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天的诗句含出处
1.秋的诗句及出处
秋风引 刘禹锡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秋日 耿湋返照入闾巷 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 秋风动禾黍秋日湖上 薛 莹落日五湖游 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 谁与问东流宫中题 文宗皇帝辇路生秋草 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 无复侍臣知汾上惊秋 苏 (廷+页)北风吹白云 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 秋声不可闻秋月 程 颢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雨悠悠七夕 杨 朴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几多立秋 刘武子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七夕 杜 牧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中秋 杜 牧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秋词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萧.咏秋诗句汉代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晋代陶潜: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山流。
元代关汉卿: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唐代王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毛泽东: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战地黄花分外香陈毅:西山红叶好,露重色欲浓。写秋的诗词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战国楚·宋玉《九辩》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晋·陶渊明《酬刘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南朝齐·萧悫《秋思》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南朝梁·范云《别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宋之问《始安秋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唐·杜甫《秋兴八首》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杜甫《秋兴八首》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唐·钱起《题苏公林亭》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白居易《司马宅》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词二首》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二首》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唐·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唐·施肩吾《秋夜山居》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唐·来鹄《偶题二首》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唐·窦巩《秋夕》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李璟《浣溪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宋·寇准《书河上亭壁》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宋·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宋·柳永《八声甘州》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宋·黄庭坚《念奴娇》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宋·秦观《浣溪沙》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宋·秦观《。
2.秋的诗句及出处
秋风引 刘禹锡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秋日 耿湋返照入闾巷 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 秋风动禾黍秋日湖上 薛 莹落日五湖游 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 谁与问东流宫中题 文宗皇帝辇路生秋草 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 无复侍臣知汾上惊秋 苏 (廷+页)北风吹白云 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 秋声不可闻秋月 程 颢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雨悠悠七夕 杨 朴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几多立秋 刘武子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七夕 杜 牧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中秋 杜 牧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秋词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萧.咏秋诗句汉代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晋代陶潜: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山流。
元代关汉卿: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唐代王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毛泽东: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战地黄花分外香陈毅:西山红叶好,露重色欲浓。写秋的诗词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战国楚·宋玉《九辩》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晋·陶渊明《酬刘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南朝齐·萧悫《秋思》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南朝梁·范云《别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宋之问《始安秋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唐·杜甫《秋兴八首》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杜甫《秋兴八首》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唐·钱起《题苏公林亭》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白居易《司马宅》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词二首》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二首》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唐·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唐·施肩吾《秋夜山居》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唐·来鹄《偶题二首》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唐·窦巩《秋夕》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李璟《浣溪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宋·寇准《书河上亭壁》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宋·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宋·柳永《八声甘州》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宋·黄庭坚《念奴娇》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宋·秦观《浣溪沙》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3.我要三首吟关于秋天的诗句要表明出处和作者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4.关于秋天的诗句,还有出自哪首诗,和诗人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元)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译文:夜雨一点点淋在梧桐树叶上,秋声难禁,打在芭蕉上,惹人愁思不断。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醒来只见灯花垂落,一盘残棋还未收拾,可叹啊,我孤单地留滞在新丰的旅馆里。靠在枕边,十年的经历,远在江南的双亲,都浮上心头。
此曲写旅人的离愁别绪,情景交融,言短意长。起三句鼎足对,妥帖自然,没有一点做作的痕迹,见出作者的功力。中间段点出痛苦根源,由感而发,语淡味浓。
5.关于秋天的诗句,要注明出处和对诗句的解释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词语解释: 1.暝:夜,晚。
此指傍晚。 2.随意:任凭。
3.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4春芳歇:春天的芳华凋谢了。
歇:消散。 5.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译文: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王维所居辋川别墅在终南山下,故称山居。
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
如此清秋佳景,风雅情趣,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此诗以一"空"字领起,格韵高洁,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
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
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古代文人多借清秋而写悲伤之意,此诗则属乐秋之佳作。《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色韵清绝。
"《唐诗解》:"雅兴淡中有致趣。"《唐诗矩》:"右丞本从工丽入,晚岁加以平淡,遂到天成。
"《唐诗合选详解》王云翼云:"前是写山居秋暝之景,后入事言情,而不欲仕宦之意可见。"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
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
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
被后人称为“田园诗人”,他还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
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
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翻译: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
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写作手法: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
“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乃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故写月亦有兴义。
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对思妇是何等一种挑拨呵!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何等一种挑拨呵!“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语天然而得咏叹味。
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
著“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俨在,“玉关情”自浓。
无怪王夫之说:“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诗评选》)此情之浓,不可遏止,遂有末二句直表思妇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过分偏爱“含蓄”的读者责难道:“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
(田同之《西圃诗说》)其实未必然。“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
6.有关描写秋天的诗句,作者和出处以及诗句的意思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长安秋望
杜牧
楼倚霜树外,
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
气势两相高。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7.描写秋天的诗句有哪些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秋词》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8.写秋的名言 含作者即出处
碧天如水夜云轻。
唐·温庭筠《瑶瑟怨》。本句大意是:秋天的深夜,长空澄碧,月华似水,偶尔有几缕飘浮的云絮在空中轻轻掠过。
这是一幅清寥淡远的碧空夜月图,轻轻掠过的浮云更显出夜空的澄洁与空阔。可用以描写秋夜碧空月色。
唐代诗人 温庭筠 《瑶瑟怨》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秋天名言见宋·柳永《采莲令》[月华收]。
月华:月光。霜天:指寒冷的秋日天空。
这两句大意是:月光渐渐收敛,严寒的天空中飘浮着淡淡的云朵,东方已经破晓。诗句将月华及淡云、霜天配置一处,以洁白的色调渲染晓色,并表现出季节特点。
可用来描写秋季的黎明景象。北宋词人 柳永 《采莲令》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元·白朴《天净沙》[孤树落日]。这两句大意是:秋季到来,秋色明丽,山水为白草、红叶、黄花点染,别呈一番姿色。
白朴的散曲,如诗如画,摹写长于着色,句法长于依次罗列,此条即由五个名词依次排列而成。这种表现手法,不落俗套,既扩大了句子的容量,又使所状之物一一呈现眼前,符合文学作品形象思维的特点。
另外,此条十字,却出现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可谓重彩浓抹,色调鲜明。此名句表现的图画感极强的特色,特别值得写作诗歌和抒情散文的同志学习。
元代曲作家 白朴 《天净沙》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唐·湘驿女子《题玉泉溪》。
红树:枫树。这两句大意是:红叶满树,仿佛因浓重的秋色而酣醉;碧绿的溪水在夜间叮咚作响,好像在轻轻弹拨琴弦。
首句着一“醉”字,境界全出,把红叶烂漫、秋意正浓的景色渲染得很有抒情气氛。白天声音嘈杂,所以难以听到小溪潺潺。
朦胧的夜色不仅使溪水显得碧绿,而且在静谧中使叮咚之声清晰可闻。这两句采用拟人化手法,赋于红树、碧溪以人的形态,形象鲜明,韵味别具,富有诗情画意,可以引用表现秋景。
诗句用拟人手法增加表情达意的功能,写作时也可学习。唐代女诗人 湘驿女子 《题玉泉溪》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宋之问《灵隐寺》。桂子句:传说月中有一棵桂树,每至秋爽时,常有似豆的颗粒从月宫中落出。
天香:异乎寻常的香味,指桂花的香味。这两句大意是:月光皎洁,月中的桂子从天外飘落人间,奇异的香味弥漫了整个空间。
此二句是写杭州灵隐寺美妙的秋夜景致。诗人漫步灵隐寺的庭院中,望着一轮明月,闻到醉人的桂花香味,自然想起“云中落桂子”这个古老的传说,于是挥毫写下这两句名传千古的佳句。
可用以描写秋夜月色,也可化用以描绘桂花。唐代诗人 宋之问 《灵隐寺》万叶秋声里,千贾落照时。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秋声:指秋天风声、雨声、虫鸣、鸟叫等共同形成的音响。
落照:夕阳。这两句大意是:在一片秋声里,万点树叶簌簌作响;夕阳西下的残辉,映照着千家万户。
这两句可用于描写登临纵目览赏时所见的清秋晚景。唐代诗人 钱起 《题苏公林亭》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
唐·刘方平《秋夜泛舟》。千声:指秋夜野外自然界的各种声响。
这两句大意是:夜里世间万物的影子,都由月亮照射而成;各种各样的声音,也都因感知秋气而发。这两句可用于描写月下秋夜景色,也可借以表现事物的因果关系。
唐朝诗人 刘方平 《秋夜泛舟》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唐·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
这两句大意是:秋蝉集居在古寺中的树上,发出凄切的哀鸣;寒鸟从池塘上空飞过,水面留下一瞥清冷的鸟影。蝉声鸟影,古寺寒塘,秋意浓重,景物堪伤。
描写秋天的村野时,可以借鉴这种寒冷的意境。唐代诗人 杜甫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天高云去尽,江迥月来迟。
唐·杜甫《观作桥成月夜舟中有述还呈李司马》。迥(jiǒng窘):远,这里作广阔解。
这两句大意是:高天上片云踪迹皆无,阔江上月儿姗栅来迟。两句诗是写秋天夜景,但不是平铺直叙地描摹,而是使诗句具有一种因果关系:由于浮云去尽,才使人感到天空特别高远;由于江月来迟,才使人在冥漠中感到江水格外空阔。
“天高”“江迥”还表现出秋高气爽的景象。这些使诗句不流于平淡,而显得曲折耐嚼。
两句是写景,但又不拘泥于写景,在“月来迟”中还蕴含着殷切的待月之情。写诗要避免平铺直叙,淡面无味,至于具体的写法,又是变化多端,不可拘泥。
写秋夜待月可作参考。唐代诗人 杜甫 《观作桥成月夜舟中有述还呈李司马》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秋天名言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岚(lán兰):山林中的雾气。
这两句大意是:残云把夏末炎热的暑意带走了,新雨带来了早秋凉爽的雾气。这两句可用于描写夏末初秋时的景色,或表现经过炎夏的折磨,人们终于迎来了凉爽的新秋时的愉悦心情。
唐代诗人 岑参 《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迢迢(tiáo条):漫长。亭亭:高远的样子。
这两句大意是:在漫漫的早秋之夜,高高的明月将圆未圆。这两句适合于描写清秋月夜之景。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清·洪升《长生殿·惊变》。
这两句大意是:天色清淡,白云悠闲,长空中列队飞过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描写秋天的诗句以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