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同华严寺的诗句
1.有关云冈石窟的诗词
《七律·游大同云岗石窟》李波
倚天岩洞势崔嵬,巧夺神工妙手开。
仙佛灵光同净地,乾坤法象共龛台。
层楼更上临霄汉,霜雪何能撼圣胎。
肃寂疑朝西域界,化身十万尽如来。
注释:云岗石窟始建于公元460年,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佛像5万1千余尊。雕像大的有十几米,小的只有几公分。
“颔颈联的后三字,节奏一致。”和四平头后修改为:七律·游大同云岗石窟倚天岩洞势崔嵬,巧夺神工妙手开。仙佛灵光清净地,乾坤法象石龛台。一登高阁临霄汉,千载风沙伏圣胎。肃寂疑朝西域界,化身十万尽如来。
谢谢未山又诗友留玉捧场,高挂共赏依山凿窟岩沙砌,临海云岗阙合开。璧画飞天沈浦月,尘春佛祖出劳徕。谢谢中华为王诗友留玉捧场,高挂共赏七绝 云冈石窟千佛万像立岩中,淡对人间岁月浓。人看我来皆一面,我看人却万千重。
扩展资料: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
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
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云冈石窟
2.描写大同的诗句
悬空寺: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
唐代贾岛: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北宋画家郭熙在比较五岳的山势特点时也说:泰山如坐,嵩山如卧,华山如立,衡山如飞,而常山如行。
登恒山
金·元好问
大茂维岳古帝孙,太朴未散真巧存
乾坤自有灵境在,奠位岂合他山尊
椒原旌旗白日跃,山界楼观苍烟屯
谁能借我两黄鹄,长袖一拂元都门 。
登恒山 汪承爵
云中天下脊,尤见此山尊。
八水皆南汇,群峰尽北蹲。
仙台临日迥,风窟护云屯。
剩有搜奇兴,空怜前路昏。
登恒山 陈培脉
上应天枢象北辰,众山环拱碧嶙峋。
云霞隐见金银阙,昏旦盘旋日月轮。
呼吸苍冥通一所,逍遥紫峤会群真。
阳终阴始扶元化,朔漠长留太古春。
氤氲雾霭拥危峦,象肖灵蛇势郁盘。
望去神光凌斗极,飞来秀色落桑乾。
龙潭云出千岩雨,虎口风生万壑寒。
我欲摩崖登绝顶,扶摇何处觅青鸾。
登恒岳
帝孙遥拜祖先封,
太古混开化岳功.
我欲登之凭展翅,
回眸一瞥堕尘中.
悬空寺
自在悬空无二寺,
公输神木赖撑持.
释香儒道同庐享,
争看千年信者痴.
天地有五岳,
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里,
诡怪浩难测。
盘径百转势难跻,
一线凌空尚有梯,
缓步直缘青壁上,
置身真与白云齐
乾坤自有灵境在,
地位岂合他山尊.
云冈石窟诗句:
天教微雨为清尘,来看云冈万佛身。佛法虚无何足道,人民万古显精神。”
3.形容云冈石窟的诗句
七律·大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佛像东输肇武周,皈依昙曜善筹谋。
释迦弥勒昭云水,舞伎飞天奏管篌。
岁月沧桑风蚀重,人为掠盗斧痕留。
佛灯共日长相伴,般若菩提释百忧。
注:?武周山,亦名武州山,在大同城西山中。宋《太平寰宇记》引《冀州图》云:“武周山在郡西北,东西数百里,南北五十里。山之南面,千仞壁立。”云冈石窟即因武周山南缘斩山开凿。?云冈石窟最早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于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71年)谋划开凿。 ?云水,石窟有楹联:“佛境佛地乘建佛心成佛像;云山云岭带将云水绕云城。”④般若,读:“bō rě ”,佛经智慧;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uddha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之境界。
4.赞美“大同”的诗词有哪些
1,只有人人爱国才能让我们生活在和谐统一的大家庭里,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兴旺,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民生丰裕达三江国运昌盛,安邦有道通四海国威大振!
4.自信、自强、自立,乃立身之本;忠诚、廉洁、勤奋,为爱国之道!
5.新中国走过60年沧桑岁月,饮水思源,让我们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爱祖国,爱人民,爱我们的家园
天下大同,原是古代儒家宣扬的“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思想底框。天下大同是孔子的理想,他讲“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中华民族应该亲如一家,情同手足。孔子也是世界华人的精神寄托和灵魂家园。孔子是华人文化的同根同祖同源。“大同 ”是“仁”的最终归途。
5.大同 华岩寺
大同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大同市中心的大西街,是依据佛教的七大宗之一——华严宗的经典《华严经》而修建的,故名华严寺。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上寺)和薄伽教藏殿(下寺),其建筑、塑像、壁画、壁藏、藻井等,都是我国辽代艺术的典范。
上华严寺俗称上寺,是以大雄宝殿为主体的一组建筑。进入山门,可见方门两侧门楣分别砖刻有“拈花笑”和“擎竹间”三字,均出自于佛家典故。大雄宝殿始建于辽代清宁八年(1062),保大二年(1122)毁于兵火。金代天眷三年(1140)在旧址重建,以后历代予以修补。大殿面宽九间,进深五间,面积1559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佛殿之一(另一座是辽宁省义县奉国寺大殿)。殿内佛坛上塑有五尊佛像,人称五方佛。正中三尊为木雕,其余二尊及其他胁侍菩萨都是泥塑。佛坛两侧各塑十尊诸天像(护法神),神情各异,身躯前倾。殿内四壁满布清代绘制的21幅巨型壁画,色彩艳丽,金碧辉煌,保存完好,面积在山西省寺院壁画中居第二位,仅次于芮城永乐宫。
下华严寺坐落于上寺的东南侧,以辽代建筑薄伽教藏殿为主,大同博物馆就设在下华严寺。薄伽是梵语,译为“世尊”,是佛的十大称号之一。薄伽教藏就是释伽牟尼所说的经典教藏,薄伽教藏殿自辽代中叶以来,就是华严寺的藏经殿。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建筑结构严谨,形制稳健。殿内四壁排列重楼式雕木藏经阁38间,殿后壁正中间悬一天宫楼阁。这些精巧玲线的木构模型,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称其为“海内孤品”。这座天宫楼阁和晋城宋代二仙观的天宫楼阁、应县净土寺大殿的金代天宫楼阁一起构成了山西古代建筑独有的地方特色。殿内完整地保存着31尊辽代塑像。最为经典的两尊塑像历为深受学者与游客的推崇与赞赏,合掌露齿菩萨塑像体态袅娜,婉丽动人,艺术价值最高;普贤菩萨像流露着细腻动人的感情,魅力独具。
华严寺殿宇嵯峨,气势雄伟壮观,是辽金时期我国华严宗重要寺庙之一。前院有山门、念佛堂、云水堂。后院有客室、禅堂、僧舍。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上寺)和薄伽教藏殿(下寺)。<BR>; 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面宽五间,进深四,建筑结构严谨,形制稳健。殿内完整地保存着31尊辽代塑像。其中合掌露齿菩萨塑像体态袅娜,婉丽动人,艺术价值最高。四壁排列重楼式雕木藏经阁38间。殿后壁正中间悬一天宫楼阁。这些精巧玲珑的木构模型,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称其为“海内孤品”。
华严寺始建于辽,辽代佛教华严宗盛行,道宗亦曾亲撰《华严经随品赞》十卷,故云中(即云中郡,今大同雁北一带)特 建华严禅寺。因寺内曾奉安诸帝石像、铜像,当时还具有辽皇室祖庙性质。辽保大二年(1122年),寺内部分建筑毁于兵火,后重建,至元代初年仍不失为云中巨刹。明宣德、景泰年间大事重修,补塑佛像,勃然中兴。明中叶以后分上下两寺,各开山门,自成格局。清初寺院复遭摧折,几经修缮,成今日之规模。现上下二寺虽连成为一体,仍各以一主 殿为中心。上寺以金建大雄宝殿为主,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高低错落,井然有序。下寺以辽建薄伽教藏殿为中心,保存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及天宫楼阁。下寺砖雕二门以东,又有天王殿、南北配殿和山门,别为一院。此寺主要殿宇皆面向东方,这与契丹族信鬼拜日、以东为上的宗教信仰和居住习俗有关。
华严寺大雄宝殿:在华严寺内北隅。始建于辽,保大之乱(1122年)毁于 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旧址重建。殿身东向,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 面积1,559 平方米,矗立在4米余高的台上,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 檐高9.5 米,庑殿项,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甚大,高达4.5米,北端鸱吻系金代遗物, 历经雨,至今光泽灿然。当心间及左右梢间辟门,形制古朴,为金代旧物, 门前所饰壶门,为已知较古者。殿内采用减柱法,减少内柱十二根,扩大了前 部空间面积,便于布列佛像和进行佛活动。殿内有五方佛和二十诸天等明代塑像,四周壁面为清代罕见。顶部天花板彩面共973块,大部为清代制作,所绘圆环、龙凤、花 卉、梵文等图案,极富变化。殿内还有一座2.5米高的木构楼阁模型,是仿制明代大 同城西北角的乾楼而作,为研究明代大同城楼结构的重要实物资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华严寺诗句