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棕诗句
1.描述棕色的诗句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2.形容棕树的诗句
1、叶似新蒲绿,身如乱锦缠。
出自唐代诗人徐仲雅的《咏棕树》
原诗
《咏棕树》
叶似新蒲绿,身如乱锦缠。任君千度剥,意气自冲天。
译文
叶子像新蒲绿,身体像锦布胡乱缠绕。任你一次次剥开锦布,不改神情志气。
2、乌桕树高棕树低,空阶遗穗啄黄鸡
出自清代诗人姚燮的《静里二绝句 其二》
原诗
《静里二绝句 其二》
乌桕树高棕树低,空阶遗穗啄黄鸡。颇知客有还乡梦,迟到西墙日尽啼。
译文
乌桕树高高的棕树低一些,空阶遗穗黄鸡啄。知道客人有归乡梦,慢到西墙天啼叫。
3、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不见》
原诗
《独不见》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
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译文
骑在白马上翩翩而驰的,那是谁家的少年,是在龙城边塞戍城立功的征戍之人。天山如今天寒地冻,积雪厚有三丈,这个时候怎么适合远行呢?春日的蕙兰忽而变得枯萎,变成了秋草,闺中的美人也已经到迟暮之年了。在这凄清落寞的深秋,曲池边传来阵阵吱吱呀呀梭子的声响。
那是风吹动寒梭发出的声响,月亮伴着清霜,更显出秋天深居闺中的女子的无限伤悲。还记得与丈夫离别的那年,门前种的桃树与她齐眉。如今桃树已经高百余尺了,花开花落几十年过去,很多枝条已经枯萎了。始终不见丈夫归来,只有凄伤的眼泪独自空流。
4、迥旷烟景豁,阴森棕楠稠。
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登嘉州凌云寺作》
原诗
《登嘉州凌云寺作》
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
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
殆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
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
迥旷烟景豁,阴森棕楠稠。
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
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
僧房云蒙蒙,夏月寒飕飕。
回合俯近郭,寥落见行舟。
胜概无端倪,天宫可淹留。
一官讵足道,欲去令人愁。
译文
院高出飞鸟之外,青青峰顶戴着红楼。顺着峭壁来到半空,心中欢喜登上山头。只觉宇宙顿时开阔,俯看三江滔滔水流。天睛气朗远望蛾眉,好似在那波上浮游。烟气笼罩气象开阔,树木葱郁遍布四周。
我愿割断世间缘分,永远去那尘外漫游。旋风阵降吹过虎穴,阵雨时时飘下龙湫。寺院之间云气蒙蒙,夏日也觉凉风飕飕。俯视近处城池环绕,眺望远处三二渔舟。眼前胜景难以望尽,天宫之上尽可久留。身为一官本不足道,辞官离去又觉忧愁!
5、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四首·其四》
原诗
《绝句四首·其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译文
药草的枝叶长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颜色越过棕亭漫入草亭。“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只怕它们的根在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3.形容棕色的句子
米黄叫象牙白 带烛光的蓝色叫宝石蓝 月白,其实是淡蓝色, 雪青色,既淡紫色,也叫藕荷色 粉红,即浅红色。
别称:妃色 杨妃色 湘妃色妃红色 妃色 妃红色:古同“绯”,粉红色。杨妃色 湘妃色粉红皆同义。
品红:比大红浅的红色(quester注:这里的“品红”估计是指的“一品红”,是基于大红色系的,和现在我们印刷用色的“品红M100”不是一个概念) 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quester注:不大于M70的色彩,有时可加入适量黄色) 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
石榴红: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樱桃色:鲜红色 银红: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
多用来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浅红。大红:正红色,三原色中的红,传统的中国红,又称绛色 绛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 绯红:艳丽的深红 胭脂:1,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
2,国画暗红色颜料 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也称铅朱 朱色 丹色(quester注:在YM对等的情况下,适量减少红色的成分就是该色的色彩系列感觉) 丹:丹砂的鲜艳红色 彤:赤色 茜色: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 火红:火焰的红色,赤色 赫赤:深红,火红。泛指赤色、火红色。
嫣红:鲜艳的红色 洋红:色橘红 炎:引申为红色。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绾:绛色;浅绛色。
枣红:即深红色 檀:浅红色,浅绛色。殷红:发黑的红色。
酡红:像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泛指脸红 酡颜:饮酒脸红的样子。亦泛指脸红色 鹅黄:淡黄色 鸭黄:小鸭毛的黄色 樱草色:淡黄色 杏黄:成熟杏子的黄色,比较常用且有浓郁中国味道 杏红:成熟杏子偏红色的一种颜色 橘黄:柑橘的黄色。
橙黄:同上。橘红:柑橘皮所呈现的红色。
姜黄:中药名。别名黄姜。
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又指人脸色不正,呈黄白色 缃色:浅黄色。
橙色:界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的混合色。茶色:一种比栗色稍红的棕橙色至浅棕色。
茶绿、茶青:赤黄而略带黑的颜色。茶锈色:黄褐色。
驼色:一种比咔叽色稍红而微淡、比肉桂色黄而稍淡和比核桃棕色黄而暗的浅黄棕色 昏黄:形容天色、灯光等呈幽暗的黄色 栗色:栗壳的颜色。即紫黑色 棕色:棕毛的颜色,即褐色。
1,在红色和黄色之间的任何一种颜色2,适中的暗淡和适度的浅黑。棕绿:绿中泛棕色的一种颜色。
棕黑:深棕色。棕红:红褐色。
棕黄:浅褐色。赭:赤红如赭土的颜料,古人用以饰面 赭色:红色、赤红色。
琥珀:黄褐色 褐色:黄黑色 枯黄:干枯焦黄 黄栌:一种落叶灌木,花黄绿色,叶子秋天变成红色。木材黄色可做染料。
秋色:1,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2,古以秋为金,其色白,故代指白色。
秋香色:浅橄榄色 浅黄绿色。嫩绿:像刚长出的嫩叶的浅绿色 柳黄:像柳树芽那样的浅黄色 柳绿:柳叶的青绿色 竹青:竹子的绿色 葱黄:黄绿色,嫩黄色 葱绿:1,浅绿又略显微黄的颜色2,草木青翠的样子 葱青:淡淡的青绿色 葱倩:青绿色 青葱:翠绿色,形容植物浓绿 油绿:光润而浓绿的颜色。
以上几种绿色都是明亮可爱的色彩。绿沈(沉):深绿 碧色:1,青绿色。
2,青白色,浅蓝色。碧绿:鲜艳的青绿色 青碧:鲜艳的青蓝色 翡翠色:1,翡翠鸟羽毛的青绿色。
2,翡翠宝石的颜色。( 草绿:绿而略黄的颜色。
青色:1,一类带绿的蓝色,中等深浅,高度饱和。3,本义是蓝色。
4,一般指深绿色。5,也指黑色。
6,四色印刷中的一色。2,特指三补色中的一色。
青翠:鲜绿 青白:白而发青,尤指脸没有血色 鸭卵青:淡青灰色,极淡的青绿色,既蛋壳青 蟹壳青:深灰绿色 鸦青:鸦羽的颜色。即黑而带有紫绿光的颜色。
绿色:1,在光谱中介于蓝与黄之间的那种颜色。2,本义:青中带黄的颜色。
3,引申为黑色,如绿鬓:乌黑而光亮的鬓发。代指为青春年少的容颜。
(quester注:现代色彩研究中,把绿色提高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和其它红黄兰三原色并列研究,称做“心理原色”之一) 豆绿:浅黄绿色 豆青:浅青绿色 石青:淡灰绿色 玉色:玉的颜色,高雅的淡绿、淡青色 缥:绿色而微白 艾绿:艾草的颜色。偏苍白的绿色。
松柏绿:经冬松柏叶的深绿 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偏黑的深绿色,墨绿。
松花色:浅黄绿色。(松树花粉的颜色)《红楼梦》中提及松花配桃红为娇艳 蓝:三原色的一种。
像晴天天空的颜色 靛青:也叫“蓝靛”。用蓼蓝叶泡水调和与石灰沉淀所得的蓝色染料。
呈深蓝绿色(quester注:靛,发音dian四声,有些地方将蓝墨水称为“靛水”或者“兰靛水”) 靛蓝:由植物(例如靛蓝或菘蓝属植物)得到的蓝色染料 碧蓝:青蓝色 蔚蓝:类似晴朗天空的颜色的一种蓝色 宝蓝:鲜艳明亮的蓝色 蓝灰色:一种近于灰略带蓝的深灰色 藏青:蓝而近黑 藏蓝:蓝里略透红色 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黛螺:绘画或画眉所使用的青黑色颜料,代指女子眉妩。黛色:青黑色。
黛绿:墨绿。黛蓝:深蓝色 黛紫:深紫色 紫色:蓝和红组成的颜色。
古人以紫为祥瑞的颜色。代指与帝王、皇宫有关的事物。
紫酱:浑浊的紫色 酱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 紫檀:檀木的颜色,也称乌。
4.带酒带粽的诗句
一:
铜陵县端午日寄兄弟二首·寄季毅
作者:孔武仲
南北飘然各转蓬,佳辰无路笑言同。
铜壶县冷更微雨,白鹊楼高来远风。
粽剥雪肤明席上,酒倾玉骨映杯中。
区区羁旅无欢笑,遥想华堂屡一烘。
二:
和子渊除夜
作者:司马光
缇室重飞玉琯灰,物华全与斗杓回。
依依残腊无情别,历历新春满眼来。
强取酒卮池翠柏,懒开粽叶觅杨梅。
男儿努力平生志,肯使功名落草莱。
5.形容粽子的诗句
1、《六幺令·天中节》
宋代 苏轼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译文:粽子的叶子香气扑鼻,香飘十里,端起酒杯一起对杯喝酒。
2、《乙卯重五诗》
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译文:
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
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
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
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扩展资料:
《乙卯重五诗》写作背景
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即端午节。
《乙卯重五诗》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野山棕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