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天的诗句赏析
1.关于夏天的古诗三首,含赏析
1.夏日山中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译文 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
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鉴赏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因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因为是山中,所以有扇而懒得摇。因为山林中过往的人烟稀少,人敢于脱去头巾,表现出悠然自得,不拘礼法的形象。
句中通 过“懒”、“裸”,突出了诗人在山中夏日乘凉的悠闹情趣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消闲图画。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诗人解下头巾,挂在山中的石壁上,多么凉爽宜人。袒胸露顶,栖身林下,大有解除尘累,反归自然的情趣。
通过“脱”、“露”,来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向往自然的心情。“任”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任凭山风从头上吹过,表现出一种豁达、爽快的感觉。
全诗写出了作者在山林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 诗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种自乐自足的逍遥,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的放纵与宣泄,可以说达到了极点。
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摇,衣履可以不穿。“裸体青林中”,“露顶洒松风”更体现出诗人悠然自得,亲近自然的心情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写,来突出夏天的炎热。
同时借夏天炎热的环境,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在山林间豪放自如的状态。诗中在夏天炎热的环境下,对诗人状态的描写生动,别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闲趣。
2.山亭夏日 朝代:唐代 作者:高骈 原文: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译文 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阴特别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十分变态。《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短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看到了蔷薇,十分漂亮,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
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当人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3.约客 / 有约 朝代:宋代 作者:赵师秀 原文: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译文 梅子黄时,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诗人(赵师秀)无聊地轻敲棋子,震落了灯花。赏析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
“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响。
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
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
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全诗通过对诗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
2.有关于夏天的诗句及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一)含“夏”字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二)不含“夏”字的写夏景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10.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1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2.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3.描写夏天的诗要带赏析赏析不要太多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
更多关于夏天的诗句:/zt/13487/
这应该是我见过最全的描写夏天的诗句大全了,你可以去看看,几乎每篇都有赏析的。
好的话请采纳我
4.关于夏天的古诗三首,含赏析
1,《初夏》宋代:朱淑真原文: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白话文释义:竹子在微风中将清雅的影子笼罩在幽静的窗户上,成双成对的鸟儿正在夕阳下尽情地喧噪鸣叫。
在这海棠花凋谢、柳絮飞尽的初夏,只觉炎热的天气世人感到乏困,白昼也开始变得漫长。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时也借景抒发了人郁郁寡欢的心情。
前两句有静有动,表态中的“清影”和“幽窗”动态中的“竹摇”和“鸟噪”,后两句将前句中的烦躁情绪进一步深化,全诗寄情绪于景物,淡淡几笔,却极具感染力。2,《山亭夏日》唐代:高骈原文: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白话文释义: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赏析:此诗写山亭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描绘了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诗人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悠闲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夏日乡村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3,《夏夜追凉》宋代:杨万里原文: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白话文释义: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
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
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赏析:全诗仅四句二十八字,该诗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4,《幽居初夏》宋代:陆游原文: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白话文释义: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
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
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赏析:《幽居初夏》为南宋诗人陆游晚年后居山阴时所作。该诗前六句写景,后二句结情,全诗紧紧围绕“幽居初夏”四字展开,四字中又着重写一个“幽”字。
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这首诗是诗人一生忧国忧民,热爱生活,积极用世,坚韧执着的个性的表达。
5,《客中初夏》宋代:司马光原文: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白话文释义: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
赏析:诗人通过对于初夏时节的景色,尤其是对于柳絮和葵花的之间的对比,暗含了对于诗人自己政治抱负的描写即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样对于皇帝忠心不二。诗人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表达诗人自己对君王的一片忠心。
5.夏天的古诗赏析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赏析:这首诗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像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你看:一股泉水缓缓地、小心翼翼悄无声息地流出泉眼,在斜阳的照射下,清晰可见。
阳光透过池畔的绿树,将树阴投入水面,阴阳交错明暗斑驳。好像是泉水很爱惜风和日丽的美好景色。
泉水的细流汇成了小池,昨日还平静的水面上,今天就长出了尖尖的、还包卷着的嫩荷叶,并吸引着可爱的蜻蜓飞来嬉戏。《小池》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品,朴实的语言展示了初夏的明媚风光,一切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行行是诗,句句如画,自然朴实,真切感人。
一个“惜”和一个“爱”,给了泉水和绿树以生命,拟人化的手法分别写出了泉眼是因为珍惜涓涓细流,生怕动作大了把水滴溅出才轻轻地流淌;树阴更是喜爱泼洒在水面上斑驳陆离的阳光。一个“露”和一个“立”生灵活现地刻画了小池的勃勃生机,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已经立在它的上头了,生动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交融情景。
这首诗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对景物观察的细致入微,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有生命感和动态感的清新景象 作者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
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杨万里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清醒的政治家,他曾直率批评朝廷的腐败无有,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国家的方针策略;他一生力主抗战,始终反对屈膝议和。
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谪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杨万里晚年与宰相韩侘胄政见不同,隐居吉水十五年,最后忧愤而死,享年80岁,赐谥文节,追赠光禄大夫。
杨万里的诗意境鲜明,通俗清新,流畅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歌创作按照广学博取、面向现实、师法自然的道路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一个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诚斋体”特色诗风,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溪回路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晚归遇雨》),“绿萍池沼垂杨里,初见芙蕖第一花”(《将至建昌》)等,都表现了“诚斋体”在创作方式上的特点,从而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
他所写的诗,多以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经幽默地跟他开玩笑说“处处山川怕见君”。《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之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夏日联句 朝代:唐 作者:李昂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赏析:开成三年(838)夏日,唐文宗李昂与学士联句。
文宗作首二句,五个学士同时续。文宗独取柳公权,评为“词清意足”。
前两句说偏喜夏日,续句阐明喜爱的原因,故“意足”,诗句出落天然,故曰“词清”。 江 村 唐·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赏析:诗的前四句写人与自然的和谐,小溪流水,飞鸟自去自来相亲相近,一切是那么的自由、融洽:??“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浣花溪清澈的溪水,蜿蜒曲折的围绕着小村庄流淌,在长长的夏日中,江村一带显得格外恬静清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屋梁上的小燕子自由飞翔,自来自去的欢乐无比,那行影不离、互相依傍的是水中的群鸥。????后四句写优游闲适的生活情景以及不求闻达的平淡心情:??“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闲来无事,老妻展开画纸,画一副棋盘准备弈棋,无忧无虑的幼子敲针为钩,想去溪边垂钓。??“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只要有老朋友严武按惯例供应一些禄米,君子安贫,我这微贱之躯就别无所求。
?本诗作者以清淳质朴的笔调,平实无华的语言,点染出夏日江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村居生活的闲适情趣,将自然景象和重新获得安居之乐的欣喜心情,描绘得真切生动,自然可爱,颇具田园诗恬淡、浑朴的风韵。夏夜叹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炎蒸毒中肠]:中一作“我”。
青紫:古时公卿服饰,借喻高官显爵;被:同“披”。指身居高官。
6.要夏天的诗句,要带赏析,十万火急
客中初夏 四月天,雨后乍晴,清明而和暖;雨中,对着门的南山,蒙蒙中只见一轮廓,此刻,雨过天晴,历历分明.春尽夏来,已不见那因风起舞的柳絮,惟有那向日葵对着太阳开放着. 赏析:前两句写景:四月的天气清明暖和,雨过天晴,对着门的南山更是青绿分明。
后两句抒情:看看那些像柳絮般随风转舵的小人,唯有那向阳怒放的葵花才值得尊敬。这里须了解的是,作者司马光其时与王安石不合,此诗在退居洛阳时所作,他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表达自己对君王的一片忠心。
三衢道中梅子黄的五月,正是江南的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着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现在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黄鹂的声声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赏析】: 字面浅显,风格也轻快怡人,山路上轻风拂面的感觉。 去时满道绿阴铺地,浓密得像一潭碧水;回来时,几声黄鹂的鸣叫往这潭水投了几个小小的石子儿,景致一下子灵动起来,仿佛溅出了几点春意。
即景此诗表达了女诗人的烦躁心情,“罩”、“噪”、“初”字中可见端倪。竹摇清影,很美,却说是“罩幽窗”;鸟儿鸣唱,好听,确被认为是噪音;“初见长”,春天已过,夏天刚刚开始,困人天气还长得很呢。
初夏游张园这是一首写初夏载酒游园的诗。这种事情,是封建时代文人常有的,他们在风日晴和时节,载酒遨游,酣醉而归,这固然是赏心乐事,但没有什么社会意义。
诗的首句写园中小鸭戏水,第二句写天气时雨时晴。后两句说载酒到东园,后来又到西园醉了一场,把那一树金黄色的枇杷也摘下来下酒了。
语言通俗明畅,形象生动。鄂州南楼书事登楼四顾,山光与水光相接,凭栏远眺,菱花与荷花飘香,大自然是多么美好。
诗人觉得自己所能享受的,除了这些以外,还有无人管束的清风和明月。这虽聊可自乐自慰,但也于清凉之中,透露出了诗人不得意的寂寞情怀。
田家诗人写了《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中属于“夏日”的有十二首,这是其中之七。 男的耘田,女的绩麻,连那幼小的孙儿,也在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既写出了农村生产繁忙的景象,又描绘了辛勤而平静的农家生活,流露了赞美之情。村居即事这是写初夏农村景象的:山间原野,遍地新绿,满川雨水,白茫一片。
在那轻烟似的细雨中,布谷声声,乡村里哪还有闲人呢?无论男女老少,刚刚做完蚕桑的活儿,又在忙着插田啊。语言明丽,风格轻快,描绘出了一幅乡村四月农事繁忙的图画。
这是借景抒情之作。题榴花石榴花红艳夺目,但“此地无车马”,没有人观赏,它只好默默地飘散于青苔上。
诗以寂寞的石榴花来暗喻怀才不遇、困顿终生的英杰,对他们的可怜命运表示深切的同情。日西落,村牛归,牧童横坐在牛背,拿着无腔无调的短笛,一路信口乱吹。
村晚这两句最常被引用来歌咏乡野黄昏晚景的可爱,村童牛背吹笛,悠然自得,纯朴无邪而快乐。黄鹤楼闻笛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
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
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
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所以《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的。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
(《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人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此外,这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
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
后半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山亭夏日绿树映日浓阴,楼台倒影池塘,多么幽静清和。
而当微风吹动水晶般的帘子叮叮作响的时候,架上的蔷薇也正在满院飘香,又是多么沁心迷人。明丽的语言,细腻的描写,把这夏日山亭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有约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初夏睡起这首诗写初夏景色,很富有情趣。初夏日长,容易困倦,诗人卧起。
7.写夏天的古诗10到15首带解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赏析】 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赏析】 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
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
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
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晚 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注]夹城:城门外的曲城。
幽草:生长在幽暗处不被人注意的小草。高阁迥:高阁,诗人居处的楼阁。
迥,远。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
【赏析】 李商隐自开成三年 (838)人赘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被视为李党)以后,便陷人党争的狭谷,一直遭到牛党的忌恨与排挤。唐宣宗继立,牛党把持朝政,形势对他更加不利。
他只得离开长安,跟随郑亚到桂林当幕僚。郑亚对他比较信任,在幕中多少能感受到一些人情的温暖;同时离开长安这个党争的漩涡,得以暂免时时遭受牛党的白眼,精神上也是一种解放。
正因为这样,诗中才有幽草幸遇晚睛、越鸟喜归干巢之感。首联写初夏凭高览眺所见的晚晴,颔联写得浑融概括,深有托寓(托寓着诗人的身世之感)。
颈联转而对晚晴作工致的描画。末联写飞鸟归巢,体态轻捷,仍是登高览眺所见。
全诗写得自然浑成,不着痕迹。初夏睡起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赏析】 这首诗写初夏景色,很富有情趣。
初夏日长,容易困倦,诗人卧起,却又感到情绪无聊,只有“闲看儿童捉柳花”,用以解闷释愁,这一句写得特别精彩,表现出诗人心情的恬淡宁静,又是那样富于情趣。“捉”字用得十分准确,不能用别的字代替。
有约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赏析】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赏析】 绿树映日浓阴,楼台倒影池塘,多么幽静清和。而当微风吹动水晶般的帘子叮叮作响的时候,架上的蔷薇也正在满院飘香,又是多么沁心迷人。
明丽的语言,细腻的描写,把这夏日山亭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赏析】 四月天,雨后乍晴,清明而和暖;雨中,对着门的南山,蒙蒙中只见一轮廓,此刻,雨过天晴,历历分明.春尽夏来,已不见那因风起舞的柳絮,惟有那向日葵对着太阳开放着. 前两句写景:四月的天气清明暖和,雨过天晴,对着门的南山更是青绿分明。
后两句抒情:看看那些像柳絮般随风转舵的小人,唯有那向阳怒放的葵花才值得尊敬。这里须了解的是,作者司马光其时与王安石不合,此诗在退居洛阳时所作,他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表达自己对君王的一片忠心。
黄鹤楼闻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赏析】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
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
8.与夏天有关的一句诗及简单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
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
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
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
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
有《诚斋集》。
关于夏天的诗句并赏析
1.关于夏天的古诗三首,含赏析
1,《初夏》宋代:朱淑真原文: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白话文释义:竹子在微风中将清雅的影子笼罩在幽静的窗户上,成双成对的鸟儿正在夕阳下尽情地喧噪鸣叫。
在这海棠花凋谢、柳絮飞尽的初夏,只觉炎热的天气世人感到乏困,白昼也开始变得漫长。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时也借景抒发了人郁郁寡欢的心情。
前两句有静有动,表态中的“清影”和“幽窗”动态中的“竹摇”和“鸟噪”,后两句将前句中的烦躁情绪进一步深化,全诗寄情绪于景物,淡淡几笔,却极具感染力。2,《山亭夏日》唐代:高骈原文: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白话文释义: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赏析:此诗写山亭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描绘了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诗人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悠闲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夏日乡村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3,《夏夜追凉》宋代:杨万里原文: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白话文释义: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
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
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赏析:全诗仅四句二十八字,该诗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4,《幽居初夏》宋代:陆游原文: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白话文释义: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
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
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赏析:《幽居初夏》为南宋诗人陆游晚年后居山阴时所作。该诗前六句写景,后二句结情,全诗紧紧围绕“幽居初夏”四字展开,四字中又着重写一个“幽”字。
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这首诗是诗人一生忧国忧民,热爱生活,积极用世,坚韧执着的个性的表达。
5,《客中初夏》宋代:司马光原文: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白话文释义: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
赏析:诗人通过对于初夏时节的景色,尤其是对于柳絮和葵花的之间的对比,暗含了对于诗人自己政治抱负的描写即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样对于皇帝忠心不二。诗人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表达诗人自己对君王的一片忠心。
2.关于夏天的古诗三首,含赏析
1.夏日山中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译文 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
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鉴赏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因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因为是山中,所以有扇而懒得摇。因为山林中过往的人烟稀少,人敢于脱去头巾,表现出悠然自得,不拘礼法的形象。
句中通 过“懒”、“裸”,突出了诗人在山中夏日乘凉的悠闹情趣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消闲图画。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诗人解下头巾,挂在山中的石壁上,多么凉爽宜人。袒胸露顶,栖身林下,大有解除尘累,反归自然的情趣。
通过“脱”、“露”,来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向往自然的心情。“任”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任凭山风从头上吹过,表现出一种豁达、爽快的感觉。
全诗写出了作者在山林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 诗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种自乐自足的逍遥,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的放纵与宣泄,可以说达到了极点。
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摇,衣履可以不穿。“裸体青林中”,“露顶洒松风”更体现出诗人悠然自得,亲近自然的心情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写,来突出夏天的炎热。
同时借夏天炎热的环境,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在山林间豪放自如的状态。诗中在夏天炎热的环境下,对诗人状态的描写生动,别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闲趣。
2.山亭夏日 朝代:唐代 作者:高骈 原文: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译文 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阴特别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十分变态。《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短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看到了蔷薇,十分漂亮,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
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当人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3.约客 / 有约 朝代:宋代 作者:赵师秀 原文: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译文 梅子黄时,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诗人(赵师秀)无聊地轻敲棋子,震落了灯花。赏析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
“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响。
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
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
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全诗通过对诗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
3.夏天的古诗赏析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赏析:这首诗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像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你看:一股泉水缓缓地、小心翼翼悄无声息地流出泉眼,在斜阳的照射下,清晰可见。
阳光透过池畔的绿树,将树阴投入水面,阴阳交错明暗斑驳。好像是泉水很爱惜风和日丽的美好景色。
泉水的细流汇成了小池,昨日还平静的水面上,今天就长出了尖尖的、还包卷着的嫩荷叶,并吸引着可爱的蜻蜓飞来嬉戏。《小池》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品,朴实的语言展示了初夏的明媚风光,一切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行行是诗,句句如画,自然朴实,真切感人。
一个“惜”和一个“爱”,给了泉水和绿树以生命,拟人化的手法分别写出了泉眼是因为珍惜涓涓细流,生怕动作大了把水滴溅出才轻轻地流淌;树阴更是喜爱泼洒在水面上斑驳陆离的阳光。一个“露”和一个“立”生灵活现地刻画了小池的勃勃生机,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已经立在它的上头了,生动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交融情景。
这首诗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对景物观察的细致入微,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有生命感和动态感的清新景象 作者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
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杨万里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清醒的政治家,他曾直率批评朝廷的腐败无有,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国家的方针策略;他一生力主抗战,始终反对屈膝议和。
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谪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杨万里晚年与宰相韩侘胄政见不同,隐居吉水十五年,最后忧愤而死,享年80岁,赐谥文节,追赠光禄大夫。
杨万里的诗意境鲜明,通俗清新,流畅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歌创作按照广学博取、面向现实、师法自然的道路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一个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诚斋体”特色诗风,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溪回路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晚归遇雨》),“绿萍池沼垂杨里,初见芙蕖第一花”(《将至建昌》)等,都表现了“诚斋体”在创作方式上的特点,从而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
他所写的诗,多以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经幽默地跟他开玩笑说“处处山川怕见君”。《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之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夏日联句 朝代:唐 作者:李昂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赏析:开成三年(838)夏日,唐文宗李昂与学士联句。
文宗作首二句,五个学士同时续。文宗独取柳公权,评为“词清意足”。
前两句说偏喜夏日,续句阐明喜爱的原因,故“意足”,诗句出落天然,故曰“词清”。 江 村 唐·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赏析:诗的前四句写人与自然的和谐,小溪流水,飞鸟自去自来相亲相近,一切是那么的自由、融洽:??“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浣花溪清澈的溪水,蜿蜒曲折的围绕着小村庄流淌,在长长的夏日中,江村一带显得格外恬静清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屋梁上的小燕子自由飞翔,自来自去的欢乐无比,那行影不离、互相依傍的是水中的群鸥。????后四句写优游闲适的生活情景以及不求闻达的平淡心情:??“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闲来无事,老妻展开画纸,画一副棋盘准备弈棋,无忧无虑的幼子敲针为钩,想去溪边垂钓。??“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只要有老朋友严武按惯例供应一些禄米,君子安贫,我这微贱之躯就别无所求。
?本诗作者以清淳质朴的笔调,平实无华的语言,点染出夏日江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村居生活的闲适情趣,将自然景象和重新获得安居之乐的欣喜心情,描绘得真切生动,自然可爱,颇具田园诗恬淡、浑朴的风韵。夏夜叹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炎蒸毒中肠]:中一作“我”。
青紫:古时公卿服饰,借喻高官显爵;被:同“披”。指身居高官。
4.有关于夏天的诗句及赏析
这个非常的好。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5.要夏天的诗句,要带赏析,十万火急
客中初夏 四月天,雨后乍晴,清明而和暖;雨中,对着门的南山,蒙蒙中只见一轮廓,此刻,雨过天晴,历历分明.春尽夏来,已不见那因风起舞的柳絮,惟有那向日葵对着太阳开放着. 赏析:前两句写景:四月的天气清明暖和,雨过天晴,对着门的南山更是青绿分明。
后两句抒情:看看那些像柳絮般随风转舵的小人,唯有那向阳怒放的葵花才值得尊敬。这里须了解的是,作者司马光其时与王安石不合,此诗在退居洛阳时所作,他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表达自己对君王的一片忠心。
三衢道中梅子黄的五月,正是江南的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着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现在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黄鹂的声声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赏析】: 字面浅显,风格也轻快怡人,山路上轻风拂面的感觉。 去时满道绿阴铺地,浓密得像一潭碧水;回来时,几声黄鹂的鸣叫往这潭水投了几个小小的石子儿,景致一下子灵动起来,仿佛溅出了几点春意。
即景此诗表达了女诗人的烦躁心情,“罩”、“噪”、“初”字中可见端倪。竹摇清影,很美,却说是“罩幽窗”;鸟儿鸣唱,好听,确被认为是噪音;“初见长”,春天已过,夏天刚刚开始,困人天气还长得很呢。
初夏游张园这是一首写初夏载酒游园的诗。这种事情,是封建时代文人常有的,他们在风日晴和时节,载酒遨游,酣醉而归,这固然是赏心乐事,但没有什么社会意义。
诗的首句写园中小鸭戏水,第二句写天气时雨时晴。后两句说载酒到东园,后来又到西园醉了一场,把那一树金黄色的枇杷也摘下来下酒了。
语言通俗明畅,形象生动。鄂州南楼书事登楼四顾,山光与水光相接,凭栏远眺,菱花与荷花飘香,大自然是多么美好。
诗人觉得自己所能享受的,除了这些以外,还有无人管束的清风和明月。这虽聊可自乐自慰,但也于清凉之中,透露出了诗人不得意的寂寞情怀。
田家诗人写了《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中属于“夏日”的有十二首,这是其中之七。 男的耘田,女的绩麻,连那幼小的孙儿,也在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既写出了农村生产繁忙的景象,又描绘了辛勤而平静的农家生活,流露了赞美之情。村居即事这是写初夏农村景象的:山间原野,遍地新绿,满川雨水,白茫一片。
在那轻烟似的细雨中,布谷声声,乡村里哪还有闲人呢?无论男女老少,刚刚做完蚕桑的活儿,又在忙着插田啊。语言明丽,风格轻快,描绘出了一幅乡村四月农事繁忙的图画。
这是借景抒情之作。题榴花石榴花红艳夺目,但“此地无车马”,没有人观赏,它只好默默地飘散于青苔上。
诗以寂寞的石榴花来暗喻怀才不遇、困顿终生的英杰,对他们的可怜命运表示深切的同情。日西落,村牛归,牧童横坐在牛背,拿着无腔无调的短笛,一路信口乱吹。
村晚这两句最常被引用来歌咏乡野黄昏晚景的可爱,村童牛背吹笛,悠然自得,纯朴无邪而快乐。黄鹤楼闻笛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
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
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
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所以《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的。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
(《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人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此外,这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
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
后半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山亭夏日绿树映日浓阴,楼台倒影池塘,多么幽静清和。
而当微风吹动水晶般的帘子叮叮作响的时候,架上的蔷薇也正在满院飘香,又是多么沁心迷人。明丽的语言,细腻的描写,把这夏日山亭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有约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初夏睡起这首诗写初夏景色,很富有情趣。初夏日长,容易困倦,诗人卧起。
6.描写夏天的古诗(带作者简介,赏析)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
遮:遮盖,掩盖。 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
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
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
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
亦能文。有《诚斋集》。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夜耕夜绩麻)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
菜花——指油菜花。 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子,所以说“稀”。
②日长--夏至白昼最长。篱落——篱笆。
曲院风荷 【清】陈璨 六月荷花香满湖, 红衣绿扇映清波。 木兰舟上如花女, 采得莲房爱子多。
夏吟 【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 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 摘尽枇杷一树金。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 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 始知身是太平人。
《水浒传》中的一首 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
7.描写季节的诗句并进行赏析
描写夏天的诗句: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C、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描写秋天的诗句: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 行》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枫桥夜泊 》
c,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描写冬天的诗句: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孤 舟 蓑 笠 翁, 独 钓 寒 江 雪。 柳宗元《江 雪》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8.写夏天的古诗10到15首带解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赏析】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赏析】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
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
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
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晚 晴李商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注]夹城:城门外的曲城。
幽草:生长在幽暗处不被人注意的小草。高阁迥:高阁,诗人居处的楼阁。
迥,远。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
【赏析】李商隐自开成三年 (838)人赘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被视为李党)以后,便陷人党争的狭谷,一直遭到牛党的忌恨与排挤。唐宣宗继立,牛党把持朝政,形势对他更加不利。
他只得离开长安,跟随郑亚到桂林当幕僚。郑亚对他比较信任,在幕中多少能感受到一些人情的温暖;同时离开长安这个党争的漩涡,得以暂免时时遭受牛党的白眼,精神上也是一种解放。
正因为这样,诗中才有幽草幸遇晚睛、越鸟喜归干巢之感。首联写初夏凭高览眺所见的晚晴,颔联写得浑融概括,深有托寓(托寓着诗人的身世之感)。
颈联转而对晚晴作工致的描画。末联写飞鸟归巢,体态轻捷,仍是登高览眺所见。
全诗写得自然浑成,不着痕迹。初夏睡起 (杨万里)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赏析】这首诗写初夏景色,很富有情趣。
初夏日长,容易困倦,诗人卧起,却又感到情绪无聊,只有“闲看儿童捉柳花”,用以解闷释愁,这一句写得特别精彩,表现出诗人心情的恬淡宁静,又是那样富于情趣。“捉”字用得十分准确,不能用别的字代替。
有约[宋]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赏析】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山亭夏日[唐] 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赏析】绿树映日浓阴,楼台倒影池塘,多么幽静清和。而当微风吹动水晶般的帘子叮叮作响的时候,架上的蔷薇也正在满院飘香,又是多么沁心迷人。
明丽的语言,细腻的描写,把这夏日山亭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客中初夏 (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赏析】四月天,雨后乍晴,清明而和暖;雨中,对着门的南山,蒙蒙中只见一轮廓,此刻,雨过天晴,历历分明.春尽夏来,已不见那因风起舞的柳絮,惟有那向日葵对着太阳开放着. 前两句写景:四月的天气清明暖和,雨过天晴,对着门的南山更是青绿分明。
后两句抒情:看看那些像柳絮般随风转舵的小人,唯有那向阳怒放的葵花才值得尊敬。这里须了解的是,作者司马光其时与王安石不合,此诗在退居洛阳时所作,他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表达自己对君王的一片忠心。
黄鹤楼闻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赏析】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
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
9.描写夏天的诗要带赏析赏析不要太多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
更多关于夏天的诗句:/zt/13487/
这应该是我见过最全的描写夏天的诗句大全了,你可以去看看,几乎每篇都有赏析的。
好的话请采纳我
关于夏天和秋天的诗句赏析
1.关于夏季和秋季的诗句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无题·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夏日怀友~徐玑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
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浣溪沙】·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南乡子】·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思帝乡】·孙光宪 如何? 遗情情更多!永日水精帘下敛羞蛾。六幅罗裙地,微行曳碧波。
看尽满地疏雨打团荷。 ◇【忆余杭】·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清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采桑子】·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临江仙】·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甘草子】·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蝶恋花】·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
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
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
斜贴。
2.描写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的 诗句 诗题 诗人 赏析
春天:惠崇《春江晚景》其一(北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 图文版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lóu hāo)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称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译文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正上市场的季节。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静静的江岸上绿竹潇潇,在青翠嫩绿的竹叶外点缀着三两枝桃花。
竹外桃花,红绿相映,淡淡一笔,将那花竹交错、红绿掩映的“桃花报春”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桃花报春,春天来临,而桃花才三两枝又说明季节实为早春。
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
“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夏天:《夏时田园杂兴》(其一)【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金黄的梅子,饱满的杏儿,雪白的荞麦花,三个意象犹如电影中的蒙太奇叠加在一起,哦,原来早已是夏天。
作者通过物候的变化来暗示时节的转换。这层转换,又随着油菜花的日渐稀少而得以落实——春天的确远去了。
梅子黄,麦花白,两种纯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2616532粹的颜色,在原野上互相碰撞、摇曳、交融,带给我们欣喜之感。秋天:山 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简要赏析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
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
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飘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
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分析】 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
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
柳宗元(773—819),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诗多作于贬谪之后,抒发抑郁不平的感慨,风格淡雅,语言峻洁,感情沉挚,韵味深长。 此诗可能是诗人谪居永州期间的作品。
他把自己的感情色彩著在独钓的渔翁身上,使之成为孤高自得的精神化身。全诗写的是江野雪景,一个“绝”字和一个“灭”字,把一切活动着的事物全从视野中排除了,余下的便是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
在这辽阔、幽冷的画面中心,唯独一只孤零的小船上有一蓑衣笠帽的渔翁在雪峰的寒江边独钓。全诗都是写景,浑成一气,景中寓情,且“雪”在片尾点出尤觉奇峭。
希望采纳哦!。
3.15首描写夏天的古诗和赏析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
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夜耕夜绩麻)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菜花——指油菜花。
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子,所以说“稀”。 ②日长--夏至白昼最长。
篱落——篱笆。 曲院风荷 【清】陈璨 六月荷花香满湖, 红衣绿扇映清波。
木兰舟上如花女, 采得莲房爱子多。 夏吟 【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 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 摘尽枇杷一树金。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 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 始知身是太平人。
4.描写夏天的诗句和描写秋天的诗句吧
夏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同上)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5.有关秋的诗句及赏析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词二首 刘禹锡鉴赏】
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象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6.描写秋天的诗句,有赏析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帡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
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全唐诗》)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
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
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 "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宋诗钞》) 米芾(1051--1107),字元璋,襄阳人。
官至礼部员外郎。能为诗文,尤长于翰墨,书法为宋代大家。
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参考资料: 回答者:niupa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9-17 13:31 中秋佳节,思国思乡缠绕心间。对每一个远离家乡的人,明月的光辉不分界限,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它的抚慰,正如祖国对她人民的关怀,不会因远隔重洋而忽略。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夜 思 李 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嫦 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7.描写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诗句
描写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诗句:
一、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释义: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二、咏柳 / 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释义: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神奇的剪刀。
三、小池
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释义: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小荷叶才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上头。
四、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释义: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五、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释义: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8.描写秋天的诗句,有赏析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全唐诗》)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帡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全唐诗》)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
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全唐诗》)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
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
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 "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宋诗钞》)米芾(1051--1107),字元璋,襄阳人。
官至礼部员外郎。能为诗文,尤长于翰墨,书法为宋代大家。
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参考资料: 回答者:niupa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9-17 13:31中秋佳节,思国思乡缠绕心间。对每一个远离家乡的人,明月的光辉不分界限,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它的抚慰,正如祖国对她人民的关怀,不会因远隔重洋而忽略。
十五夜望月王 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 山 月李 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李 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夜 思李 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嫦 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八月十五夜月唐 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月夜忆舍弟杜 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描写夏天的诗句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