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关于被贬的诗句
1.苏东坡被贬黄州时写的诗词
1.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2.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本词作于东坡贬居黄州的第四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
3.满庭芳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
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这首词是苏轼发配黄州时的作品。 4.满庭芳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
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5.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此词是作者贬居黄州期间寄给时任鄂州太守的友人朱守昌的。 6.西江月
苏轼
顷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这首寄情山水的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
2.求苏轼被贬后的所有诗词
苏轼被贬以后的诗词: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②。
时见幽人独往来③,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 头,有恨无人省④。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⑤。 〔注〕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于元丰三年 (1080)二月到达,初寓居定慧院,五月迁临皋亭。
本词当作于这期间。定慧院: 一作“定惠院”,在黄冈东南。
②漏断:指夜深。古代用壶滴漏计算时刻。
③幽人:兼有幽居之人与幽囚之人的意思。此当为苏轼自指。
④省:觉察、理解。 ⑤宋黄庭坚《跋东坡乐府》评本词云:“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 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词中表现作者寂寞孤 高的心情。
或以为隐射刺时之作,如清张惠方言《词选》载:“鲖阳居士云: 缺月,刺微明也。漏断,暗时也。
幽人,不得志也。独往来,无助也。
惊鸿, 贤人不安也。回头,爱君不忘也。
无人省,君不察也,‘拣尽寒枝不肯栖’, 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沙洲冷’,非所安也。”
按这是清常州词派所谓“作 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谭献《复堂词话》)读词方法的先导。其体会发 挥,已超出原作本意了。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① 似花还似非花②,也无人惜从教坠③。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④。
萦 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⑤。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⑥。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⑦。
春 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⑧。
〔注〕①元丰三年(1080)在黄州作。章粢,字质夫,作有《水龙吟》(燕忙 莺懒花残)。
苏轼《与章质夫》云:“《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 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 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
宋朱弁《曲洧旧闻》:“章质夫作《水龙吟》 咏杨词,命其意用事,潇洒可喜。东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之,声 韵谐婉,反觉章词有绣织工夫。”
张炎《词源·杂论》:“东坡《次章质夫杨 花水龙吟》韵,机锋相摩,起句便合让东坡一头地,后片愈出愈奇,直是压倒 古今。” ②似花句:谓杨花既象花又不象花。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 “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 ③从教:任凭、不管。
④无情有 思:看似无情,却有意思。“思”与柳丝之“丝”同音双关。
此化用杜甫《白 丝行》“落絮游丝亦有情”句意。 ⑤萦损三句:写柳絮飘飞时引起的闺愁及 思妇的娇困情态。
⑥梦随三句:翻用唐金昌绪《春怨》(黄莺)“啼时惊妾 梦,不得到辽西”诗意。 ⑦萍碎:苏轼原注:“杨花落水淡浮萍,验之信 然。”
又其《再次韵曾仲锦荔支》诗自注:“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 按此为古代传说、诗人想象,不是科学。
⑧清沈谦《填词杂说》评本词: “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咏物。”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咏物之词, 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
水调歌头⑴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⑵:“琴诗何者为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 诗⑶。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
余深然之。 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⑷。
余久不作, 特取退之词稍加* 括⑸,使就声律,以遗之云⑹。 昵昵儿女语⑺,灯火夜微明。
恩冤尔汝来去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 一鼓填然儿气⑼,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⑽。 众禽里,真 彩凤,独不鸣。
跻攀寸步千险⑾,一落百寻轻⑿。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 炭⒀,起坐不能平。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⒁。 〔注〕⑴本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
苏轼在黄州《与朱唐叔》第二十书云: “章质夫求琵琶歌词,不敢不寄呈。” ⑵欧阳文忠公:即欧阳修。
⑶退之: 唐文学家韩愈的字。他有《听颖师弹琴》诗云:“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 忽见孤凤皇。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予有两耳。未肯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 置我肠。” ⑷章质夫:即章粢。
⑸*括:矫揉弯曲竹木,使之平直,或为 成形的器具,引申为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词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此指把 不入乐的诗改成合于声律的词。 ⑹遗(wèi):给与。
⑺昵昵:亲密貌。 ⑻尔汝:以“尔”“汝”相称,表示关系亲昵。
⑼一鼓:《左传·庄公十 年》:“一鼓作气。”填然:形容鼓声宏大。
⑽青冥:天空。 ⑾跻攀:攀 登。
⑿寻:八尺。 ⒀烦子二句:烦劳你手指间弹奏出如风雨般的乐声,使 我内心产生强烈冲突。
冰炭,枚冷和极热的东西,形容感情的反差剧烈。 ⒁无泪句:是说听者眼泪已流尽,比韩愈诗的“湿衣泪滂滂”更进一层。
西江月①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②。
酒贱 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③,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一本有标题为“黄州中秋”。《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说本词 作于元丰三年(1080)。
宋杨湜《古今词话》谓其末句“北望”为表现作者。
3.哪些诗是在苏轼被贬时写的
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东风吹宿酒,瘦马兀残梦。葱昽晓光开,旋转余花弄。
下马成野酌,佳哉谁与共。须臾晚云合,乱洒无缺空。鹅毛垂马骏,自怪骑白凤。
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
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
预忧一旦开两翅,口吻如风那肯吐。前时渡江入吴越,布阵横空如项羽。
农夫拱手但垂泣,人力区区固难御。扑缘发尾困牛马,啖啮衣服穿房户。(次韵章传道喜雨);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方将怨无襦,忽复歌缁衣。堂堂孔北海,直气凛群儿。朱轮未及郊,清风已先驰。何以累君子,十万贫与羸。滔滔满四方,我行竟安之。何时剑关路,春山闻子规。(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以轻松的口吻自我嘲解;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君看岸边苍石上,石来篙眼如蜂窠。但应此心无所往,造物虽弛如吾何?”(《百步洪》)。
4.苏轼被贬官后作下的千古名诗句都有哪些
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奏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此外还有屈原,李白杜甫张九龄王维孟浩然王翰杨炯杜审言陈子昂张籍贺铸唐伯虎徐文长等等诗人都有被贬后的诗句
5.苏轼被贬各地时所写的诗词
夏意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青青, 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 满川风雨看潮生。
初晴游沧浪亭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鸽相对鸣。
城南感怀呈永叔
春阳泛野动,春阴与天低。
远林气蔼蔼,长道风依依。
览物虽暂适,感怀翻然移。
所见既可骇,所闻良可悲。
去年水后旱,田亩不及犁。
冬温晚得雪,宿麦生者稀。
前去固无望,即日已苦饥。
老稚满田野,斫掘寻凫茈。
此物近亦尽,卷耳共所资。
昔云能驱风,充腹理不疑;
今乃有毒厉,肠胃生疮痍。
十月七八死,当路横其尸。
犬彘咋其骨,乌鸢啄其皮。
胡为残良民,令此鸟兽肥?
天岂意如此?泱荡莫可知!
高位厌梁肉,坐论搀云霓。
岂无富人术,使之长熙熙?
我今饥伶俜,悯此复自思:
自济既不暇,将复奈尔为!
愁愤徒满胸,嵘〔山+“宏”去宀〕不能齐。
庆州败
无战王者师,有备军之志。
天下承平数十年,此语虽存人所弃。
今岁西戎背世盟,直随秋风寇边城。
屠杀熟户烧障堡,十万驰骋山岳倾。
国家防塞今有谁?官为承制乳臭儿。
酣觞大嚼乃事业,何尝识会兵之机?
符移火急搜卒乘,意谓就戮如缚尸。
未成一军已出战,驱逐急使缘〔山佥〕〔山+繁体“戏”字〕。
马肥甲重士饱喘,虽有弓剑何所施。
连颠自欲堕深谷,虏骑笑指声嘻嘻。
一麾发伏雁行出,山下掩截成重围。
我军免胄乞死所,承制面缚交涕〔氵夷〕。
逡巡下令艺者全,争献小技歌且吹。
其余劓首放之去,东走矢液皆淋漓。
道无耳准若怪兽,不自愧耻犹生归!
守者沮气陷者苦,尽由主将之所为。
地机不见欲侥胜,羞辱中国堪伤悲。
暑中杂咏
嘉果浮沉酒半醺,床头书册乱纷纷。
北轩凉吹开疏竹,卧看青天行白云。
6.苏轼被贬了几次,被贬后写了什么诗或词,心情是什么样的
苏轼被贬了3次。
第一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最初心态是孤高寂寞的,但黄州的历练使得苏轼的文格和人格都得到了新的升华,从一个见事批判的小文人,到一个具有广阔胸怀的大丈夫,成就了他”风物长宜放眼量”(释义: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看待 )的心态。
被贬后写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第二次被贬惠州, 这个时期苏轼的心态由一种坦然变成了一种淡然,类似老子的无为,并且在无为中抱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勇气,他不在计较人生是否还能达到顶峰。
被贬后写了《惠州一绝 / 食荔枝》。第三次被贬到儋州,苏轼的心态已经变成了忧患磨难了悟人生,他已经把这种放逐的历程看做是人生阅历的一部分,并把它融入到人生际遇的之中。
被贬后写了《六月二十日夜渡海》。1、第一次被贬让苏轼有些措手不及。
被贬之前苏轼担任湖州知州,也就是当时地方行政的二把手。由于当时苏轼名气极盛,遂遭人嫉恨,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对其判决处死,史称”乌台诗案”。
还好有王安石等人求情,苏轼才得以保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初到黄州,苏轼虽然名为朝廷官员,实则不过是一个被看管的犯人,现实的落差造成的心态自然是孤高寂寞的,那首《卜算子》正是反映了这种心态。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代: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释义: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诗人先用”缺月”、”疏桐”、”沙漏”等意象烘托出气氛,再用孤鸿自比,把那种内心的寂静与清幽表现的淋漓尽致,最后的一句”寂寞沙洲冷”,明确点出了自己心态的核心感受——冷。这首诗将一个受到精神与肉体双重折磨的士大夫的内心的孤寂失落完全表现出来,也可见苏轼那种自我内心激烈的挣扎与救赎。
当然苏轼没有这么一直沉沦下去。被贬黄州以后,苏轼的眼光较以往在朝廷更加的开阔,想法与文笔也更加的”接地气”、”入民心”。
在这里,苏轼不问政事,与民同乐同苦,发明了”东坡肉”,也就是现在的红烧肉,写出了既是菜谱又是诗文的《猪肉颂》。他给酥饼起名叫”为甚酥”;给酸酒起名叫”错着水”;他发起了民间慈善组织”育儿会”。
这些都反映了苏轼逐渐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投入新生活的积极心态。苏轼被贬的原因不乏因为他自具有文人的酸腐小家子气和执拗之气, 这种性格使得皇帝和许多大臣虽敬佩他的文章, 却讨厌他的性格。
黄州的历练也使得苏轼的文格和人格都得到了新的升华,从一个见事批判的小文人,到一个具有广阔胸怀的大丈夫,这都是这片黄州土地所给予苏轼的。著名的前后《赤壁赋》、《大江东去》、《临江仙》、《记承天诗夜游》正是这种坦然达观性格的写照。
所以,苏轼没有因为贬谪而沉沦,反倒成就了他”风物长宜放眼量”(释义: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看待 )的心态,黄州影响着苏轼,苏轼同样也影响着黄州。2、苏轼第二次被贬惠州, 这次的形势与贬谪黄州时大为不同,所包含的政治隐语就是告诉苏轼已不能再回到朝廷。
时年苏轼正是花甲,要把它扔在穷乡僻壤的惠州,不仅需要想开,还需要真正的不抱有一点回朝的希望,才能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豁然开朗。这个时期苏轼的心态由一种坦然变成了一种淡然,类似老子的无为,并且在无为中抱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勇气,他不在计较人生是否还能达到顶峰。
被贬惠州时苏轼住在嘉祐寺,旁边有一座山,山顶有一个亭子叫松风亭,有一次他爬山爬到半路就累了,正在纠结是否爬时,他望着松风亭突然明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有些东西争不到便可不争,放松心态停下脚步,人生处处是风景,人生处处是收获,于是苏轼就这么快乐地下山了。惠州经济落后,一天才杀一只羊,羊肉早就被官员买去。
苏轼只好买下剩下的羊骨头回家投在汤锅里煮,煮好的骨头泡上米酒,然后再用火微烤一下,最后用牙签去剔上面的肉,苏轼却还津津乐道,在给弟弟苏辙的信上称其有吃螃蟹的美味。这种自救自立,自我寻求快乐的方法,使得苏轼倔强地生活在这片岭南大地上,所以他的淡然使得自己由一个名利兼得的士大夫完全转型为无欲无求的草根文人。
苏轼在这片土地上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释义: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表达了苏轼苦中作乐的情怀。被后人视为传颂爱情的词《蝶恋花》这样写道:《蝶恋花·春景》宋代: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释义: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
7.关于苏轼被贬前的诗词及资料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本词作于东坡贬居黄州的第四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作者描写的对象,主要是“快哉亭”周围的广阔景象。
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展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充满了苍茫阔远的情致。“知君为我新作”两句,交待新亭的创建,点明亭主和自己的密切关系,反客为主、诙谐风趣地把张偓佺所建的快哉亭说成特意为自己而造,又写亭台窗户涂抹上青红两色油漆,色彩犹新。
“湿”字形容油漆未干,颇为传神。 “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是记忆中情景,又是对眼前景象的一种以虚托实的想象式侧面描写。
作者用“长记”二字,唤起他曾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那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高远空蒙的江南山色的美好回忆。他又以此比拟他“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将“快哉亭”与“平山堂”融为一体,构成一种优美独特的意境。
这种以忆景写景的笔法,不但平添了曲折蕴藉的情致,而且加强了词境的空灵飞动。以上五句新颖别致,引人入胜,通过作者昔日的淋漓兴致,传达出今日快哉亭前览胜的欣喜之情。
上片是用虚实结合的笔法,描写快哉亭下及其远处的胜景。下片换头以下五句,又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展现亭前广阔江面倏忽变化、涛澜汹涌、风云开阖、动心骇目的壮观场面。
词人并由此生发开来,抒发其江湖豪兴和人生追求。“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三句,写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清澈见底,碧绿的山峰,倒映江水中,形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平静的山水画卷,这是对水色山光的静态描写。
“忽然”两句,写一阵巨风,江面倏忽变化,涛澜汹涌,风云开阖,一个渔翁驾着一叶小舟,狂风巨浪中掀舞。 至此,作者的描写奇峰突起,情境由静变动,自自然然地过渡到全词着意表现的重点:一位奋力搏击风涛的白发老翁。
这位白头翁的形象,其实是东坡自身人格风貌的一种象征。以下几句,作者由风波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对战国时楚国兰台令宋玉所作《风赋》的议论。
作者看来,宋玉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教,白头翁搏击风浪的壮伟风神即是明证。其实,庄子所言天籁本身绝无贵贱之分,关键于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
他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苏轼这种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这首词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客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下片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词中出没风涛的白头翁形象,犹如百川汇海,含蓄地点明全篇主旨,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其中贯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苏轼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
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
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 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苏轼词作鉴赏 此词是根据唐朝诗人韩愈(字退之)写音乐的名作《听颖师弹琴》改写的,大约作于苏轼元佑年(1087)京师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时。词的写作过程是对韩诗“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也即按照词牌的格式和声律来“矫制”韩诗,一则增添新内容,二则减去原作中的部分诗句,三则利用原诗句稍加变化,以创新意。
苏词从开头到下片的“一落百寻轻”均写音乐,写音乐的部分比韩诗增加了十个字,占了全词百分之七十多的篇幅,使得整个作品更为集中、凝练、主次分明,同时又保留了韩诗的妙趣和神韵。 词先写乐声初发,仿佛静夜微弱的灯光下,一对青年男女亲昵地切切私语,谈受说恨,卿卿我我,往复不已。
“弹指泪和声”倒点一句,见出弹奏开始,音调既轻柔、细碎而又哀怨、低抑“。”忽变“三句,写曲调由低抑到高昂,犹如气宇轩昂的勇士,镇然骤响的鼓声中,跃马驰骋,不可阻挡。”
回首“两句,以景物形容声情,把音乐形象化为远天的暮云,高空的飞絮,极尽。
8.苏轼在被贬黄州后写的诗词赋
1、初到黄州
宋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点评
首联,自嘲目前的处境,用语平易而入韵 。颔联,写黄州美食之福,对仗工整,联想、想象丰富。颈联,写以祸为福的宽慰心态,用典自况。尾联,写无功受禄的愧怍,质朴自然。总之,全诗语言“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显示了高超的语言技巧;体现了苏诗自然天成,平淡简远的风格
2、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点评
开篇即景抒情,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并将读者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思索,气势恢宏,笔大如橼。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3、《赤壁赋》
原文
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尊以相属。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点评
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1)骈散结合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2)形象优美,善于取譬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连用的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
9.关于被贬的古诗古文
苏轼的很多诗都有提到,如《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以及和乌台诗案等相关作品。
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不知道算不算 :“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这也是个仕途失意人,有很多类似的诗,一时想不起来了。
辛弃疾的《破阵子》也有那么点感觉。
不过苏轼的更多是旷达,陆游的忧国忧民思虑比较重。
个人看法哈~仅供参考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有关苏轼被贬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