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冬天的诗句以及赏析
1.描写冬天诗句加赏析
1.柳宗元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王安石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白居易《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4.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7.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8.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16.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17.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18.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1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杜甫《野望》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
——杜甫《阁夜》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杂霞雪。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王维《老将行》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李颀《古从军行》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白居易《长恨歌》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祖咏《望蓟门》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三》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卢纶《送李端》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6、《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8、《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9、《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关于冬天的古诗配有赏析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绝迹。 3.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4.径:小路。 5.踪:踪迹。
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蓑笠(suō lì):蓑衣,斗笠。
[翻译] 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简析] 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
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
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
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赏析】 首先,它创造了峻洁清冷的艺术境界。
单就诗的字面来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这位渔翁身披蓑笠独自坐在小舟上垂纶长钓。
“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出他的远离尘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个性特征。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于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还嫌意兴不足,又为渔翁精心创造了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远处峰峦耸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
往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的自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不飞,人不行。
冰雪送来的寒冷制造了一个白皑皑,冷清清的世界。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
此时此刻,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呀!这里,作者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极力描绘渔翁垂钓时候的气候和景物,淡笔轻涂,只数语便点染出峻洁清冷的抒情气氛。其笔触所到,连亘天地,高及峰巅,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盖万里。
沈德潜评论说“清峭已绝”。顾璘则说“绝唱,雪景如在目前”。
二人所指,大略都是就这首诗的境界创造来说的。 其次,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贬谪永州以后不甘届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
晚于柳宗元的郑谷曾作《雪中偶题》:“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是诗亦写江雪中的渔翁,但造语平常,更乏境界,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主观意识与鲜明的个性熔铸进去,所以苏轼批评他是“村学中语”,而称赞柳宗元末尾两句,说是“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苏轼所谓“人性”,即指诗人的情感熔铸。“人性有隔”的对立面便是“人性无隔”,做到“人性无隔”,亦即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了。
我们知道,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始终保持着一种顽强不届的精神状态。他的“永州八记”,专写穷山僻壤之景,借题立意,寄托遥深,凡一草一木,均坦示出他极为孤苦寂寞的心情。
他的兀傲脱俗的个性也得以充分展现。这首诗中的渔翁形象,身处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无人烟之境而处之泰然。
其风标,其气骨,其守贞不渝的心态,不是很令人钦慕吗?和柳宗元约略同时的诗人张志和作《渔歌子》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氏造境选择春暖花开之际,画面美而幽,流露了“烟波钓徒”的怡然恬淡之性,闲适自在之情。柳宗元与张志和不同,他本是个坚持正义的政治家,立脚于充满矛盾斗争的土壤之上,所以。
.他遣境专取深冬寒凉之际,人的心情也不是只有纵情山水的一面,他还写出了严正清苦,凛然不可犯的一面,个性尤为突出。 最后,这首诗的结构安排至为精巧。
诗题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笔并不点题,他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
栖鸟不飞,行人绝迹。然后笔锋一转,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纶而钓的蓑翁形象。
一直到结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题。读至结处,倒头再读全篇。
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生出。苍茫天宇,皑皑大地,其悠远的景界非常吸引人。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东永济县)人。杰出的思想家、散文家。
诗歌的成就也很高。 《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历来为人们所称诵。
这首小诗,是托景言志的。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此诗大约作于谪居永州时期。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
粗看起来,这像是。
3.有关冬天的诗歌,外加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武判官:生平不详。判官:官名,唐时设置的,是节度使和观察的僚属。
(2)白草:产于西北边地,秋天变白。《汉书·西域传》:“鄯善国(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多白草。”
颜师古注:“白草,草之白,似莠而细,无芒,其熟时正白色。”(3)胡天:这里指西北地区。
胡:我国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统称。(4)梨花:这是形容雪花。
春天梨花盛开,颜色雪白。(5)散入:指雪花因风纷纷飘入帘内的样子。
珠帘:缀有珠子的帘幕。罗幕;绫罗制成的帷幕。
(6)狐裘(qiu求):用狐皮做的皮袍子。锦衾(qin亲):锦缎缝制的被子。
(7)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拉不开弓弦,因为天太冷,手冻僵了的缘故。
(8)都护:都护府的长官,镇守边境的统帅。这里的“都护”和上句的“将军”都是泛指。
铁衣:金属或皮革制成的用作战时护身的衣甲。著:同“着”,穿。
(9)瀚海;大沙漠。阑干:纵横的样子。
(10)愁云:阴云。惨淡:昏暗地铫。
凝;停滞不动,指因天气奇寒百冻结了。(11)中军:本义指主帅亲率的军队,这里是指主帅所住营帐。
饮:置酒宴请。归客:指武判官。
(12)胡琴句:指席间演奏用以佐酒的各种乐器。(13)辕门:古代军营出入处用车辕相向架起作门,故称营门为辕门。
(14)掣(che彻):牵动。冻不翻:是说红旗因雪凝而冰冻,虽有风吹,也不能飘动了。
(15)君:指武判官。(16)天山: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
(17)山回路转:指山路曲折。(18)马行处:指马走过后雪地上留下的蹄印。
[简要评析] 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堪称盛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正如诗题所标示的那样,这首诗以歌咏白雪为主要内容,同时也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
诗一开头,就把边地奇寒、早雪的特异风光和壮丽景色,通过典型事物,用饱蘸淡墨的画笔,以浪漫主义手法氢它描绘了出来。北风卷地,连那坚韧不拨的白草,也为之摧折。
那风啊,简直是一把锋利的铲刀,把大地乔得净荡荡的了。可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夜之间,竟变成了异样的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这玉树琼枝,千姿百态的冰雪世界,却春风阵了,象是醉人的芬芳灿烂的江南春色。
这境界该是怎样的新奇壮美!在这壮观的奇景辉映下,诗人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描写了这早雪带来的令人难耐的奇寒。那飘飞的雪花啊,连帐内的罗幕都打湿了;狐皮袍子不暖啊,盖的锦被也嫌太薄;将军的手啊,已冻得拉不开弓;征战护身的铁衣啊,也冷得难以穿上。
但就在这一派难耐的奇寒中,透出了一股雄的健的气息。珠帘罗幕,狐裘锦衾,是多么的富丽;将军角弓,都护铁衣,又是多么威严。
它巧妙地把防守边疆,战胜奇寒的将士,生动而鲜明地烘托了出来。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毕竟还是奇寒,从而才能显示出防守边疆的将士,是怎样艰苦卓绝。八月在内地,正是桂子飘香,皓月增辉的美好时节,而边地呢,已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可是,这瀚海坚冰,万里凝云,虽然愁惨,但不萧瑟、凄凉,而是浑厚、沉郁,这正是岑参边塞诗歌奇峭的艺术风格的特征。正是在这漫天皆白,寒气袭人的时候,中军设宴,饯别归客。
一时胡琴、琵琶、羌笛齐奏,伴着塞外风光,自是别有一番天韵。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
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钗。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
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鲁迅在《漫谈“漫画”》一文中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
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只有在真实基础上的夸张才有生命力。
叶燮的《原诗》又说,夸张是“决不能有其事,实为情至之语”。诗中“燕山雪花大如席”和“黄河捧土尚可塞”,说的都是生活中决不可能发生的事,但读者从中感到的是作者强烈真实的感情,其事虽“决不能有”,却变得真实而可以理解,并且收到比写实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
此诗信笔挥洒,时有妙语。
4.冬天的古诗(要有赏析)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的这首小诗,避熟就新,完全从感觉、从推理入手,虽然根本就没有看见雪,但他却别具特色,准确无误地写出了他对夜雪的感受。四句诗读下来,每一句都是写的“夜雪”,所以这个题目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柳宗元《江雪》赏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1],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的结构安排至为精巧。诗题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笔并不点题,他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栖鸟不飞,行人绝迹。然后笔锋一转,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纶而钓的蓑翁形象。一直到结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题。读至结处,倒头再读全篇。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生出。苍茫天宇,皑皑大地,其悠远的景界非常吸引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用精炼的诗笔,描绘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主题的寒山夜宿图。整首诗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上半是旅客山行夜宿,后半是主人夜半还家;上半全为所见,后面皆是所闻。平中有转,有起有伏,虽未直接抒情,但山野孤寂的羁旅情怀不写自现。每句诗都构成一幅独立的画面,彼此又都相互承接。诗中有画,画中有情。
5.冬天的古诗5首加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武判官:生平不详。判官:官名,唐时设置的,是节度使和观察的僚属。
(2)白草:产于西北边地,秋天变白。《汉书·西域传》:“鄯善国(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多白草。”
颜师古注:“白草,草之白,似莠而细,无芒,其熟时正白色。”(3)胡天:这里指西北地区。
胡:我国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统称。(4)梨花:这是形容雪花。
春天梨花盛开,颜色雪白。(5)散入:指雪花因风纷纷飘入帘内的样子。
珠帘:缀有珠子的帘幕。罗幕;绫罗制成的帷幕。
(6)狐裘(qiu求):用狐皮做的皮袍子。锦衾(qin亲):锦缎缝制的被子。
(7)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拉不开弓弦,因为天太冷,手冻僵了的缘故。
(8)都护:都护府的长官,镇守边境的统帅。这里的“都护”和上句的“将军”都是泛指。
铁衣:金属或皮革制成的用作战时护身的衣甲。著:同“着”,穿。
(9)瀚海;大沙漠。阑干:纵横的样子。
(10)愁云:阴云。惨淡:昏暗地铫。
凝;停滞不动,指因天气奇寒百冻结了。(11)中军:本义指主帅亲率的军队,这里是指主帅所住营帐。
饮:置酒宴请。归客:指武判官。
(12)胡琴句:指席间演奏用以佐酒的各种乐器。(13)辕门:古代军营出入处用车辕相向架起作门,故称营门为辕门。
(14)掣(che彻):牵动。冻不翻:是说红旗因雪凝而冰冻,虽有风吹,也不能飘动了。
(15)君:指武判官。(16)天山: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
(17)山回路转:指山路曲折。(18)马行处:指马走过后雪地上留下的蹄印。
[简要评析] 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堪称盛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正如诗题所标示的那样,这首诗以歌咏白雪为主要内容,同时也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
诗一开头,就把边地奇寒、早雪的特异风光和壮丽景色,通过典型事物,用饱蘸淡墨的画笔,以浪漫主义手法氢它描绘了出来。北风卷地,连那坚韧不拨的白草,也为之摧折。
那风啊,简直是一把锋利的铲刀,把大地乔得净荡荡的了。可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夜之间,竟变成了异样的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这玉树琼枝,千姿百态的冰雪世界,却春风阵了,象是醉人的芬芳灿烂的江南春色。
这境界该是怎样的新奇壮美!在这壮观的奇景辉映下,诗人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描写了这早雪带来的令人难耐的奇寒。那飘飞的雪花啊,连帐内的罗幕都打湿了;狐皮袍子不暖啊,盖的锦被也嫌太薄;将军的手啊,已冻得拉不开弓;征战护身的铁衣啊,也冷得难以穿上。
但就在这一派难耐的奇寒中,透出了一股雄的健的气息。珠帘罗幕,狐裘锦衾,是多么的富丽;将军角弓,都护铁衣,又是多么威严。
它巧妙地把防守边疆,战胜奇寒的将士,生动而鲜明地烘托了出来。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毕竟还是奇寒,从而才能显示出防守边疆的将士,是怎样艰苦卓绝。八月在内地,正是桂子飘香,皓月增辉的美好时节,而边地呢,已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可是,这瀚海坚冰,万里凝云,虽然愁惨,但不萧瑟、凄凉,而是浑厚、沉郁,这正是岑参边塞诗歌奇峭的艺术风格的特征。正是在这漫天皆白,寒气袭人的时候,中军设宴,饯别归客。
一时胡琴、琵琶、羌笛齐奏,伴着塞外风光,自是别有一番天韵。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
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钗。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
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鲁迅在《漫谈“漫画”》一文中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
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只有在真实基础上的夸张才有生命力。
叶燮的《原诗》又说,夸张是“决不能有其事,实为情至之语”。诗中“燕山雪花大如席”和“黄河捧土尚可塞”,说的都是生活中决不可能发生的事,但读者从中感到的是作者强烈真实的感情,其事虽“决不能有”,却变得真实而可以理解,并且收到比写实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
此诗信笔挥洒,时有妙语惊人;自然流畅,不露斧凿痕迹。无怪乎胡应麟说李白的乐。
6.两首描写冬天的古诗及其诗意和赏析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
孟郊一生生活贫困,诗多啼饥号寒、倾诉穷愁的不平之鸣。其代表作《苦寒吟》可以看作是诗人一生悲凉的形象写照。
唐 - 刘驾 - 苦寒吟
【年代】:唐
【作者】:刘驾
【题目】:苦寒吟
【内容】: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
鸟声有悲欢,我爱口流血。
潘生若解吟,更早生白发。
韩愈《苦寒》:“四时各平分,一气不可兼。隆冬夺春序,颛顼固不
廉。太昊弛维纲,畏避但守谦,遂令黄泉下,萌芽夭勾尖,草木不复抽,百味失苦甜。
凶飙搅宇宙,铓刃甚割砭。日月虽云尊,不能活乌蟾。羲和送日出,恇怯频窥觇。……”
这首诗说,春夏秋冬四时平分,气候各异,一气不能兼四季。冬天的寒气夺了春天的气
候,冬神颛顼本不廉,因他夺了春气。春天的神太昊放松了他的纲纪,害怕冬寒只是退
避,遂使地下草木的根不能发芽,植物中有苦味甜味的都失去了。寒风搅扰天地,像刀
锋割肌肤。日月虽说尊贵,日中的三足乌,月中的蟾蜍都被冻死,不能保护。羲和驾车
送太阳出来,太阳也害怕寒威,频频偷看
孟郊《苦寒吟》:“天寒色青苍,北风
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苦调竟何言,冻吟成此
章。”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题目】:南秦雪
【内容】:
往岁曾为西邑吏,惯从骆口到南秦。
三时云冷多飞雪,二月山寒少有春。
我思旧事犹惆怅,君作初行定苦辛。
任赖愁猿寒不叫,若闻猿叫更愁人。
7.冬天诗句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原文: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难着 一作: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8.描写冬天古诗即赏析
江 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历来为人们所称诵.这首小诗.是托景言志的.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诗中所写的景物是: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着蓑衣.戴着笠帽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看.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寒江独钓图啊!这幅画面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大家知道.在艺术作品中.绝不会有[纯粹"的风景诗或风景画.在它们里面总是要或多或少地反映作者的感情和现实内容的.事实上.风景诗中的极品.尽管通篇花鸟.满纸烟霞.但必然是字字看来皆是景.声声细味总是情.这首诗.也不例外.只要我们了解柳宗元的一生经历.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湖心亭看雪>;原文
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1: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yuan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湖心亭看雪>;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和鸟的声音都没有了.
---那天.初更了.我划了一只小船.围裹着皮衣和炉火.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只见)白气茫茫地一片.天空和云彩.山色.水都是白茫茫的,湖上(能辨别的)只有长堤的一线痕迹.一个小点般的湖心亭.一片草叶般的我小船和两三粒谷子般的船里的人.
---来到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张毡子对面而坐.一个小童正在烧酒.炉子里的水正烧开.看见我来.他们非常惊喜.说:[湖中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呢?"拉着我一起喝酒.我勉强喝了三杯后告别.问他们的姓名.(他们)说是金陵人.客居在这.
---等我下了船.船夫喃喃地说:[别说相公痴迷.真还有像相公一样痴迷的人!"
9.描写冬天的唐诗及赏析
《 对雪》 唐. 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
诗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于是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
高楼四望,一片洁白,诗人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得与雪一样洁白美好。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与不平。
关于冬天的诗句解释加赏析
1.描写冬天诗句加赏析
1.柳宗元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王安石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白居易《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4.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7.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8.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16.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17.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18.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1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杜甫《野望》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
——杜甫《阁夜》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杂霞雪。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王维《老将行》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李颀《古从军行》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白居易《长恨歌》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祖咏《望蓟门》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三》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卢纶《送李端》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6、《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8、《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9、《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冬天的古诗5首加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武判官:生平不详。判官:官名,唐时设置的,是节度使和观察的僚属。
(2)白草:产于西北边地,秋天变白。《汉书·西域传》:“鄯善国(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多白草。”
颜师古注:“白草,草之白,似莠而细,无芒,其熟时正白色。”(3)胡天:这里指西北地区。
胡:我国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统称。(4)梨花:这是形容雪花。
春天梨花盛开,颜色雪白。(5)散入:指雪花因风纷纷飘入帘内的样子。
珠帘:缀有珠子的帘幕。罗幕;绫罗制成的帷幕。
(6)狐裘(qiu求):用狐皮做的皮袍子。锦衾(qin亲):锦缎缝制的被子。
(7)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拉不开弓弦,因为天太冷,手冻僵了的缘故。
(8)都护:都护府的长官,镇守边境的统帅。这里的“都护”和上句的“将军”都是泛指。
铁衣:金属或皮革制成的用作战时护身的衣甲。著:同“着”,穿。
(9)瀚海;大沙漠。阑干:纵横的样子。
(10)愁云:阴云。惨淡:昏暗地铫。
凝;停滞不动,指因天气奇寒百冻结了。(11)中军:本义指主帅亲率的军队,这里是指主帅所住营帐。
饮:置酒宴请。归客:指武判官。
(12)胡琴句:指席间演奏用以佐酒的各种乐器。(13)辕门:古代军营出入处用车辕相向架起作门,故称营门为辕门。
(14)掣(che彻):牵动。冻不翻:是说红旗因雪凝而冰冻,虽有风吹,也不能飘动了。
(15)君:指武判官。(16)天山: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
(17)山回路转:指山路曲折。(18)马行处:指马走过后雪地上留下的蹄印。
[简要评析] 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堪称盛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正如诗题所标示的那样,这首诗以歌咏白雪为主要内容,同时也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
诗一开头,就把边地奇寒、早雪的特异风光和壮丽景色,通过典型事物,用饱蘸淡墨的画笔,以浪漫主义手法氢它描绘了出来。北风卷地,连那坚韧不拨的白草,也为之摧折。
那风啊,简直是一把锋利的铲刀,把大地乔得净荡荡的了。可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夜之间,竟变成了异样的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这玉树琼枝,千姿百态的冰雪世界,却春风阵了,象是醉人的芬芳灿烂的江南春色。
这境界该是怎样的新奇壮美!在这壮观的奇景辉映下,诗人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描写了这早雪带来的令人难耐的奇寒。那飘飞的雪花啊,连帐内的罗幕都打湿了;狐皮袍子不暖啊,盖的锦被也嫌太薄;将军的手啊,已冻得拉不开弓;征战护身的铁衣啊,也冷得难以穿上。
但就在这一派难耐的奇寒中,透出了一股雄的健的气息。珠帘罗幕,狐裘锦衾,是多么的富丽;将军角弓,都护铁衣,又是多么威严。
它巧妙地把防守边疆,战胜奇寒的将士,生动而鲜明地烘托了出来。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毕竟还是奇寒,从而才能显示出防守边疆的将士,是怎样艰苦卓绝。八月在内地,正是桂子飘香,皓月增辉的美好时节,而边地呢,已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可是,这瀚海坚冰,万里凝云,虽然愁惨,但不萧瑟、凄凉,而是浑厚、沉郁,这正是岑参边塞诗歌奇峭的艺术风格的特征。正是在这漫天皆白,寒气袭人的时候,中军设宴,饯别归客。
一时胡琴、琵琶、羌笛齐奏,伴着塞外风光,自是别有一番天韵。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
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钗。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
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鲁迅在《漫谈“漫画”》一文中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
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只有在真实基础上的夸张才有生命力。
叶燮的《原诗》又说,夸张是“决不能有其事,实为情至之语”。诗中“燕山雪花大如席”和“黄河捧土尚可塞”,说的都是生活中决不可能发生的事,但读者从中感到的是作者强烈真实的感情,其事虽“决不能有”,却变得真实而可以理解,并且收到比写实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
此诗信笔挥洒,时有妙语惊人;自然流畅,不露斧凿痕迹。无怪乎胡应麟说李白的乐。
3.关于冬天的古诗配有赏析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绝迹。 3.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4.径:小路。 5.踪:踪迹。
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蓑笠(suō lì):蓑衣,斗笠。
[翻译] 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简析] 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
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
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
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赏析】 首先,它创造了峻洁清冷的艺术境界。
单就诗的字面来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这位渔翁身披蓑笠独自坐在小舟上垂纶长钓。
“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出他的远离尘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个性特征。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于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还嫌意兴不足,又为渔翁精心创造了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远处峰峦耸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
往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的自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不飞,人不行。
冰雪送来的寒冷制造了一个白皑皑,冷清清的世界。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
此时此刻,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呀!这里,作者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极力描绘渔翁垂钓时候的气候和景物,淡笔轻涂,只数语便点染出峻洁清冷的抒情气氛。其笔触所到,连亘天地,高及峰巅,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盖万里。
沈德潜评论说“清峭已绝”。顾璘则说“绝唱,雪景如在目前”。
二人所指,大略都是就这首诗的境界创造来说的。 其次,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贬谪永州以后不甘届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
晚于柳宗元的郑谷曾作《雪中偶题》:“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是诗亦写江雪中的渔翁,但造语平常,更乏境界,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主观意识与鲜明的个性熔铸进去,所以苏轼批评他是“村学中语”,而称赞柳宗元末尾两句,说是“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苏轼所谓“人性”,即指诗人的情感熔铸。“人性有隔”的对立面便是“人性无隔”,做到“人性无隔”,亦即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了。
我们知道,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始终保持着一种顽强不届的精神状态。他的“永州八记”,专写穷山僻壤之景,借题立意,寄托遥深,凡一草一木,均坦示出他极为孤苦寂寞的心情。
他的兀傲脱俗的个性也得以充分展现。这首诗中的渔翁形象,身处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无人烟之境而处之泰然。
其风标,其气骨,其守贞不渝的心态,不是很令人钦慕吗?和柳宗元约略同时的诗人张志和作《渔歌子》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氏造境选择春暖花开之际,画面美而幽,流露了“烟波钓徒”的怡然恬淡之性,闲适自在之情。柳宗元与张志和不同,他本是个坚持正义的政治家,立脚于充满矛盾斗争的土壤之上,所以。
.他遣境专取深冬寒凉之际,人的心情也不是只有纵情山水的一面,他还写出了严正清苦,凛然不可犯的一面,个性尤为突出。 最后,这首诗的结构安排至为精巧。
诗题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笔并不点题,他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
栖鸟不飞,行人绝迹。然后笔锋一转,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纶而钓的蓑翁形象。
一直到结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题。读至结处,倒头再读全篇。
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生出。苍茫天宇,皑皑大地,其悠远的景界非常吸引人。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东永济县)人。杰出的思想家、散文家。
诗歌的成就也很高。 《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历来为人们所称诵。
这首小诗,是托景言志的。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此诗大约作于谪居永州时期。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
粗看起来,这像是。
4.描写冬天的古诗,加翻译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2、《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4、《终南望余雪》
唐代: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5、《夜雪》
唐代: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5.描写冬天的好句好段加赏析
东方的第一缕曙光刺破黑暗,光明随着时间铺满天地,即使冷意昂然的冬天,万物也是用喜悦的心情来期待着温暖。
00那薄如丝淡如烟的晨雾漂浮在楼宇间,让这坚硬的固体森林,有了一种梦幻的飘逸美。它们渐渐的被阳光温柔的揽在怀里,然后又悄悄的飞离,留下了一丝美好的回忆。
00没有了风和雾作陪,阳光还是那样任性的飞舞着,留给万物的是地上交错着的影子和内里泛起暖意。
00阳光渐渐的温暖起来,洒在世界里抚摸着万物。天里的风也开始慢慢的温和下来,拂面而过不再凉意无限了,它轻轻的滑过去,没有一丝声息。
00涌动着的城市,色彩斑斓,颜色不一的玻璃折射着阳光,像梦里的色彩一样点缀着世界,人们开始在这里面笑了起来,因为温暖和色彩已经感染了他们。人大多都是感性的,常常会被环境左右着自己的命运。
00旷野里,那独自吟唱的枝桠,在阳光里固执的摆着造型,作着岁月的剪影。鸟们像听到什么好消息似的快速的飞去,在地上划过一道浅浅的印记,记录着时间和生命的距离。
——节选自《冬天阳光》
赏析:选文语言辞藻优美华丽,用词温婉。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日里任性的阳光、淡薄的晨雾、温柔的风和城市里玻璃幕墙反射的梦幻的色彩。也运用了动静结合等写作手法,将寂静的阳光和悦动的小鸟动静对比,将吟唱的枝桠和无边的狂野动静对比。冬季就一定是寥无生机的吗?选文中的冬季显然是固执着生长且生机勃勃的。优美的语言仿佛将读者带入一片优雅而富有生机的冬日世界。
PS:选文搜来的,赏析完完全全自己写的,希望满意
6.描写冬天的段子加赏析
这漫天飞舞的雪花,似羽毛如玉屑,轻轻洒落,有关描写冬天的优美句子如下,请大家欣赏。
有关描写冬天的优美句子赏析
1、也许冬天的田野没有春的生机盎然,没有夏的繁茂欢畅,更没有秋的成熟妩媚,它只是冷肃而宽容!但,冬野有的不仅仅只是表面的荒芜。它有的是活色生香!它有的是诗情画意!它蕴藏的无限生机与禅机,只有走近它亲近它才知晓!
2、冬来到田野里,给小苗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让小苗妹妹度过一个暖和的冬天,看到这幕,我不仅想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真是瑞雪兆丰年啊,来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3、小雪就像雨一样直往下落,但现在,每一片雪花都在空中飘飘洒洒,翩翩起舞,就像一个个降落伞一样,很慢很慢地才落到地上;外面还下着雾,白茫茫的,再加上漫天飞舞的雪花,我们仿佛就处身于仙境一般。
4、我不喜欢冬天,不为别的,就因为太冷,让我觉得这原本奇妙的世界变得那么僵硬无力,整个世界都木木地闭上了双眼,安静地冬眠。立在窗边定眼向窗外望去,树上的叶子虽没掉光,但树木却显得如此憔悴,街道上行人和车辆寥寥无几,偶尔听到大笑声,但仅仅一秒不到,瞬间万物奄奄一息。这时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和喇鸣声,再大也唤不醒沉睡的一切。 5、冬天来到了,寒风吹过,脸上如刀割一般,冬天的小精灵--雪,从天空中跳着优美的舞蹈,来到了人间的每一个角落,不经意间,早已将房顶,树木,草地,公路当做了自己的舞台,争先恐后地前往表演。
同学们,有关描写冬天的优美句子就到此为大家介绍完毕了,小编在这里祝大家都能早日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7.有关于冬天的古诗和它的意思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注释]1.芙蓉山:地名。
2.苍山:青山。3.白屋:贫家的住所。
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4.犬吠:狗叫。
[简析]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
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
“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
“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
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
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
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
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远”五个字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并没有明写人物,直抒情思,但使读者感到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
这里,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是一个“远”字。它给人以暗示,引人去想象。
从这一个字,读者自会想见有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行进,并推知他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接下来,诗的次句使读者的视线跟随这位行人,沿着这条山路投向借宿人家。
天寒白屋贫“是对这户人家的写照;而一个”贫“字,应当是从遥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上句在”苍山远“前先写”日暮“,这句则在”白屋贫“前先写”天寒“,都是增多诗句层次、加重诗句分量的写法。
漫长的山路,本来已经使人感到行程遥远,又眼看日暮,就更觉得遥远;简陋的茅屋,本来已经使人感到境况贫穷,再时逢寒冬,就更显出贫穷。而联系上下句看,这一句里的”天寒“两字,还有其承上启下作用。
承上,是进一步渲染日暮路遥的行色;启下,是作为夜来风雪的伏笔。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只用了十个字,已经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写得神完气足了。
后两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以后的事。在用字上,“柴门”上承“白屋”,“风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衔接。
这样,从整首诗来说,虽然下半首另外开辟了一个诗境,却又与上半首紧紧相扣,不使读者感到上下脱节。但这里,在承接中又有跳越。
看来,“闻犬吠”既在夜间,山行劳累的旅人多半已经就寝;而从暮色苍茫到黑夜来临,从寒气侵人到风雪交作,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中间有一段时间,也应当有一些可以描写的事物,可是诗笔跳过了这段时间,略去了一些情节,既使诗篇显得格外精炼,也使承接显得更加紧凑。诗人在取舍之间是费了一番斟酌的。
如果不下这番剪裁的功夫,也许下半首诗应当进一步描写借宿人家境况的萧条,写山居的荒凉和环境的静寂,或写夜间风雪的来临,再不然,也可以写自己的孤寂旅况和投宿后静夜所思。但诗人撇开这些不去写,出人 意外地展现了一个在万籁俱寂中忽见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就在尺幅中显示变化,给人以平地上突现奇峰之感。 就写作角度而言,前半首诗是从所见之景着墨,后半首诗则是从所闻之声下笔的。
因为,既然夜已来临,人已就寝,就不可能再写所见,只可能写所闻了。“柴门”句写的应是黑夜中、卧榻上听到的院内动静:“风雪”句应也不是眼见,而是耳闻,是因听到各种声音而知道风雪中有人归来。
这里,只写“闻犬吠”,可能因为这是最先打破静夜之声,也是最先入耳之声,而实际听到的当然不只是犬吠声,应当还有风雪声、叩门声、柴门启闭声、家人回答声,等等。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
诗写到这里,含意不伸,戛然而止,没有多费笔墨去说明倾听这些声音、构想这幅画面的借宿之人的感想,但从中透露的山居荒寒之感,由此触发的旅人静夜之情,都不言自见,可想而知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描写冬天的诗句并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