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林的诗句
1. 东林先生名字 东林的名言
东林先生就是顾宪成,他的名言主要体现在顾氏家训,解答如下: 一、简介顾宪成: 顾宪成(1550年9月17日(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初七)—1612年6月21日 (万历四十年五月二十三日)),字叔时,号泾阳,无锡泾里(今无锡锡山区张泾镇)人,中国明代思想家,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也是东林党的创始人之一。
顾宪成自幼好学,常夜读达旦。万历四年(1576年),举乡试第一,万历八年(1580年)成进士。
天启初年,赠太常卿。后来东林党争爆发,被魏忠贤阉党削官。
崇祯初年获得平反,赠吏部右侍郎,谥号端文。著有《小心斋札记》18卷,《毗陵人物志》9卷,《顾端文遗书》等。
二、顾氏家训: 凡为父兄的,莫不爱其子弟;凡爱子弟的,莫不愿其读书迸取。目今府县考童生,汝弟方病疡,度未能赴,且所尚幼,何须著急?汝则长矣,往年又曾经考过来,而今岂能不重以得失为念。
然吾始终不欲以汝姓名一闻于主者,非恝然于汝也,汝质尽可望进一步,吾又非弃汝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39653661而不屑也,吾自有说耳。何以言之?就义理上看、男儿七尺之躯,顶天立地,何如开口向人道个求字?孟夫子《齐人》一章便是这个字的行状,至今读之尚为汗颜,不可作等闲认也。
就命上看,人生穷通利钝,即堕地一刻都已定下,如何增损得些子?眼前熙熙攘攘赴童生试的哪个不要做秀才,赴秀才试的哪个不要做举人,赴举人试的哪个不要做进士?到底有个数在。若是贵的可以势求,富的可以力求,那不会求的便没有份,造化亦炎凉也。
就我分上看,我本薄劣无尺寸之长,赖天之佑,祖父之庇,幸博一等,再仕再不效,有丘山之罪,然犹饱食暖衣安享太平,在昔大圣大贤往往穷厄以老,甚而有囚有窜,流离颠沛不能自存者。我何人,斯不啻过分矣!更为汝十进耶,是无厌也。
就汝分上看,但在汝自家志向何如,若肯刻苦读书,到得功夫透彻,连举人进士也自不难,何有于一秀才?若又肯寻向上支要做个人,连举人进士也无用处,何有于一秀才?汝试于此绎而思之,余其忽然于汝也耶?抑爱汝以德也耶?余其汝而不屑也耶?抑玉妆而进汝以远且大也耶?此意本欲待汝自悟,恐汝究竟不察,谬生疑沮,不得不分明道破,汝若能识得,省却了多少闲心肠,省却了多少闲气力,省却了多少闲悲喜;便是一生真受用也。记之,记之。
2. 关于庐山的诗句
苏轼的《题西林壁》。
全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首诗主要讲了诗人在庐山游玩时,看到的庐山千姿百态的美景和自己的感想。
诗文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在庐山之中。这句诗让我想到了“盲人摸象”的故事。因为看不见,面对的事物又太大,他们不能摸到大象的全身,只能摸到一部分,就把大象说成了绳子、柱子、墙、扇子……后来还争执不让,多么可笑啊!可是,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呀!这首诗让我明白了:只看到事物一部分,就自以为是,那是错误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常提醒人们明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3. 关于庐山的诗句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题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
江 为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除邓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瀑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4. 关于庐山的诗句
庐山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
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
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庐山并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
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水》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简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望 石 门 鲍照 访世失隐沦, 从山异灵士。 明发振云冠, 升峤远栖趾。
高峰插半天, 长崖断千里。 氛雾承星辰, 潭壑洞江汜。
崭绝类虎牙, 漓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 韬树必千纪。
鸡鸣清涧中, 猿啸白云里。 瑶波逐 空开, 霞石触峰起。
回互非一形, 参差悉相似。 倾听风管宾, 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 如何秽城市。 ·〔鲍照简介〕 鲍照,字明远,东海(今江苏灌云县)人,生于晋义熙十年(414)。
由于出身微贱,而又生活在东晋末年门阀特权盛行的时代,一生受尽了歧视和打击,只做过几任小官。逝于南朝宋明帝泰始二年(466)。
钟嵘在《诗品》中说:“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他的作品充满了怀才不遇的牢骚和愤懑不平的情绪,其诗风雄健奔放,对后代诗人特别是李白有很大影响。
他于宋文帝十六年(439)到江州任职时,曾游庐山。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 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 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 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 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 冬夏共霜雪。
·〔谢灵运简介〕 谢灵运,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后移籍会稽,谢玄之孙,生于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晋孝武帝时袭封康乐公。
刘裕代晋,起为散骑常侍。少帝时,出为永嘉太守。
元嘉八年(431),宋文帝让他出任临川内史。不久,被人以叛逆罪弹劾,流徙广州。
元嘉十年(433)被杀于广州,时年49岁。他好为山泽之游,尝与宾客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到临海,从者数百人。
他的山水诗能再现大自然之美,语言富有色泽和光彩,是我国山水诗的开创人,曾在义熙七、八年(411-412)两次到庐山游览,与慧远友善。 ·〔题释〕 作者登上庐山最高峰眺望四野山道时抒怀。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5. 谁有关于庐山的诗句 简短一些的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生在此山中。
6. 关于星汉的诗句有哪些
1、《西楼夜》 唐 白居易
山郭灯火稀,峡天星汉少。
释义:山间灯火稀少,天空银河少。
2、《和钱员外禁中夙兴见示》 唐 白居易
窗白星汉曙,窗暖灯火余。
释义:窗外亮白银河,屋里暖和。
3、《秋夜二首》 唐 韦应物
霜露已凄凄,星汉复昭回。
翻译:霜露已经凄凄,银河要被昭回。
4、《陪王卿郎中游南池》 唐 韦应物
烟草凝衰屿,星汉泛归流。
翻译:烟草凝衰退岛屿,银河泛归流。
5、《赠知音》 唐 温庭筠
星汉渐移庭竹影,露珠犹缀野花迷。
翻译:银河逐渐转移在竹影,露珠还点缀着野花迷。
6、《月夜有怀》 唐 陈子昂
空帘隔星汉,犹梦感精魂。
翻译:空帘子隔着银河,就像梦感动灵魂。
7、《戏赠张书记》 唐 李商隐
星汉秋方会,关河梦几还。
翻译:银河秋方会,关河梦几回。
8、《正月十五日夜,东林寺学禅,偶怀蓝田杨主簿》 唐 白居易
新年三五东林夕,星汉迢迢钟梵迟。
翻译:新的一年三次五次在东林的晚上,银河迢迢钟梵慢。
9、《夏夜苦热登西楼》 唐 柳宗元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翻译:山的色泽凝聚了暑气,银河的光亮映了光辉。
10、《畲田行》 唐 刘禹锡
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
翻译:夜深的看不见山,只有孤单的银河。
7. 山的诗句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题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寂, 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 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 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 方知不染心。
临洞庭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访袁拾遗不遇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关于大佛的诗句
1. 关于乐山大佛的诗词
(一)
《乐山大佛》
作者:理维(现代)
弥勒巍巍在水边,佛光普照满江天。
脚压恶浪成莲卉,视镇迷霾化紫烟。
只要轻舟行万里,不惜守望逾千年。
好多北往南来客,不拜河流也拜山。
(二)
《观乐山大佛》
作者:周忠斌(现代)
坐断青山誓不休,隔江犹记古嘉州。
摩崖栈道登梯上,拍岸波涛逐浪流。
我佛慈悲修大道,天心厚德解人愁。
海通济世功无极,仁者凌云与乌尤。
(三)
《乐山大佛》
作者:雨中微尘(现代)
临江端坐越千年,慈善情怀万载传。
法相身姿灵宝塔,高僧风范记心田。
任凭日月摩峰顶,惯看烟云过眼前。
愿得佛光长照耀,波平水碧好行船。
(四)
《乐山大佛》
作者:习吉(现代)
层峦叠嶂涌岷江,灵宝塔下崖万丈。
巨佛慧眼谨游者,不畏艰难心自畅。
壁立千仞无欲刚,海纳百川波不扬。
善男信女乐善事,勤劳遵法德高尚。
(五)
《乐山大佛》
作者:奇珍(现代)
三江汇流云水宽,引来弥勒壁上观。
锐目穿水窥暗流,大足镇涛锁凶澜。
岩崖九曲悬栈道,人虫一脉接地天。
雍容山是一尊佛,伟哉佛是一座山。
(六)
《乐山大佛》
作者:李俊德(现代)
邀友凌云游古寺,栖霞弥勒对长河。
抬头八面乌云厚,下脚三江大浪多。
圣地空蒙听法鼓,佛门淡定敬娑罗。
乘船月下躬身拜,夜望峰峦一达摩。
2. 关于乐山大佛的诗词
(一) 《乐山大佛》 作者:理维(现代) 弥勒巍巍在水边,佛光普照满江天。
脚压恶浪成莲卉,视镇迷霾化紫烟。 只要轻舟行万里,不惜守望逾千年。
好多北往南来客,不拜河流也拜山。 (二) 《观乐山大佛》 作者:周忠斌(现代) 坐断青山誓不休,隔江犹记古嘉州。
摩崖栈道登梯上,拍岸波涛逐浪流。 我佛慈悲修大道,天心厚德解人愁。
海通济世功无极,仁者凌云与乌尤。 (三) 《乐山大佛》 作者:雨中微尘(现代) 临江端坐越千年,慈善情怀万载传。
法相身姿灵宝塔,高僧风范记心田。 任凭日月摩峰顶,惯看烟云过眼前。
愿得佛光长照耀,波平水碧好行船。 (四) 《乐山大佛》 作者:习吉(现代) 层峦叠嶂涌岷江,灵宝塔下崖万丈。
巨佛慧眼谨游者,不畏艰难心自畅。 壁立千仞无欲刚,海纳百川波不扬。
善男信女乐善事,勤劳遵法德高尚。 (五) 《乐山大佛》 作者:奇珍(现代) 三江汇流云水宽,引来弥勒壁上观。
锐目穿水窥暗流,大足镇涛锁凶澜。 岩崖九曲悬栈道,人虫一脉接地天。
雍容山是一尊佛,伟哉佛是一座山。 (六) 《乐山大佛》 作者:李俊德(现代) 邀友凌云游古寺,栖霞弥勒对长河。
抬头八面乌云厚,下脚三江大浪多。 圣地空蒙听法鼓,佛门淡定敬娑罗。
乘船月下躬身拜,夜望峰峦一达摩。
3. 关于蒙山大佛的诗句
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头部早在元代就已经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风采。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里,仅现胸颈部分。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剩下的还需清理发掘,无怪乎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峨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晓月”之称。史籍记载这尊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凿,经五个皇帝二十余年,至后主高纬时凿成。《北齐书》记载在《后主恒纪》中:“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所以称为“晋阳西山大佛”。《北史》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宫”指历史上著名的晋阳宫,遗址在晋源镇古城营村九龙庙一带。据有关部门测量,晋阳西山大佛现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一说66米,一说70多米,比乐山大佛略高),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Bamiyan)大佛”(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3至7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时值6世纪。如按“巴”佛凿于“7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年)早162年。据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传说李渊做太原留守时曾参拜蒙山大佛,当晚就梦见佛光普照,以为祥瑞,从而坚定起兵决心。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于显庆五年(660年)幸晋阳瞻拜(此寺及南十余里的龙山童子寺瞻礼二寺大佛),次年又派专使赐大佛袈裟,以“五色光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并州。晚唐晋王李克用再建大阁,五年用工三十万。五代后晋时,北平王北京留守刘知远,重修庄严阁,共五层一百三十间。北汉刘继元在蒙山顶造避暑宫,开化峪内设御驾桥。宋时又在蒙山开化前寺建连理二塔。元末(1368年),寺毁阁倾,大佛头部脱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晋恭王朱??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从此便埋没六百余年。
大佛往下不远,就是开化寺,遗址在一片桃花林中,除连理二塔外,只剩一堆残砖败瓦。可谁又曾想到这很不起眼的寺院就是东魏高僧昙鸾弘修的净土法门,东魏孝静帝“勒令住并州大寺”,日本净土真宗经籍载为“并州大岩寺”,北齐高洋赐额“开化”寺,曾是佛教净土宗的早期道场。仰望着大佛,大佛头颅毁损崩落,不知踪迹,腹上岩石大部分早已风化崩落,胸下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一幅惨败不堪的情形,实属千古遗憾。站在大佛臂上,古晋阳城尽收眼底,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只觉往事越千年,倏忽间沧海桑田,海枯石烂。
4. 描写乐山大佛的诗句有哪些
明万历进士李时华,巡按四川,到乐山后写下《凌云寺》诗: 莲身凭岸起,鹫岭倚云开。
月渡青衣水,烟沉尔雅台。bai 松树迎吹入,江浪载天回。
何处菩提树,移来胜地栽。 【乐山大佛】du 别称:凌云大佛 著名景点: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 简介: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地处中国四川省的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zhi,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为弥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建造历史:dao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内隔江相望。
大佛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时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为古弥勒佛的坐像。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艺术精品容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
5. 形容佛像的诗句
描写有佛像的诗句,有很多,举一例如下:
《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
年代: 唐 作者: 唐扶
道林岳麓仲与昆,卓荦请从先后论。松根踏云二千步,始见大屋开三门。泉清或戏蛟龙窟,殿豁数尽高帆掀。即今异鸟声不断,闻道看花春更繁。从容一衲分若有,萧瑟两鬓吾能髡。逢迎侯伯转觉贵,膜拜佛像心加尊。稍揖皇英颒浓泪,试与屈贾招清魂。荒唐大树悉楠桂,细碎枯草多兰荪,沙弥去学五印字,静女来悬千尺幡。主人念我尘眼昏,半夜号令期至暾。迟回虽得上白舫,羁泄不敢言绿尊。两祠物色采拾尽,壁间杜甫真少恩。晚来光彩更腾射,笔锋正健如可吞。
6. 求赞美乐山大佛的诗句
宋乾道九年(1173),陆游摄理嘉州政事,写了《谒凌云大像》:
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宋淳熙四年(1177),范成大游览凌云山,写了《凌云九顶》: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明弘治中(I488—1505)嘉定州守曾介《次岑韵》诗中,对乐山大佛的雄伟作了如下描述:
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
明弘治十八年( 1505)乐山籍进士安磐《凌云寺》诗中亦写道:
金身谁凿与云齐?闻道韦皋镇蜀时。
绀殿千层零落尽,寺前唯有放生碑。
黄庭坚于元符三年(1100)游历乐山,到凌云山瞻仰了乐山大佛,对凌云山的秀美风光深为赞赏,回顾三十余年的曲折经历,寄情于诗,写下了《凌云纪游》:
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
明万历进士李时华,巡按四川,到乐山后写下《凌云寺》诗:
莲身凭岸起,鹫岭倚云开。
月渡青衣水,烟沉尔雅台。
松树迎吹入,江浪载天回。
何处菩提树,移来胜地栽。
明万历十四年( 1586)进士、云南副使罗绲(乐山人)的 《大像石》诗,写出了人们对乐山大佛的尊崇,也反映了人们对乐山大佛“万古不毁”的愿望:
崚嶒绝巘镇江干,砥柱中流独障澜。
石壁疑从天际出,云根半落水中盘。
金身直傍青霄立,玉树唯凭白日看。
万古乾坤应不毁,降神光岳气初完。
清顺治进士、刑部尚书王士祯《晚渡平羌江步上凌云绝顶》亦写道:
真作凌云载酒游,汉嘉奇绝冠西州。
九峰向日吟江叶,三水通潮抱郡楼。
山自涪翁亭畔好,泉从古佛髻中流。
东坡老去方思蜀,不愿人间万户侯。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东林大佛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