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约粮食的98字诗句
1.关于节约粮食的古诗
悯农
李 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悯农》两首。 观刈麦》
白居易
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江上渔者》范仲淹
宋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入风波里。
悯农
李 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2.关于节约粮食的古诗有哪些
1、《农父》
唐代:张碧
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释义:
每天星星还没有坠落(披星戴月去劳动),就去田间劳动,辛辛苦苦,待到庄稼丰收在望的时候,全家是多么高兴呀!
到头来,丰收所得将会全被官家剥削去了。家中无法生活,不知哪一天就会把自己的妻子儿女卖掉呢!
2、《咏田家 / 伤田家》
唐代: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释义:
二月蚕未结茧,早成抵债之物;五月谷未成熟,也已忍痛卖出。
这是挖掉心头好肉,来补眼前烂疮。
希望帝王之心,化作光明之烛。
不照豪华筵席,只照灾民空屋。
3、《别州民》
唐代:白居易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释义:
杭州的父老准备水酒满筵,拦路相送。
作为地方官吏为自己在任时一无建树而惭愧 ,不禁潸然泪下。
因为税重,贫穷的农户很多;又因为旱田多,农民也有饥荒。
我只能给父老们留下一湖水(指在钱塘增筑湖堤工程),救救干旱的灾荒。
4、《悯农·其二》
唐代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释义: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5、《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释义: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3.关于节俭珍惜粮食的诗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知辛苦!
意思:谁知道我们盘中的粮食,它们粒粒都凝聚着农民的辛苦.
出处:
悯农
(唐)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道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专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属,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4.节约粮食节约粮食的诗句
悯农李 绅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悯农李 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李坤的诗句关于节约粮食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坤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李绅《悯农》一
锄 禾 日 当 午 ,
汗 滴 禾 下 土 。
谁 知 盘 中 餐 ,
粒 粒 皆 辛 苦 。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un), 国内由于飧字用的很少,是个冷僻字,当初为了让诗歌更通俗易懂,改为餐了。
【译文】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李绅《悯农》二
春 种 一 粒 粟 ,
秋 收 万 颗 子 。
四 海 无 闲 田 ,
农 夫 犹 饿 死 。
【注释】 1.悯:怜悯。 2.粟:(sù)谷子;栗粟。 3. 犹:还。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译文】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
2.唐朝诗人李坤的诗句
【诗人简介】
李坤:772-846,字公垂,排行二十,无锡(今属江苏)人。元和元年(806)进士。 穆宗时为左拾遗,徙江西观察使。武宗时拜相,出为淮南节
度使。早岁以歌行自负,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白居易和而广之,惜已失传。《全唐诗》存《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
【主要诗作】
悯农二首·其一
悯农二首·其二
悯农二首·其一
李坤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①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注释】
①子:指粮食颗粒。
【评析】
农夫春种、秋收,种一粒种,收万颗子,夸张地表现了收成的丰硕,也歌颂了农失的辛勤劳动。如果耕种面积不广,那么即使丰收,也所获有限。可是“四海无闲
田”,所有能开垦、能耕种的土地都种了粮食,又都获得了好收成。这就进一步歌颂农夫用自已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巨大财富。前三句层层铺垫,第四句突然么跌:
“农夫犹饿死!”那么,农夫提供的那么多粮食到哪里去了?
悯农二首·其二
李坤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飧,①
粒粒皆辛苦?
【注释】
①飧(音孙):熟食的通称。飧。一作餐。
【评析】
前两句既是对第一首的补充描写,表明那广种、丰收,都洒满农夫的汗水;又以“汗滴”与米粒相似为契机,引出后两句:“盘中”的“粒粒”米,来自农夫的滴滴汗,可是又有谁知道呢?
这两首诗一作《古风二首》。《唐诗纪事》卷三九载李绅曾以此诗谒吕温,
温读之,预言必为卿相。据此推测,此诗当作于早年。李锳《诗法易简录》称“此种诗纯以意胜,不在言语之工。”其实不仅命意高卓,而且笔力简劲,构思新
颖,表现有力。第一首用前三句渲染广种、丰收,满眼富足景象,第四句突然反跌,令人惊心动魄。第二首以“盘中”映照“田间”,以粒粒饭映照滴滴汗,“谁
知”一问,悲愤欲绝。用寥寥四十字概括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形象鲜明,激情喷涌,因而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节约粮食的诗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