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包诗句
1.含有包字的诗句
《杂曲歌辞•发白马》李白
将军发白马,旌节渡黄河。
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洪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倚剑登燕然,边峰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李白
淮南望江南,千里碧山对。
我行倦过之,半落青天外。
宗英佐雄郡,水陆相控带。
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
君心亦如此,【包】纳无小大。
摇笔起风霜,推诚结仁爱。
讼庭垂桃李,宾馆罗轩盖。
何意苍梧云,飘然忽相会。
才将圣不偶,命与时俱背。
独立山海间,空老圣明代。
知音不易得,抚剑增感慨。
当结九万期,中途莫先退。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咏史诗•秦庭》胡曾
楚国君臣草莽间,吴王戈甲未东还。
【包】胥不动咸阳哭,争得秦兵出武关。
2.描写包子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包子的诗句,在古代只有三首:
1.《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唐 孟浩然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2.《食野味包子戏作》
宋 陆游
珍饷贫居少,寒云万里宽。
叠双初中鹄,牢九已登盘。
放箸摩便腹,呼童破小团。
犹胜瀼西老,菜把仰园官。
3.《清心镜·戒掉粉洗面》
元 马钰
出家儿,贪美膳。
不顾抛撒,掉粉洗面。
吃素签、包子假鼋,甚道家体面。
美口腹,非长便。粗茶淡饭,且填坑堑。
3.形容包包词语和句子有哪些
一、形容包包的句子:
1、这种搭配美妙而罕见,包包充满个性,与众不同。
2、精美的,源自品牌的魅力。简约时尚的剪裁设计,将女性的柔美与包包的柔软相结合,每个包包都是一件神奇的配饰,完美的体现了成熟女人的个性与气质。
3、百搭、实用、高贵气质,是这款包包的核心美丽所在,纯色材料动人曲线,使得包包百搭百色,自然出彩,恰到好处的搭扣塑性彰显女性的风采。
4、女人唯美的浪漫气息,考究的工艺感,诠释着低调奢华的生活态度,完美的设计风格,符合现代女性的新需求,为浪漫优雅的生活增添色彩。
二、形容包包的词语:
精美、精致、高雅、典雅、美观、漂亮
4.带有“包”的诗词句
南北朝.民歌.(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草
作者: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春山游骥图
人人说道,
牧童尚小。
那是我,
独享最好。
多梦季节,
知音非少。
看:
鸟儿唱,
鱼儿游,
马儿跑。
春光依旧,
红颜已老。
只可惜,
旧情未了。
朝思夜盼,
问君知否?
有:
片片云,
淡淡风,
青青草。
5.描写饺子的诗句有哪些
1. 《饺子》
素衣台案前,巧手赛天工。雪花纷飞舞,皎月平空现。
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饕餮世间味,最是此物鲜。
2. 《水饺》
略同汤饼赛新年,荠菜中含著齿鲜。
最是上春三五日,盘餐到处定居先。
3. 《饺子诗》其一
相隔千里终团圆,共坐檀桌前。举筷入口皆思念,同衬此时意。
莫道离别愁几许,一饺此中揽。来年早归喜几多,吃饺话团圆。
4. 《饺子诗》其二
有才何须多开口,万般滋味肚中藏。
有缘伴君三杯酒,相逢一笑齿留香。
5. 《饺子诗》其三
俗客常笑撑船肚, 知己方知腹中珍。
牢骚太盛难容物, 我辈岂是蓬蒿人。
6.关于包子的诗句
包子,真没有!因为包子是近代食物,古时候不叫包子 叫法不一,如馒头、馍等 馒头的诗:唐多令 刘辰翁 零露下长洲。
云翻海倒流。素娥深、不到西楼。
忽觉断潮归去也,饮不尽、一轮秋。城外土馒头。
人能饮恨不。古人不见使吾愁,莫有横江孤鹤过,来伴我、醉中游。
咏安仁宰捣蒜 蒋贻恭 安仁县令好诛求,百姓脂膏满面流。半破磁缸成醋酒,死牛肠肚作馒头。
帐生岁取餐三顿,乡老盘庚犯五瓯。半醉半醒齐出县,共伤涂炭不胜愁。
下文附上馒头转化为包子的来 《三国志》:“诸葛亮平蛮回至泸水,风浪横起兵不能渡,回报亮。亮问,孟获曰:‘泸水源猖神为祸,国人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浪平静境内丰熟。
’亮曰,‘我今班师,安可妄杀?吾自有见。’遂命行厨宰牛马和面为剂,塑成假人头,眉目皆具,内以牛羊肉代之,为言‘馒头’奠泸水,岸上孔明祭之。
祭罢,云收雾卷,波浪平息,军获渡焉。” 后明人郎瑛《七修类稿》记:“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自诸葛亮以馒头代替人头祭泸水之后,馒头刚开始就成为宴会祭享的陈设之用。晋束晰《饼赋》:“三春之初,阴阳交至,于时宴享,则馒头宜设。”
三春之初,冬去春来,万象更新。俗称冬属阴,夏属阳,春初是阴阳交泰之际,祭以馒头,为祷祝一年之风调雨顺。
当初馒头都是带肉馅的,而且个儿很大。晋以后,有一段时间,古人把馒头也称作“饼”。
凡以面揉水作剂子,中间有馅的,都叫“饼”。《名义考》:“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即今馒头。”
《集韵》:“馒头,饼也。”《正字通》:“〔焙换成饣〕〔愉换成饣〕,起面也,发酵使面轻高浮起,炊之为饼。
贾公彦以酏食(酏:酒;以酒发酵)为起胶饼,胶即酵也。涪翁说,起胶饼即今之炊饼也。”
“韦巨源《食单》有婆罗门轻高面,今俗笼蒸馒头发酵浮起者是也。” 唐以后,馒头的形态变小,有称作“玉柱”、“灌浆”的。
《汇苑详注》:“玉柱、灌浆,皆馒头之别称也。”南唐时,又有“字母馒头”。
唐人徐坚《初学记》把馒头写作“曼头”,《梦粱录》中,又作“馒〔设换成饣〕”。《集韵》:“〔设换成饣〕音豆,与饾同,饤也”。”
“饤”又作“〔月丁〕”,《玉篇》:贮食之义。《玉海》:“唐,少府监御馔,用九盘装垒,名‘九饤食’。
今俗燕会,粘果列席前,曰‘看席饤坐’。古称‘饤坐’,谓饤而不食者。
按《唐书·李远传》云:‘人目为钉会梨。’今以文词因袭,累积为饾饤。”
这就是说,“饤”其实从“钉”来,“饾饤”是指供观觉的看席。韩愈有诗;“或如临食案,肴核纷饤饾。”
可见当时馒头是作为供观赏的看席。但“饾饤”指的是点心之类,也就是把馒头列为了点心。
宋时馒头成为大学生的经常食用的点心,所以《武林旧事》中称:“羊肉馒头”、“大学馒头”。岳珂有《馒头》诗:“几年大学饱诸儒,薄枝犹传笋蕨厨。
公子彭生红缕肉,将军铁枚白莲肤。芳馨正可资椒实,粗泽何妨比瓠壶。
老去牙齿辜大嚼,流诞才合慰馋奴。” 馒头成为食用点心后,就不再是人头形态。
因为其中有馅,于是就又称作“包子”。宋人王〔木永〕《燕翼诒谋录》;“仁宗诞日,赐群臣包子。”
包子后注曰:“即馒头别名。”猪羊牛肉、鸡鸭鱼鹅、各种蔬菜都可作包子馅。
同时仍然叫“馒头”。如《饮膳正要》中介绍的四种馒头,又都可叫包子:“仓馒头(其形如仓囤):羊肉、羊脂、葱、生姜、陈皮各切细,右件,人料物、盐、酱拌和为馅。”
“鹿奶肪馒头:麂奶肪、羊屋子各切如指甲片,生姜、陈皮各切细。右件,入料物,盐拌和为馅。”
“茄子馒头:羊肉、羊脂、羊尾子、葱、陈皮各切细,嫩茄子去穰。右件,同肉作馅,却入茄子内蒸,下蒜酪、香菜末食之。”
(此以茄子作皮,上屉蒸熟。)“剪花馒头:羊肉、羊脂、羊尾子、葱、陈皮各切细。
右件,依法入料物,盐、酱拌馅,包馒头。用剪子剪诸般花样,蒸,用胭脂染花。”
《正字通》说,馒头开首者,又叫“橐驼脐”。唐宋后,馒头也有无馅者。
《燕翼诒谋灵》:“今俗屑面发酵,或有馅,或无馅,蒸食之者,都谓之馒头。”元无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有当时馒头的发酵方法:“每十分,用白面二斤半。
先以酵一盏许,于面内跑(疑是“刨”之误)一小窠,倾入酵汁,就和一块软面,干面覆之,放温暖处。伺泛起,将四边干面加温汤和就,再覆之。
又伺泛起,再添干面温水和。冬用热汤和就,不须多揉。
再放片时,揉成剂则已。若揉搓,则不肥泛。
其剂放软,擀作皮,包馅子。排在无风处,以袱盖。
伺面性来,然后入笼床上,蒸熟为度。” 不管有馅无馅,馒头一直担负祭供之用。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有这样多种馒头,并附用处:“平坐小馒头(生馅)、捻尖馒头(生馅)、卧馒头(生馅,春前供)、捺花馒头(熟馅)、寿带龟(熟馅,寿筵供)、龟莲馒头(熟馅,寿筵供)、春〔上尔下虫〕(熟馅,春前供)。荷花馒头(熟馅,夏供)、葵花馒头(喜筵、夏供)、毯漏馒头(卧馒头口用脱子印)。”
明李诩的《戒。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与包有关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