听不到。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人在崇山峻岭中大喊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回声,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声音遇到物体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闻其声知其人。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根据声音的音色就能分辨出熟悉的人。
·但闻其声,不见其人。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当波长大于障碍物的尺寸时,声波可以绕过障碍物,并且固体还可以传声,因此能听见声音;而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视线极易被障碍物挡住,故看不见人。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烧开水时,壶底的水吸热,汽化形成气泡。水没烧开时,这些气泡由底部上升,遇到上层温度较低的水,气泡内部的水蒸气又会液化成水,气泡体积逐渐缩小至消失。气泡的一涨一缩,激起水的振动,从而发出响声。水开时,壶底的水与上层的水的温度相等,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蒸气产生,体积变大,到水面后破裂,振动较小,故“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中我们可以获知,钟声通过空气传到客船,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不过天宫里人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从“问姓”中想起初见的“旧容”,可见声音中有一种特征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征是音色。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空气和水中传播。
2.在语文诗句中的物理现象
第一部分(概述) 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古代的诗人在体验生活,观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又因为物理现象是普遍地存在于大自然中的。因此,古诗中不免出现一些物理现象。
具体地说,这些看似杂乱的现象属于物理学不同分支,其中包括最常见的光现象、声现象,当然,还有的现象与经典力学、运动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诗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刻画,使这些科学现象隐藏在诗句的字里行间,引发了我们今天的思考。
光现象是最常见的,以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光都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着的。我们就从光现象谈起。
第二部分(古诗中的光现象) 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对光的观察和研究,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使光学成为物理学中发展最早的分支之一。2400年前成书的《墨经》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光,最基本的性质是直线传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一句。
诗人在畅饮之时,点点月光将他的影子映出来,仿佛有三个似的。在光与影的迷幻之中,隐约可见两者的相互联系"明月"何以成"对影",又怎会有"三人"?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点光源(这里我们粗略地将"明月"当作点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人),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明,在背光面的后方形成了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
当然,由于"明月"的发光面比较大,发光面上的每个发光点,都可以看做一个点光源,它们都在物体背后造成影区,这些影共有的范围完全不会受到光的照射,叫做本影。本影周围还有一个能受到光源发出的一个部分光照射的区域,叫半影。
因而,以上的"对影成三人"的现象便是由本影和半影而产出的。李白不仅有"举杯邀明月"的豪迈,还不乏细致地观察,看到了"对影成三人",这句诗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科学现象的具体统一。
杜甫在《阁夜》中也将光与影还有星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不禁使人还想到美丽的星河和险峻的三峡风光。 光的折射与反射也是较早为人们所认识的光的现象。
诗人李白也观察到了光的折射与反射的现象。《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写道:"屏风九叠"和"云锦张"的美景,磷峋的山座和天空中的云彩映入明镜般的水中,湖光山色,倒映成趣。
而山色与云彩之所以会映在水中,是光的反射的结果。不论是透明的物体还是不透明的物体,都要反射一部分它表面上的光。
平面受到平行光的照射时,反射光也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就是镜面反射。
这里,我们可以把诗中的"明湖"看作是一个镜面,从点S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都好象是从点S'发出的,S'称为S的像。诗人从水中看到的"影"和"看黛光"就是山、云这些景物的光线经湖面反射后所成的像。
在水面上的观察者看来,好象在水面下有一个反光点S',但实上S'并不存在。当然,这类描述光的反射现象的诗还有李白的《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和温庭筠的"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名句,诗人对朋友的无限牵挂都寄托于"孤帆"和"远影"之中了。
而"碧空尽"在大气则是光折射的结果。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一部分光进入到后一种介质中去,并且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这就是光的折射。
覆盖在地球表面的大气,越是接近地面越稠密,折射率也越大。这种密度分布不均匀的介质中,光并不是直线传播的。
我们可以粗略地认为地球表面上空气是由许许多多水平的气层组成的,每一层的密度都不相同。当然机越接近地平线时,光线在大气中偏折就越明显。
因此,李白说它是"碧空尽"。 折射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全反射现象。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真有眼福。
他又看到空气中的全反射现象--蜃楼。夸张的笔调下,若隐若现的海市蜃楼仿佛就浮现在眼前。
它也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而产生的。当气压一定时,空气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对光的折射率也随之减小。
夏天,海面上的空气温度比空中低。远处的山峰、楼阁发出的光线射向空中时,由于空气的折射率下层比上层大,光线不断被折射,越来越偏离法线方向,进入热气层的入射角不断增大。
当光线的人射角增大到临界角时,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人们就会看到远方的景物悬在空中。 以上,我们结合古诗看到了光现象的产生,并简要说明了其中的原理。
诗人将生活中的所见合以美妙的景物和真挚的感情,把自然的奥妙完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声现象和其他现象是怎样融入古诗的情景之中的。
第三部分(古诗中的声现象和其他现象) 生活中除了多变的光现象之外,还有许多奇妙的声现象和力学、运动学的现象。诗人热爱生活,时时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些日常生活之中的物理现象,并在其诗中表现出来。
大家对《枫桥夜泊》之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诗都十分熟悉,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也包含着声现象。 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们通过声音来互。
3.关于物理物态变化的谚语有哪些
1.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面以下部分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外表面就产生了液化现象,水珠附在水缸外面.晴天时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虽然也会在水缸外表面液化,但微量的液化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而如果空气潮湿,水蒸发就很慢,水缸外表面的液化大于汽化,就有水珠出现了.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降雨的可能性大,当然不需要挑水浇地了.
2.霜前冷,雪后寒(霜是地面上的水蒸气在较低温度下放热凝华形成的,故形成霜前的温度一定较低.雪下后,要融化,融化是吸热过程,所以雪后寒.
3.下雪不寒化雪寒(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或水滴凝固形成的,凝华、凝固都是放热过程,化雪是融化过程,要吸热.
4.雪落高山,霜降平原(下雪天,高山气温低于山下平地气温,下到高山的雪不易融化,而下到平地的雪易及时融化.所以同样的雪,高山上比平地多.霜是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的结果,山下平地表面上的水蒸气比高山上多,故平地易掺禂霜,而高山不易形成霜.
5.瑞雪兆丰年(下到地上的雪有许多松散的空隙,里面充满着不流动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它能较好地防止地里热量的散失,保护农作物,在寒冷的冬季不冻坏.
6.冻三尽,非一日之寒(水的温度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当整个水温都降到4℃时,水的对流停止.气温继续下降时,上层水温降到4℃以下,密度减小不再下沉,底层水温仍保持4℃,上层水温降到0℃并继续放热时,水面开始结冰.由于水和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光滑明亮的冰面又能防止幅射,因此,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都不易进行,冰下的水放热极为缓慢,结成厚厚的冰,当然需要很长时间的天寒.
7.开水不响,响水不开(在水升温过程中,附在器壁和水中空气形成一个个的小气泡,气泡的体积随蒸气进入而不断增大上,但上部水的温度较低,上升的气泡内一部分蒸气又凝结成水使得气泡变小或破碎,这样许多气泡这种变化引起振动,发出响声,即“响声不开”.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描写声现象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